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社功能有兩個,一是例會活動,維持聯誼,一是傳習古典詩文。瀛社社塾可溯自解嚴前,王振義教授組「臺灣歌仔學會」時,於北市中山市場三樓附設「歌仔戲班」及「唐詩班」,唐詩班請先師周植夫先生授課,每週六下午,授課2小時。這是瀛社社課前身的歷史,我關注相當時日,可惜都沒有詳細上課日期可考。
周老師謝世後,上課地點改到對面巷子裡,長安西路40巷9號「長安二區民活動中心」一樓,最初由黃天賜授課,其後姚孝彥、林正三遞承講座。起先並沒有課程名稱,96年開始以「臺灣漢詩吟唱及創作推廣研習」課程,申請北市府補助,每年分上下學期,各16週,每週六下午研習3小時,前1小時教吟唱,據了解,龍山詩社張錦雲女士曾在此教過,後來改洪淑珍老師。後2小時則是詩文研習。因為有補助,北市府文化局於課程中,及期末成果發表,均會派員督考。
104年第9期,更名「古典詩文研習及吟唱推廣班」,由黃鶴仁講授詩文,仍以洪淑珍老師教授吟唱。講義合編為研習《手冊》,所講有《毛詩》選讀、古詩十九首、漢魏樂府、阮籍《詠懷》、左思〈詠史〉、陳子昂〈感遇〉等詩,都在比興認知,尤以意象作用為主,初次編講義,編得太多。
105年第10期,為加強學員對古文及諸子的認知,以孔孟良知說為主軸,推至子部《老》《列》《莊》選讀,並講瀛社先賢:洪以南、謝雪漁、魏清德、李碩卿、李建興,及臺灣詩僧斌宗法師6人詩選。
106年第11期,《韓非子》選讀、曾鞏〈戰國策目錄序〉、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序〉及王漁洋《古體詩聲調論》、紀昀〈書癡〉,詩篇選讀《高常侍集》《李太白集》,詩文並重。
107年第12期(戊戌):報名23人,3月3日開課,講《文心雕龍‧鎔裁》、李漁叔《花延年室詩》、潘重規《石禪詩詞鈔》、陳心南《翕庵吟草》諸家詩選,以作家選讀辨風格,先前講對仗時,有課題,自本期開始,對句列為課題,以鍛練句法,至12月22日成果發表。
此期間,學員陳勝雄老先生請講《周易》,遂合古筮法與坊間推斷吉凶卜法,編成講義,於7月14日至8月4日暑假期間,同時段就原教室,開4週12小時課程,為時甚短,學員大約可懂得筮法及解卦方法,只是還須要時間磨練,這部分收學員的講義費及水電費,以教室用瀛社名義申請,冷氣費回捐瀛社。以開講《周易》需要,遂創「易園」睞(Line)群組。
108年第13期(己亥):報名17人,108年3月9日開課,授《周禮‧媒氏》、近代僧詩虛雲、寄禪、諦閑、月溪、慈航選讀,作業重對仗練習。至12月28日成果發表,學員所作春聯,擇優書寫懸掛會場,會後贈予聯文作者。
另,本人自費邀請瀛社秘書長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鄭宇辰老師,於上學期前8週,第4小時開講〈駢文概要〉,22人報名。
109年第14期(庚子):3月7日開課,報名15人。地點改在二樓,5月以後,受疫情影響,停課5週,至下期8月29日上課,續選僧詩定持、弘一、蘇曼殊詩選,另及瀛社先賢曹秋圃《曹容詩選》,每週出對仗題鍛練,於12月26日成果發表。臺北市政府顧念學員學習進度,特准補課,自110年1月9日至2月6日,為期5週,講鄭板橋詩選,以超過申請場地期限,教室改在中山區民活動中心。
110年第15期(辛丑):教室改在大同區昌吉街57號4樓「大同區國慶二」,位在中山北路旁。講瀛社顧問謝尊五詩選、《世說新語》選讀、新體詩及近體詩聲調論,並將前講鄭板橋詩選編入,以保存教材。場地離大橋頭捷運站很近,惟每次上課必須搬桌椅,又搬回倉庫,對年長者極不便。課程結束,新任理事長未告知不續辦,逕以自己名義向北市府申請補助,線上開課,結業日並到班上宣傳線上授課方法,以吸收學員,又加入「易園」群組。
失去補助,學員仍願意繼續學習,於是規劃111年(壬寅)繼續開課,原欲由洪淑珍老師《乾坤詩刊社》名義辦理,以未獲理事會同意,暫以「易園古典詩文研習班」名稱聯繫。講「清遺民聯語」,從遺民的角度,了解古典詩文沒落的經過,及清遺民對聯創作賞析,仍有對句練習。自3月5日開始,至4月30日,以疫情爆發停課2週,本人以為停課影響學習,籲請線上授課,並補足上學年16週課程。線上授課期間,向臉書宣傳,開放免費旁聽,旁聽學員覺得有收獲,請另開8週,為規劃講六義、意象、用事、近體、古體、對仗、對聯等科目。
易園線上授課最後一週,洪淑珍老師詢問改用線上授課意願,結果學員大部分表示可行,所以,111年下學年課程改為線上授課,自8月27日星期六下午開課,為期16週,這圖是為方便宣傳而製作,凡是對古典詩有興趣的朋友,都歡迎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