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24 12:54:14| 人氣2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倫敦遊記(四)天堂、台獨、馬克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2000年我在倫敦最美麗的回憶。圖為肯沃屋,也曾是《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電影裡的場景之一。

倫敦遊記(四)天堂、台獨、馬克思

「為什麼要去倫敦?」如果是清楚我對英國究竟狂熱癡迷到什麼程度的朋友,就不會這麼問我。英國吸引我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是其他國家完全不能比擬的,靜謐含蓄的美景(沒有奇山湍水,正是英國景色偉大之處。這可不是我講的,是英國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觀點),老舊但典雅的風味,象徵著歷史傳承的王室,還有驚人的文化遺產(我最愛的文學家都是英國人),就算是少了點想像力,就算是食物真的令人難以下嚥,但還是那麼地教我神往。更何況...我的艾瑪就住在那兒呢!

繼第三天的劍橋行,拚命與我的艾瑪的母校親密合影,狠狠地殺掉了半捲底片後,第四天,我便直奔艾瑪傳說中定居的漢普斯德(後來才發現應該是「西」漢普斯德),希望能有個很意外、很意外的驚喜相遇...

雖然,一如我所預期地,並沒有碰見我親愛的艾瑪,但卻很意外地,我因此而闖入了一個世外桃源,一個讓我連作夢都夢想不到的仙境。

原本這一天也是我的採購日,目標是嬉痞龐客聚集的肯頓,想去買一些怪怪的東西(真是一種詭異的心態),不過一大早店面都還沒開,於是便決定先往更北的漢普斯德去看看,過了中午後到肯頓,採購完再做打算,看是要北上高門或是南下諾丁丘。

於是搭著只有我一人的紅色巴士(非周末的一大早,大家都往市中心去,只有我這種閒雜人等,無聊地背道而馳),坐在上層的擋風玻璃後,大搖大擺地向北郊前進。當我經過肯頓鎮時,突然心意一轉,即刻又決定要捨棄掉這裡。因為那個市場看起來真的是亂恐怖一把,和高級的牛津、攝政街比起來,簡直就像是吉普賽人的市集,滿地的垃圾、滿街的外來移民(最嚇人的就是那種中東臉)不說,商店還都張牙舞爪地掛著駭人的招牌,幸好早上那些龐客族們可能都還在家裡畫萬聖節妝,不然我當晚恐怕馬上就會做惡夢。

接著巴士優雅地轉進一條我不認識的小路,離開了那個讓我彷若置身麥克李電影中的地區,稍較典雅可愛的房舍進駐街道的兩旁,氣息頓時清新了起來。車停止在一個小公園旁的大樹下,司機自顧自地下了車,到一旁與伙伴抽煙聊天去。我則循著路旁的指示,步調悠閒地順著曼斯菲德路,過了漢普斯德火車站,走進另一個小公園的步道。那步道兩旁的樹棵棵筆直高聳,非得硬把頭往上抬90度才能勉強看得到樹梢。秋晨的涼風彷彿從四面而來,一陣又一陣,距頭頂數十公尺處的葉叢,便隨著輕輕搖甩拍打,窸窸窣窣,偶爾落下個幾片,從肩旁滑過,鋪在地面上,又伴著遊人的腳步,發出清爽的唰唰聲響。

吸進了滿肺的沁涼,一失神繞出了步道,放眼望去竟是一整片蔓延出去的平緩草坡,邊緣綴著濃濃的綠林,更遠的、幾乎是貼在天邊的,則是一座教堂充滿古意的尖頂,我簡直不能相信我所看到的畫面。翻了翻旅遊手冊,這應該是就漢普斯德山丘了。雖然迫不及待地想馬上就衝進這片翠綠世界,但不幸我卻發現,為了避免繞路的麻煩,在上山丘之前我還有幾個景點得去,那包括濟慈屋、芬頓屋,及聖約翰教堂,其中聖約翰最近,背對著山丘就可以看到教堂聳立在住宅區間。

不過大約半小時後,我又回到了漢普斯德山丘的入口。因為還稱不上觀光勝地的聖約翰教堂並未開門,濟慈屋、芬頓屋又縮在曲曲折折的巷道內,等我全找遍看遍,恐怕也已耗上大半天去了,所以乾脆放棄這些景點,直接去享受大自然(真沒想到我會這麼說,我恨大自然)。但這半小時也不全然是一無所獲的,在住宅區裡亂逛,看看英國人的庭院花圃,看看洗車的男人和推嬰兒車的女人,看看可愛的英國家庭式小飯館,貼近那股郊區生活的閑靜氣息,著實也是自在怡人的。

但當我興致勃勃地回到漢普斯德山丘時,又陷入了一陣失去方向感的迷惘中,因為那山丘上錯綜複雜的小徑,根本沒標示出通往何處,而且每一條看起來都像是被人踩出來似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這條路就會消逝在草叢中。於是我在走了一小段又膽怯退縮、走了另一條又不確定的情況下,最後決定還是追隨著那零星幾個慢跑老人的腳步,往樹林方向走去。

「天啊...」才一轉身,我就忍不住哀號出來,這教人情何以堪,在我面前竟是一片如油畫般的景致,這...教我怎麼還能適應回台北以後乏味醜陋的殘酷生活呢...那是個清澈的大池塘,上面浮游著水鴨與天鵝,它的四周被大樹所環繞著,青綠的樹影投射在池面上,隨著風的擾動,樹搖水動,便溶成一片碧波,點綴著陽光灑下的金輝,教人不敢逼視。噓...野鴨彷彿受到風的鼓舞,吃力地飛動起來,翅膀拍出清脆的啪啪聲響,而腳還拖拉不出水面,因而劃開了一道水痕,向兩旁迅速地渲染開來...

當我回神過來時,已經是十一點半了,想起自己時間並不充裕,才千般不捨地告別這教人心醉的風光,匆匆走進樹林。那知原本還看到幾個老先生、老太太在慢跑,還沒五分鐘兩旁就已經是人影不見半個。幽暗的樹林裡,只有細細的蟲鳴,還有三不五時秋風撥動樹稍的窸窣聲,我的心底開始毛了起來,想要是突然冒出一條蛇或一隻獅子(真的是想太多了),我的命就沒了...想著想著,腿有點抖了起來(那是真的),也不自覺地步伐越跨越大,也越來越快。

我發覺自己恐慌得有點荒謬,特別是當我衝出林子,看到一個女人正和他的小baby在樹下如茵的綠草上玩耍的情景,更讓我對自己的失控反應深感羞赧。在走過緩緩的斜坡後,我彷彿來到了山丘最高的地方,此時陽光燦爛得教人睜不開眼,暖暖地撲在身上,空氣涼爽清新,觸目所及盡是綠意盎然的草與樹,一時心神蕩漾、渾然忘我。

「這就是天堂吧!」我想。

亂闖一陣後,我仍然不知身在何處,於是窩在另一個游著水鴨與天鵝的秀麗水塘邊休憩,偷聽著一對推著嬰兒車的夫妻向一個胖太太問路的內容。我循著胖太太所指的路,走到了依然不在地圖上的高級住宅區,只好又退回原路,恰好看到一位老太太往我的方向走來,終於還是決定鼓起勇氣向她問路,而目的地,就訂在全漢普斯德山丘最鮮明的地標:肯渥屋Kenwood House。

「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在知道我從台灣來後,她這麼一個帶勁的問題著實讓我驚訝。我發現英國人有種很奇特的性格,就是當他們不認識你時,就會擺出一副冷若冰霜、視若無睹的樣子,然而一旦當你向他們求助時,他們那股熱情與善意卻是會教人感動難忘。實在是個表裡不一的民族。當我第一眼看到這位太太時,她那高傲睥睨的神態,就讓我想打退堂鼓了(不過那整片山丘實在是沒幾個人),但當我開了口,意外地,她卻主動說要帶我走過去(她說是順路,是嗎?),於是要我等她個幾分鐘,讓她回去擱一下手上的東西。

她帶著我繞進了一條有點隱密的小道,又來到一片樹林裡,我們一面走著,她一面向我介紹肯渥屋裡那幅林布蘭最後的自畫像,告訴我她之所以住在這兒,很大一部份的緣由,就是因為那幅畫。天啊...多浪漫啊...為了一幅畫,而選擇住在這兒,想想看,多少人能有這份雅致?也能有這份運氣呢?而另一方面,我也以我破爛的英語,向她貢獻出我激進的台獨理念,以及台灣和香港處境不同的觀點,甚至還扯出了些連自己都不知道是對還是錯的事,實在是罪過。在樹林裡漫無目的地似地轉來轉去(她是怎麼記得這麼複雜的路線?),好一會兒後,她的手一指,我的頭一探,純白古典的肯渥屋,就如畫一般地貼在天邊眼前了。我又恍惚了幾秒,不禁再三用力地道謝,然後疾步向前奔去。

找到了肯渥屋,我再度回到地圖上的正軌。天氣棒、路人少、風光明媚、心情好,索性一路順著漢普斯德山丘的外圍,欣賞著另一側高級住宅與學校的貴族風情,不自覺地走了半個小時,到達高門區。

高門最重要的景點就是墓園,葬著許多名人。但要找到墓園,可是得碰點運氣,因為墓園入口所在的史溫斯巷Swains Lane,就毫不起眼地混在那兒錯綜複雜的街弄裡,一閃神恐怕就會錯過。我在公車站旁的公廁抒解了從肯渥屋一路憋來的尿意(因為在肯渥屋嘴饞地灌了兩瓶橘子水),一走出來眼前的那條窄巷竟然就是我摸索了許久的Swains Lane,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一間公廁解決了我兩個問題。

地圖上的比例尺又再度錯亂了我這個大路痴,明明算起來不到五十公尺的路,我卻整整走了快十分鐘,走到都已經覺得自己誤入歧途的時候,「東區墓園」的牌子才活生生地跳到我眼前來。坐在鐵門旁售票亭的,是一位打著毛線衣的中年太太,滿臉笑意地問我是不是要在墓園裡拍照(依照旅遊書上所說是不能拍照)、要不要買路線圖(標示著誰葬在那兒、誰是誰...等等),我一律友善地接受了,結果哼不啷噹地,狠狠殺掉了我四英鎊(當時約180元台幣)。心裡還在盤算錢的事,赫然發現,剛剛走在我前面的那另一位遊客,不知道跑到那兒去,前瞻後顧又只有我一個人,上午在漢普斯德發生的恐慌感又襲上了我,這兒可不只是綠樹成蔭、小路亂鑽、雜草蔓生,而且還是個大型墓園呢...雖然是光天白日,但迷信的我還是禁不住地直打寒顫。能怎麼辦呢?花了四鎊當然還是得克制恐懼、好好逛逛...

在瀏覽過數十個墓碑,還有一些爬滿青苔的天使雕像後,我茫然地走在陰暗不見日光的濕濘小徑上,轉了個彎,眼前的景象冷不防地讓我猛然嚇了一跳,差點失聲慘叫。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這就是我今天逛墓園的最終目的:馬克思的墳。可是誰知道那馬克思這麼騷包,一塊超大墓碑不夠看,還非得立個大頭黑雕像才行,那一對無神的獅眼加上個蓬鬆大鬍子,惡狠狠地立在轉角處,連張警告標示都沒有,當然會把我們這種膽小如鼠的傢伙,給嚇得半死...我急忙拿起相機猛拍(花了一鎊咧),還借用了住他對面的史賓塞博士的墓,讓我和馬克思合照幾張,在那大墓碑、大雕像旁,還難得地覺得自己挺嬌小的...

拍照完畢,我還不忘向馬克思及他對面的鄰居們道個歉,請他們多安息,不必送我了,更千萬別跟著我回旅館泡咖啡(想到我就直發毛)。匆匆地離開,心慌意亂根本無暇再管路旁還躺著那些名人,直到我看到了墓園的鐵門,感受到陽光澆在我身上,才安然地鬆了口氣...「真是恍若隔世啊!」我對自己說著。那知道定神一看,剛剛門口那位笑臉迎人的中年婦人,竟變成了一個滿頭白髮、爬滿皺紋、老態龍鐘的婆婆,當場差點讓我暈了過去。

直到後來,在西區墓園口,看到那位收了我四鎊的太太向我親切地打招呼,才發覺自己真的是,想太多了...

(註)文中我的艾瑪,是指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曾得過兩座奧斯卡獎的英國女影星,也就是我代號bmet中的et。

台長: 牛頭犬
人氣(2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