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棄的典型…〈汪洋中的一條船〉
粟子
「我———一艘破船、一艘被遺棄在汪洋大海中的破船,前面,不知有多少狂風暴雨,也不知有多少森森黑夜,茫茫大海,要我這破船駛向何方?」…鄭豐喜《汪洋中的一條船》
十幾年前中秋節,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電視台尚熱衷製播喜氣洋洋的特別節目,只有一台別出心裁,將已是老電影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放上節目單。當時秦漢、林鳳嬌尚未登上我的偶像名單,卻已暗暗記住兩人的登對畫面,而以為虛構的電影主角鄭豐喜,則是家人記憶裡在中秋前後過世、曾經很出名的傑出青年。
「他的自傳《汪洋中的一條船》幾乎人手一本!」不論是自購或贈與,這部講述殘障青年奮發向上的真實故事,從出版商乏人問津到讀者供不應求,書裡書外都是傳奇。除了鄭豐喜的奮鬥態度與坎坷生命賺人熱淚,也很適合七0年代末台灣日漸衰落的國際地位,書中一再強調他「天助自助」、「跌倒再爬起來」的人生觀,對國人、特別是青年有相當地鼓舞作用。
鄭豐喜過世三年,以其自傳為藍本的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於1978年暑假上映。由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的作品,將勵志內涵融合文藝悲劇題材,不僅賣座佳績、在十五屆金馬獎大放異彩,更讓一向只顧談情說愛的秦林組合,抹去光鮮亮麗,開創鄉土寫實戲路。
粟子曰書名:鄭豐喜自傳初期定名《汪洋中的破船》,他認為雙腿不便的自己像是一艘破船,獨自航行於茫茫大海。書籍出版後大受歡迎,鄭本人亦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的肯定,儘管他不久即因肝癌去世,但努力向上的精神仍不斷傳遞。之後,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也知道鄭豐喜的點滴,表揚個人之餘,也對書名提出建議,指出「破船」兩字應可商酌。未幾,遺孀吳繼釗等人決於書籍重新發行時更名為《汪洋中的一條船》,一方面是從善如流,另一方面也有打擊盜版的目的。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節目於2008年3月13日播出〈回顧第十五屆金馬獎及獲得最佳劇情片獎的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專輯。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歡迎各位朋友透過網路收聽。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
http://www.rti.org.tw/Program/ProgramContent.aspx?ProgId=126&NetId=1&UnitId=0&LangId=1點選3/13
節目摘要: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
播放歌曲:由余天演唱「汪洋中的一條船」
本文同時刊登於「玩世界‧沒事兒」部落格
網址:
http://miss-suzi.blogspot.com/
文章網址:
http://miss-suzi.blogspot.com/2008/03/blog-post_22.html
該處有更多〈汪洋中的一條船〉的電影劇照及旅遊文章可以欣賞唷!
劇本雙胞
鄭豐喜在世時,青年導演林清介即以其自傳為藍本改編成電影,此事不僅鄭氏樂觀其成,劇本更獲得「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優等獎。鄭豐喜過世後,陸續傳出開拍電影的消息,籌備多時的林清介自是義不容辭,將「得意作品」送交「中央電影公司」審核,一心將好友生平搬上銀幕。
然而,好事多磨,原本自信滿滿的林清介卻被打回票,「中影」製片部認為:「故事重點放在鄭豐喜一人向生命挑戰上,用意至善,但對白不夠生活化,且對鄭豐喜念大學,以及與吳繼釗戀愛、結婚、和返鄉教書、當選青年楷模等重要情節太過簡略,不適於拍文藝悲劇片。」其實,林清介是想自編自導,完成這部絕對「叫好」的勵志作品,可惜沒得到公營大廠支持,只得另謀出路。期間,幾位盼成好事的友人,也透過報章雜誌呼籲「熱心社會教育」的人士投資拍片。無奈電影界一般認為:「像〈汪〉這樣具社會教育意義的故事,不容易拍,因為可能叫好而不叫座。」票房收入難以預料,加上「中影」興趣缺缺的前例,一片「錢」途未卜,遲遲找不到「知己」相助。
左右受挫之際,擅長傳統倫理題材的李行有意拍攝鄭豐喜的自傳電影,於是找已完成劇本編寫的林清介商量。與「中影」長官意見相仿,李行也認為劇本一些地方需要斟酌,有意交給老搭檔張永祥重新改編,但已「忍痛讓出導演職位」的林清介卻「絕不同意別人修改劇本」。面對堅持「原本」使用的條件,李行只好全部重來,另請張永祥依鄭豐喜的原著重新編劇。有趣的是,張永祥的劇本將先前「中影」製片部質疑林清介的部分重新修訂,加重鄭豐喜夫妻的戀愛相處情節,努力向上部分則「舉例」呈現,使電影在寫實之餘增添浪漫氣息。新劇本完成後,又面臨版權問題,幾番折衝協調,由「中影」出資二十萬向遺孀吳繼釗購得銀幕權利。或許擔心再有變數,「中影」堅持在合約中列入「對原著有刪改權」一條。
〈汪洋中的一條船〉上映前夕,與其鬧雙胞的林清介,決定將自己的劇本以文字方式呈現觀眾眼前。儘管作品差距頗大,但由於兩者均源自鄭豐喜原著,因此難免落入「熟優熟劣」的比較。對此,林清介倒是自信滿滿:「我認為張永祥的劇本,偏重強調鄭豐喜與吳繼釗的愛情故事,有失原著鼓勵青年人奮勵向上的精神。」就我的觀感,電影版是在原著的基礎上發展,以兩人的戀愛互動引出鄭豐喜撰寫《汪洋中的破船》的內容及生命歷程,頗有引人入勝的效果。至於林清介的作品,因為忠於原著而顯得正經,說教意味較濃,加上堅持不願修改,就算東西再好、甚獲得到優良劇本的肯定,與能夠拍成商業電影上映,難免仍有一段差距。
儘管無法達成理想,林清介仍難忘鄭豐喜,電影失利後二十年的2000年,他以製作人之姿,將「汪洋中的一條船」改編成二十集電視劇,躍上公共電視頻道。林清介自述,他本以為此生與《汪洋中的一條船》無緣,但受到〈汪〉電影版導演李行的「囑咐」,將他又推回這一條船上。電視劇的優勢在長度,編導可以細細描述鄭豐喜的成長、愛情等等,但相對也要耗費更多的時間與準備。為了拍好,「汪」劇李泉溪、謝一德、吳桓動用三位導演,編劇林煌坤也為了顧全現實與戲劇張力承受極大壓力。電視劇中由翁家明飾演成年的鄭豐喜,吳繼釗則由于佳卉演出,有趣的是,電影裡鄭豐喜的爺爺陳國鈞,二十年後仍擔任同一角色。此外,相較於拍攝電影時,台灣更難尋覓男主角小時候生活的農村景致,電視劇組為求好,特意到中國大陸取景。然而,就地取材,擔任老師、鄰居乃至同學的演員多由內地演員擔任。演技雖然可圈可點,但標準國語卻與鄭豐喜家鄉雲林口湖慣用閩南話差距太遠,是電視版可惜之處。
重建真實
〈汪〉片外景隊力求真實,不僅回到鄭豐喜的故里開鏡,讓秦漢匍匐於口湖鄉後厝村的砂石地上,也赴嘉義港墘國小取景,替代因改建而失去「偏僻村落學校」景致的口湖鄉文光國小。其他如主角幼年街頭賣藝及養鴨時的草寮布景,前者在北港公路的典穗橋下花費十萬餘元搭建完成,後者則拉拔到彰化縣鹿港鎮,而鄭豐喜病重時村民「萬人禱天」的畫面,更有乩童登刀梯的民俗場面,都可謂煞費心血。對此,自稱「不愛看國片的大學生」欣賞〈汪洋中的一條船〉後,特意投書媒體稱讚此片「突破一般國片的空間,將觀眾帶入另一個境界」,雖說誇讚之詞似是滿溢,不過相較於複製愛情公式或從頭殺到尾的「偷機」電影,〈汪〉片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除真景耗費苦心,片廠搭景也有「以假亂真」的本事,譬如:鄭豐喜大學時宿舍周圍的小街道旁兩排老舊平房,平交道將道路截成兩段,懷舊的招牌、招租的紅紙條,讓人感覺就像乘坐時光機回到七0年代初的台北。負責該片美術指導的林燈煌回想搭景種種,則有說不完的幕後辛酸:「開始決定要多少場景、什麼角度、內搭景或外搭景,然後才能畫草圖……」觀眾眼中一閃而過的畫面,實際卻要超過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時間準備。如同鄭豐喜求學時堆滿書籍的斗室,看起來就像真有人窩在裡面日夜苦讀,一景一物都是工作人員的巧思。
秦林甘苦
鄭豐喜、吳繼釗在電影開拍時,已是眾所周知的名人,誰演鄭豐喜?誰扮吳繼釗便是導演面臨的首個挑戰。最初,李行想邀請一位韓國籍的殘障青年扮演,但考量語言、演技等因素,還是將目標轉向曾經合作的對象,即李導眼中很有「文人氣質」的秦漢及「最佳女主角」林鳳嬌。其中,尤以的秦漢最具挑戰,飾演鄭豐喜的他,必須綁起小腿跪膝前行,白馬王子搖身一變為膚色黝黑的質樸青年。
兩人為了這部電影各處奔波,不僅赴鄭豐喜的老家雲林縣口湖鄉,亦到嘉義、彰化取景。一場男女主角於狂風暴雨相遇的戲,雖是在中影片廠裡拍攝,但搭景十分逼真,不只把廠棚緊緊圍住,更在頂上橫豎排列數十條鑽洞水管,周圍放著四座大電風扇,「卡麥拉」一下,就是極盡凶猛的颱風洪水。電影不到五分鐘的感人橋段,實際卻讓秦漢穿著濕戲服打三天哆嗦,而站在水裡半天的阿嬌,肚子也是咭哩咕嚕猛作怪。
扮演真實人物的秦漢、林鳳嬌,拍片期間頗有感觸,因此作出不少善行義舉。他倆先於「振興醫學復健中心醫院」出外景時,當下各捐出佔片酬一半的三十萬元給該機構,作為病患的醫療經費。秦漢接受訪問時表示:「看了幾遍《汪洋中的一條船》這本書後,我不知道該怎樣來同情鄭豐喜,捐一些錢,也只能說是略盡心意。」林鳳嬌則早有助人之心,此次碰巧有人號召捐款,她便欣然參與。之後,則也各捐五萬元給鄭豐喜的父母,幫助其醫療及養老。特別的是,鄭家親友為了這筆錢組成八人管理委員會,其中包括國中校長、民眾服務站主任、高中校長、教務主任、總務主任、總幹事等,「熱心」幫忙議定這筆捐款用途。說實話,我看到上述報導,心裡不禁浮上一陣陣疑惑:「錢不是捐給鄭家二老,怎麼還要成立『管理委員』呢?」或許是大家善意,想著專款專用,免遭有心人欺詐。只是,錢捐給誰就該給誰,如何使用也是自由意識,街坊鄰居的好意對鄭家人來說,倒更像善意的約束。
金馬驚喜
金馬獎自第十五屆開始,才改採現場公布得獎名單的方式進行,〈汪洋中的一條船〉就是「增加可看度」後的首位大贏家。導演李行自資深影人王引手中接過獎項,歡喜之情溢於言表;而獲最佳男主角獎的秦漢,頒獎時遠在美國,未能親自現身領獎。
至於飾演小鄭豐喜的歐弟,賽前是最被看好的最佳童星得主,未料公布卻不是他,觀眾擔心歐弟會哭出來,瞬間流露同情目光。然而,典禮最後卻又有意想不到的轉折,製片家童月娟女士宣布「演技優良特別獎」得主就是「小弟弟歐弟先生」,眾人這才鬆一口氣,趕緊給予實至名歸的掌聲……提到特別獎,不免想起第二屆金馬獎以〈梁山伯與祝英台〉(1964)獲得類似獎項的凌波,當時的理由是:「凌波是女的,演得梁山伯是男的,不知該給女主角還是男主角,索性就給特別獎!」那麼歐弟明明演得是小孩,自己也是小孩,頒發給他特別獎而不給童星獎,理由又是為什麼呢?或許金馬評審對「特別獎」存有偏好,年年都想給觀眾「特別」驚喜。附帶一提,曾獲特別獎的「梁兄哥」凌波,碰巧是第十五屆金馬獎的典禮主持,說起來還有點噱頭呢!
幸運生得健康身體的朋友,對於勇敢向上的殘障者總懷有更多佩服,畢竟自己好手好腳都常抱怨辛苦,更不用提行動不便者,連吃喝玩樂都有限制。鄭豐喜在不能站起行走的缺陷下勤力向上,不只順利完成學業、入校教書,亦將自己的經歷透過創作、演講與有青年或類似遭遇的人分享。單看前段,這樣的人生已夠戲劇化,未料,突如其來的不治之症,使他蒙上悲劇色彩。看完電影,不禁感嘆真實的人生似比虛幻創作無情得多!
電影最後,鄭豐喜的遺言「圖書館」究竟完成了沒?是件令我掛心的事。所幸透過網路,兩三下便搜尋到相關訊息。這個令他臨終前仍年念念不忘的夢想,現在取名為「鄭豐喜紀念圖書館」,座落於雲林縣口湖鄉,佈置簡單樸素,四周圍繞稻田。雖然構想來自鄭豐喜本人,但卻是透過其遺孀吳繼釗的四處奔走,才得以實現。此外,吳女士致力關懷殘障、貧童,獲得多個社會服務性質的獎項肯定……看到這裡,我的腦海又浮現〈汪〉片鄭豐喜離世的最後一幕,分離傷痛可由時間沖淡,但對愛侶的承諾卻是永存彌堅。
參考資料:
1.黃仁編著,《行者影跡》,台北:時報出版,1999,頁206~209。
2.台北訊,「汪洋中的一條船 今更名重新問世」,《聯合報》第三版,1976年3月23日。
3.祝振華,「義不容辭 『汪洋中的一條船』應拍成電影」,《聯合報》第九版,1976年9月27日。
4.戴獨行,「版權及劇本兩個結未打開 汪洋中的一條船 拍電影好事多磨」,《聯合報》第九版,1976年12月6日。
5.鐸音,「銀海浪花 中影要拍『汪洋中的一條船』」,《聯合報》第九版,1977年3月21日。
6.台北訊,「將拍攝成電影 中影取得權利」,《聯合報》第六版,1977年4月18日。
7.金琳,「啟發人性‧發人深省 鄭豐喜的故事將搬上銀幕」,《聯合報》第九版,1977年10月1日。
8.劉曉梅,「影劇圈並非都是醜聞 捐款行善 亦有人在」,《聯合報》第九版,1978年2月24日。
9.劉曉梅,「好逼真的內景戲」,《聯合報》第九版,1978年4月8日。
10.劉曉梅,「美術指導左右電影氣氛 搭景可以亂真才是本事」,《聯合報》第九版,1978年4月20日。
11.台北訊,「汪洋中的一條船 電影劇本鬧雙胞」,《聯合報》第九版,1978年5月11日。
12.台北訊,「秦漢林鳳嬌捐款 濟助鄭豐喜雙親」,《聯合報》第九版,1978年6月10日。
13.讀者林偉儀,「大家談 這樣拍才是電影」,《聯合報》第七版,1978年8月1日。
14.林清介,「坐在「汪洋中的一條船」上-「汪」劇製作人感性自述」
http://www.pts.org.tw/special/000129/sel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