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生是可以信賴的
1、漢代與魏晉南北朝的文章有很明顯的不同。當我們翻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裡面談的盡是個人的生死與解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則為我們創造出了一個理想世界,那裡無有爭吵與時間。比起魏晉南北朝,漢代多了一份對於「現世」的關注。因為明天可以期待,過去便值得反省。
2、漢代是兩個亂世間一段平穩的日子,戰國剛剛過去,魏晉尚未到來。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如此壯盛的帝國,對照於西方,羅馬帝國也在此時建立起它永久的光榮。假如魏晉南北朝因為時局的動盪,而感到生命惶惶不安,則漢代給予人們的便是一個可以信賴的此生。也因此漢代的生命是值得計畫的,過去推衍成今天,今天又將展布至明日。在時間之中,我們不需期待來世,桃花源不在彼方,當下即是。
3、這當然是儒家對於人生的看法。生命值得我們努力,在現世當中自有一份踏實的美好。亂世關心個人,治世關心群體,漢代的人們相信生活裡自有一份平安與幸福,然而這必須建立在群體的基礎上。真正的快樂在於我們面對彼此,而非背向對方。
4、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安穩,當然希望它至長至久。如果生命需要計畫,對於明天的推估便在過去的反省中。歷史是重要的,因為它總是反覆地發生。我們要從過去找出什麼是「治」,以求得生命未來之「安」,「長治久安」是生命最基本也最奢侈的考量。反省無疑是重要的,因為現下安穩,而明天可以期待。
5、生命需有一套計畫,它涉及幽微的過去,並且指向遙遠的未來。與魏晉南北朝思索個人死生解脫的玄遠思想不同,漢代更有一份胸襟與眼界,那是一種氣度,屬於壯盛帝國的氣度,屬於健全人生的氣度。表現在文章裡則有好有壞,漢代無論是賦或者政論文總是長篇大論、鋪陳華麗,以反面觀之它反映了帝國的排場,然而我更願意以正面觀之——那是對於歷史、政治的一套宏觀反省,在此高度下,我們也有了更全面的對於生命的評價。
二、什麼又是不能信賴的
1、當我們讀這篇文章,起筆便能感覺到那種屬於帝國的恢弘氣勢。我們遇見了大量的排比,並且以不同的字眼反覆強調同一個意思,對於「內容」來說它是多餘的,但對於文章的「效果」來說,它則撼動人心。我們不只在第一段遇見了這種恢弘的排比,如果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第一段與第二段也具有「排比」的效果,那是兩段在形式上強烈的相似性——皆以據點與方位的羅列,展開輻射性的敘述。
2、然而假如我們更仔細地比較一下這開篇兩段,仍會發現彼此間的不同。首先我們發現,第二段明顯增長許多,那是它用了更多的排比與鋪陳,最明顯的來自於將涉及結盟的「每一個人名」都詳細羅列了出來。以文章欲展現的「觀點」來說,這一點是不必要的,如果我們將這一整段描寫拿掉,完全不會有任何影響;然而以文章的「效果」來說,它起碼具備了兩大作用:第一是加快節奏,第二是堆疊情緒。
3、我們明顯感到第二段的節奏比第一段來的更快,造成這種感覺的原因很大一部份來自於更大量的排比,並且是「無謂的排比」——那是二十四個人名與九個國名的詳細羅列。在這些大量名稱的排比中,並非雜亂無章、而是具有層次的;即使非常幽微。我們首先看到的是「為之謀」的一連串人名,可歸屬於「文」官,最後看到的是「制其兵」的一連串人名,可歸屬於「武」將,而將此二者「連結」起來的是「通其意」的一批人。這些人既非文官亦非武將,他們是戰爭之時在各國間負責通報消息溝通有無的,略近於「密使」之流。此「通其意」的一群人不僅在「現實外交上」具有重要的功用,在「文章形式上」似乎也隱隱形成從「文官」乃至「武將」之間排比的一個橋樑,將這一大段的人名「連結」了起來。於是這裡雖有大量的排比卻不至疲乏,並且配合著一個又一個人名短語的出現,加快了文章的節奏感。
4、而「加快節奏」必須與「堆疊情緒」結合理解。這一連串「無謂的排比」其實是要造成九國政治結盟不易的情緒效果,它必須依靠著大量的推疊讓我們也在各國的往復來回中,一次又一次地準備著。而如此漫長的計畫(無論是現實上的、還是形式上的)卻在第二段的最後,以五句話被輕易解消,那是「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整個第二段好不容易靠著逐漸加速並且堆疊起來的情緒與期待,一下子全數落空了。
5、這真是會寫文章。我們在此感到了一種誇張的對比,那是九國之師大量的排比準備與秦人漫不在乎的五句結論之間,極大與極小、極重與極輕的,誇張的對比。它讓我們推疊起來的情緒迅速落空,這裡頭有一種失衡、有一種無理,當我們讀著這段文字,甚至來不及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戰爭」便已經結束了。
6、〈過秦論〉總共分成五段,假如我們以第三段為中心,剛好在「第二段」與「第四段」之間成為一組平行對照。因此在文章的第四段,我們再次遇見了一模一樣的結構,一種誇張、一種對比、一種失衡的感覺。只是第二段的「九國之師」,此時僅剩「陳涉」一人,文章再次開始大量推疊我們對於陳涉的感覺:窮困、寒微、愚駑、毫無計畫與背景……,他甚至「斬木為兵」就想進行革命,豈非笑話?整個第四段都在堆疊我們對於陳涉的嘲諷,然而文章再次以更短的四個句子「反轉」了我們的鄙視與懷疑,那是「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假如第二段是期待被解消成為落空,第四段便是懷疑被反轉成為實現,兩段都以極不相稱的方式,讓我們暈眩、讓我們措手不及。
7、在整體的討論接續之前,我們先注意一個非常漂亮的細節。那是在第四段最後,陳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而後立刻接著「天下雲集而響應」的句子。那個「雲集」用得極好,它在前半段大量的排比之後,突然輕輕一提,便使得之前所有的懷疑、鄙視、無力突然有了「高貴」之感。彷彿無聲無息、自然而然,不如第二段九國之師的漫長準備,它是那麼無邊無際且又醞蓄著神奇的力量。特別是那個「雲」字,潔白、高遠,我願說這個句子的出現,突然便使得前面的污穢光亮了起來。文章假如是一篇光影的話,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明暗變化的瞬間,這個「雲集」寫的真好。
8、回到整體的討論。第二段與第四段結構相同,成為一組平行對照。最大的差異在於第四段將第二段「顛倒」了過來,讓第二段漫長準備卻輕易失敗的九國之師,到了第四段成為庸俗的陳涉,最後卻獲得成功。本來強大的九國之師輸了、崛起的秦國大獲全勝;到了第四段,渺小的陳涉勝了,壯大的秦國卻遭致滅亡。在一來一往間,我們看到歷史的變化,在兩段的平行對照間,我們便要回到文章的「第三段」,最最重要的第三段。第三段是由盛轉衰的關鍵,它剛好也被置於整篇文章架構的中心之處。如果第二段到第四段誇張到幾近不實的「顛倒」便是〈過秦論〉的主題的話,則第三段便在「呈顯」這個主題——雖然到了第五段文章最後兩句,這個主題才被「直接揭示」出來。
9、這裡我們遇見了另一個聰明的細節。雖然題目是〈過秦論〉,然而第二段與第四段幾乎不對「秦國」做任何描寫,無論是它的崛起或滅亡,都是以九國之師或陳涉對比出來的。而造成第二段與第四段的「顛倒」局面,或者就是「民心」的問題了。孔子認為為政者譬如北辰,眾星而拱之;反過來說,北極星之所以位居中央,是依賴著眾星而得到定義的。九國之師為何失敗?也許最好的猜測是他們各有猜忌、具高度不信任感,而結盟作戰最怕的也就是彼此另有算計;陳涉又為何成功?文章早已點明「天下雲集而響應」,那是眾人之心都來到了陳涉的身上,化為一股神奇的力量。因此,整篇〈過秦論〉雖然焦點在於秦國的崛起與覆滅,然而文章卻是靠著秦國「以外」的「時局變化」而作為推進、演變的。而此「秦國」與「時局」一體兩面的關係便在第三段被集中表達了出來。
10、整個第三段是由盛轉衰的關鍵,不論是政治現實上的、或是文章形式上的。我們看到秦始皇接續之前的帝國功業而達至政治顛峰,卻也因為如此而「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我們可說他擁有了政治,卻也失去了政治以外的一切。此外,整個第三段充滿了負面的動詞,那是描寫秦始皇「振長策而御宇內」、「執捶拊以鞭笞天下」,描寫百越之君「俛首系頸」,描寫「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抱怨」。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動作的「表面」給人一種君臨天下的壯盛之感,然而在壯盛「背後」也許才是第三段真正要「呈顯」的——隱隱透露出對於人民的殘酷、以及人民的噤不敢言。在這裡,「政治顛峰」與「民調低迷」是被同時以平行的方式表現的,我願說整個第三段的描寫其實是「反諷」的,當秦始皇表面上愈加意氣風發之時,也是背地裡民心更加疏遠之際。如果第四段得以突然「天下雲集而響應」的話,則也是從第二段乃至第三段,整個「氣」已在逐漸變化、過渡所造成。
11、這一切到了第五段做收束、結尾,並且將第三段隱而未言的「主題」(時局變化、民心已失),以警句的方式在文章最後兩句直陳而出:「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雖然文章的主題到了最後才被「揭示」出來,然而從之前對於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段的「局勢消長」(不管是現實上的、或是形式上的)在在都「導向」了這個主題,這是文章寫得好的地方,這裡頭看似無關卻有照應。秦國「現實上」不一定是如此而覆滅的,然而文章要呈顯的是一個「主題」,而〈過秦論〉在此主題的鋪陳與揭示上,無疑是成功的——因為我們都「願意」相信,「仁義不施」便是秦國覆亡的根本因素。
12、以上我們從「形式」上對〈過秦論〉作了分析,這種分析也是理解每一篇文章的基礎。然而當我說「文章要呈顯的是一個主題」時,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13、這是一篇「政論文」,當我們純粹從「形式」的角度來觀察一篇文章,可以稱為「內部的分析」,內部的分析基本上涉及了文章如何架構、佈局、發展、照應等等問題,這些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礎;然而文章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比如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意識型態」的討論,我們可以把這部分的觀察稱為「外部的分析」。
14、同樣在第三段,我們可以最清楚的發現這種「意識型態」問題。賈誼用了「振長策」、「鞭笞天下」、「吞二周」等充滿高/低、正/邪、道德/殘酷等價值傾向的字眼,在在令人感到秦始皇的暴虐無道。並且到了文章最後,讓我們都「願意相信」,「好人」必定得以成就「好事」,因此「仁義」便保證了「治安」的實現。這當然是作為一個「儒家官僚」的意識型態,也許同樣的歷史到了其他人眼中,會有完全不同的「詮釋」也不一定。比如我們可以問:施行仁義,秦國必定不會覆亡嗎?如果秦國採行儒家之道治世,是否保證人民生活會更好,而就不算是「鞭笞天下」了呢?
15、因此我說「文章要呈顯的是一個主題」,所謂「主題」或者可以說就是「在文章內部自圓其說的真理」。讀完了〈過秦論〉,我們「相信」了秦國的覆亡植根於「仁義不施」,這是依靠著文字的魔力所加諸於我們的一種心理認同,也許「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儘可以找出許多秦國敗落的因素(非關仁義的),甚至另外有人會認為秦始皇是個成功的君主,並且提出完全不同的價值判斷。因此,對於每篇文章我們都必須面臨到兩種分析:一種來自內部,那是「形式的分析」,這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礎;一種來自外部,在此我們關心的是「意識型態」的問題(當然有人會關心「寫作心理」的問題,他就會以「精神分析」的角度討論賈誼是否有某種懼怕閹割的傾向;或是有人會關心「性別」的問題,「她」就會認為這篇文章甚至整個中國歷史都充滿了男性的宰制、暴力,以致於我們在整篇文章甚至整個歷史中都不曾聽見女性的聲音),這是將文章放在什麼樣的「語境」裡理解的問題。我特別提出「意識型態」的方面,不是說這篇文章只能以這個角度切入,而是因為它是一篇「政論文」,因此意識型態的討論將是「更直接相關」的;與此相較,如果用精神分析或者女性主義來詮釋這篇文章,便會「添加」太多不屬於原來文章意義的東西。
16、我們必須時常將「主題」與「事實」分開,文學關心的是「主題」,雖然它常藉由一定程度的「事實」作為表現。在文學的世界裡,我們不用死硬地爭辯誰是誰非的問題,我們要關心的是:一篇文章,是如何以其獨特的文字魔力,而令我們都「願意相信」,他所提出的「真理」。打一個輕鬆的比喻——「好神拖」不一定真的那麼「神」,然而看完了東森購物,我們都會願意去買來拖一拖。
17、秦國覆滅的原因是什麼?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我們必須記得這是賈誼說的,我們也願意如此相信,雖然它也絕對不可能是唯一的真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