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樸清雅的鄉土原色…〈小城故事〉
粟子
提起「小城故事」,腦海總會浮現鄧麗君婉轉清麗的歌聲,配合淺顯簡單的歌詞,建構猶如人間烏托邦的意境。不遜於流傳甚廣的主題曲,由李行執導的同名電影也是叫好叫座,儘管主角仍是俊男美女組合,卻都換上粗布短衣,演繹小人物的生活點滴。
自台灣電影的進程觀察,〈小城故事〉不失為台灣電影由七0過渡至八0年代的轉型作:既不像文藝愛情片不食人間煙火,又不若「新電影」那般貼近真實社會;片中角色雖「活」,卻又善惡鮮明且戲劇化。再加上李行一貫敦厚傳統的儒式作風,電影裡的小城彷彿時空凍結的超穩定體,面對外在接踵而來的衝擊挑戰,以不變「人心」應萬變「世界」。
我想,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城故事」,遠離都市的純樸鄉鎮,帶著淡淡海味的悠哉漁港,抑或是雞犬相聞的山城,人情味十足的小地方發生的小事,看似平凡卻能觸動人心。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節目於2008年4月10日播出〈回顧第十六屆金馬獎,及最佳劇情片「小城故事」〉專輯。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歡迎各位朋友透過網路收聽。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
http://www.rti.org.tw/Program/ProgramContent.aspx?ProgId=126&NetId=1&UnitId=0&LangId=1點選4/10
節目摘要:電影〈小城故事〉
播放歌曲:由鄧麗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同名主題曲及插曲「你在我心裡」
本文同時刊登於「玩世界‧沒事兒」部落格
網址:
http://miss-suzi.blogspot.com/
文章網址:
http://miss-suzi.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16.html
該處有更多〈小城故事〉的電影劇照及旅遊文章可以欣賞唷!
紀念佳作
1969年,李行與白景瑞、胡成鼎、蔡東華、陳汝霖、劉登善、張永祥、賴成英、林贊庭等好友組成「大眾電影事業公司」。創業作〈今天不回家〉(1969)不只使白導一飛沖天,也幫助公司站穩腳步。期間,電影潮流幾番更替,李、白各自經歷票房冷暖,「大眾」也在重重考驗下渡過十年。或許是有感而發,李行特意以「發揚中國文化傳統精神」為主題的〈小城故事〉為公司的十年紀念作,提醒追逐進步現代之餘,也不忘腳踏實地的根本。
阿B變身
啟用港星阿B鍾鎮濤擔任男主角是〈小城故事〉的一大噱頭,讓平日穿絲綢襯衫、喇叭褲、頂長髮的樂團主唱,詮釋剛出獄的樸質本土青年!?據李行傳記《行者影跡》記載:一位香港朋友很早以前就曾推薦阿B給李行,由於他當時已有秦祥林、秦漢固定班底,因而未有合作機會。直到拍攝〈小城故事〉,秦漢到夏威夷拍〈有情荒地無情天〉(1978),秦祥林也分身乏術,李行才想起已是「溫拿樂團」主唱的阿B。李行透過管道通知面試,阿B也馬上趕來台灣,一見面,就告訴這位時髦樂手必須作出重大犧牲…為戲落髮。只見,阿B一派輕鬆答:「隨便你,你要怎樣都可以!」李行對他的「阿沙力」很滿意,立刻通知記者,宣布〈小城故事〉的男主角由他擔任。
消息公布後,無論電影人或觀眾內心都浮現「適合與否」的疑惑。阿B雖主演過〈秋霞〉(1976)、〈第二道彩虹〉(1979)、〈追趕跑跳碰〉(1978)三部電影,卻和〈小城故事〉的角色差距甚遠,令人不免擔心給人新朝印象的阿B,能否「反璞歸真」?對此,李行倒是自信滿滿:「鍾鎮濤是可造之材,但在拍戲前,必須有充裕的時間,作準備工作,包括造型的改變,心理上的適應。」未幾,阿B的大蓬頭成了小平頭,記者好奇是否心疼、擔不擔心影響在歌迷心中的形象?他除連稱「沒有關係」,更蠻不在乎答:「如果我擔心這些,我就不會答應拍這部電影了。」變髮之外,阿B也穿上短襯衫、七分褲與舊皮鞋,改頭換面的他,走在鹿港街道,鄉土味已近八分。說實話,〈小城故事〉幾乎全是硬底子演員,即便外型出色的林鳳嬌,也擁有影后級的演技。相形之下,飾演不熟悉角色背景的阿B難免生澀、放不開。所幸,由他飾演的文雄是位剛出獄的青年,個性木訥老實,與鍾鎮濤一貫木訥憂鬱的表情很搭配。因此許多時候,他只需略略皺眉、凝望鏡頭,就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阿B拍攝〈小城故事〉時態度敬業,不僅讓李行留下極佳印象,更決定首開先例,與他簽立一年四部電影、為時兩年的基本演員合約,象徵李行將全力幫助阿B在國語影壇發展。有趣的是,合約裡明訂拍攝電影時不能用阿B,而要用本名「鍾鎮濤」,推估和李行的傳統風格難脫干係。〈小城故事〉後,鍾鎮濤陸續主演〈早安台北〉(1979)、〈天涼好個秋〉(1980)〈又見春天〉(1981)及〈龍的傳人〉(1981)等。八0年代初,阿B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男演員,電影數量倍增,至1983年返港發展才告結束。
單純就用阿B演〈小城故事〉的反差,我便覺得李行聰明,因為這樣的安排不只話題十足,還能將時髦的搖滾歌手,瞬間推往演技派之路(姑且不論成功與否)。雖然阿B未能憑「本土青年」一鳴驚人,戲路倒也拓展不少,至〈早安台北〉將角色拉回離他形象較近的「年輕活潑大孩子」,便讓觀眾覺得「很合適」,不會再出現〈小城故事〉上映前所面臨「電影角色」與「搖滾樂手」形象相衝突的問題。
阿嬌動手
自〈吾土吾民〉(1975)起,林鳳嬌可謂李行最倚重的女演員,她不僅外型佳、氣質清新,與秦漢搭檔的〈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和〈原鄉人〉(1980)更將傳統中國女子的堅忍特質表露無遺。「柔順服貼的短髮,皺皺的露膝白裙,配上一件走形襯衫,腳上一雙塑膠脫鞋,林鳳嬌不正是小鎮姑娘的縮影?」在〈小城故事〉裡,林鳳嬌演單純善良的瘖啞少女,比手劃腳的無聲角色,反倒成為展露內心戲功力的良機,順利擊敗〈山中傳奇〉(1979)的徐楓與〈歡顏〉(1979)的胡慧中,首次獲得金馬影后的肯定。
〈小城故事〉以阿B為中心,劇情主軸也在他的身上。反觀阿嬌則是默默地存在,不是煮飯、修補衣服,就是拿著沙紙磨木雕,細心照料父親、姪子與學習雕刻的徒弟。主戲不多,但阿嬌的角色很討好,加上細膩的臉部表情,比起一心雕刻並對前女友高談闊論的阿B,要有人味的多。
主角以外,〈小〉中的配角也很突出。老是擔任「必定失敗表哥」的江明這會兒成了檳榔不離嘴的暴發戶小開,雖然和平日形象不搭,卻有突兀效果;而在〈汪洋中的一條船〉裡憨直樸實的鄭豐喜五哥丁國勝,則搖身一變為心術不正的更生人,想著吞掉雕刻師父的家產與女兒。此外,小童星歐弟活潑機靈,儘管有些「油」,但在一群剛毅木訥的大人中倒是格外顯眼,無怪能得李行重用,在片頭冠以「特別介紹」。
台灣小鎮
以雕刻工藝傳承為背景的〈小城故事〉,為取景煞費苦心,李行跑遍全台各個古老城鎮,最後相中三義、三峽、鹿港、深坑為主要拍攝地點。儘管故事取材自三義,但電影三分之二都在鹿港完成,後半部重頭戲…廟會及其中「酬神客家戲」鏡頭,則在三峽清水祖師廟取景。
由於全片都以實景拍攝,因此不只勘景費時,動用不少臨時演員,還得計算天氣變化,工作起來格外費神。一場阿B與江明在廟會鬥毆的戲,不顧兩人累得頭暈眼花,躲在攝影機後的李導仍舊大吼:「用力!用力!」連年輕氣盛的阿B都喝「興奮藥水」(推估是指「保利達B」一類提神飲料)硬撐。
眾多工作人員中,還有一位「害羞」老外吸引眾人目光,他竟是日後為〈重慶森林〉(1994)、〈春光乍洩〉(1997)、〈花樣年華〉(2000)、〈英雄〉(2002)及〈2046〉(2004)等電影掌鏡的著名攝影師杜可風(Christopher Doyle)。杜於七0年代末自港來台,主要為學習電影技巧,他當時已講得一口流利國語,在〈小城故事〉謀得攝影師助理職務。結束工作後不久,他便應楊德昌之邀擔任其執導電影〈海灘的一天〉(1983)攝影指導,更以此獲得亞太影展最佳攝影獎,躍升港台知名攝影。
「李行想藉典型的小鎮居民和他們代表的思想型態來刻畫一個平淡的故事—工業文明像火車疾駛一樣開進小鎮,在每個人心理上造城的變化。」記者道破〈小城故事〉主旨,一如印象中堅守傳統的李行,從〈路〉(1967)、〈秋決〉(1971)未曾改變。
為凸顯現代與傳統的衝擊,〈小城故事〉的人物總在概念的兩端,主角文雄是安貧樂道的象徵,與他鏡向反射的阿旺、許醫師、郭金發,分別代表「愛慕虛華」、「自以為是」和「積習難改」。即便是堅守工藝的老師傅,屢屢誤會文雄的壞脾氣,也讓人覺得剛愎自用。有趣的是,一出獄便立定志向學雕刻的文雄,像是一個看透世事的智者,尤其與前女友和她的追求者許醫師的談判裡,半開玩笑稱「希望自己是個良性瘤」,並且規勸她「認清事實」的理性態度,表現近乎無情的偉大情操。
或許因為男主角太堅定,反而令我懷疑,看完這部電影,真有年輕人願意留在小鎮學手藝,平靜渡過一生?繁華誘惑四面襲來,〈小城故事〉凝結時空的場景像是光影塑造的理想國,帶給觀眾片刻的心靈休憩。
參考資料:
1.中央社,「溫拿樂隊主唱鍾鎮濤 回國主演『小城故事』」,《聯合報》第六版,1978年9月14日。
2.鄧海珠,「阿B為了演電影 不惜剪掉大蓬頭」,《聯合報》第七版,1978年9月19日。
3.鹿港訊,「『小城故事』電影昨天在鹿港開拍」,《聯合報》第七版,1978年10月12日。
4.黃寤蘭,「街上拍電影 鹿港起騷動」,《聯合報》第七版,1978年10月16日。
5.鹿港訊,「拍片告一段落 李行率隊北返」,《聯合報》第七版,1978年10月29日。
6.黃寤蘭,「三峽清水祖師廟前纏鬥 廣場圍滿了看熱鬧的人」,《聯合報》第七版,1978年11月18日。
7.鄧海珠,「李行導戲許多年 阿B受寵第一人」,《聯合報》第七版,1979年2月15日。
8.黃寤蘭,「李行新的嘗試」,《聯合報》第九版,1979年8月18日。
9.王幼波,「最佳人選獲殊榮 歡欣感激吐心聲」,《聯合報》第三版,1979年11月3日。
10.黃仁編著,《行者影跡—李行‧電影‧五十年》,台北:時報出版,1999,頁83、96~9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