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鬥陣俱樂部》有點做作,但還有更做作的,那就是不喜歡《猜火車》。
2、第一個鏡頭:每個人都在死命奔跑(或者逃跑;又,丹尼鮑伊真的很喜歡拍人在奔跑)。主角瑞登開始一連串旁白:「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事業、選擇家庭、選他媽的大電視機、選洗衣機車子CD電動開罐器、選擇健康、低膽固醇和牙醫保險、定息低率貸款、選擇房子、選擇朋友、選擇休閒服跟搭配的行李箱、選擇各種布料的西裝、選DIY、懷疑自己是啥?看心智麻痺的電視、嘴裡塞滿垃圾食物、最後整個人腐爛到底、在悲慘的家裡生一堆自私的混蛋小孩煩死自己、不過是難堪罷了、選擇未來選擇生活……我幹嘛做這些事?我選擇不選擇人生,我選擇別的,原因嘛?沒有原因。有海洛英還需要什麼原因。」
3、與主角搶了東西死命奔跑的同時,電影以明亮的音樂和高速的剪接一連串介紹了主角瑞登、變態男、卑鄙、屎罷、湯米等人。他們正在踢足球,一堆人高喊:射門、射門。這兩個片段讓我們知道人生好比一場足球,不過遊戲罷了,我們都要射的,只是各有不同的門。
4、這開場五分鐘幾乎成了整部電影的隱喻:主題是「沒有意義的人生、踢踢踢踢踢足球,還有我要射門。」並且以明亮的音樂(以反諷運用最好,如〈卡門〉和〈美好的一天〉)與高度風格化的鏡頭、剪接作為表達主題的手段。
5、主角兼旁白瑞登說:「沒有社會這件事,如果有,我確定我與它無關。」因此所有涉及這部電影主題的元素,都成為「反社會」的了。那是從頭到尾的屁股屁股屁股、鏡像鏡像鏡像、大便大便大便、下沈下沈下沈、低角度取鏡低角度取鏡低角度取鏡等等等等等等。這些特色在在突顯出一個「顛倒」的價值觀,它也成為電影角色口中不斷對「流行電影」的各種評論,當然必定是極其不屑的。
6、這個主題被表現在下面這個經典橋段中:主角瑞登因為毒隱忍臭在全愛爾蘭最髒的廁所大便,並且整個人滑入了噁爛的馬桶內——然後他來到溫暖的藍色子宮海域。此時音樂響起,是亮麗輕快的〈卡門〉。瑞登當然是我們所有人,最好的證明也許來自片尾的最後一個鏡頭:瑞登朝鏡頭前的我們走來,並且愈來愈大愈來愈模糊,直到面目難辨幾乎與鏡頭前的我們疊為一體。然後他又開始一連串的口白,完全重複片頭的喃喃自語,只是從「誠實的逃離」轉為「反諷的認同」,而這一前一後的巨大落差便是令人作嘔的人生。
7、這個主題被以風格化的鏡頭運用來呈現:從頭到尾我們都可以感覺到,鏡頭不斷拉遠拉近、伸伸縮縮,帶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接近、又遠離。其中最明顯的表達集中在屎罷求職的場景:屎罷求職時,對主考官歇斯底里地辯解自己的人生觀。此時的鏡頭忽而跳近、忽而跳遠,伸伸又縮縮,不斷變換著距離。我覺得那是「位置」——我們(被觀看)的位置、我們在社會中(被觀看)的位置、我們在人生中(被觀看)的位置;同時,我們找不到(被觀看的)位置。
8、當然這也是整部電影充滿其他風格化表達的原因:瑰麗又灰暗的色調、奇異而誇張的取鏡、出入現實與妄想的迷離幻覺、跳躍的情節與跳躍的人物……,這些都造成了與「社會」相對的,「不穩定」的印象。
9、我很喜歡片頭安排的「嬰兒」。這嬰兒當然是諷刺的,最後他成為瑞登毒癮發作時的自我惡魔投射。有人說嬰兒在電影中往往是導演的化身,在片頭瑞登一群人不斷吸毒嗑藥時,嬰兒在旁邊翻來滾去自由自在的爬行,給人某種異質時空的感覺,彷彿是導演藉著嬰兒,要讓我們置身其境,而進入了故事之中。
10、另外也特別喜歡下面這些台詞:「每種行業都會有同樣的狀況:剛開始很行、接下來就不行了,然後永遠都不行了」、瑞登說:「性成功者會自動隔離性失敗者」。又英文片名「Trainspotting」應是將人生比喻為火車,而上面沾滿了污點的意思,中文譯為「猜火車」則與內容無關,大體是指一種失去目標而沒有意義的人生狀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