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6-30 00:01:25| 人氣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卷4-1天地之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話醫道還元

 

卷四天地心詳解-1天地之心

 

浩浩穹蒼,茫茫下土。

【原解】

呂真人曰:此篇即天地以推究其心。惟欲究天地之心,故先即天地之形象體段以顯言。

 

蓋天地之心,無形象可見,然無形實寓于有形。不有形質,不足以載乎無形。所以欲究其無形,必于有形之體段,舉以發其端也。

 

天之色蒼,其象穹隆下濟,謂之穹蒼。浩浩者,廣而莫可比量之義。又自地之體段言之,其質下凝,安貞,亦廣大而莫可量,謂之茫茫下土。此所謂既生天地之後,一大太極。

 

吾聞清虛古佛云:未有天地之先,冥冥濛濛,只有罡風之慘烈,無一物能存其形質。到至極無極一區,只存不壞真靈,斂藏肅括於其間。此乃開天開地之根本。

 

言其有則不有,言其無實不無。真氣未發,天不開,地不凝。在人未生之初,亦即如天地之未啟。無形無質,其不滅之半點。若無寄,而實于無中寄。

 

故欲言人之玄奧,先即天地以推詳,知天地便可達乎人也。及天地將啟之際,一點根源,從無極中發舒,陽氣出,而天為之開。陽極生陰,陰氣長而地為之凝。合天地而遂成一太極,是皆從無極生出來。

 

先從無形發出有形,既成形質後,而無形即寓于有形中矣。無形者,妙用也。無形既寓有形中,是即天既開后之妙用。

 

所謂天地之心,自可于其妙用想見。若不從此處究明,則天地只是有形有質一頑物,又何從見其心?又妙用在活潑中,斯天地之心可推。

 

總在不著中著,無存中存。不經指示,雖智過萬夫,亦茫然莫窺其朕兆。一經指點,中材以上皆可推究而明。必究明天地之心,然后可以修心。

 

蓋人之修心,不外盡人以合乎天地,造到無上境,亦不過從此著手。今欲使人同登覺岸,修心以還無上境,故首即天地以發明之。

 

凡中材以上者,苟非自甘暴棄,欲為天地完人,欲造到仙佛,無不可于是篇先講明。依此遵行以立基。此吾作是篇之本意也。學者其勿忽焉可。

 

【白話解】

呂真人曰:此篇即天地以推究其心。惟欲究天地之心,故先即天地之形象體段以顯言。

 

呂真人曰:這一篇就是從天地的角度來推究心。要推究天地的心,就要先從天地的外貌形象及規模體段來說起。

 

蓋天地之心,無形象可見,然無形實寓于有形。不有形質,不足以載乎無形。所以欲究其無形,必于有形之體段,舉以發其端也。

 

因為天地的心,沒有外觀形象可見,然而無形其實是寄藏在有形之中。沒有形質,就無法承載無形。所以要推究這個無形,就必需從有形的體段下手,這樣才能找到開端。

 

天之色蒼,其象穹隆下濟,謂之穹蒼。浩浩者,廣而莫可比量之義。又自地之體段言之,其質下凝,安貞,亦廣大而莫可量,謂之茫茫下土。此所謂既生天地之後,一大太極。

 

天是青色的,它的形象是四周低垂而中間隆起,常助益於下方,所以稱為「穹蒼」。浩浩的意思,就是廣大而不可丈量。另外從地的體段來說,地質下凝,安定貞固,也是廣大而不可丈量,所以稱為「茫茫下土」。這就是天地生成之後,而形成的一個大太極。

 

吾聞清虛古佛云:未有天地之先,冥冥濛濛,只有罡風之慘烈,無一物能存其形質。到至極無極一區,只存不壞真靈,斂藏肅括於其間。此乃開天開地之根本。

 

我聽清虛古佛說:「還沒有天地之前,幽暗迷茫不清,只有慘烈的強風,沒有任何的東西,能以物質或有形體的狀態存在,這個極端的區域,沒有邊際,無窮盡的空間裡,只有「不壞真靈」存在,呈現斂藏萎縮收攏的狀態。這就是開啟天地的根本。

 

言其有則不有,言其無實不無。真氣未發,天不開,地不凝。在人未生之初,亦即如天地之未啟。無形無質,其不滅之半點。若無寄,而實于無中寄。

 

說它有卻看不到形象,說它沒有但它又確實存在。它的真氣還未生發,所以天不開、地不凝。在人還沒出生之前,也與天地未開啟一樣。無形無質,這個不滅的半點真靈,好像沒有依附,其實是依附在虛空之中。

 

故欲言人之玄奧,先即天地以推詳,知天地便可達乎人也。及天地將啟之際,一點根源,從無極中發舒,陽氣出,而天為之開。陽極生陰,陰氣長而地為之凝。合天地而遂成一太極,是皆從無極生出來。

 

所以要探求人的玄妙奧秘,先要從推詳天地開始,明白了天地的玄奧,便可以明白人的玄奧。天地將要開啟的時候,一點根源(真靈),從無極中發舒,陽氣生發,天因此開啟。陽極生陰,然後陰氣生長,而地因此凝固,天地合起來看,就是一個太極圖。這個太極是從無極之中生出來的。

 

先從無形發出有形,既成形質後,而無形即寓于有形中矣。無形者,妙用也。無形既寓有形中,是即天既開后之妙用。

 

先從沒有形質生發出有形質,等到形質完成後,無形就依附在有形之中。無形就是其中的妙用,無形既然依附在有形之中,這就是所謂的「天地開啟後的妙用」。

 

所謂天地之心,自可于其妙用想見。若不從此處究明,則天地只是有形有質一頑物,又何從見其心?又妙用在活潑中,斯天地之心可推。

 

所謂的「天地之心」,自然也可以從這個妙用推敲想像。若不從天地的妙用去推究明白,則天地只是個有形有質,而不會變化的頑物,又那裡可以看見它的心,這活潑的妙用,就是推究「天地之心」最好的地方。

 

總在不著中著,無存中存。不經指示,雖智過萬夫,亦茫然莫窺其朕兆。一經指點,中材以上皆可推究而明。必究明天地之心,然后可以修心。

 

總是在不顯露的地方顯露,存在於不存在的地方。沒有人指給你看,就算你智過萬夫,也茫然看不到一點徵兆。一經指點,資質在中材以上的人,都可以推究明白。一定要推究明白「天地之心」,然後才可以修心。

 

蓋人之修心,不外盡人以合乎天地,造到無上境,亦不過從此著手。今欲使人同登覺岸,修心以還無上境,故首即天地以發明之。

 

因為人要修心,不外乎讓人與天地的法則合為一體,修到無上境界,也不過是從這裡著手。今天想要讓人領悟從迷惘到覺悟的境界,修心以返還無上的境界,所以一開始就先闡明天地生發的道理。

 

凡中材以上者,苟非自甘暴棄,欲為天地完人,欲造到仙佛,無不可于是篇先講明。依此遵行以立基。此吾作是篇之本意也。學者其勿忽焉可。

 

凡是資質在中等以上的人,如果不是自甘暴棄,想要成為天地完人,想要修到仙佛的境界,沒有不可以依循這篇文章先前所說的。依照這個「天地之心」的法則來修煉以建立基礎。這就是我寫這篇「天地心」的本意。學者不要輕視忽略就可以了。

 

台長: 藥王﹐小沈 & 非頑童
人氣(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醫道還元全 |
此分類下一篇:卷4-2天地妙用
此分類上一篇:卷3-88來因實據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