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
從小到大,上過許許多多的國文課,但到底學了些什麼,相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覺得倍感茫然。
其他科目總有個清楚的對象,與相對說來較為明確的內容,比如數學教我們代數與幾何的演繹關係,物理探討的是所有事物背後變化的原理,地球科學研究一切與地球相關的事物,歷史是一件又一件應該被記憶的事蹟……。唯獨國文,一時之間竟難以說出它究竟談論了些什麼?
舉幾個例子吧,陳之藩的〈哲學家皇帝〉關心青年的成長與責任;豐子楷的〈漸〉提出了對於時間的哲思;顧炎武的〈廉恥〉抨擊了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史記》裡的〈鴻門宴〉講述了政治上的猜忌;樂府詩〈青青河畔草〉描寫了女子的愛情與等待;荀子的〈勸學〉篇論述了環境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墨子的〈兼愛〉告訴我們打仗時的戰略佈局。
應該不用再細數了吧。然而這些林林總總、五花八門的文章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呢?它們有些是關於社會的公理與正義、有些涉及自我的理想與情感,只要隨意瀏覽便會發現,這裡頭包含了哲學、歷史、自然、人生等等各種主題。另外,它們呈現的方式也千奇百怪,有些來自歷史記載、有些來自哲學書籍、有些是散文、有些是詩、有些更可能只是當時兩人之間的書信,後來因為情感自然真摯,也成為了值得傳誦的文章。
記得我自己上國文課的經驗,充滿了與其他科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那是我的國中與高中時期,接連遇到了兩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老師。我國中的國文老師板書寫的極好,每節國文課我都在欣賞他寫的每一行字,幾乎無心聽講;而他和高中的國文老師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上課時間的三分之二都在講著與課文無關的種種。但這麼說也許容易讓人誤會,直到今天我都無法確定它們是否真的無關。對我來說,國文不太像是一門「課」,它彷彿有個「知識」在那裡,然而奇怪的是,那個知識卻永遠不是國文課的對象與內容。
仔細追究起來,國文課應該消散於無形。它的許多主題更接近公民與道德、或者就是歷史與哲學,我懷疑真的有一門知識屬於國文嗎?或者說,國文課最後會不會淪落到只是對於字句與修辭的無聊計較?然而我們又不甘如此,總覺得在這些語言的背後,有一些更細膩的情感、更值得在乎的事情,才是國文課真正要教導給我們的……。
我一點都不怪國中與高中的老師「不認真」教學。我高中的國文老師極富正義感,每每一邊講解著課文內容,一邊便評論起國家大事來了。有一次課餘時間,我跑去問他文章句意,瞥見他用的課本竟是高中時代保留至今的,上面密密麻麻工工整整刻滿了讀書時期的筆記。我對那一本國文課本記憶深刻,竟覺得那已是一件藝術品了。那六年的時光,我對於成語更精進了嗎?我的修辭判斷更準確了嗎?我認識更多生難字詞了嗎?我不知道。我甚至記不起來一堂完整的國文課,以及確實學到了什麼有用的東西。我既沒有像數學一樣學會加減乘除、也沒有像生物一樣瞭解人體的消化系統、不曾多瞭解地理的山川與水文,或起碼在音樂課中學會以直笛吹出一首曲子,往後如有恰當的場合,尚可拿來獻醜。我只記得國文老師滔滔不絕的談論,是的談論,那永遠比教授知識來得更多的自我談論,他談論時的手勢與隨之起伏的迷人音調。國文課是一種氣氛,誰比誰的程度更好甚至很難以考卷分數一較高下。
後來我終於發現,曖昧的國文課假如有一個核心的話,那會是什麼?我認為那會是每個人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語言,然後講著自己相信的道理。前者屬於形式,後者屬於內容。國文課教導我們找出自己的語言風格,找出自己運用文字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教導我們找出自己相信的道理。這個道理可能關於歷史、哲學、人生、愛情……,但這些都不是重點,許多內容都會隨著時代、社會的遷易而變得窒礙難行,有些甚至必需受到挑戰、拋棄,因此我們不必太在乎那些篇章裡的主題是否已經過時、已經不堪使用。真正重要的是,這些篇章裡永遠有一份心事,那是某個作者曾經深深相信過的東西,國文課來自我們去面對自己的心事,傾聽它、思索它,相信彼方有一個美麗新世界,等我們穿過林林總總、五花八門的密林,真正前往。
蘇東坡、李白、楊牧、余光中、韓愈寫下了什麼都不重要,表面的價值總有一天都要貶值,但重要的是他們都用自己的語言,講著自己相信的道理。嚴肅、真誠、孤獨。國文課與其他科目永遠不會一樣,因為它的知識恰好不是等著你去學習並且佔有的,而是等著你去發現、創造、定義,並且再一次深深懷疑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