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5-25 15:25:17| 人氣5,70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名句解析】 治大國 若烹小鮮

推薦 4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名句解析】   治大國     若烹小鮮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老子(西元前604年~西元前531年),姓李 名 伯陽,也稱 李耳,號 老聃,因初生時 頭髮皆白,故世稱 老子。老子 曾做過 周王朝的史官,他學問博大精深,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是道家學派創始人,居世界 十大思想家之首;被譽為東方巨人;中國和世界的第一哲人。
       他在中國和世界 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等方面都是有巨大影響的人物。老子創立的道德文化 對以後的諸子百家產生了 深刻的影響,他是公認的「百家之祖」。乃 中國古代文化的奠基人,並曾為 孔子的老師。
     《道德經》是 老子思想的精髓,強調 人與自然和諧,尊重 客觀自然規律,這是中華傳統文化 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他所撰寫的《道德經》也是 人類道德論的開山之作。
   《道德經》是一部歷朝歷代學者 已經研究了兩千多年的巨著。其內容 涉及哲學、文學、美學、醫學、軍事學、社會學、倫理學、天文學、養生學,被譽為「萬經之王」、「百科全書」。
《道德經》不但影響了 漢代以來兩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 西方思想家的重視,已成為 世界哲學寶典之一。
  《道德經》分為 上下兩篇,上篇起首 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人稱《道經》;下篇起首 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所以人稱《德經》。
  《道經》 論述 宇宙和自然的規律,也可以稱為是人類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對於我們人類而言,只有認識這些規律,順從而不違背這些規律,適應這些規律,利用這些規律,一旦我們人類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那麼我們一定會遭到殘酷的報應和懲罰的,甚至會帶來無窮之災難。《德經》論述 人生觀和社會觀。包含了長生之道。

注釋:
1. 烹:文火、細火,慢慢熬燉。文火叫「烹」,大火就叫「炒」。
2. 小鮮:鮮美的食物;味美的食物。像是小魚,或一塊小肉之類的。
3. 若:好像。
4. 若烹小鮮:說法不一,①就好像烹調小魚,油鹽醬醋料要恰到好處,不能過頭。②就好像燒菜一樣精心,要掌握火候,也要注意佐料。③就好像煎小魚一樣。煎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
5. 道:正道,中道。
6. 蒞:來,蒞臨。
7. 其鬼不神:鬼不起作用。
8. 非:不唯、不僅。
9. 兩不相傷:鬼神和聖人 不傷人擾民。
10. 聖人亦不傷人:老子是在 罵一般標榜自己是聖人的假聖人。真正的聖人,自己也不會 承認是聖人。
11. 故德交歸焉:讓人民享受道德的恩澤。
意譯: 
      治理大國 不可輕易擾民,要像煎魚一般,煎到夠熟了 ,才能翻面再煎,否則很容易煎到魚肉破碎, 而不成魚形。但也不能 完全不去翻動,否則 魚就燒焦了。
      以正道 來治天下,一切 皆順乎自然」天下 就可無事,水到渠成,就「功成事遂」了, 天下 一旦得治,非但 鬼神傷不了人,百姓 也不覺得聖人擾民。
      由於 鬼神和聖人 都不傷人擾民,所以 就可以 讓人民 能安居樂業 享受到道德的恩澤。
解析:
     「治大國,若烹小鮮」,是傳頌很廣的治國道理。老子的 這是個比喻,「烹小鮮」就是煎烹小魚,這是 用烹魚比喻治國。小魚很鮮嫩,用刀亂切或在鍋裏 頻頻攪動,肉就碎了。國家的統治者,治理國家,要像 煎小魚那樣,不要 常常翻弄。
        老子 很看重「無為而治」,反復 說明 這個道理,多方 運用這個道理,這是它的「道法自然」見解的發揮。
        老子 把這個道理 運用在 治國為政方面,主張「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當「民忘於治,若魚忘於水」,就再也 不需要 用宗教 來輔助政治 而謀之於鬼神,鬼神 就不再興風作浪 有任何作為,這符合於「道法自然」的無為規律。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 喻示,為政的關鍵所在,在於 安靜無為,不勞民傷財,否則,災禍就要來臨。要保證 國家的平安,執政者 就必須謹言慎行,謀定而後動,要以天下蒼生為念,不可 隨自己主觀意志 任意 而為,如果 想以個人的主觀意願,去改變社會,朝令夕改、朝三暮四、忽左忽右,老百姓 就會 無所適從,社會 就會動亂不安。反之,如果政府 製定的政策法令,事先 有廣納民意、妥善規劃,製定後 能夠 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就 不至於 引來禍難。總之 老子這句話 用簡潔的語言 概括了 其治國的見解。
參考資料:
        德國哲人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西元1844年~西元1900年),稱讚 老子《道德經》:「像 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國的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西元1889年~西元1976年)被譽為 二十世紀 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環球時報》西元2004年1月16日記載:「海德格 被認為 是最直接地從《道德經》中吸取了 思想資源。該文章 還寫道:「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哲學家 閱讀老子思想,都是 要從中獲取 能夠拯救西方文明危機的良方。而他們 的確發現,《道德經》對 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的理解、為人處世的自然態度、德性培養的修行方法,對 彌補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強權意志等,都 具有 非常積極的作用。
  

台長: 逸竹(yt)野叟

y t (逸竹)
閹黨
閹黨亂政,民不聊生;
殿堂之上,爭權奪利,
江湖之間,狼煙四起。
應以 歷史為借鏡。
2017-05-25 21:27:51
版主回應
屈原《卜居》: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黃鐘毀棄,瓦釜雷嗚 。」
道盡了 世道 悖逆 倫理 真相。
2017-05-25 21:29:13
ben
註解名療=好詩!
2017-05-26 20:09:29
版主回應
《道德經》
不但是道教主要經典,
也是 世界哲學寶典之一。
2017-05-26 20:22: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