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波女郎…葛蘭
粟子
葛蘭(1933~)是我很喜歡的明星,不僅是紮紮實實的「能歌善舞」,還有洋溢青春的燦爛笑容。從〈曼波女郎〉(1957)、〈情深似海〉(1960)到〈野玫瑰之戀〉(1960),每個獨立個性的角色,都有葛蘭健康爽朗的影子。「你看那嘴,唱得多帶勁呀!」粟媽回想自己熱衷看電影的外婆,每每見到葛蘭都忍不住稱讚。自小接受西方聲樂訓練,又受傳統崑曲京劇薰陶,開口就是職業水準,歌聲有如佳釀。
葛蘭最擅演出身中產階級家庭的少女角色,個性開朗善良,有時帶點小彆扭、耍些小脾氣,作風正直果決,一旦下決心便勇往向前。在同期女星中,她是很具現代感的一位,因此很能代表戰後成長的一群,喜愛歌舞娛樂,個性樂觀積極,對未來與自己都滿是信心。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節目於2008年3月20日播出〈明星回顧—葛蘭〉專輯。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歡迎各位朋友透過網路收聽。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
http://www.rti.org.tw/Program/ProgramContent.aspx?ProgId=126&NetId=1&UnitId=0&LangId=1點選3/20
節目摘要:葛蘭、電影〈曼波女郎〉
播放歌曲:由葛蘭演唱電影〈曼波女郎〉插曲「我愛恰恰」、「天皇皇」
本文同時刊登於「玩世界‧沒事兒」部落格
網址:
http://miss-suzi.blogspot.com/
文章網址:
http://miss-suzi.blogspot.com/2008/03/blog-post_29.html
該處有更多葛蘭的照片、劇照及旅遊文章可以欣賞唷!
關於葛蘭
本名張玉芳,英文名Grace,藝名葛蘭為其音譯。浙江海寧人,江蘇南京市出生,後居上海,1949年隨家人遷居香港。在上海啟明中學讀書時,已開始學習聲樂,並在學校參與英語舞台劇演出,展露表演才華。1952年,以最高分錄取卜萬蒼導演創辦的「泰山影業公司」,當時她僅是香港德明中學高三學生。1953年投入影壇,與同期的鍾情、李嬙、劉亮華等六位合稱「泰山七姊妹」,主演電影〈七姊妹〉(1953),隨即嶄露頭角。卜導演很賞識葛蘭,特意推薦她向崑曲名小生俞振飛、名歌唱家黃飛然及歌唱家葉冷竹琴女士學習崑曲、表演藝術與西洋聲樂。期間,曾在〈雪裡紅〉(1956)擔任李麗華配搭,以小家碧玉形象漸受重視。
1955年加盟「國際電影公司」(即「電懋」前身),首部作品為懸疑片〈驚魂記〉(1956)。其後「電懋」為葛蘭量身打造〈曼波女郎〉,將歌舞天才完全發揮,展現明星氣質。電影不僅打破香港和東南亞的賣座記錄,更掀起一股曼波熱潮,她也以活潑青春的形象躍升公司台柱之一。
葛蘭戲路寬廣、可塑性強,在「電懋」期間佳作備出,包括:〈青春兒女〉(1959)、〈空中小姐〉(1959)、〈香車美人〉(1959)、〈六月新娘〉(1960)、〈野玫瑰之戀〉、〈星星月亮太陽〉(1961)等,其中除〈情深似海〉不舞不歌,充分展露嫻熟演技,其餘都是以歌舞場面為號召。
1961年6月與香港富商高福全結婚,隨後進行七個月環遊世界蜜月旅行。返港後拍攝〈教我如何不想她〉(1963)、〈寶蓮燈〉(1964)兩片。1964年演畢〈啼笑姻緣〉(1964)後正式退出影壇,作品共三十餘部。七0年代初,葛蘭跟隨名師鑽研京劇,深得梅派精髓,為知名票友,曾多次粉墨登場、技驚四座。近期,雖鮮少現身公眾場合,但仍熱心參與和傳統戲劇、國語時代曲及五、六0年代電影相關的活動與座談會,偶爾也接受媒體訪問,對藝術的喜愛並未隨息影而減退。
曼波女郎
葛蘭被暱稱為「曼波女郎」,乃至拍攝同名電影,竟是來自於寶島阿兵哥的靈機一動!?1956年,葛蘭兩次前往台灣,除拍片工作,還進行多次勞軍活動。期間,她不僅演唱多首歌曲,更大跳動感時髦的曼波舞。由於舞蹈掀起一股超級熱潮,使不少台灣軍民陷入瘋狂,因此這位引領流行的始祖,便被眾人暱稱為「曼波女郎」!
極具商業頭腦的「電懋」直覺是個噱頭,便調派易文為葛蘭度身製作電影〈曼波女郎〉。對此,導演易文倒很老實:「我不否認拍這樣一部片子有著『應時』的動機。我也不否認有『生意眼』的考慮。」不過,他再三強調〈曼波女郎〉不會走入「阿飛惡風」,且曼波(Mambo)與恰恰(Cha Cha)並不只出現在成人夜生活,也可以是健康的青春歌舞片。電影上映後,果真大受歡迎,葛蘭也從備受矚目的新星站穩一線女主角。
不過,有得便有失,教導葛蘭聲樂的老師葉冷竹琴女士對得意門生演唱「我愛恰恰」等通俗歌曲很不是滋味,責備她是浪費時光。不過,葛蘭決心往電影界發展,於是放棄小時成為女高音的志願,轉而專心學習流行曲唱法。實際上,葛蘭對演唱一直存有很大的興趣和求知慾,不論什麼種類的歌都嘗試演唱。從藍調、傳統小調、時代曲、西洋歌劇、中國戲曲甚至像「我要你的愛」中一大串類似Rap的英文歌詞……遇到困難就想辦法克服,形成她特有的唱腔與風格。
粟子曰流行:1956年5月,甫得到「曼波女郎」稱號的葛蘭再度抵台時便宣稱:「我現在不是曼波女郎了!」她告訴記者:「曼波在香港已經過了時,現在流行的是卻卻(即Cha Cha),這是南美洲興的一種熱情舞。」葛蘭表示「卻卻」極好上手,自己八小時就「畢業」。可憐這廂台灣同胞還踩著生疏的曼波步,那廂葛蘭已開始大唱「我愛恰恰」,流行真如「後母心」呀!
國際路線
葛蘭很有語言天才,特別是英語流利,歌曲「我要你的愛」中的英文繞舌詞,便是最佳證明。1954年,由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主演的電影〈江湖客〉(Soldier of Fortune)赴港拍攝外景時,需要一位會說英語的中國演員飾演漁家女,千餘人參加考試,最後就錄取她一人。
隨著葛蘭的歌舞名聲遠播,1959年她更受美國國家電視台NBC邀請,參與蒂娜蕭爾(Dinah Shore)主持的電視節目「蒂娜蕭爾劇場」(The Dinah Shore Show),演唱多首中英歌曲與中國舞蹈,成為第一位在美國電視台表演的中國女演員。1961年,美國的Capitol公司則為葛蘭出版一張名為「葛蘭之歌」(Hong Kong’s Grace Chang : The Nightingale of the Orient)的專輯,收錄十一首歌曲,為其歌唱事業高峰。除在美發展,葛蘭也於拍攝〈野玫瑰之戀〉時,與日本名作曲家服部良一合作,開創曲風的多樣性。
影后殘念
介紹林翠時曾提到,她和葛蘭是一對閨中密友,卻很不巧都在爭奪「影后」寶座上遭遇「尤敏障礙」,分別在第六屆、第七屆以〈千金小姐〉(1959)、〈情深似海〉(1960)敗給尤敏的〈玉女私情〉(1959)和〈家有喜事〉(1959)。葛蘭的演技頗佳,進步有目共睹,至〈情深似海〉更見細膩,可惜對手演╱運皆好,只得鎩羽而歸。
葛蘭和尤敏的表演方式各有長處,前者活潑、表情豐富;後者則鬱鬱、重內心戲,兩人放在同一的天平上,宛若蘋果和網球。況且得獎還需天時地利,即便拍得再好,若遇上程咬金,還是沒有用。譬如:導演王天林回憶〈野玫瑰之戀〉參與亞展,各項分數大獲全勝,連「電懋」都已擺酒慶祝,卻傳來對手質疑其抄襲「卡門」,無奈他拍得用心、葛蘭演得費勁,卻什麼也撈不到!
葛蘭結束蜜月旅行,照計畫會立刻回到工作崗位,只是已經嫁作人婦,拍片也得與丈夫商量,不再像婚前那般自由。其實,她當然也可選擇息影,唯獨從影數載、缺「獎」肯定,遺憾令她無法「安心」。幾番商量,葛蘭終於徵得婆家同意,選中最擅長的歌舞題材作為復出,希望藉〈教我如何不想她〉圓滿得獎心願。於是,葛蘭更努力唱、更奮力演、更勤力跳……無奈事與願違,對比〈曼波女郎〉與〈野玫瑰之戀〉都顯得過頭,電影賣座評論均不如預期,影后再度美夢落空。
〈雪裡紅〉裡作搭配的葛蘭,站在豔麗的李麗華身邊,簡直純樸過頭,片中雖然有她唱京韻大鼓的橋段,可惜比起全套京劇行頭的李,仍矮了一截。直到〈曼波女郎〉,鏡頭從小腿慢慢往上移動,在同學簇擁中表演恰恰,扭腰擺臀、無憂無慮的「書院女」形象,才真正讓她綻放光芒。說實話,葛蘭在一線女星中並非頂漂亮,卻有著獨特的現代氣質,不僅在「電懋」亦在五、六0年代香港電影,有著不可或缺的存在感。
參考資料:
1.本報訊,「葛蘭昨抵台」,《聯合報》第三版,1956年5月10日。
2.易文,「從『阿飛舞』談『曼波女郎』」,《聯合報》第六版,1957年3月9日。
3.本報香港航訊,「香港影圈 葛蘭重返影壇嗎?」,《聯合報》第八版,1962年5月31日。
4.黃愛玲、盛安琪編,《香港影人口數歷史叢書之四:王天林》,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7。
5.文壇采編,「葛蘭」,2005年10月27日。
http://www.wentan.com/html/renwu/tvstar/2005-10/27/19405.html
6.聞天祥,「葛蘭—戀上野玫瑰」,2002年12月20日。
http://movie.cca.gov.tw/Column/Content.asp?ID=12
7.秋盈,「葛蘭」
http://www.dianying.com/ft/topics/hkstars/GeLan.php
8.光影留聲樂未央—葛蘭網頁
http://www.geocities.com曼波女郎(Mambo Girl)
導演:易文
編劇:易文
演員:葛蘭、陳厚、丁皓、紅薇、劉恩甲、唐若青、沈雲、楊群、馬笑儂
出品:電影懋業有限公司
插曲:八首。曼波女郎、我的天堂、我愛恰恰、今宵樂、青春兒女、天皇皇、忘憂歌、回來了
片長:95分鐘
首映時間:1957年
附註:Z彈馬高、方逸華客串表演;採用美國西電公司設備錄音。
劇情介紹:
「幸福玩具公司」老闆李清遠(劉恩甲)與妻子(紅薇)育有兩名女兒愷玲(葛蘭)及寶玲(丁皓),一家四口生活美滿。愷玲活潑開朗,尤其能歌擅舞,在學校綽號「曼波女郎」,是很受矚目的風雲人物;寶玲頑皮精靈,與愷玲感情融洽,時常參與姊姊的同學聚會。其中,同學汪大年(陳厚)與愷玲情投意合,感情日深。
一日,愷玲又和同學在家中客廳開舞會,眾人又唱又跳好不熱鬧,引來鄰居張師奶(高翔)不滿,向李父抱怨。李父對女兒的歌舞天才相當自豪,自顧自地誇耀起來,稱女兒既然有天才,父母就應該助她培養發展,不能壓抑愷玲的喜好。張師奶自討沒趣,丟下一句「吵得我頭疼」便訕訕離開,李父不以為然道:「這種人不懂欣賞。」
李父向同學們宣布,六日後便是愷玲二十歲生日,邀請大家再到家裡相聚。大年得知消息,與眾人商討慶祝事宜,唯獨暗戀他的女同學史美倫(沈雲)不是滋味,但見大年情有獨鍾,也是無可奈何。愷玲在校園草坪內引吭高歌,再次吸引同學目光,露出羨慕稱讚的眼神,只有美倫對她厭惡更深。大年想與愷玲商量生日事宜,愷玲卻要他答應學跳舞,否則什麼事都免談。
大年約愷玲外出喝茶聊天,看在尚不准單獨出門的寶玲眼裡羨慕異常,暗暗嫌父親不公平。大年表情害羞、支唔其詞,愷玲誤以為要向自己求婚,害羞回答至少要等學校畢業後三、四年再說。其實,大年只是想邀請愷玲及其父母到自宅,讓眾同學一同為她慶生,愷玲知道自己會錯意,開朗答應大年的邀請。不過,她也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大年別老是一個人在角落,要他學跳舞與大家同樂。
李母笑丈夫記錯女兒生日,將其提早一天,兩人為此爭執不休。李父不信自己記性如此差,堅持拿出「證明文件」核對,結果自是李母正確。夫妻談笑之際,幼女寶玲走進臥房,不巧看到愷玲的領養證書,才知道姊姊並非父母親生。李父向寶玲解釋,當初兩人婚後三年未能生育,於是領養孤兒愷玲,熟料五年後又生了寶玲……說到這,李母趕緊接口,直說兩人就像是親生姊妹一樣。
寶玲得知真相十分震驚,回想過去種種,內心複雜矛盾。稍晚,愷玲結束約會歸來,寶玲躲在床上假寐,李父一如往常,對女兒噓寒問暖。
隔日,愷玲在體育館內大跳恰恰,同學們照例促擁著她,美倫只好先行離開。沒走幾步,就看到寶玲滿臉愁容獨坐草坪,美倫假意關心詢問,單純的寶玲亟欲說出壓抑心中的「秘密」,把愷玲領養的事告訴她,美倫得知爆炸性消息,暗中決定要以此打擊情敵。與此同時,不知情的愷玲與大年開懷共舞,彷彿身在天堂的公主。
生日當天,愷玲自然是眾人目光焦點,不只同學熱烈參與,父母同樣不缺席。要好的女同學夢妮(宇文靜)開懷歌唱,稱愷玲在學校是女皇、在家裡是蜜糖,是最幸福的曼波女郎。愷玲、大年翩然起舞,與美倫共舞的男同學(楊群)讚訟愷玲無所不能,美倫卻意有所指道:「他們全家只有她一人會唱歌跳舞,其實是有一個天大的秘密……」愷玲聽到美倫言談,忍不住走到她身後偷聽,竟得知自己是領養來的「野種」!美倫得意洋洋,稱若不信可以問自己的妹妹,寶玲雖氣美倫不守保密承諾,卻也只能點頭承認,並說出領養證明放在父母床下的木櫃內。
愷玲離開大年為她布置的生日會場,回到自宅,找到自己非親生的證據。另一方面,寶玲給美倫一巴掌後,與父母、大年趕緊回家,同學們對美倫也很不諒解,直言她也有秘密,即暗戀愷玲的男友大年。
回到李家,愷玲已經離開,寶玲後悔哭泣,大年苦思對策,雙親也很擔心女兒。與此同時,愷玲走回生日會場,卻是人去樓空,她看著寫滿祝福的蛋糕與旗幟、氣球,感觸更深。不久,大年歸來,見愷玲以手將蛋糕上的名字抹去,體貼取出手帕為她擦拭。
愷玲在大年陪伴下回家,但她卻連熟悉的「爸爸」都喊不出口。李父樂觀以為,女兒的脾氣隔天就會好,李母也說自己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下,寶玲努力逗姊姊開心,愷玲卻說自己不是她的姊姊,怎麼也笑不出來。深夜,愷玲獨自上頂樓,幻想親生母親在某處思念著自己,決心離家尋找媽媽。
愷玲來到孤兒院,得知母親為余素英(唐若青)及當時留下的通訊處,院長向她解釋,名字不一定是真名,要找人就如海底撈針。愷玲循地址到破舊的木屋區,碰巧遇到一位認識素英的老人,他表示此人早早搬離,目前似在夜總會工作,但是哪一家他也不清楚。
愷玲無計可施,只好約同學夢妮及其母親(馬笑儂)見面商量,伯母認為親生母親與她毫無感情,即使找到也意義不大,還會傷害與養父母的感情。然而,愷玲卻不聽勸說,堅持走訪夜總會尋找。
夜總會人口複雜,愷玲整日走訪不以為苦,終於在一家「麗池夜總會」的老服務生(吳家驤)口中聽到好消息。他表示此地是有一位「余素英」,但所有人都喚她「阿英姐」是管理女洗手間的工人,並且從未這樣年輕的小姐找過她。服務生欲言又止,愷玲想著即將與「親生母親」見面,終於鼓起勇氣將門推開……
素英詢問愷玲來意,驚覺她就是自己當年遺棄的女兒,愷玲娓娓道出自己身世,得知她被好人家收養,素英便謊稱自己姓「于」而非「余」,與她毫無關係。愷玲見阿英姐努力壓抑情緒,似是有難言之隱,但又極力否認是自己的母親,內心雖感困惑,也只能黯然離去。
愷玲想暫待夢妮住處,但其母親仍勸她回到李家,唯有如此才能發揮自己的歌舞天才,日子也才能快活。愷玲百般不願,夢妮於是播放她過去演唱、歌頌家居美滿的歌曲「我的天堂」,令她憶起過去百般美好,跟著打開心裡的死結,決定回到溫暖的家。
李父見到一日未歸的女兒,又氣又急忍不住打她一把掌,愷玲深知父親愛深責切,與家人相擁而泣。此時,擔心愷玲的同學得知她返家的消息也一起出現,除美倫向她致歉,李父也為把女兒生日弄錯的事向大家道歉,同學們得知今日才是愷玲真正的生日,決定為她再辦一個慶祝會。
眾人高聲歡唱,素英則在老服務生的陪伴下來到李宅外,她見女兒受到極好的照顧,自己卻什麼都不能給她,不配當愷玲的母親。說完,素英獨自落淚離去,兩人的關係也將永埋心底。
粟子其他關於葛蘭的文章:
1.中國卡門的悲劇愛情…〈野玫瑰之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oldmovie/3/1286592734/20070519125240/
2.無懼死別的永恆愛情…葛蘭作品〈情深似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oldmovie/3/1300810635/20071225162742/
3.從葛蘭談起…〈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觀影分享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oldmovie/3/1262304655/20051219123803/
4.我的2007金馬影展—三片一體「李翰祥」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oldmovie/3/1299518803/20071201135804/
5.歡樂年年‧新春特輯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oldmovie/3/1280074211/2007022220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