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12 16:52:51| 人氣4,7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常識之外。【野樂茶】太極茶包製作幕後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POP太極日式紅玉-1-01.jpg

 圖片: 【野樂茶】太極茶包海報,揉捻篇。

 

  

對於手作,我既不排斥也不沈迷,而是以客觀的成果去評價看待,手作不利於大量生產,曠日廢時,會墊高商品的成本,但有時候又可以達到工藝性美感的設計目標,尤其是打樣階段,往往帶來驚奇效果,賦予商品超越想像的面貌。

 

2015年初,我萌生了製作紅茶茶包的念頭,原始構想不外乎是市面上常見的三角包或平口包,不過,我剛下去製作茶包時馬上碰到問題,原來市場上的三角包或平口包是使用機器生產的,要做機器裝填的茶包便要使用碎茶,然而台灣紅茶的製作傳統為條索狀,要做三角包就要先把紅茶打碎才行,這件事,我怎麼想就是不對勁,我不排斥碎茶,只要符合採摘等級,碎茶也很好喝,原片跟碎茶各有各的優點,但三角包或平口包本是從C.T.C製程的英式碎茶延伸過來的設計,如今條索狀製程的台灣紅茶,為了商品化而跟著這個規格走,破壞掉了本來緊結漂亮的茶葉特質,縱使沖泡方便了,卻不免失之乏味無趣。

 

條索狀紅茶一定要打碎才能做成茶包嗎?

 

如果是維持原片的茶包又怎麼樣?剛開始該怎麼進行我並沒有頭緒,但感覺這個時候,不管能做出什麼,趕快動手就對了,哪怕只是拿筆畫下美術輪廓,記下要調整的包裝功能,摺一個盒形,測試材質,開始去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動手什麼也改變不了,大約是這樣的心態,我打算先把茶包的樣態做出來。

 

四月,我去了迪化街的永樂市場,布市裏的店家集中,除了販售各樣布材,也提供縫紉服務,我裁了一碼棉布,想用棉布來包綁茶葉試試。最初階段的打樣,只是將茶葉包覆在棉布裏,用棉繩綁住茶兜成為團球狀,這個雛形經過了數十次的鍛鍊與測試,包括棉布材質對茶葉風味的影響、了解不同針數的棉布滲透性、茶葉舒展空間所需的茶包大小計算、茶葉裝填的基本重量、小葉種與大葉種紅茶的沖泡結果比較……等,無論如何這個茶包要有用,便要達到最理想的茶質釋出效果,具備該有的沖泡機能;此外,茶是喝到肚子裏的,為了確保包材安全,棉布必需純淨無污染,我決定使用有機棉花,在本地抽絲織造棉布,事實上布與紡織存在著許多專業知識,這部份我得到台南的紡織廠及樹林的針織廠極大的幫助。

 

八月,颱風來臨前夕,傍晚的天空是橘紫色的,自製的棉布生產出來了,我以為茶包建立了專用的包材而前進一大步,但整個設計工作其實悄悄地步入黑暗期。

 

平實地說,相對於機器生產的三角包或平口包,棉布茶包不過是茶包材質不同的另一種選擇方案,但不惜大費周章,窮耗人力墊高了商品成本,若只是具備可用的機能程度,取代性高,很難滿足或說服市場,消費者的青睞需要強而有力的動機支撐,這項商品還需要其它的價值。

 

黑暗期長達八個月之久。我持續地為棉布茶包的外包裝進行各種嘗試,基本上都是環繞於茶包如何避免受潮與接觸空氣的機能主題處理,狀況並不理想,譬如用陶罐放置茶包,卻難以解釋陶罐跟棉布茶包的勾連,況且全部的茶包擠在一個罐裏也顯得侷促隨便;譬如用鋁箔小立體袋包裝各別茶包,但即使加上美術,也少掉了渾然一體的貼切,茶包與外包裝根本是各做各的……,最重要的,如果將茶包視為有生命的個體,當作一個人,他想說的會是什麼?能否做出那種肢體語言與生動表情?這當然是關於文化方面的個性,我重新閱讀了兩百年來的台灣茶葉史,俯瞰著曲折起伏波瀾壯闊的視野,尋找茶包的決定性價值。

 

隔年四月,我因紅茶初摘來到松柏嶺,茶農一袋袋打包著做好的茶葉,我被他行雲流水的動作吸引了;以卅斤為單位,茶農將散茶放入大型的厚塑膠袋裏,用布繩繫綁袋口,阻隔空氣潮溼,接著為了不讓茶葉接觸光線,沿用阿公年代流傳下來的方法,將剛才整袋的紅茶又放入布巾袋中,然後抓攏袋口兩側巾條快速交叉旋繞,隨著袋口旋繞的布巾越來越緊,有如一條繩索扭曲纏繞,整袋茶葉變的飽滿緊緻,他打上單繩結,至此完成包裝動作。

 

為了回應我的關注,他又示範一次,這次的演練,我看見了傳統的尊重與繼承。

 

回來後,我的腦海盤旋著茶農揮灑自如的「茶工夫」,重新打樣時,引用了這項地方技術。我試著用很薄、具有阻卻空氣接觸的功能的紙張,包裹住團球狀的茶包,並用棉、藺的繩子繫綁,這些繩子都有封口功能,但就是少了視覺美感的沖擊性,那段日子裏,我對生活週邊發生的事情突然都失去了興趣,整天就是做茶包,研究打樣,這種耐力活持續著……,有一天,我嘗試紙繩這項材質,紙繩繫綁的茶包顯得挺立又有精神,一種熟悉的立體「形態」於電光火石間閃過,我一邊努力捕抓那個印象,一邊繼續紮綁茶包……,直到發現手中的茶包宛似人偶的體態,繫綁的紙繩猶如雙手,我將做好的茶包放到桌上,此時無聲勝有聲,茶包恍若走上了時代的舞台,挪步舞動,打著太極。

 

後來,這件商品就叫「太極茶包」。

 

有時候我會想,當太極茶包決定以手工製作生產的那一刻起,大概就跟市場上的熱賣或暢銷字眼無緣了,然後又想到日本的和菓子,不就是葛粉與紅豆做出來的點心,職人們卻不吝心力手藝,一個一個賦予合乎季節感的雅緻風貌,推動我做出茶包的原因,在於有那麼一種感覺,其實像這樣的茶包應該早就存在了吧,但一直在等人把它做出來,始終靜靜地等待,當紮好的茶包一個個被整齊地排在桌上,燈光底的茶包落下了淺淺身影,那片無聲躍動的景緻帶來了文化的隱喻:人間交流的契機未必是開口,許多凝鍊待發的肢體語言更耐人尋味,這些茶包說著台灣人自在從容的茶飲態度。  

台長: 也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