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06 14:54:28| 人氣58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陰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幾天D 大說他星期六想開1988年的Gaja Barolo Sperss,問大家是否有興趣參加。印象中我好像沒有喝過Gaja,而且最近工作較忙比較少喝酒,於是我說我會帶一款Barolo赴約。Gaja 的香氣十分精彩,層次變化很多,其他酒友帶來的義大利酒也各有特色,比較下來在口感上我比較喜歡M大帶來的Farnese Edizione。

當時大家在聊有關澳洲酒預購,順便談到現在很多新世界的酒莊會生產幾款所謂”量少高品質”的Show Wine,用來參加比賽或給Wine Advocate (Parker) 或 WineSpectator雜誌評分,然後把價格訂的很高。幾個酒友對這些酒倒背如流,令我甘拜下風。不過H大說他的老婆告訴他與其花時間在了解這些東西,還不如花時間在自己工作上,然後多賺點錢買酒比較實在。他這一說一語打醒夢中人,也間接指出葡萄酒界的一個現象。

喝了幾年的葡萄酒,學了幾年的葡萄酒後,我發現每當我要買一瓶酒時花在挑選酒款時間比以前多很多,因為可挑選的酒實在太多了。

由於舊世界的葡萄酒產區受到各國法定產區的影響,來自不同產區的葡萄如果要把法定產區放在酒標上必須分開釀造裝瓶,像法國勃根地因為法定產區細分仔細,所以不少酒商或酒莊會在同一個年份同時生產幾十款不同的酒 (像Louis Jadot,Vincent Girardin等)。德國酒除了產地不同會分開釀造外,不同葡萄採收甜度也要分開釀造 (像Kabinett,Spatlese等)。西班牙跟義大利因為受到法定產區的限制,大多還是以產區來區分,然後同一產區的酒再細分出不同等級的酒 (像義大利Chianti的Chianti Classico 和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等)。不只如此,有些酒款會分次裝瓶 (像一些德國酒),有不同除渣(degorgement)時間(像香檳)等這些酒品在酒標上也會另外標示。

新世界產區因為不像舊世界有著多年的產酒歷史,很多酒莊像作實驗似的測試自己土地的真正潛力,所以在一個酒莊裡可能會種上很多不同葡萄品種有時分開有時調配釀造裝瓶。此外這些年新世界產區慢慢建立起法定產區制度,要求符合法定產區的酒才能在酒標上標示出來,所以有時採收到的葡萄也必須分開釀造,所以新世界的酒莊酒款也很多。另外新世界的酒莊有時會為了行銷考量,設計出不同品牌,而同一個酒莊同一個品種的葡萄酒可能會有好幾個品牌 (像Rosemount Hunter Valley的Chardonnay 就分成Roxburgh、Orange Vineyard、Show Reserve、Diamond Label 跟 Hill of Gold Mudgee!)。

此外還有年份的問題,同一個年份不同產區葡萄採收品質也不同,適飲時間也不一樣。像2002年法國勃根地區是好年份,但在隆河區與南法甚至義大利酒莊卻因水災產量少而且品質差,所以在買酒時酒品年份也是一個問題。此外各產區新設酒莊越來越多,在法國因為遺產法常會有一塊地分屬不同人,才會有一些勃根地酒莊在頂級酒園裡只有兩行葡萄籐的現象發生,而新世界新開的酒莊有的是釀酒師另起爐灶,有的是新開發的產區或舊葡萄園重新整理。這樣的情形使買酒的複雜度加倍許多。

還有現在因為網路資訊發達,在網路上販賣葡萄酒的酒商越來越多,要調查一款酒世界各地的價格在wine-searcher.com 搜尋一下Google 查閱一下就可以了,此外像WineSpectator 和 Decanter 會定期追蹤幾個酒莊在拍賣市場上的表現,使酒商與葡萄酒收藏家了解一些酒款目前市場成交價格。這樣的資訊並不一定對買酒的人有幫助,因為不同國家稅率不同,運費也不同,購買的量也會影響到酒商成本,所以知道國外的價格並不一定是好事。

光要了解這些品項已經花掉非常多的時間,基本的酒區背景與產區特色連邊都還沒有碰到,而酒區背景與產區特色對於了解同價位的替代品很重要(例如說喜歡波爾多風格的葡萄酒在意大利、西班牙甚至美國等都能找到口感相近價格更合理的酒)。

除非是個人興趣,否則在時間是錢的現代生活裡,買一瓶葡萄酒花這樣的心血去了解這些資料划算嗎?懂酒的人跟不懂酒的人差距越來越大,難道不會有一天懂酒的人自成一國跟不懂酒的人區隔出來? 然而這個狀況還在惡化當中,不管是WineSpectator也好,Wine Advocate也好,或是其他葡萄酒產區酒款介紹書籍等評分酒品越來越多,書本也越來越厚,除非是專業酒商任職人員,業餘品酒人士如果想跟上這些發展可能要犧牲不少睡覺時間。或許真的就如H大的老婆說的,把花在了解酒的時間用在工作上,用多賺的錢拿來買酒就夠了,用不著為了省些錢花上很多時間了解這些東西。

這會不會是酒商和酒廠的陰謀?!


台長: Aaron Chuang
人氣(58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葡萄酒雜談 |
此分類下一篇:撞酒
此分類上一篇:基因計劃

BB
以我的淺見,
一、喝酒是文化活動,因為各國有各國喝酒的文化,各個階層有各別的喝酒次文化。
二、品酒是智力活動,這個常參加「品酒會」的人一定贊同,說不定也可列入體育活動,因為也蠻需體力和耐力的。
三、買酒當然是不折不扣的商業活動,所以錢賺得多,當然可以買得多,可以買好酒,也可以買得「漂亮的」價錢。
四、看酒書、談酒、寫酒,這些屬於宣傳活動,就看你是站在主動或被動的一方。
五、釀酒是勞動、維生之計,也是藝術活動,這個要真正「撩」下去才能體會,所以我是用猜的。
2005-11-07 22:17:54
醺飯
愈是深入了解自己所喜好的事物才更能體會生命中的美好...不是嗎?
到時也不會計較喝的夠不夠多啦......
2005-11-14 00:36: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