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08 23:11:19| 人氣2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手記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電影手記

最近以平均一天兩套的速度看電影,希望有生之年能將所有想看的電影全數消化。
只看戲不寫戲,那看了等於白看,等同只顧活著而不思考,那活了等於白活。

眼中無爛戲,只有一齣戲的好與壞。

<長恨歌>

本身對王安憶的文字沒有偏好,但基於<藍色大門>的愉快經驗,還是先把小說讀完,再看電影。

用了很長時間將小說讀完,小說本身有兩個閱讀層次,其一:人與人的關係,王琦瑤其實不懂得與人真心相處的技巧,她身邊的朋友與親人無不感到她的不用心與難於觸摸,由此,她才會「在錯誤的時代,總會遇上以為對的人。」

其二:人與城市的關係,所謂城市的轉變其實就是一群人的轉變,沒有跟隨大夥兒的步伐走就會被遺留甚至蹂躪。王琦瑤與上海息息相關,興盛基於對美麗的追求,頹廢源自對美麗的挽留。

關錦鵬將電影重點放在第一個層次,最後更畫龍點睛(還是畫蛇添足?)地點出王琦瑤的失敗在於對人的不用心。所以鄭秀文刻意在唸對文時眼神永遠看著地板,笑亦永遠不會開懷,加上梁家輝待人熱心的性格對照,於是電影在性格塑造上十分成功,疏離氣氛亦恰到好處。可是鄭生硬的國語亦同時疏離了電影與觀眾,令觀眾難以投入(令我想起同樣敗在謝霆鋒超爛國語「口」上的<玉觀音>)。

<長恨歌>畫面涅靜,色調冷豔,一慣張叔平風格,但全片沒有半個有上海特色的街景,鏡頭運用平平無奇。對於改編以上海為主題的小說電影,關錦鵬以室內布景為主,配以淡然的鏡頭,確實勇氣可嘉,但在未成為「大家」之前,這樣做是非常冒險的。

<長恨歌>小說涉及多個年代,電影其實不宜全數交代,反而抽取其中一兩個時期集中描寫,效果更好。小說中我認為最宜入鏡的場面分別是選美,回鄉及舞會。電影中選美輕輕帶過,舞會場面冷落,回鄉一段更未有提及。其實回鄉一段,在小說甚為重要,是沉重調子中的一個快拍,而且鄔橋景色美麗,氣氛清秀,極宜入鏡,加之與阿二似有還無的姐弟單戀,亦甚可觀,關錦鵬沒有選取此段實在對不起看過原 的讀者。

將小說改編成電影,要面對風格選擇的重大問題,要麼忠於原著,原原本本將小說神髓呈現(像布達佩斯之戀);要麼以導演角度重新理解,將對小說的看法及見解與觀眾分享(像羅生門);要麼抽取其中段落,借題發揮,使其擁有獨立生命(像千年之戀,原著為日本經典古籍「源氏物語」及花樣年華,原著為劉以鬯的「對倒」)。

可惜,以小說改編的電影,從來不是香港導演的強項,問題不是出在導演素質,而是觀眾質素影響了整個電影氣候,使監製沒有在每個小節上用心,從而使導演進退失據。看小說改編電影,老實說,如果只看電影不看小說,會懂個屁?一股腦的說好懷,整個旅程只體驗了丁點小的部份,就連影評人都只懂評戲不懂小說(或許他們懂,但不能寫,因為讀者不看小說。)套用在<長恨歌>,好看在什麼地方?不好看又在什麼地方?沒有小說體驗,很難看得出基於選角及取材,它就是敗在缺乏「上海味」。

至於結局,關錦鵬改為由老克臘代替長腿殺死王琦瑤,使其層次又低了幾重。說實在,如果王琦瑤換成張曼玉,再換掉Yumiko,此片恐怕已經成為經典。

最後不能不提,在我的慢鏡頭下,鄭秀文肯定沒有將頭撞到牆上。

台長: 發條鳥
人氣(24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