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26 19:30:50| 人氣32,6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名文解析】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推薦 2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名文解析】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節錄:
「君人者,誠能  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

   魏徵(西元580年~西元643年)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曾 出家 當過道士。玄武門之變 以後,李世民 由於早就器重 他的膽識才能,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 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 性格耿直,往往 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
   貞觀十年(西元636年),魏徵 奉命主持編寫的《隋書》、《周書》、《梁書》、《陝書》、《齊書》(時稱五代史)等,歷時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書》的序論、《梁書》、《陳書》和《齊書》的總論,都是 魏徵所撰,時稱 良史。
    魏徵 病逝家中。太宗 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夫 以銅為鏡,可以 正衣冠;以 古為鏡,可以 知興替;以 人為鏡,可以 知得失。我 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 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摘自 舊唐書 列傳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魏徵)

注釋:
1. 疏:古代 人臣向君王 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古稱奏,自漢以來,或稱 上疏。舊屬 奏議類,後為 應用文之 上行公文。
2. 作:興作、建築。指興建宮室之類。
3. 謙沖:謙虛。
4. 盤遊:遊樂狩獵。
5. 三驅:一年打獵三次。

意譯:
做為 國君 的人,如果真的能夠做到
見到喜歡的事物,就該 想到知足 來警戒自己;
打算有所興作,就應 想到 適可而止 來安定人民;
擔心位高勢危,就該 想到 謙虛 自我修養;
懼怕自滿驕傲,就該 想到 江海居下 才能容納百川;
喜愛遊樂狩獵,就要 想到 以一年打獵三次為限度;
憂懼鬆懈怠慢,就該 想到 有始有終;
顧慮耳目蔽塞,就該 想到 虛心接納臣民的意見;
擔心姦邪進讒,就該 想到 端正己身以斥退惡人;
施恩時,就該想到 不要因 一時高興而胡亂獎賞;
行罰時,就該想到 不要因 一時惱怒而亂用刑戮。
綜合這十思的工夫,是用來弘揚上述眾多的德行。

解析: 
《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 奏疏的代表作。疏,是臣下向君王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以議事論理為主。臣下據事論理,或據理論事,不但要直陳己見、分析透徹,而且要為 人君 悅納,可見 此事的不容易。此篇奏疏文章,不但論點深刻,論證也很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
   魏徵 是中國唐代著名的賢臣,唐太宗 則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明君,他們兩人之間的君臣之情 在歷史上為人廣為傳誦。魏徵 不只是性格剛正,更是學識廣博、見地不凡之人;唐太宗也因 知人善任,廣開言路、虛心雅納,而有了「貞觀之治」的美名,開創唐朝第一個盛世,也為後來「開元之治」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
    玄武門之變:唐高祖 武德 九年 六月初四 庚申 日(西元626年 7月2日 )由 唐高祖李淵 次子 秦王李世民 為首的秦王府集團,在唐朝 首都 長安城(今 陝西省 西安市 ) 大內皇宮 的北宮門~ 玄武門 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 政變。李世民殺死自己的長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當時的齊王)等。隨後,高祖李淵 詔立 世民為皇太子,下令軍國庶事,無論大小 悉聽皇太子處置。不久之後,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年號貞觀。

 

台長: 逸竹(yt)野叟
人氣(32,648) | 回應(0)| 推薦 (25)| 收藏 (0)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名著解析 |
此分類下一篇:【名著解析】 孫中山 《民權初步》
此分類上一篇:【論語解析】 君子有九思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