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五-五氣心法詳解-22【得火就範】
得火就範,既可隨作方圓。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得火就範?蓋人心金氣之德,本來嚴峻內守,守之過嚴,易涉于頑,所謂頑金不能泛應。
又必賴火德以柔之,不觀持守過嚴乎?但知守己,遂忘天下,一切濟人利物,皆畏首畏尾而不敢為,此即無火之頑金也。從外言之,而人自可推。
火乃義氣,凡內之廉介過嚴者,一充之以義氣,自泛應曲當,不至流于死守,謂之得火就範。即《秘經》所謂“金入火鄉”,化頑成器之謂也。儒言有守有為,亦即此義。但此就實事言之耳。
何謂隨作方圓?即泛應無不當之意也。蓋金德雖易流于頑,既得火之正氣以陶熔,則守而不至于絕物,行而不流于濫縱,有可方圓之妙,是為成器之金。
但世人心多陷溺,先已失其金之德,火從何而施?
此一節為金頑死守者通其蔽,使之得所受用,即克處逢生之義也。有志心學者,當熟玩之。
【白話解】
呂真人曰:何謂得火就範?蓋人心金氣之德,本來嚴峻內守,守之過嚴,易涉于頑,所謂頑金不能泛應。
呂真人曰:什麼是得火就範?人心金氣之德,本來嚴峻內守(對自己的品德操守本來就以最高標準來自我要求),守的過嚴,易涉於頑1,所謂頑金不能泛應2。
又必賴火德以柔之,不觀持守過嚴乎?但知守己,遂忘天下,一切濟人利物,皆畏首畏尾而不敢為,此即無火之頑金也。從外言之,而人自可推。
這種情形又必需依賴火德來柔化它,不妨試著觀想一下金德持守太嚴的下場,金德收斂過度時,會出現只知道守好自己的本份,於是忘了天下的現象。一切濟人利物的事,都會畏首畏尾而不敢作為,這就是所謂的「無火的頑金」。這是從金德顯露的地方說起,而內心的金德自己可以推究。
火乃義氣,凡內之廉介過嚴者,一充之以義氣,自泛應曲當,不至流于死守,謂之得火就範。即《秘經》所謂“金入火鄉”,化頑成器之謂也。儒言有守有為,亦即此義。但此就實事言之耳。
火就是義氣,凡內心的廉介3過嚴的人,用義氣來充實內心,自然能夠泛應曲當4,不至流於死守,稱為「得火就范」。也就是《秘經》所謂的「金入火鄉,化頑成器」的意思。儒家說「有守有為」也就是這個意思。但是這裡是按照實事來說罷了。
何謂隨作方圓?即泛應無不當之意也。蓋金德雖易流于頑,既得火之正氣以陶熔,則守而不至于絕物,行而不流于濫縱,有可方圓之妙,是為成器之金。
什麼是隨作方圓?也就是廣泛應對沒有不當的意思。因為金德容易流於頑固,既然得到火的正氣以培育造就,則守而不至於絕物5,行而不流於過度的放縱,有可方亦可圓的妙用,這就是已經成為有用的金德。
但世人心多陷溺,先已失其金之德,火從何而施?
*但是世人的內心大多是陷溺於物慾,一開始就已經失去他的金德,火要從那裡去施為呢?
此一節為金頑死守者通其蔽,使之得所受用,即克處逢生之義也。有志心學者,當熟玩之。
這一節為金德頑固死守的人打通他的毛病,使他可以得到適當的位置而受益,也就是克處逢生的意思。有志向在心學的人應該認真鑽研它。
註1頑:固執、不易變化的。
註2泛應:多方應對、應和。
註3廉介:清廉耿介。
註4泛應曲當:廣泛適應,無不恰當。
註5絕物:斷絕人事交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