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為經,卯酉為緯。』
古人認為天象定者為經,動者為緯。子午當南北兩極為軸,軸居其所而不移,故「子午為經」;卯酉居於東西兩端,星辰東升西降,列宿周旋無已,故「卯酉為緯」。子午卯酉之所以成為天的經緯,仍不外於東西南北的一正一對。明白這個道理,則正化及對化的道理便可不費辭而自解了。
六氣可分主氣、客氣、主客加臨三個方面來說明:
1主氣是隨著四時變化正常的地氣,主靜,為體。
2客氣是以六氣循環變化的天氣,主動,為用。
3主客加臨是以天、地氣相交相遇,所產生體用合一的一種實際方法,一般多以此法來判斷當年的氣候及可能發生的疾病,以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先機。
主氣,又叫地氣,主氣的排列是按著春、夏、秋、冬正常的氣候來顯示,所以它的次序仍是按著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而排列,它將一年分成六個區塊如下:
1厥陰風木為初氣,以大寒、立春、雨水、驚蟄這四個節氣為初氣(丑至卯),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2少陰君火為二氣,以春分、清明、榖雨、立夏這四個節氣為二氣(卯至巳),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3少陽相火為三氣,以小滿、芒種、夏至、小暑這四個節氣為三氣(巳至未),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4太陰濕土為四氣,以大暑、立秋、處暑、白露這四個節氣為四氣(末至酉),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5陽明燥金為五氣,以秋分、寒露、霜降、立冬這四個節氣為五氣(酉至亥),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6太陽寒水為六氣,以小雪、大雪、冬至、小寒這四個節氣為五氣(亥至丑),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以上六氣共得三百六十五日又廿五刻,一年一周流,年年無異,這就是所謂的主氣。
客氣,又叫天氣,客氣的排列是以前三陰後三陽的次序排列,它將一年分成六個區塊如下:
1厥陰風木為初氣,以大寒、立春、雨水、驚蟄這四個節氣為初氣(丑至卯),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2少陰君火為二氣,以春分、清明、榖雨、立夏這四個節氣為二氣(卯至巳),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3太陰濕土為三氣,以小滿、芒種、夏至、小暑這四個節氣為三氣(巳至未),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4少陽相火為四氣,以大暑、立秋、處暑、白露這四個節氣為四氣(末至酉),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5陽明燥金為五氣,以秋分、寒露、霜降、立冬這四個節氣為五氣(酉至亥),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6太陽寒水為六氣,以小雪、大雪、冬至、小寒這四個節氣為五氣(亥至丑),共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其實客氣和主氣只是少陽和太陰的位置互換了一下,但客氣卻因這一換而多了些名詞如:司天之氣、在泉之氣、四間之氣。
客氣的排列不像主氣那樣年年不變,也不一定是以厥陰風木為初氣,它是隨著當年的年支而有不同的變化,還記得前面『素問.五運行大論』說:『
子午之上,少陰主之;
丑未之上,太陰主之;
寅申之上,少陽主之;
卯酉之上,陽明主之;
辰戌之上,太陽主之;
巳亥之上,厥陰主之。』
如果把巳亥拿到最前面就會變成。
巳亥之上,厥陰主之。
子午之上,少陰主之;
丑未之上,太陰主之;
寅申之上,少陽主之;
卯酉之上,陽明主之;
辰戌之上,太陽主之;
這樣就合乎厥陰(一陰)→少陰(二陰)→太陰(三陰)→少陽(一陽)→陽明(二陽)→太陽(三陽)的客氣順序了。
扯了半天不外乎要告訴各位看倌客氣是依照以上的公式而決定司天之三氣,再由三氣找出在泉的終氣於是導出以下公式:
子午之歲、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
丑未之歲、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
寅申之歲、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
卯酉之歲、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
辰戍之歲、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簡單說就是在子年或午年時六氣排列如下:
太陽為初氣,厥陰為二氣,司天為三氣,太陰為四氣,少陽為五氣,在泉為終氣。
丑未年排列如下:
厥陰為初氣,少陰為二氣,太陰為三氣,少陽為四氣,陽明為五氣,太陽為終氣。
寅申年排列如下:
少陰為初氣,太陰為二氣,少陽為三氣,陽明為四氣,太陽為五氣,厥陰為終氣。
卯酉年排列如下:
太陰為初氣,少陽為二氣,陽明為三氣,太陽為四氣,厥陰為五氣,少陰為終氣.。
辰戍年排列如下:
少陽為初氣,陽明為二氣,太陽為三氣,厥陰為四氣,少陰為五氣,太陰為終氣.。
巳亥年排列如下:
陽明為初氣,太陽為二氣,厥陰為三氣,少陰為四氣,太陰為五氣,少陽為終氣.。
客氣中的三氣,主要影響全年中上半年的氣候,稱司天之氣。
客氣中的終氣,主要影響全年中下半年的氣候,稱在泉之氣。
初、二、四、五氣與前二者加減可影響當月氣候,稱四間之氣。
順道一提的是,無論司天或在泉,都有南北政的區分,如以十二地支為黃道(星球運行的軌道),則黃道的南緯起於辰宮逆行至亥宮,黃道的北緯起於戌宮逆行至巳宮,簡單說就是在十二地支的圓線上從辰戌這二點切一刀分南北二半,亥子丑寅卯辰均為南政,巳午未申酉戌均為北政。
南北政要如何運用呢?『至真大要論』說:「陰之所在寸口何如?曰:視歲南北,可知之也。曰:愿卒聞之,曰:
北政之歲,少陰在泉,則寸口不應;厥陰在泉,則右不應;太陰在泉,則左不應。
南政之歲,少陰司天,則寸口不應;厥陰司天,則右不應;太陰司天,則左不應。
諸不應者,反其診則見矣。
尺候何如?曰:
北政之歲,三陰在下,則寸不應;三陰在上則尺不應。
南政之歲,三陰在天,則寸不應;三陰在泉則尺不應,左右同。」
由此可知巳午未申酉戌北政之歲司天應尺,在泉應寸。
酉年屬北政,酉年的少陰在泉,則二寸之脈便沉細而伏。
申年屬北政,申年的厥陰在泉,則右寸之脈便沉細而伏。
戌年屬北政,戌年的太陰在泉,則左寸之脈便沉細而伏。
午年屬北政,午年的少陰司天,則二尺之脈便沉細而伏。
巳年屬北政,巳年的厥陰司天,則右尺之脈便沉細而伏。
未年屬北政,未年的太陰司天,則左尺之脈便沉細而伏。
亥子丑寅卯辰南政之年司天應寸,在泉應尺。
子年屬南政,子年的少陰司天,則二寸之脈便沉細而伏。
亥年屬南政,亥年的厥陰司天,則右寸之脈便沉細而伏。
丑年屬南政,丑年的太陰司天,則左寸之脈便沉細而伏。
卯年屬南政,卯年的少陰在泉,則二尺之脈便沉細而伏。
寅年屬南政,寅年的厥陰在泉,則右尺之脈便沉細而伏。
辰年屬南政,辰年的太陰在泉,則左尺之脈便沉細而伏。
為何不論南北政,少陰均應二寸(尺),厥陰均應右寸(尺),太陰均應左寸(尺)呢?因為它是照順序排列而來的,一厥陰,二少陰,三太陰,少陰居中故應二邊,厥陰在少陰之右故應右邊,太陰在少陰之左故應左邊(此中文由右寫至左而言)。
以上脈來沉細不應於指,必需左反右、右反左、尺反寸、寸反尺,反過來診斷,故『素問.五運行大論』說:「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這是說天地氣運的變化,不一定要應見於脈象。那為何偏要受到南北政司天、在泉的影響呢?
『類經.運氣類』說:「夫三陰三陽者,天地之氣也。如『太陰、陽明論』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此陰陽虛實,自然之道也。第以日月證之,則日為陽,其氣常盈;月為陰,其光常缺。是以潮汐之盛衰,亦隨月而有消長、此陰道當然之義,為可知矣。人之經脈,即天地之潮汐也。故三陽所在,其脈無不應者,氣之盈也。三陰所在,其脈有不應者,以陰氣有不及,氣之虛也。然三陰之列,又惟少陰獨居乎中,此又陰中之陰也,故少陰所在為不應,蓋亦應天地之虛耳。」
氣象的陰陽消長變化,可以影響血脈運行的說法也可見於『素問.八正神明論』:「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以上就是順道提及的南北政論,希望能讓您對六氣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明白了主氣、客氣之後,再來就要介紹主客加臨,主氣固定不變,客氣逐年輪替。如果把主氣與客氣並列在一起,再相互以五行生剋後,便可求得當年的氣候。以及某個時段的客氣與主氣相剋,則會引起相應的疾病。為了便於各位看倌的瞭解茲列表於下:
子午之歲、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
主氣:1厥陰風木2少陰君火3少陽相火4太陰濕土5陽明燥金6太陽寒水。
客氣:1太陽寒水2厥陰風木3少陰君火4太陰濕土5少陽相火6陽明燥金。
丑未之歲、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
主氣:1厥陰風木2少陰君火3少陽相火4太陰濕土5陽明燥金6太陽寒水。
客氣:1 厥陰風木2少陰君火3太陰濕土4少陽相火5陽明燥金6太陽寒水。
寅申之歲、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
主氣:1厥陰風木2少陰君火3少陽相火4太陰濕土5陽明燥金6太陽寒水。
客氣:1少陰君火2太陰濕土3少陽相火4陽明燥金5太陽寒水6厥陰風木。
卯酉之歲、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
主氣:1厥陰風木2少陰君火3少陽相火4太陰濕土5陽明燥金6太陽寒水。
客氣:1太陰濕土2少陽相火3陽明燥金4太陽寒水5厥陰風木6少陰君火。
辰戍之歲、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主氣:1厥陰風木2少陰君火3少陽相火4太陰濕土5陽明燥金6太陽寒水。
客氣:1少陽相火2陽明燥金3太陽寒水4厥陰風木5少陰君火6太陰濕土。
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主氣:1厥陰風木2少陰君火3少陽相火4太陰濕土5陽明燥金6太陽寒水。
客氣:1陽明燥金2太陽寒水3厥陰風木4少陰君火5太陰濕土6少陽相火。
主氣與客氣在一年的六步中上下交遘以成一年的氣象變化,六年一個周期循環不已。由於是主氣與客氣的比較,於是產生以下的結果:主勝客,客勝主,主客相得。古人長期觀察天象於是在『至真大要論』這本書上記載著:『主勝逆,客勝從』。這個口訣。
口訣的意思是主氣勝於客氣時則會有災病,客氣如果制勝於主氣時則平順無災病,因為主氣為地氣居而不動,為歲氣之常,客氣為天氣動而不居,為歲氣之暫。當主氣制勝客氣時,不動的地氣會導致五行偏亢而形成災病,而當客氣制勝主氣時,短暫的天氣在還沒形成災病時便消失了。而當主客的五行比和相得時亦以從論,故主客相臨只需注意主氣勝客氣的那幾年及月份,茲表列如下:
卯酉之歲、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
初氣風木剋濕土:大寒、立春、雨水、驚蟄。
三氣相火剋燥金:小滿、芒種、夏至、小暑。
四氣濕土剋寒水:大暑、立秋、處暑、白露。
五氣燥金剋風木: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六氣寒水剋君火: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辰戍之歲、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二氣君火剋燥金:春分、清明、榖雨、立夏。
巳亥之歲、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六氣寒水剋相火: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以主客加臨實際論病的話可以整理出以下的規律:
厥陰司天時:
主勝則見厥陰經病,如胸脅痛,舌難以言。
客勝則見少陽經病,如耳鳴掉眩,甚則咳。
少陰司天時:
主勝則見少陰經病,如心熱煩躁,甚則脅痛支滿。
客勝則見陽明經病,如鼽嚏,頸項強,肩背熱,頭痛少氣,耳聾目瞑,甚則胕腫血溢,瘡瘍咳喘。
太陰司天時:
主勝則見太陰經病,如胸腹滿,食積不化,喘咳。
客勝則見太陽經病,如首面胕腫,呼吸氣喘,小水不利。
少陽司天時:
主勝則見少陽經病,如胸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熱。
客勝則見厥陰經病,如丹痧外發,及為丹疹瘡瘍,嘔逆喉痹,頭痛嗌腫,耳聾,血溢,內為瘛瘲。
陽明司天時:
主勝則見陽明經病,如咳衄嗌塞,心鬲中州熱,咳不止。
客勝則見少陰經病,如心熱煩躁,失眠,頭痛,手心熱,暈眩。
太陽司天時:
主勝則見太陽經病,如喉嗌中鳴、痺痛。
客勝則見太陰經病,如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則咳。
凡司天者不論主勝、客勝皆多病在上在外,治以手三陽三陰經為主,足三陽三陰為輔。
厥陰在泉時:
主勝則見厥陰經病,如筋骨痿弱,腰腹時痛。
客勝則見少陽經病,如大關節不利,內為痙強拘瘛,外為不便。
少陰在泉時:
主勝則見少陰經病,如厥氣上行,心痛發熱鬲中,眾痹皆作,發於胠脅,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客勝則見陽明經病,如腰痛,尻股膝髀酸痛,足病,胕腫不能久立,溲便變。
太陰在泉時:
主勝則見太陰經病,如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甚則為疝。
客勝則見太陽經病,如足痿下重,便溲不時,濕客下焦,發而濡瀉,及為腫,隱曲之疾。
少陽在泉時:
主勝則見少陽經病,如熱反上行而客於心,心痛發熱,格中而嘔,少陰同候。
客勝則見厥陰經病,如腰腹痛而反惡寒,甚則下白溺白。
陽明在泉時:
主勝則見陽明經病,如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為騖溏,則寒厥於腸,上沖胸中,甚則喘不能久立。
客勝則見少陰經病,如清氣動下,少腹堅滿而數便瀉。
太陽在泉時:
主勝則見太陽經病,如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脛足膝中痛。
客勝則見太陰經病,如腹滿,瀉下,食積,贏瘦。
凡在泉者不論主勝、客勝皆多病在下在內,治以足三陽三陰經為主,手三陽三陰為輔。
未完,待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