閱讀個性化書店:《書店魂》日本第一家個性化書店LIBRO的今與昔
書名:
書店魂-日本第一家個性化書店LIBRO的今與昔
作者:
田口久美子TAGUCHI KUMIKO
一九七三年於KIDDY LAND八重洲店開啟書店店員生涯。七六年進入西武百貨書籍販售部門(之後的Libro),歷經船橋、涉谷各店,曾任池袋店店長。現任淳久堂池袋本店副店長。
內容介紹:
引領日本文化界二十年風騷的個性化書店「LIBRO」,是怎麼誕生的?
「LIBRO」超越了暢銷書賣場的傳統連鎖書店,標榜主題與個性,向讀者宣示書店的自我,展現強大企圖心,以文化據點自命,甚至成為日本當代文化的要角。它的崛起與衰落,足為借鏡。
在朝氣蓬勃的八○年代,日本一群想要改革書店面貌的愛書人,在西武百貨創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LIBRO主題個性化書店,一舉攻佔了年輕人的心,成為當代日本文化的要角。
LIBRO活力十足地呈現了當時日本社會現況,書店不再只是賣書的店面,而是強調主題企畫,搖身一變成為文化據點,引領風騷,快速擴大、改裝、成立分店,讓同業瞠目結舌。LIBRO是後現代主義思潮在出版界的體現,甚至成為「LIBRO」現象,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究竟LIBRO是怎麼打造出來的?經過風起雲湧的泡沫經濟時代,LIBRO的今天又是如何?
親身參與LIBRO二十年興衰的作者田口久美子,一身「書店魂」,她以書店人回憶錄的方式娓娓道來LIBRO的故事。書店除了收銀和排架之外,還有多少細緻的作為,足以影響讀者的意願、書本的銷量、出版趨勢甚至社會面貌?
愛書的你,絕對不可錯過內行人的真心話!
閱讀個性化書店:《書店魂》日本第一家個性化書店LIBRO的今與昔
作者序:
Libro Book Center(簡稱Libro)一九七五年誕生於西武百貨的池袋店,從開幕時就以「個性化」為強烈訴求。書店本來就是反映社會的鏡子,開幕時正逢日本社會朝氣蓬勃的八○年代,迎上潮流的Libro可說是活力十足地呈現了那時「日本社會的現況」。我想這正是沒有歷史的書店才可能有的「一面明鏡」,這絕不是我「私心偏愛」,相信熟知當時Libro的愛書人士,也會認同我的說法吧。
有本書名為《動物化的後現代主義》(東浩紀 講談社現代新書),讓我在以前到現在的客群變化,有了耳目一新的觀點及啟發。這本書的引言裡是這樣寫的:
後現代主義(略)在八○年代中期成為年輕世代的流行思想,在大學外傳播,然後隨著時代而被淡忘。日本流行思想的後現代主義,常以「新學院派」稱之。
這段文字吸引了我的目光,讓我覺得「這就是Libro的時代背景」。正由於Libro的確與那個時代的風潮分毫不差地結合,因此也深刻留在那時代「某些讀者群」的記憶裡。
Libro到現在依然讓特定讀者群津津樂道。為什麼是「Libro」?「Libro」又是怎樣被打造出來的?我想要整理其中的來龍去脈。該公司從一九七五年創立後的十年間,書籍賣場通稱為西武Book Center,Libro是一九八五年從西武百貨獨立後的名字,不過本文一律簡稱為Libro,沒有特別指出的Libro都是指池袋店。另外,我在一九七六年進入公司,八○年代裡我沒有在池袋店服務過,只是個遊走於船橋店與涉谷店的旁觀者,直到九○年代才成為急忙參與的遲到當事人。
Libro之所以為Libro,有幾點理由。首先,西武百貨在蒸蒸日上的泡沫經濟期間,提攜了「SAISON文化」, Libro是以書籍部門的身分與出版部門的Libroport合作,成為「SAISON文化」的核心;換句話說,西武百貨因全力支持Book Center,而成為「SAISON文化」的一員,但相對的,後來的「SAISON集團首腦堤清二引退」一事,也嚴重衝擊到Libro在百貨公司內的地位,可以說是「因果循環」。
一九八二年,Libro為了達成「將書店變成文化據點」的目標,延攬了重要的核心人物──西武前橋店書籍賣場的今泉正光,他的風格決定了之後的Libro。其實更可以說因為當時書籍部部長,也就是後來Libro社長的小川道明,以開闊胸襟完全地信任今泉,放手讓今泉發揮,才造就了後來的Libro。
時光飛逝,隨著SAISON集團體制的變化,一九九五年小川就像被流放般地從Libro退休,他在歡送會中說道:「我在公司裡,只做了一件別人都不敢做的事,那就是提拔今泉、中村(中村文孝,開店成員,當時的總店幹部。Libro時代的賣場的規劃概念主要由中村負責),還有田口三人。」他這樣說是平常就喜歡講無聊笑話?還是暗示他內心後悔?沒人知道。小川在隔年的九六年過世,享年六十七歲。而本書預定出場的四個主要人物,就是以小川為首,再加上我們三個人。
第三個重要原因應該還是東浩紀指出的當時思想狀況吧。當時正處於後現代主義時代,「新學院派、街頭的流行思想」的據點之一就是書店。本來就是人文書籍中毒分子的今泉,如魚得水般地將Libro建立為「新學院派」的堡壘,「精神世界的書本」──新世紀思潮的著作,在整個賣場也很活躍。
除了以上所述,最後一個原因則單純是因為Libro是個新生代的書店。戰後書店界的領導者一直都是紀伊國屋書店,許多書店的發展都是依循紀伊國屋型式,以一句話來大膽地形容,就是「以暢銷作為主,重視銷售量的賣場」,這也相當反映了戰後書籍流通與販售的歷史。可是,體制內有一群購買群始終都沒被照顧到,我想,Libro型的書店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新鮮的。一九七五年創立,核心份子幾乎都是其他書店淘汰員工的Libro,不顧業界的習慣,慢慢地致力於書架的建構。以「建構書架(如何排架)」為標榜,向讀者宣傳自己的書店,Libro或許是第一個吧。換句話說,Libro把這當作戰略,毫不猶豫地向大眾展示自己的選擇。而Libro的特色書架,大家都叫它「今泉書架」。
以上就是「Libro Story」的概要。因為從沒想過有天要將這故事寫出來,我擔心可能會記錯許多細節,但電話那頭的今泉為了使我安心:「沒關係,差不多就好,已經沒人記得了。」儘管懷疑他說的話,但連現在的同事中村也對我說:「啊,沒辦法,我幾乎都忘光了。」所以,若有謬誤的地方還請見諒。就這樣,我戒慎恐懼地開始寫作。
我想,只有寫下Libro的足跡,才能重現戰後日本書店的斷面史。下面對已經知道的讀者可能是多此一舉,不過我還是得說明一下,在本書中頻頻出現,創立時間跟Libro差不多的淳久堂書店,九七年八月隔著明治街在Libro附近開設池袋分店,是日本最大的書店(現約兩千坪),同年離開Libro的中村與我,現在也在這間公司服務。因為淳久堂的出現,大型書店林立的池袋就成為日本最大的「書店街」。淳久堂也是二○○○年的書店業颱風眼,究竟是怎樣的機緣,我能前後處在兩個颱風眼的中心?而正因為是「颱風眼」,平常雖然很平靜,有時也是會刮起暴風的。
最後還有一件事,我省略了文中許多登場人士的敬稱,無論是曾經一起工作的伙伴,或是我尊敬的諸位,先在這裡請求你們的諒解。
SOGO復興店裡的Page One書店,天花板的燈具造型取自張愛玲小說名「連環套」。
愛書人觀點:建築師陳家毅《書店風華》
陳家毅畢業於英國建築聯盟AA,
在倫敦、新加坡與伊斯坦堡都設有建築事務所,曾參與設計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去年更以新加坡Vivo City的Page One書店勇奪新加坡總統設計獎。
陳家毅弟弟是Page One書店創辦人陳家強,Page One分布亞洲的10多個分店,自然由「自家人」陳家毅親自操刀。在新加坡,Page One 跟紀伊國屋書店經常「做厝邊」,陳家毅也因此受到紀伊國屋的賞識,幫「對手」設計了10多個分店。迄今他已設計了30多個書店,遍布台、日、美、加、澳、杜拜等地。
他的另一個身分是作家,長期在聯合早報撰寫專欄,剛出版散文集「城市磁場」。 左手寫文學,右手做建築,建築師陳家毅對書店有這樣的巧喻: 「大書店像長篇小說,小書店就是散文,二樓書店則是小巧精緻的香港專欄文章。」 他認為,設計大書店難度最高,不但要高潮迭起,還得環環相扣、首尾連貫,不能讓讀者感覺「亂了套」。
身為愛書人,陳家毅何其幸運,有機會設計將近30個書店,為自己最愛打造夢想之家;愛書人也何其有幸遇到這樣愛書、愛寫作的書店設計者,走進他的書店,就像走進一本打開的書。
集愛書、寫書、設計書店于一身的他,是最懂得「玩弄」文字的建築魔術師;魔棒所指,書中文字一一站起、走進現實立體世界。走進陳家毅的書店,就像走進一篇篇故事之中。
高雄漢神巨蛋紀伊國屋書店,是陳家毅的最新作品。書店裡有「小溪走道」、「花瓣櫃臺」、以及不時冒出的「菌類矮桌」與「蜂巢書架」;而天花板就像一朵綻放中的花朵,一個個玻璃燈罩宛如花蕊,旋轉嬌豔欲滴的光線。
紀伊國屋 像在森林中歷險
「這個書店是從童書中變出來的!」陳家毅表示,設計靈感來自日本插畫家土井香彌的繪本「琪莉與琪莉莉」;故事描述兩位小女孩在樹林裡探險,遇到各式各樣新奇的動植物。他在書店中營造書中的畫面和氣氛,希望「走進書店裡的人就像走進故事中的小孩,不斷遇到驚喜。」
大家都說網路將取代實體書店,在亞洲只見一間間大型書店崛起。 這股旋風由野心勃勃的荷蘭建築師庫哈斯掀起,他以北京中央電視台「扭曲的電視框架」震撼世界之後,2003年又奪得北京西單圖書大廈第二期的設計權。
西單二期面積達1.6萬坪,外型宛如南美洲的古文明遺址神殿;外牆置有兩層樓高的液晶螢幕大手筆放送新書預告。這座「書的神殿」雖只聞樓梯響,卻像魔咒般開啟了亞洲的大書店時代。
2005年開幕的台北誠品信義店,以3000坪的書店面積拿下台灣第一。 陳家毅為紀伊國屋設計的杜拜店(明年落成),面積也近3000坪。然而這種規模在在中國只算「小case」,北京第三極書局面積是6000坪,深圳書城中心更高達1.2萬坪,目前是世界紀錄保持者。
比起歐美書店,亞洲書店「大」得驚人,卻未必跟當地的閱讀能量成正比。 陳家毅指出,書店在歐美純粹販售書籍,在亞洲卻肩負「文化交流」等重責大任,規模自然不同。
陳家毅設計過許多大書店,卻對小書店情有獨鍾。 他的最愛是倫敦書街查令十字路:「每家書店從書櫃顏色的搭配、到空間格局的安排,都有自己的個性,都不缺乏幽幽環繞身邊、新切開紙張才有的書的氣味。」
「這種氣味便是書店的精神所在!」他認為大書店如果太炫耀,讓書以外的裝飾、商品喧賓奪主,便會走味成為「雜貨店」。
「大書店就像長篇小說!」
陳家毅認為,大空間容易單調沉悶,建築師必須將大書店分成不同空間,如章節般起承轉合、高潮迭起;同時還必須懂得剪裁、收尾,讓每個空間看似獨立卻有共同精神。
以台北101Page One為例,陳家毅將書店分為七大空間,以「遊園驚夢」的小說精神貫穿,每個空間分別象徵假山、小橋、亭台樓閣...一步步鋪展杜麗娘和柳夢梅你追我逐的情節。
為了避免書山書海的壓力與迷失感,陳家毅會在大書店中穿插小角落,「讓讀者就算身處書的迷宮,也能找到自己的故事角落坐下來」,品嘗幽幽環繞身邊的,書的氣味。
迷戀漢字 做成九宮格燈罩
陳家毅接受西方建築教育,卻對漢字有股執著的迷戀。10年前他開始設計書店時,便進行一系列「讓漢字走出書本」的實驗,「因為書店的存在是基於文字」。在新加坡的紀伊國屋書店中,他將天花板吊燈的燈罩做成漢字九宮格的形狀,光線幽幽照下,籠罩讀者於漢字的氛圍之中。
他還嘗試將詩句融入台北101Page One的建築線條中。 他在莊永明著的「台北老街」中找到一句「松山寺廟與青色山脈」,將這八字的八種筆畫,運用電腦設計融入書店的設計圖中,書店於是變身「立體的詩句」。
一級一級 勾勒張愛玲世界
張愛玲也是陳家毅的靈感源頭。 當他讀到「金鎖記」描寫主人翁「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這是張愛玲「金鎖記」裡的名句,不禁拍案叫絕:「這就是我要的書店感覺!」此後他設計書店特別注意光影變化,空間往往從明轉暗,帶領讀者一級級走進張愛玲的幽微世界。
五月開幕的SOGO復興店Page One,則是張愛玲短篇小說名「連環套」的立體版:天花板在書林之上圍繞成兩朵綻放的蓮花,將光線反射下來;許多摺成板湊成「8」字,像個「連環套」;「這是建築師對文學家的致敬!」
腰斬書架 隔洞對望有驚喜
「書店應該『留白』!」陳家毅飽讀中國詩書,書店設計援引中國文人意境。他認為書架不應擺滿書,「要讓讀者的視線有停留的想像空間」。在台北101Page One中,陳家毅大膽「腰斬」落地書架,從中截出一片空白,讓讀者從這處「空白」望見對面的人。他甚至在天花板打洞,讓樓上上班族與樓下的愛書人隔洞對望,製造豔遇的驚喜與曖昧。
「中國園林」是陳家毅沉迷的書店意境。 在台北101、香港時代廣場與新加坡Vivo City這三家大型購物商場的Page One,他皆以園林意象為書店造景,設計假山般起伏的書架,亭台樓閣般的座椅、月洞門般的空隙…現代都市中漂起一片文人舊夢,引領讀者行過花徑穿過拱廊月門,環視書本的園林。
閱讀陳家毅:發現《城市磁場》
書名:
城市磁場 Magnetic Fields of Cities
作者:
陳家毅(Tan Kay Ngee)
新加坡知名建築師,一九五六年生。
陳家毅建築師事務所 倫敦‧新加坡‧伊斯坦堡 。
1980年代畢業於倫敦建築聯盟,1990年代任教於倫敦大學建築系。
1970年代始以中文寫作,現為新加坡《聯合早報》周刊專欄作家。曾出版:《不完夏》(吉隆坡「學報」1979年)、《重顧草莓地》(台北「田園城市」2006年)。
簡介:
1984 畢業於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AA)
1984-1990 任職於倫敦「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Arup Associates)
1990-1993 任教於倫敦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巴特雷建築學院」(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1990 陳家毅建築師事務所,設立於倫敦
1993-2003 KNTA Pte Ltd,設立於新加坡
2003 陳家毅建築師事務所,設立於新加坡
2003 Kaya On Coast,設立於伊斯坦堡
2006 陳家毅建築師藝術空間,設立於新加坡
2006 「cok cok」泰式料理餐廳,設立於伊斯坦堡
近10年 得獎作品與活動:
1998至今 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家
1995 台北都市研究:「西門町方案」
1999 東京市區政府:東京灣「禦台場方案」
2000 新加坡管理大學建築競圖首獎(KNTA Architects + Edward Cullinan rchitects)
2001 日本「歧阜縣現代住宅」:建造計畫第二階
2001 「長城腳下的公社」:北京住宅設計十二位亞裔建築師之一
2001 倫敦皇家美術學院:「3+2住宅」夏展
2002 「長城腳下的公社」北京住宅設計: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2003 北京+上海:軒尼詩玻璃酒杯設計
2003 國際競圖案:「新台灣:恆春墾丁」唯一入選作
2004 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館」建築師之一
2004 台北當代美術館「城市謠言」主題中獲邀展出:「紅樓夢」
2004 「美術館與社會」藝術論壇主講人
2005 《重顧草莓地 London / Istanbul》出版(台北田園出版社)
2006 獲「日本設計」年獎
2006 獲日本「中川設計」年獎
2007 新加坡/北京創意文化周─策劃人
2007 新加坡總統設計獎─2007年度設計獎
2008 委任為新加坡佛教文物館建築師
內容介紹:
譽國際的華裔建築師陳家毅,近十年來因工作之需,經常奔波往返於全球各大洲,得以親炙當今各大城市的獨特風情、社會脈動和時尚流變。跟隨他的腳步,倫敦、東京、新馬、曼谷、伊斯坦堡、北京、紐約、威尼斯、杜拜各地新興的購物商圈、藝文中心、書店、美術館、陸橋、流動攤販、聲色場所,均一覽無遺;老鎮新區人文薈萃風情萬種,在此亦交織併行,盡收眼底。
受過完整建築設計和都市規畫專業訓練的他,平時嗜讀文學勤於寫作,情思敏捷筆耕細膩,對於亞洲城市中自發生長、充滿人味的有機樣貌,和來自社會底層躁動不安的旺盛生命力,尤難忘情。迥異於正統學院派慣有的理性思維,他卻喜以建築的眼、文學的心、熾熱的情,四處查訪市井小民的生活作息,描摹各大城市姿態撩人、五花八門的次文化風景,並娓娓道述讓自己魂牽夢縈的三城故事──倫敦、曼谷和伊斯坦堡。
在他的筆下,城市不再只是場所而已,每座城市都有著獨特的自然地景和文化風韻,以及它們不為人知、可歌可泣的淒美故事。
閱讀陳家毅:發現《城市磁場》
作者自序:
二十多年前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山頭小鎮烏爾畢諾(Urbino)看見一幅十五世紀稱為《理想城市之景》(View of An Ideal City)的古畫,便心生好奇。長軸似的油畫將城市繪得像歌劇舞台上的佈景,兩邊數棟四方大樓圍攏著中央,想必是個市民可以聚集的廣場。
廣場中心另又豎立著一棟與其他建築相異,類似古羅馬教堂的圓型建築物,卻不含宗教意味。它的大門悄悄地半掩著不完全關上,半誘半邀人入內參觀。 當時山長水遠路途跋涉到不同的義大利城鎮,我一心只喜愛看壁畫和藝術作品,便認定了那棟圓樓是為專展文物與藝術品的美術館——十五世紀畫家筆下,未來城市的設想。
這些年來為了工作,跟著地球順轉又逆轉了無數次,每到一座城市都總有一些事物、地方、或人,教我凝住那三五分鐘,說不出緣由,像被磁鐵吸著一般。即使趕著去開會,之後還是千方百計趕回來審視一番,以確定自己先前的感覺。積少成多的這些觀察,也不曉得先有圖還是先有文,各有各奇特獨有的個性。
目錄:
城市對話
文明城市,藝術對話
擺地攤的兩個寫照
從此岸到彼岸
建天橋,鑽地道,現在城市落實
國際機場的硬體軟體
新加坡
細觀格子生活方式
新馬建築文史繼香火
蝸居舊樓中的小泰國城
曼谷
都市隙縫的奇花異草
城中巨無霸
化普通為神奇的創意事業
百家爭鳴恰都恰
這個市容有點黯
香港
鴛鴦合體
北京
奧雅納,名建築的幕後功臣
東京
東京街頭時尚物語
密藏東京的寶物盒
無限交疊的點與線
嗜甜族,記舊愛新歡
高松
石頭村傳奇人
福岡
味自慢,路邊飲食的痛快
清潔國度探就裡
伊斯坦堡
民運,土耳其歐陸情怨
水邊城市
快樂的囉唆
坐覽一座城市的視野
杜拜
不是奇蹟,是金錢堆砌出來的海市蜃樓
威尼斯
威尼斯,與其他「地方品牌」
倫敦
鬧市中不老的行業
倫敦古城市,智慧下棋步
海德公園夏天誕出個熱氣蛋
蓮花之美,出污泥之沃
倫敦運河,水道後花園
Time Out城市引讀
英倫晚秋裡的夏日亭
私營藝廊之必要
查令十字路的下午
紐約
赤足在紐約市的公園裡
哈蒂小姐,天馬行過的空間
出奇制勝的商店招徠術
長相廝守在格林威治村
畫地為圓的雕塑空間
後記:建築師對話
陳家毅vs.阮慶岳 建築與藝術三問三答
閱讀潘石屹﹕發現《我用一生去尋找》
書名﹕
我用一生去尋找-最時尚的地產大亨,最in的人生哲學
作者﹕
潘石屹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現年四十五歲的他,與妻子張欣兩人身價合計高達台幣一千五百億,是大陸排名第七的富豪夫妻檔。潘石屹縱橫北京房地產,所開發的樓房不僅銷售額屢創佳績,更因其前衛創新的構想和設計而受到全球囑目。
潘石屹一生的堀起充滿曲折傳奇,一九六三年生於甘肅天水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他的爺爺是餓死的,父親因為背景關係常受欺侮,他自己上學則只有一條破褲子穿。大學畢業後進入國家石油部工作,但他不願意一輩子捧著這份鐵飯碗,於是,一九八七年,他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家當,毅然辭職,帶著僅僅八十元來到深圳找機會,短短的幾年間經歷了大起大落。一九九四年他在北京認識了後來的妻子張欣,兩人一起成立了「SOHO中國」,期望把居家與辦公合一的新時代觀念,落實到建築開發案之中;此外,把文化藝術的概念帶進居住和辦公空間的作法,成功地使房地產成為新的文化創意產業。
他們邀請十二位亞洲設計師合作的「長城腳下的公社」,成為北京最前衛的地標,更贏得二○○二威尼斯雙年展「建築藝術推動大獎」。近年的多項建案,包括北京SOHO現代城、建外SOHO、SOHO尚都、海南博鰲藍色海岸,都得到極佳的口碑與銷售額。
潘石屹不但是個成功的商人,更是少數具有濃厚文人氣息的與藝術品味的地產大亨。著有《我用一生去尋找》、《潘石屹的博客》、《雜碎》、《茶滿了》、《西行25°》、《投訴潘石屹──批判現代城》。此外,SOHO中國出版的藝文雜誌《SOHO小報》,不論在內容深度、文化格調上,都是一本極受好評的刊物。
內容介紹﹕
出生於西北農村最貧窮的村子裡最貧窮的一戶人家,卻以16年時間,從身無分文到擁有千億身價。他有自己的堅持,不做廣告,創下大陸房地產銷售紀錄,極簡美學,不但形造出獨特的建築美學,改變了北京的樣貌,也拿過威尼斯雙年展的建築藝術大獎。
現在,他說出自己所看到的工作、財富與生命的秘密。
《我用一生去尋找》並不只是一個成功者的經驗分享,而是一個成功者觀看世界的眼光。因為如他所言「很多年後,能夠流傳下去的更多的是精神性的東西,具體的經驗肯定對將來是不適用的。」而這本書便是他最精神性,也是最無私的告白。他提出了自己對新世界的看法,對企業管理的理念,對財富的態度,以及對精神世界的領會。所以,他相信工作就像是一場祈禱,而人生始於磋商;他敞開最私密的自我,與我們分享冥想的快樂、愛情與家庭的溫暖,以及靈魂的自我提升。
透過他平實的文字、瀟灑的人生態度、極簡的生活追求,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充滿魅力的企業家,以及一種全新型態的美學生活。
閱讀潘石屹﹕發現《我用一生去尋找》
作者成長的回憶﹕
關於工作:
工作時要進入一種精神狀態,應該是平靜的、忘我的,在外人看來有點孤獨的,但自己內心是喜悅的──每一次工作都是一次祈禱!
關於企業經營:
在辦企業的過程中,我發現在一個高壓的領導下,員工的活力會逐漸萎縮。無為而治,本質上是取消來自上面的高壓,催生自下而上的力量,爆發公司全面的活力。
關於建築:
建築的本質就是容納,它應該潔淨如一個玻璃瓶,對於人來說,這種潔淨的空間,沒有繁雜資訊的空間,能給他真正的寧靜。
關於新世界:
更好的企業形式是小。因為小,所以更有個性,更具有靈活性,把握機會會十分靈敏、逃避危險的動作也快。
關於金錢:
金錢幾乎給我們這整整一代人都下了咒,我們就像受到鞭打一樣急急忙忙,到處找錢。找到一分錢就趕緊放在床底下藏起來,感覺佔有了錢。然而錢的力量就是你不能獨佔它,流通是它的天性。
關於物慾:
東西越少越好,從你內心出發,真正需要的東西就那幾件。再多的就是負擔,還會壓抑你的精神,你還要操心打理它。
關於教育:
我覺得我們的教室,尤其是大學的教室應該像星巴克咖啡廳一樣,討論不同課題的同學們聚在一起,一邊上網,一邊喝著飲料,一邊學習和討論問題。
關於愛情:
我覺得男女感情最佳的狀態應該是一種包含親密的溫情脈脈的狀態,它不夠熱烈,但是極為長久。從激情到溫情,轉換好了才能永遠在一起。老在激情中爭吵,分手是遲早的事情。
關於計劃:
很快我發現,不排計畫的一周過得很慢,排好計畫的一周過得很快,因為週一開始就知道這一周如何過了,這是在縮短我的生命。計畫變成了成天見一些不想見你、你也不想見的人。生命的質量在下降。所以除非重大事件,我一般都不要安排計畫,給日程留下大量空白和靈活性。
關於父親:
我小時候生長在封閉的農村,貧窮而單調,也沒有什麼文化娛樂,我的幼年教育百分之九十都來自於我爸爸的言傳身教。即使我現在有了很多閱歷,遇到一些事,我也會首先想到小時候父母的做法。
關於冥想:
智力的增長一定是在學習和思考中逐步進行的,而精神和靈魂的成長一定是在冥想中進行的。資訊無孔不入,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在冥想中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關於群體:
所有人都在胡言亂語時,我們尤其要保持冷靜,甚至堅持孤獨,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從古到今,任何激進的行為、冒進的行為,任何過分渲染的喧嘩,都不會長久。轟然而來的東西,往往也會轟然離去。
目錄﹕
Part 1 工作是祈禱
Part 2 人生始於磋商
Part 3 創新的密碼與狀態
Part 4 美麗的新可能
Part 5 財富也者
Part 6 喧鬧中的冥想
Part 7 在愛情與家庭之間
Part 8 「靈魂只能獨行」
附錄:成長的回憶
閱讀潘石屹﹕發現《童年的糖是最甜的》
書名:
童年的糖是最甜的
內容介紹:
「四十歲第一次吃棒棒糖,真甜。」
這是關於將第一塊糖吃進了氣管,憋得全身發紫,差點噎死的小孩,終於和兩個兩個兒子一起,嘗到了的棒棒糖的味道。
本書為潘石屹寫於其部落格「潘石屹博客」之生活有感,全書共分五輯:
【輯一】鄉愁:我的老家村裡的故事
【輯二】心向:但願人間和諧
【輯三】思索:以精神力量挑戰變化
【輯四】攜手:達沃斯、博鰲、亞布力
【輯五】頂立:成為「蓋房子」的人
從出生所在懷藏的鄉愁談起,作者侃侃說出個人成長的性情與心向,經歷事業風浪的思索,及參與全球經濟體系、企業家攜手合作種種見聞。真誠的語言,加深作者一直給人的微笑溫緩形象,也讓人理解其成為「蓋房子」的人、頂立於世的來由和作風。
和諧、團結的基本態度,良好的磋商能力,清晰的思維與平等哲學,創新概念及全球化視野,是作者於文中展現的個人氣質,也是他認為現代工作人應配備的條件。生長於極窮苦的農村,作者更能體會人性中良善但掙扎困難的一面,並根植其與生俱來對社會的責任感與影響力,親切平和而宏觀遠大,或即成就其企業精神力量的不歇源泉。
「長城腳下的公社」作品之一
推薦序:
遠雄企業團董事長 趙藤雄
接觸中國房地產的大集團,一定能體會「大規模」與「創新」的重要性,特別是最近兩岸經濟往來關係解凍,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兩岸交流,雙方合作的緊密度與關連性,必定會是全球經濟注目的焦點。尤其不動產發展的重要性,全世界各先進國家房地產財富約佔整體財富65%,歐美先進國家房地產貢獻也占GDP約15%左右,各國施政均重視房地產政策。依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公佈94年國富調查毛額128兆組成結構,不動產總值約83.65兆元,比重約佔65.26%,依94年底台灣地區726萬戶家庭數計算,平均每戶家庭資產淨額相當於824萬,其中房地產價值近310萬(佔37.6%),可見不動產政策對人民財富影響的重要性!!
潘石屹董事長絕對是一位具影響力的重量級人士,很欣賞他對人生閱歷、極細膩的洞察與思想的擴展,特別是願意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我與潘董事長的成長背景很類似,只是他的生活很精采,很值得玩味。我也始終相信在當今快速變遷的競爭環境下,無所謂永遠的贏家,唯有不斷適應環境,讓自己活得更有希望的人,才能從學習中不斷修正人生的方向,以邁向更高層次的成長。
很榮幸先閱讀他的大作,房地產企業家的文學創作,難能可貴,更感佩他廣闊的腦海裡,能隨時將儲藏的新知,與生活閱歷組合為新看法、新思維、新方向,而且會努力去實現的!! 我們均信奉服務法則,一路走來始終秉持高度服務熱忱來接近客戶及社會大眾,以既有基礎,進行全球化、全功能之佈局,隨時隨地以客戶的需求為最重要考量,提供最快速、最保險、最經濟、且品質最好的服務內容。
當我閱讀時,雖然不時會被瑣事打斷,但重拾書本的意念卻很堅強,一口氣要了解與分析他的人生,他的理念以及他的企業經營。我深信短篇小故事絕對不會有閱讀的壓力,讀這本書卻讓人回味再三,因為很多做人處事的大道理在裡面,尤其用誠實打底的小故事最可貴,因為真實而更具有可讀性與實際性。
記得小時候我也會為了一毛錢能買二顆「糖甘仔」而努力打拼,也捨不得吃而感到它的珍貴,後來再與村裡的小孩分享更是喜悅,因為渴望而努力獲得,更因為與人分享而倍感珍貴。但是我沒有能耐撰寫文字,彙整出生活的點滴過程。相信藉由潘董事長的才華,我深受感動,也心存感激,這本書值得大家用SOHO的心境去品味!
閱讀潘石屹﹕發現《童年的糖是最甜的》
書摘:飢餓的記憶
那一年,在外地工作的遠房叔叔,來到了村裏,給我們每個小孩發了一塊糖。我在此前只是用舌頭舔過白砂糖,從沒有吃過塊糖,我們山村裏的供銷社也沒有供應過這稀罕的東西。不小心,也是沒有經驗,我把這塊糖吃到了氣管裏去了。據後來大人說當時我憋得全身發紫,再後來不知大人用什麽辦法取出了這塊糖。這一年對我很重要,如果這塊糖不能及時地取出來,我今後的哪一年就都沒有了。糖果對鄉下的孩子是很誘人的奢侈品,尤其是棒棒糖。我在今年之前從來沒有吃過棒棒糖,今年,也就是我四十歲的年份,兩個兒子要吃棒棒糖,我買了三個,給自己也買了一個,四十歲第一次吃棒棒糖,真甜。
那一年的一天傍晚,村口土坡上一隊年輕人又是敲鑼打鼓,又是喊叫。我的父母急忙從屋裏跑出去聽,回來說是“九大勝利閉幕了”,媽媽對爸爸說,主席還是毛主席。爸爸沒有表情地說,那當然。我在納悶這樣大的會,沒有召開,怎麽就閉幕了。沒過多長時間,我們村裏有了大喇叭,代替了人的喊聲。但大喇叭裏講的話我聽不懂。父親告訴我,我們講的是土話,大喇叭裏講的是普通話。聽得多了,慢慢就聽懂了。村裏有了大喇叭是件很新鮮的事,他們天天在放。這一年很重要,我從此有機會聽普通話了,也是轉折性的一年,如果這村裏的大喇叭要晚安幾年,我的普通話會更差。我工作後積累的第一筆錢,就是給家裏買了一台電視機。媽媽長年癱瘓在床,電視對她太重要了。三大件中的電冰箱和洗衣機是很後來的事了,沒有多少食物要保存,也沒有多少衣服要洗。從那以後,我的過年標誌就是回到老家,在西北的熱炕上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一年都沒有落下。
到了一九九○年,那一年,我在海口,沒有路費回家。海島上很淒涼,內地人基本上都回大陸了。臘月三十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了,街上的餐館都早早關門回家準備自家的年夜飯去了。我與當時我的同事和朋友祝軍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大排檔,我們倆一邊吃著河粉,一邊盤算著這年怎麽過。祝軍問我有錢沒有,我說,沒有錢了。問他,他說,自從放出來後就從來都沒有過錢。祝軍建議說,乾脆我們倆扒火車,不花一分錢,看能不能到我們各自的老家,天水和南京。我沒有同意,我想北方的天氣太冷了,這沒把握的事要搞不好,會凍死在貨車廂裏。祝軍最後說要去儋縣的熱帶作物學院去看他的女朋友,因爲她暈車不能來海口。晚上祝軍騎上自行車走了,從海口到儋縣的距離是一百七十多里,當時還沒有高速公路。
送走了祝軍,我想要把自己的除夕夜安排好,最重要的是晚上能看到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這時家裏的人也一定都在看這個節目,如果能看到這個節目,就像和自己家人在一起過年一樣。我與我住的招待所二層的女服務員談好,晚上在她的值班室看那台黑白電視。但看節目看到晚上九點多,服務員說她要睡覺,不讓我看了。我只好出來,自己一個人過了一個最孤獨的除夕夜。
過了這孤獨的除夕夜,時間到了一九九一年,這是我最難忘的一年。海南省的建設熱潮過去了,經濟停擺了,湊熱鬧的那撥人基本都返回大陸了。我當時管理著一個磚廠,磚是一塊也賣不出去。磚廠的民工走得不到一百人了,他們都是拿計件工資,沒有活幹,他們也就沒有任何收入。過完春節,我去了磚廠,留下的近一百人中大部分是四川人,也有一部分山東人,都沒有飯吃。四川人餓得受不了就捉老鼠吃,山東人說,老鼠有毒不能吃。看到這種情景,我回想起半年前,我們還情緒激昂地要辯個是非出來,而如今眼前一切都變得平靜,變得死一樣的平靜,可怕的平靜。我走到民工的工棚裏,問他們上頓飯是什麽時候吃的,有人說是昨天,有人說是前天。餓著肚子的民工,也是一樣的平靜,靜靜地躺在那裏。這是我度過的最低潮的一年,在這一年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和生機。
也是這一年,經易小迪的推薦,我當上了海南省佛學會的秘書長,在一個無聊的年份,清談一些有聊的話題和閒事。一次開清談會,我叫上祝軍和我一起去。因爲自從認識祝軍後,我們倆就經常一起切磋《易經》,他的頭腦裏有許多形而上的想法。開會時,祝軍說,我不懂佛的事,但我想我的老祖宗是幹這事的,你們看我的姓就知道了。會後大家埋怨我叫了這外行來胡說八道。這一年,就這樣無聊地度過,像一粒種子在冬天等待春天一樣的安靜。
接下來的幾年,就是偉人的南巡、房地産的泡沫等等,我在匆忙和熱鬧中度過了幾年。突然,有一天想起祝軍,從朋友那裏打聽到,他已出家了。隨後的幾年中,我常常想起與祝軍在海島上共同度過那困難的歲月,也想正是因爲有一批像祝軍這樣的朋友,精神上才感到很充實。又過了幾年,突然,有一天接到祝軍的電話,說要來看我,我很高興。見面後,祝軍告訴我,不出家了,現在在搞IT。並告訴我他的孩子已經和我的辦公桌一樣高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