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4-02 09:00:00| 人氣5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週三讀書會現場紀錄】 旅行窮盡處,就是幻想啟程時——詹宏志讀《環遊世界80天》

推薦 2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週三讀書會現場紀錄】

 

旅行窮盡處,就是幻想啟程時——詹宏志讀《環遊世界80天》

  

  

詹宏志講於2021331

 

撰文高婉珮

 

本文來源          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1532/5360235

 

 

 

位於台中中央書局、一期一會的「週三讀書會」再次登場,時序來到法國科幻小說之父朱利‧凡爾納(Jules Verne 1828-1905)出版經典之作《環遊世界80天》(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1873)的1873年,也就是世界上首度出現自英國倫敦出發的環遊世界旅行團的1872年的之後一年。

 


 詹宏志先生導讀《環遊世界80天》,帶領讀者從「社會階級」的角度,來切入主角福格先生的人物設定。圖/500輯

 

詹宏志先生以他2013年到倫敦的旅行經驗為起點。他於旅途中在一個偶然機會下,被邀請至改革俱樂部(Reform Club)用餐;而改革俱樂部正是《環遊世界80天》小說裡的主人翁——性情古怪的英國紳士福格先生(Phileas Fogg),每天都要去報到的俱樂部。

  

故事起點:士紳階級間輸不起的賭注

  


 《環遊世界80天》是現代科幻小說先驅、法國作家凡爾納最受歡迎的作品。圖/中央書局提供

 

詹先生帶領讀者從「社會階級」的角度,來切入主角福格先生的人物設定。「大家看到的福格,幾乎沒有做事;用今天的投資術語來說,他是一個有『固定收益(Fixed income)』的人。我猜想應該是來自土地、或者是股票的收益吧。」詹宏志說:「在那樣的時代,一個高貴的英國紳士,如果擁有任何的專業,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環遊世界80天》的故事主人翁英國紳士福格先生,因為與改革俱樂部裡的朋友的一場賭注,決定打賭當天立刻出發,以前後80天的時間,完成環遊世界一周壯舉;這樣的賭注,在沒有噴射客機、快艇的十九世紀,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對於好面子、一生追求精確行事與規律生活的福格先生來說,卻是一個輸不起的賭注。

 

詹先生表示:「小說的內容,就是一個追趕砲跳碰的過程。」在80天的暢遊中,主人翁福格先生與來自法國的僕人事必通,搭乘著各種交通工具,包括輪船、火車、馬車、遊艇商船、雪橇和大象,穿越了360條經緯線,渡過紅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遊歷了埃及、印度、香港、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等眾多奇妙的地方,更經歷了各式各樣的冒險及挑戰。

  

全新時代:硬派探險結束,大眾旅行開始

  

 

詹宏志先生指出,19世紀的運輸突破,催生了《環遊世界80天》。圖/中央書局提供

 

透過這樣的故事架構,作家凡爾納以其浪漫主義的幻想和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將十九世紀歐、亞、美、非各大洲的風土人情表現無遺,使讀者似乎身歷其境地遊遍各個地理空間。詹先生表示:「凡爾納對各地的地理跟交通的描述,都是相當精準的,裡面的火車班次等等,都是真的在營運的東西,書裡面有趣的各國人物角色與個性,某種程度也都反映了現實狀況。」

 

而人類在19世紀的運輸突破,更直接催生了《環遊世界80天》這本小說。「1869年橫跨美國的太平洋鐵路完工,1870年橫跨印度鐵路連結完成,1869年蘇伊士運河完成…」詹先生指出:「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凡爾納小說完成的短短幾年之前,顯示凡爾納所描寫的,都是當下的、真實的事情。書裡面提到的旅行方式跟移動路線,都是真的有可能發生的。」

 

英國人Thomas Cook用自己的名字所成立的「Thomas Cook旅行社」,更在1872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環遊世界的旅行團,從英國坐船先到美國東岸,再從美國內陸搭火車到西岸,再搭船到日本,接著從日本經中國,由陸路到印度,再回到英國,旅程需要222天,涵蓋29000多英里。

 

「有人說凡爾納寫出《環遊世界80天》這本小說,也許是受了Thomas Cook的影響。」詹先生表示:「這我也說不上來。因為這個團出現的時間是在1872年的9月,小說開始連載是同年12月。這個時間到底夠不夠讓凡爾納去看到這個新聞之後,再去創作小說?真的不可考。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環遊世界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已經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在我看,這個小說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因為在這個之前,到這些奇怪的地方去旅行,是探險家的事;」詹先生說:「但在這個小說發生的1870年代之後,探險家的年代就結束了,緊接著是大眾旅行的時代來臨。」

  

幻想啟程:旅行文學的終點,即是科幻小說的啟點

 

當所有的地表都被探索過,當代科學已經能夠掌握所有地理的、地質的、物理的、歷史的、天文的…知識的時候;詹先生指出:「旅行窮盡處,就是幻想啟程時。」

 

被封為「現代科幻小說先驅」的凡爾納所最擅長的,正是以浪漫而奇險的遊記為題材,描繪出既神奇又嚴謹的科學幻想奇蹟。「我認為科幻小說,是從旅遊文學演進出來的。」詹先生分析:「如果你看凡爾納的小說,他每一部小說都包含一場或幾場旅行。」

 


 由中央書局與500輯合辦的週三讀書會吸引許多小說愛好者的報名參與,下一場將於4月7日由詹宏志先生帶領閱讀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所撰寫的《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圖/中央書局提供

 


詹宏志先生認為,《環遊世界80天》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探險家的年代就結束了,緊接著是大眾旅行的時代來臨。」圖/中央書局提供

 

的確,在凡爾納的歷年作品中,有像《環遊世界80天》這樣真實的旅行,書中每一個位置、每一個交通工具與移動方式都有所本;在《歸鄉》(Michel Strogoff)(另譯為《沙皇的信使》)中,凡爾納所書寫的西伯利亞的地理與景致,更是完全準確的。

 

但也有一些作品,旅行的目的地是完全不存在的,像《地心歷險記》(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就描述故事主人翁從冰島的地球裂縫,深入到地心,地心裡面存在著另外一個世界,有另外一個海洋,還有各式各樣奇特的植物,那裡所看到的天空,就是地殼的表皮。在《從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當中,故事主人翁到了月球之後,看到裡面的生物、人類…等等。

 

在凡爾納的作品中,更有混合了真實與科幻、寫實與想像的。詹先生指出:「像《熱氣球上的五星期》(Five Weeks in a Balloon)地理是真實的,但是用熱氣球來做這樣的探勘是想像的。」

 

「我來分享一個我的想法,所謂科幻小說,其實就是『假的』旅行文學。那個我們還到不了的旅行地,就變成科幻小說的對象。再下一步呢?我們就去到另一個世界,像外太空那樣。或者我們就去到另一個文明,或是另一個時間,比如2000年後或100年後。」詹先生指出:「就像凡爾納曾經寫過《二十世紀的巴黎》(Paris au XXesiècle)。他在1860年代,寫一個1964年的巴黎。」

 

至於旅遊文學是如何蛻變成科幻小說的呢?詹先生認為凡爾納的《在北極的英國人》(The English at the North Pole),是最好的例子。「我認為凡爾納極可能是用了英國北極探險家John Franklin的故事為原型,講述到北極探險的故事。所有北極的細節,凡爾納講述得十分準確。後來凡爾納的傳記作家,找出凡爾納讀過的北極文獻,多得不得了。」詹先生表示:「可是北極有一些空白之地,當時人類還沒有到達,所以有些地方是沒有地圖、沒有細節的;這些地方就是凡爾納發揮想像力的地方,也是科幻小說的開始。他寫出了北極有一塊地方,其實是不寒冷的。」

 

 法國作家凡爾納總共寫了近一百部長篇和中篇科幻小說。圖/中央書局提供

 

詹先生說:「對我來講,《在北極的英國人》就是從旅遊文學,演化成科幻小說的『活化石』,是一個重要的證據。」

---------------

 

延伸閱讀

 

旅行窮盡處

——週三讀書會:關於凡爾納也關於出版葉美瑤(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https://www.facebook.com/maudlin.yeh/posts/10219099484459259

 

台長: 一個讀者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