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7-23 00:09:13| 人氣2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卷4-24愛憎無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話醫道還元

 

卷四天地心詳解-24愛憎無象

 

喜怒不干,愛憎無象。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喜怒不干?喜者,即天氣清明,地氣和藹,有一種清清淑淑氣象,固謂之喜。物華人康,風若雨順,宇內太和,皆謂之喜。

 

怒者何?如烈風、迅雷、旱乾、水溢,固謂之怒。天冥地動,物夭民災,皆謂之怒。

 

然當其喜也,不過陰陽二氣之調暢,自然流出一種美景。究之天地,只自固其真一,毫無所搖。

 

當其怒也,雖云由常而變,出于自然,亦係民物之氣,盛熾而不平,以戾召戾,故天地之始生怒。

 

究之天地之怒,實陰陽二氣之相剝,在天地亦只固其真常,而絕無所累。故謂之喜怒不干。

 

人所以不能永貞者,可喜之事擾其心,可怒之事動其心。此心日役于喜怒之情,循環不已,或喜未去,怒復來;或怒未已,喜又集。

 

紛紛逐逐,無時了期,使此心之真常,日漸剝喪。至于剝極而無可復,則一身已無主宰,二氣亦為之不交,神明消沮耗散,是生理已盡,亦死期將至時也。

 

*修心之士,首當參透此理,方可得門而入,亦方見有可著手,否則絕無捉摸矣。所以太上云:“下士聞道大笑”,正為此故也。

 

何謂愛憎無象?愛者,篤厚之謂。憎者,傾覆之謂。天地生物,本來一體。何有愛憎于其間?所謂愛憎,實于物見之。

 

假如春露秋霜,物有得之而榮者,有得之而悴者。推之雷雨風日,莫不皆然。在天地只有真常之默策,使二氣周流,安有愛憎之跡象?不過自物受之,一生一殺,便似愛憎耳。

 

人所以真常不固,多因愛憎二念,日往來于一心,憧憧不絕,神明亦被牽連出去。神明去,而真常所以日消散也。

 

*苟能屏絕物累,可愛之物不動。可憎之物不擾,常使此心清清淨淨,如皓月之當空,自覺靈明一片,神常內守,久久而真常自固。

 

真常既固,而情欲愈覺不能擾,自成一個默默綿綿景象,此乃修心之要緊關頭。知此則門可入,造到無上境,亦從此進。后之學者,可勿加之意乎?

 

【白話解】

呂真人曰:何謂喜怒不干?喜者,即天氣清明,地氣和藹,有一種清清淑淑氣象,固謂之喜。物華人康,風若雨順,宇內太和,皆謂之喜。

 

呂真人曰:什麼是喜怒不干?喜,就是天氣清徹明靜,地氣和藹溫和,有一種清和秀美的景象,所以稱之為「喜」。陰陽二氣調和,萬物和諧繁盛,人民身體安康,風調雨順,天下太平陰陽和合,都是稱為「喜」。

 

怒者何?如烈風、迅雷、旱乾、水溢,固謂之怒。天冥地動,物夭民災,皆謂之怒。

 

怒是什麼意思?陰陽二氣失調,烈風、迅雷,乾旱、水災氾溢,天色幽暗、地震,萬物夭亡,民災1,都稱為「怒」。

 

然當其喜也,不過陰陽二氣之調暢,自然流出一種美景。究之天地,只自固其真一,毫無所搖。

 

正當喜的時候,不過是陰陽二氣調和順暢所自然流露出的一種美景。推究那天地只是自然地固守它的「真一之氣」,絲毫沒有任何動搖。

 

當其怒也,雖云由常而變,出于自然,亦係民物之氣,盛熾而不平,以戾召戾,故天地之始生怒。

 

正當怒的時候,雖然說怒是由正常的氣候轉變而來,出於自然,也是因為萬物、人民的火氣旺盛而不平和,以至於暴戾之氣感召暴戾,所以天地才開始產生怒氣。

 

究之天地之怒,實陰陽二氣之相剝,在天地亦只固其真常,而絕無所累。故謂之喜怒不干。

 

推究這天地的怒氣,實際上是陰陽二氣的互相轉換,站在天地的立場也只是固守它的「真一之氣」而已。所以稱之為「喜怒不干」(天地間的真一之氣,不會受到天下的喜怒所干擾與影響)。

 

人所以不能永貞者,可喜之事擾其心,可怒之事動其心。此心日役于喜怒之情,循環不已,或喜未去,怒復來;或怒未已,喜又集。

 

人之所以不能永貞2的原因,就是可喜的事干擾他的心,可怒的事也牽動他的心。這個心每天都被喜怒的情緒役使與干擾,反覆循環,或者喜的事還沒過去、怒的事就又來了;或者怒的事還沒結束、喜的事又開始聚集。

 

紛紛逐逐,無時了期,使此心之真常,日漸剝喪。至于剝極而無可復,則一身已無主宰,二氣亦為之不交,神明消沮耗散,是生理已盡,亦死期將至時也。

 

受到眾多的喜怒七情煩惱追逐與跟隨,沒有結束的時候,讓這個心的真常,日漸流失與消亡,一直流失到無法恢復,那麼一身已經沒有主宰,陰陽二氣也不再相交,神明消沮3耗散,是生命的契機已到盡頭,也是死期將至的時候了。

 

修心之士,首當參透此理,方可得門而入,亦方見有可著手,否則絕無捉摸矣。所以太上云:“下士聞道大笑”,正為此故也。

 

修心的人,首先應當澈底瞭解這個道理,才可得門而入,也才看得到入手的地方,否則無可捉摸。所以老子說「下士聞道大笑」(意指貪求世間快樂的淺俗之人,聽到天地間的真機,因為無法理解而嗤之以鼻的大笑),正是因為這個原故。

 

何謂愛憎無象?愛者,篤厚之謂。憎者,傾覆之謂。天地生物,本來一體。何有愛憎于其間?所謂愛憎,實于物見之。

 

什麼是愛憎無象?愛,就是待人忠實厚道的意思。憎,就是使人敗亡的意思。天地生養萬物,天地與萬物本來就是生命共同體,那裡會有愛憎在這當中產生呢?所謂的愛憎,實際上是站在萬物的角度才看得到。

 

假如春露秋霜,物有得之而榮者,有得之而悴者。推之雷雨風日,莫不皆然。在天地只有真常之默策,使二氣周流,安有愛憎之跡象?不過自物受之,一生一殺,便似愛憎耳。

 

假如春天的露水與秋天的冰霜,萬物得到春露而繁盛,得到秋霜則枯萎,再推論那雷雨風日,沒有不是這樣的。站在天地的角度而言,只有真常的暗中驅使運行轉化,讓陰陽二氣周流於天地之間,怎麼會有愛憎的情愫在其中呢?愛憎、不過是萬物感受了陰陽二氣所產生的生殺現象,看起來就好像是有愛憎的情愫罷了。

 

人所以真常不固,多因愛憎二念,日往來于一心,憧憧不絕,神明亦被牽連出去。神明去,而真常所以日消散也。

 

人之所以真常不能固守,大多是因為愛憎二種心念,每日不斷地從心中產生,往來不停,人身中唯一的主宰也被牽連出去。身中主宰一旦離去,而真常也跟著每日消散。

 

苟能屏絕物累,可愛之物不動。可憎之物不擾,常使此心清清淨淨,如皓月之當空,自覺靈明一片,神常內守,久久而真常自固。

 

如果能斷絕外物所給予人心的牽掛和負擔,遇討人喜愛的東西而不動心,見使人惱恨、厭惡的東西而心不被它困擾,常保持這個心清清淨淨,就好像明月高掛在空中,自己有所認識而覺悟,心中有一片明潔無雜念的思想境界,神明常常內守,時間長了而真一之氣自然鞏固。

 

真常既固,而情欲愈覺不能擾,自成一個默默綿綿景象,此乃修心之要緊關頭。知此則門可入,造到無上境,亦從此進。后之學者,可勿加之意乎?

 

真常既然鞏固,就愈能感受到情慾不能干擾這個心,自成一個持續沈靜的景象。這就是修心的緊要關頭。明白了這點就可以入門了,要想修到無上的境界,也是從這裡開始進行。後來的學者,可以不加以注意嗎?

 

註1民災:人民遇到水、火、刀兵、荒旱等自然或人為禍害的通稱。

 

註2永貞:長享正命。

 

3消沮:減弱。

 

台長: 藥王﹐小沈 & 非頑童
人氣(2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醫道還元全 |
此分類下一篇:卷4-25反殺患泯
此分類上一篇:卷4-23虛而不屈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