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張芳綺_001-1
△給芳綺-001-1 (85)1996.09.01.日 00:35:25
-001-2 (85)1996.09.01.日 23:20:20
▼給阿文‥001 (85)1996.09.10.二 11:25:13
△給芳綺-001-1
芳綺‥
從夏令營回來,也已數日,營中一切記憶,終將日漸沉寂……
總覺得‥人是靠「記憶」過日子的——人是善於回憶的動物——
人,是活在過去記憶裡的。
過去的點點滴滴,也就是所謂的「經歷」,或者是「經驗」——
過去的經驗,有美好的、有不好的;有恩情的、有怨仇的……
在回憶過去時‥想起美好的,還會笑得很開心;想起不好的,還會哭得很傷心;想起恩情的,就會滿心感激;想起怨仇的,就會滿心瞋恨……
只是‥過去就是過去了,過去不復再來、時光亦不能倒轉——
美好的日子,終究無法重複;不好的日子,也不會再重複。
而人「戀著」於過去,想起美好、恩情的,高興開心、喜悅歡欣一下,那倒也不錯;只是‥想起不好的、怨仇的,又使自己,陷入瞋恚忿恨、憂悲惱苦的情緒之中,實在是‥「自討苦吃」啊!
阿文說‥
「歷史是用來借鑑的——讓自己的未來,走得更美好、更順利。」
阿文總是說‥
「過去,到底重不重要呢?
如果‥忘了過去,那過去就很重要;如果‥記得過去,那過去就不重要——
記得的話,要用就有得用,不用就放著;要是遺忘了,想用就沒得用了。」
有的人,努力的、拚命的,想要忘了過去(想忘了的,大都是不好的記憶),常言‥「往事不堪回首」,可是呢!想忘,卻怎麼也忘不掉。
而有的人,卻深為「健忘症」所苦惱,因為隨過隨忘,不善於憶念,而鬧盡了笑話、吃盡了苦頭。
患有「記憶喪失症」的人,「過去」頓時成了一片空白,於是‥更汲汲於想「恢復記憶」——沒有過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吧!?
對於過去的經驗,或順境、或逆境、或不順不逆境,都當「如實知」——
如實知,而心無喜、無厭、無迷;心無喜、無厭、無迷,則無貪、無瞋、無痴;
無貪、無瞋、無痴,則無惱害,生活,才能自由自在。
「憶食不飽腹」,想起好吃的東西,徒流口水,而無濟於肚子飽。
「其失無能補」,過去什麼時候,吃了什麼虧,心裡記恨,卻怎麼也辦法,再回到過去,把過去的損失補足——譬如‥「生米煮成熟飯」,米已成飯,再怎麼後悔、惱怒,也不能使熟飯,再變回生米。
阿文故謂‥
「歷史是用來借鑑的——讓自己的未來,走得更好、更順利。」
若是只戀著於過去美好的、不好的記憶,為其笑一笑、為其哭一哭,終究是徒歡喜、枉傷心,而無濟於現在、未來。
若缺乏智慧,不能以過去為借鑑,難保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的。
「憶念」的作用、功能,便是在於‥「記取教訓」,而不是用來‥「徒歡喜、枉傷心」的——當人「善用」(善於運用、從善而用)過去的經驗時,無論是美好的,或是不好的,都將有如蠟燭一樣,不論放再久,只要拿出來~點著了,它就會散放出光和熱,而能利益自己、利益他人。
阿文一扯,就這麼沒完沒了的。
「寫信」對阿文來說,正是自己‥「自省、自覺」的時刻;「文字」是留下自己經驗、體悟的最好方法——利益自己,亦能利益他人,是故‥阿文花了很多時間在寫信——心甘情願,而且樂在其中。
好啦!閑話少說!
想起「民國八十五年八月二十日」那天,正是農曆的「七夕」,中國的「情人節」,而你們這群「年輕人」,卻在「寺廟」裡度過……
有的人,還提議‥要出去「外面」玩一玩、瘋一瘋,或是買巧克力回來吃,不過,最後還是留在「營本部」,聊天聊到凌晨二、三點……
真是難為你們了!
然而‥這樣的「經驗」、這樣特別的情人節,想是會讓人,永生難忘吧!?
而阿文對於今年「七夕」,所留下的記憶,便是給〈芳綺〉的兩首對聯了——
「芳馨歲月——人世無常,宜行慈悲利自他;
綺麗年華——青春短暫,當修福慧了生死。」
「芳花映月照、倩影隨風搖,馨香透天地,低首輕含笑;
綺夢迎曦醒、幻境因覺明,清靜觀人世,放心慢遊行。」
這算是阿文,送給芳綺,一份很特別的‥「情人節」禮物吧!?
而芳綺呢!? 情人節,沒收到「巧克力」、沒收到「玫瑰花」,卻收到這麼兩首聯子,心裡是何感受呢?
⊕芳馨歲月——人世無常,宜行慈悲利自他。
阿文有話說‥
「慈是有智慧的愛、悲是沒煩惱的情。」
對於「人間情愛」,阿文是看輕了、看淡了的,也不願「掉入」,或者是「跳入」,情愛的「陷阱、泥沼」中,為其「徒歡喜、枉傷心」一番。
人間情愛,有太多的苦難,再偉大的愛情故事,也不過是建築在「愛欲淫心」之上——男女之間的愛情,是自私的、是獨佔的,充滿了嫉妒與苦惱。
人所謂‥「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自己的愛人,跟別人說說話,心裡就很不是滋味,拚命的吃醋……苦啊!真的是苦啊!(若不吃醋的話,便表示‥根本不愛對方;要是愛對方,就會吃醋。)
相思也苦,一個人,想得發了呆,還會想得‥「相思成病」……苦啊!真的是苦啊!
要是愛河浪起、情海波生,失戀的,自殺,或是殺他,或是殺他再自殺,也都有之……苦啊!真的是苦啊!
而人們呢!? 染苦為樂,不知「清心寡欲」,才是最真、最大的快樂。
阿文有話說‥
「世人皆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但是‥卻為了那一、二如意,而甘受八、九之不如意的折磨。」
這是世人的悲哀與無奈——因心迷惑故,才會汲汲貪求於世欲,甘為凡夫俗子,以為‥享受世欲是樂,而不知‥超脫世欲,才是真樂。
阿文所謂‥「慈是有智慧的愛、悲是沒煩惱的情。」
世間情愛,因缺乏智慧故,常生苦惱,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然後「彼此影響‥惡性循環——互相折磨‥兩敗俱傷」,把這清淨世間,搞成茫茫苦海……
菩薩是為「慈悲行者」,聞聲救苦,渡一切苦厄,而「觀自在、聞自在、嗅自在、嘗自在、觸自在、念自在……心自在」;倘若菩薩是「情愛行者」的話,自己便會「不自在」,而難免隨順眾生,「憂悲惱苦、愁煩啼哭」一番。
阿文所謂‥「情愛行者」,常人謂‥「做人要有『同情心、愛心』。」
但「同情心、愛心」,常是有差別、有條件的——
對於自己討厭的,或是敵人,要同情、要付出愛心,也就有點困難了!
而佛菩薩,是為「慈悲行者」,對一切眾生,心無分別,不論美醜智愚、貧富貴賤、親疏遠近、好壞善惡、男女老少、胖瘦高低——想要「予樂拔苦」之心,都是一樣的。
俗語所謂‥「有愁莫向愁人說,說向愁人愁煞愁。」
若「訴苦」的對象,也是滿腹苦水,不得解脫的話,那麼‥兩個人說一說,就難保不會因為‥「同是人涯淪落人——同病相憐」,而一起去跳海自殺。
是故‥若菩薩也跟人一樣,苦惱一大堆,也就無法幫助眾生,解決苦惱了;那麼,這菩薩,可就是「泥菩薩」,所謂‥「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呀!
人們常說‥「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慈悲」,完整的說,則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一般只說「慈悲」,或更簡約的,只說「慈心」,或者是「悲心」。
所謂「無量心」,便是「大心」,「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四種心」——行者稱之為「慈心觀」,或者是「慈心三昧」——心常觀照「慈悲喜捨」,更以「慈悲喜捨」,為自己身行、口行、意行的準則。
何謂‥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一者、慈無量心‥願予一切眾生樂之心。
二者、悲無量心‥願拔一切眾生苦之心。
三者、喜無量心‥心常歡喜,遍滿十方之心;見眾生離苦得樂,心生歡喜。
四者、捨無量心‥心寂止,趣向解脫之心;依無欲、依遠離、依寂滅,正趣涅槃。
佛菩薩,之所以誨人不倦、濟人不厭,正因為‥有「慈悲喜捨」之心行故。
阿文道‥
「慈悲,之所以利他;喜捨,之所以自利。
佛菩薩的一切付出,也就了無所求、了無所著,是故‥施者自在、受者自在。」
而「人間情愛」呢? 一切付出,需要好的回報、需要好的反應——
但是‥人各有其心、心各有所喜,未必「他心同我心」。
付出的愛,沒得到好的回報、好的反應,也就心生怨惱;
付出若求回報,必使受者,有所負擔、有所壓力,而心生怨惱——
如是施者、受者,彼此怨惱,終將「惡性循環——互相折磨」。(譬如‥
被喜歡的人愛,會覺得很幸福;設若是被不喜歡的人愛,那就是一種負擔了。)
即使是父母對子女,所付出的情愛,雖言「不求回報」,但終不過是「自欺欺人」。父母含心茹苦的,把子女拉拔長大,子女不孝,或是為非作歹,未有父母,不因之而‥「憂悲惱苦、愁煩啼哭」的——
「希望孩子,將來有成就、將來過得好」,這些,也都是在「求好報、求好反應」啊!(其實是‥希望孩子,乖乖聽父母的話、乖乖的接受父母的安排。)
而男女之間的情愛,更是「不可理喻」‥
自己愛的,就希望得到對方的愛,對方如果不愛,付出不得回報,則哀痛欲絕,
有的毀了自己、有的毀了對方……報紙上,一篇篇「為情而殺」的新聞,除了令人搖頭嘆痴之外,又有什麼好說的呢?
佛菩薩,之所以能夠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皆因「行深般若波羅蜜」故,因深具智慧,了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根源,故自願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纏縛,亦願教令一切眾生,皆能離苦而得樂。
眾生皆有苦——常為「殺生、盜竊、邪淫、妄言、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恨、痴迷‥十惡」所惱害、恐怖——眾生皆不願「被殺生、被盜竊、被邪淫、被妄言、被惡口、被兩舌、被綺語、被貪欲、被瞋恨、被痴迷」所惱害、恐怖——
皆望能夠離苦得樂。
是故‥佛菩薩,自願能不受十惡、不為十惡,而能夠離苦得樂,亦願眾生,皆能不受十惡、不為十惡,而能夠離苦得樂。
是故‥佛菩薩,自己離苦得樂,則教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所以‥「慈悲喜捨」,是從「智慧」之中,所流露出來的,故能心無分別,而廣渡一切苦厄。
凡夫聰明有加,但不深具智慧,是故‥迷惑於世欲之中,不知、不覺、不省、不認世欲為苦,心深愛戀、貪著,以苦為樂,哪知道要「離苦得樂」呢?
自不覺知,要離苦得樂,又如何會發心‥教人離苦得樂呢?
譬如‥吸煙的人,儘管「吸煙會得肺癌」,時而可聞;誰都知道‥「吸煙會得肺癌」,但都不相信‥「自己會得肺癌」——
心存僥倖,自欺欺人‥「我沒那麼倒楣,不會是我吧!?」
於吸煙,深生愛著,不以為苦,哪會捨得戒煙呢? 哪裡還會教人戒煙呢?
喝酒者、吸毒者、嗜賭者、好嫖者,儘管都知道‥「喝酒會得肝癌、吸毒會變成神經病、嗜賭會傾家蕩產、好嫖會得花柳性病」,但因心迷惑故,深生愛著,不以為苦,哪會捨得戒除呢? 哪裡還會教人戒除呢?
而世人,於「財、色、名、食、睡」,亦因心迷惑故,不知、不會、不肯、不用智慧去觀照,故不以為苦,深生愛著,以苦為樂,哪會捨得放棄呢? 哪裡還會教人放棄呢?
「不吸煙、不喝酒、不吸毒、不嗜賭、不好嫖」的人,可以證明‥
「不吸煙、不喝酒、不吸毒、不賭博、不嫖妓」,一樣可以過活,
而且‥活得更健康、更快樂更清淨、更自在、更有意義。
而不貪著於「財、色、名、食、睡」的行者,可以證明‥
不貪著「財、色、名、食、睡」,一樣可以過活,
而且,活得更健康、更快樂、更清淨、更自在、更有意義。
「慈悲喜捨」,即是因為‥智慧的觀照——
「慈心、悲心」流露故,悲憫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故,而發心予樂拔苦;
「喜心」流露故,見眾生能離苦得樂,而無所嫉妒、無怨無悔無憎,而心常歡喜;
「捨心」流露故,一切付出,心無負累、心無罣礙、無欲、寂滅而解脫。
凡夫於世欲之中打滾,皆以自我為中心,一切盡以「滿足自我」為前提,自私自利,損人以利己,但求自己,能夠離苦得樂(卻以苦為樂),汲汲營營,追求財色名食睡之受享——愈加有錢財、愈加有權勢、愈加有地位,就愈加慳貪吝嗇;
見貧窮困苦,心生厭惡,不肯救濟——無一點「慈心、悲心」。
見人乍富,羨慕之餘,心生嫉妒,眼紅嘴尖,謂人是‥得了橫財、搶了銀行;見人美麗,不肯讚美,還得「酸溜」兩句,謂人是‥「花瓶‥但有美貌,而無頭腦,妖里妖氣,八成是狐狸精」——無一點「喜心」。
凡夫更是貪得無厭,巴蛇吞象,不知足、不知止,恨不得天下錢財,皆為我所有;恨不得天下美女,皆為我所有;恨不得天下江山,皆為我所有;恨不得天下美食,皆為我所有……恨不得長生不死,能夠永遠享受‥「財色名食睡」——無一點「捨心」。
人生世間,一切「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有什麼,能夠「永遠是我所有」呢? 貪愛執著,不過徒增憂悲惱苦!
阿文有偈道‥
「世人樂於得,行者樂於捨,捨得心清淨,開懷似彌勒。」
世人之樂,樂於得,於是就「患得患失」,得時空歡喜、失時枉傷心。
行者之樂,樂於捨,因深具「慈心、悲心、喜心」故,能行「捨心」,一切付出,不求回報——《佛說八大人覺經》曰‥
「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其實‥「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一心中,必同時具有其他三心——
「慈心」則必有‥悲心、喜心、捨心;
「悲心」則必有‥慈心、喜心、捨心;
「喜心」則必有‥慈心、悲心、捨心;
「捨心」則必有‥慈心、悲心、捨心。)
當知‥「但求自私自利,終究害人害己。」
譬如‥為圖自己方便,把車停在不能停、不該停的地方,造成別人的不方便,結果呢? 車子被吊了、被刮了、被砸了……這豈不是‥「自私自利——害人害己」呢?
當知‥「利人終利己。」
幫助別人,則廣結善緣,雖不求回報,而福報自駢集,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平坦;要是到處得罪人,行事必多阻礙,被人放冷箭、扯後腿,哪得順利如意呢?
而能懷「慈心」(慈悲喜捨之心),遍一切處,則與一切慈心界‥感通、共鳴、相應,而不與一切「貪心界、瞋心界、害心界」‥感通、共鳴、相應——
「慈心」是保護自己,最佳盔甲、最佳利器,得免橫禍現前、不為諸惡鬼神侵擾、逢凶得以化吉、臨危得以救助,勝於持一切經咒、符法、手印、風水……
慈心雖為護身利器,然而,倘不能「隨憶隨覺隨觀」,則難保一時忘失,而為宿世業報尋伺所趁——所謂‥「因果不昧」,諸業未盡,則業力無孔不入,未能「貪瞋痴‥永斷無餘」,煩惱未能清淨,則慈心不能無間等、不能遍一切處,倘有絲毫惡不善心生起,則過去所造諸惡業,便趁機與惡不善心,共鳴相應,而使惡報現前——是時,當知歡喜納受,「身受心不受」;欠債就得甘願還,更起慈心,與一切慈心界相應,不怨天尤人、不逃避藏覆,則心不苦——
惡報既盡,想求苦也了不可得,譬如‥債務已盡,則無人會上門來討債也!
是故‥當學菩薩,但以「慈悲喜捨」為心行,利益自己、利益他人。
此是謂‥「芳馨歲月——人世無常,宜行慈悲利自他。」
* * * *
⊕綺麗年華——青春短暫,當修福慧了生死。
佛家常謂‥「福慧雙修。」
所謂「福慧」,便是「福德智慧」——
阿文謂‥
「福從事修、德從理修;智是運事、慧是運理——
常行善事,則有福;常循道理,則有德;
善於處事,則是智;善於運理,則是慧。」
什麼是「福」呢?
從「物質」而言‥食、衣、住、行、樂、錢財、土地……豐裕無缺,是謂福。
從「生理」而言‥長得俊美、高大、健康、長壽……是謂福。
從「精神」而言‥快樂、喜悅、平安、自在……是謂福。
從「命運」而言‥順利、如意、富貴、吉利……是謂福。
世有所謂「五福」者‥「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好死)」也!
「福」從何而得呢?
從「身、口、意」,行「五戒十善」而來——
五戒者‥戒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酒毒。
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不妄言、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
不貪欲、不瞋恨、不痴迷。
有福的人,常生富貴之家,不愁吃穿用具;生而聰明伶俐、英俊美麗;健康長壽,亦得善終,不遭種種惡死。
什麼是「德」呢? 「善良的品行」是謂德。
「德」從何而得呢?
德者,「行直心」也!明是非、知善惡——
依道循理,而待人處事;不偏不倚,而誠心正意——如是,自有德也!
有德,方可以服人、方可以感人。
所謂‥「德不孤,必有鄰。」
所謂‥「有德者香、無德者臭。」
有德者,譬如香花,人人欲親近;無德者,譬如狗屎,見者掩鼻、踩者叫屈。
什麼是「智」呢? 「明白一切事物」是謂智。
「智」從何而得呢?
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阿文有詩道‥「萬物皆我師,見聞且靜思,善解得妙智,益用利人事。」
過去、現在,所見、所聞的一切事物,不論是自己的經驗,或是他人的經驗,有所見、有所聞,則當明記、了解‥善者為師、惡者為誡——善用則生智也!
既明白一切事物真象,則不為諸事物之妄相所迷惑,善於處置諸事物,而不會慌張錯亂。
什麼是「慧」呢? 「了解一切道理」是謂慧。
「慧」從何而得呢?
「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時,能起觀照、思考,了解、透徹真理,善於運用,則可得慧。
既了解一切道理真諦,則不為邪知、邪見所迷惑,更能運理,而破一切邪知、邪見。
通常「福德」是一起說的、「智慧」是一起所說的,簡言之,就是「福慧」。
福慧要雙修——
先德有偈道‥「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空托缽。」
要是光修福,而不修慧,那就會像大象一樣,大象身上,掛著很多寶貴的瓔珞飾品,但對象來說,真是一點用處也沒有,只是增加身上的「負擔」罷了!譬如‥許多「智障兒」,生在富家門,吃穿不用愁,可是‥錢財、富貴,對他又有什麼意義呢?
要是光修慧,而不修福,結果就會是「羅漢空托缽」,連吃的都討不到,時常餓肚子;譬如‥許多「作家」,光有滿腹膏墨,出口成章、運筆成文、揮墨成畫,可是呢!卻老是吃不飽、餓不死的,時而落魄潦倒。
要更具體來說的話……阿文有偈曰‥
「福德生貌美、智慧致莊嚴;貌美為人愛、莊嚴令眾敬。
貌美無莊嚴,易受邪魔侵;莊嚴不貌美,難得世緣親。」
世間女子,有‥「貌美而不莊嚴、莊嚴而不貌美」者。
貌美可得人愛,莊嚴可得人敬——
若是貌美而無莊嚴,是謂「美而不慧」,難保不會因「傾國傾城」,而成為「禍水」的;譬如青樓艷妓,雖得人愛,卻不得人敬,人人想吃她豆腐、佔她便宜。
若是莊嚴而無貌美,是謂「慧而不美」,縱然很有才華、很有能力,但因氣勢逼人,教人不敢領教;譬如‥一些女強人、女警,架勢十足、威嚴十足,可是卻‥滿臉豆花,得人敬(畏),而不得人愛,教人「敬而遠之、畏而避之」。
唯有‥「既貌美又莊嚴」,才可得人「敬愛」‥既敬且愛、既愛且敬,人人喜於親近,卻不敢侵犯。 故當知‥
貌美,是外表,是因修福所致;生得醜陋矮小,便是乏福、少福、無福之人。
莊嚴,是內涵,是因修慧所致;個性輕浮浪蕩,便是乏慧、少慧、無慧之人。
「貌美」,是一種表相;而「莊嚴」,則是一種氣質——
表相看得到,故從‥「行善事——修福」而得;
氣質只能意會(感覺),故從‥「明真理——修慧」而得——
是故‥要「福慧雙修」。
(所謂‥「一日不讀書——言語無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讀書學習,廣學多聞,之所以增長智慧也!
有智慧,便有氣質,自有莊嚴之相也!)
再者,一個人,喜歡讀書(經書)、喜歡聽聞佛法,便是有福德、有智慧之人;所謂「善根」者,若無善根,則不喜歡讀書、不喜歡聞法。
譬如‥壞學生、惡人,因少福德智慧故,看到書本、聽到人家說道講理,心裡不悅,就想打瞌睡、就想睡覺,乃至心生厭惡、排斥——
因少福德智慧,故不喜讀書、聞法,又因不喜讀書、聞法,而愈加無福德智慧,
如是惡性循環,而愈加下劣——
因自卑,而妄自菲薄、自甘墮落,為非作歹、行兇幹壞,墜墮惡道,而長受憂慼。
阿文發覺‥「福德智慧」,更與「慈悲喜捨」,相輔相成,互相輝映——
若心不懷「慈悲喜捨」,而行善修德,那不過是「人天」的功德事業,各有所為、各有目的,而行善修德——
有慈善的行為,未必就有慈悲心,譬如‥為了還願、為了家庭、為了婚姻、為了生意、為了學業、為了升遷、為了治病、為了喪亡、為了賭彩券賺大錢、為了祈求生兒育女等等,或是那些貪官、奸商、盜賊、姦夫、淫婦、殺人犯,為求心安;或是為了沽名釣譽、謀權奪位;乃至是為自己、為親人、為朋友,製造工作機會,從中牟利、斂財;或是為求種種名聞利養,而大做慈善事業、廣行慈善事業,這就無慈悲喜捨之心——無慈悲喜捨之心,而行善修德,便是「人天福報」,而不能「了脫生死」——因心有貪、有瞋、有痴故,不得了脫。
再者,任何慈善事業,未必有慈悲心,亦未必能「與眾生樂、拔眾生苦」。
蓋「憂悲惱苦」,不從貧窮困乏而來、不從醜陋低賤而來、不從疾病鰥寡而來;
若是貧窮困乏、醜陋低賤、疾病鰥寡,就會憂悲惱苦,那麼‥富有豐裕、俊美高貴、健康群集,則當沒有憂悲惱苦才對。
事實上,貧窮困乏、醜陋低賤、疾病鰥寡、富有豐裕、俊美高貴、健康群集,各有其憂悲惱苦。
是因一切憂悲惱苦,來自於「貪瞋痴」‥
貧窮困乏、醜陋低賤、疾病鰥寡,有貪、有瞋、有痴,則有憂悲惱苦;
富有豐裕、俊美高貴、健康群集,有貪、有瞋、有痴,則有憂悲惱苦;
貧窮困乏、醜陋低賤、疾病鰥寡,無貪、無瞋、無痴,則無憂悲惱苦;
富有豐裕、俊美高貴、健康群集,無貪、無瞋、無痴,則無憂悲惱苦。
是故‥予樂拔苦,是予眾生「畢竟樂」、拔眾生「根本苦」,是謂‥
教令眾生‥離貪、離瞋、離痴;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了生脫死。
況且,無論物種族類、富貴貧賤、美醜智愚、男女老少;無論學問高低、權勢大小、健康殘障、宗教信仰……都免不了要「生、老、病、死」,此等,眾生之「共苦」,非是慈善功德事業,之所能救渡;非是金錢物質,之所能幸免——
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的業各人了——欲脫「生老病死」之纏縛,唯有各人各盡其「貪、瞋、痴」‥一切眾生,皆自渡而得解脫。
是故‥佛菩薩,儘管大慈大悲,亦只是精勤方便,廣作因緣,煮飯做菜請眾生吃,而不能代替眾生飽腹——眾生要飽,就得自己吃。
是故,佛家有語謂‥
「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
佛法雖廣,只渡有緣之人。」
是故‥「福德智慧」,應以「慈悲喜捨」而行,自利、自覺、自渡,繼而利他、覺他、渡他——倘若自不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則無以教人離苦得樂、了脫生死也!
此是謂‥「綺麗年華——青春短暫,當修福慧了生死。」
* * * *
這大概是阿文,有始以來,寫「第三長」的信吧!?
一路寫來,倒也暢行無阻,還真是「欲罷不能」呢!
那天,看芳綺跟〈陳南光〉,拿了本《佛遺教三經》——
阿文心裡,是滿高興的,能夠親近佛法,真真是有福之人、有智之人哪!
世人迷昧,貪著世欲,染苦為樂,不知不覺、不肯承認‥生老病死,多所苦患,就像吸毒之人,難以擺脫、難以抗拒毒品,吸毒之後,雖然‥一時解了毒癮,卻也使得毒癮,更加深重;吸毒之時,快樂無比,毒效過後,憂惱更盛——
害了自己,亦害了周遭的人。
知道世間苦患,不是要人消極的逃避,而是教人‥勇敢面對、徹底認清,而積極的予以解除——知苦方能了苦!
譬如‥豈有不知道敵人為何,而能戰勝敵人者?
唯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不是嗎?
也唯有徹見、了知生老病死苦患者,才知發心、才會發心‥「離苦得樂」,尋求離苦得樂之法。
佛有「四聖諦‥苦、集、滅、道」——
「苦聖諦」者,能令人知‥人生世間,實在是苦。
「集聖諦」者,能令人知‥人生世間,諸苦之根源。
「滅聖諦」者,能令人知‥離苦之樂為何。
「道聖諦」者,能令人知‥離苦得樂之法。
這些,不是世間,其他宗教,可得可知;讀到大學畢業、碩士、博士,亦不能得、亦不能知,唯有親近佛法,方可得、方可知。
佛菩薩,不光只是勸人行善、教人做好事而已!
若佛菩薩,只是勸人行善、教人做好事,那麼‥大可不必來生世間,費時、費力、費精神,苦口婆心,說道講法——蓋人生世間,有福之士、有德之士、有智之士、有慧之士,皆知、皆會、皆肯行善、做好事,不待神仙、不等佛菩薩來教,他們自己就會去做——是故‥
學佛菩薩,聽聞佛法,光學慈善事業,那是不了解佛法、那是在「蹧蹋佛法」呀!
累了!休息好了,出去散散步!
阿文
(85)1996.09.01.日 00:35:25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4.04.15.一 00:00:01
◎潘文良《魚雁千里共今緣》張芳綺_001-1。1996.09.01.日 00:35:25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778517
※佈告於臉書。
※內存於:我的網站/01/B/B8/B83/3e05.htm
■標籤:#記憶 #沉寂 #經歷 #經驗 #健忘 #感受 #解脫 #智慧 #觀照 #歷史 #借鑑 #利益 #七夕 #菩薩 #慈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