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7-30 09:16:47| 人氣5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重新解釋自己的處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重新解釋自己的處境

記得那個到非洲賣鞋的故事。
有兩位賣鞋子的商人到非洲考察鞋子的市場。到了非洲以後兩人都發現非洲人很少穿鞋子。
其中一位商人解釋成;我的鞋子在這裡一定賣不出去。另一位商人卻解讀成;原來我的市場有那麼大。
在面對相同情境時,很有趣的是,它可以有多種解釋的可能。如果我們選擇了其中一種的解釋,這樣的解釋,往往影響了我們以後命運。
所以,認知行為學派的Ellis,重視人的理性信念。也就是人對所發生事物的事後解釋,常造成對人深遠的影響。
有時候,在社會文化的教育中,我們所可以選擇的解釋,是很難多元的。
社會文化中,它有它既成的規範,是我們的祖先或是上一輩,根據何於當時的條件所慢慢建立的一種共識。這種共識建立了以後,大部份的人會有所謂的「從眾行為」,希望能溶入整個社會團體之中,有時會犧牲自己的想法和感覺,附和所謂大眾的想法和感覺,以為是一種驕傲。這原本無可非,社會秩序也得靠這種力量。但它往往同時也箝制了人們的一些思想和創意。
創意就是可以用多重的方法和解釋,來面對自己所處的處境。
例如,在歷史上,「成王敗寇」的觀念很重。劉邦和項羽之爭,項羽對於失敗的解釋是一種「過度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的解釋,認為軍事上一次的失敗,就代表自己一生的失敗。這就是僅用「成王敗寇」的觀念來解釋自己所面臨的處境,無法在自己的處境中看到創意。或許在項羽的那個時代,也難免會受到這樣的思想的影響,也可能他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但這和項羽自己內心的解釋也有很大的關係,它可能就是覺得自己不能輸。
不能輸,就得贏,就得當狀元,就得永遠是第一名。
如果成為第一名之「外」的人,都不用活了嗎?
否也!
第一名之外的人還是人,只不過第一名,只是合於我們內心追求第一名需求罷了,如同我們內在有贏人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和人競爭的動機。但在競爭完以後,就會產生一個結果,這樣的結果,就會使人有一種解釋,這時如果只解釋成「無顏見江東父老」,那可能又會只是單一的解釋這個成果,造成自己的困境。
也許有的「江東父老」會把不是第一名的我們罵得狗血淋頭。
但也許有的「江東父老」會說沒有關係,再重來即可。
如果我們問「江東父老」,你們有誰真的都拿第一名?拿幾個第一名?有每次都贏嗎?贏幾次?
那可能會聽到「江東父老」數百名中,只有在那數百名中第一名的那一位,敢站出來講話了。那其他他數百名「江東父老」呢?
那就看他們的解釋了!!!!!!

DAVID


台長: DAVID
人氣(5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痛苦再詮釋 |
此分類下一篇:別讓愁苦無限延伸
此分類上一篇:找誰「訴苦」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