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07 08:37:13| 人氣5,2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日子60〉【玖樓】改造臺北老公寓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閱讀〈小日子60〉【玖樓】改造臺北老公寓
給老屋不同的呈現,在高房價的另一可能
「共同居住空間」給年青人,暫可安可立命的窩
只是現實的遠方,我看不見能見度,希望不要安於現狀的小確幸!
上網找著【玖樓】其他資訊,意外發現〈社企流〉網站亦是良善的分享


小日子60〉【玖樓】改造臺北老公寓 生活在一座不疏離的城市
文  鄭雅文  攝  韓承燁
潘信榮、柯伯麟  兩人分別來自臺大城鄉所與政治系,和地理系的王維綱一同創辦「玖樓」共生公寓,現也加入新成員張珮綺、張家瑄、楊喬安、余仲珩,齊力改造臺北舊公寓,並在空間中積極舉辦各項活動,建立真實社群。使人與人之間不再疏離,共居共生,友善互動。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柯伯麟(左)與潘信榮(右)重新整理臺北舊公寓,讓臺北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常思考著,20到30多歲的我們,在人生最精華的年歲,想過著什麼樣的人生?
身邊的朋友多是上班族,在臺北的租屋環境並不友善,大多只能在木板隔出的房間裡住著,挪開堆在床上的衣服,又開始日復一日的一天。生活場域只剩下辦公室與住家,兩點一線的生活,乏善可陳。或許,生活是否能有更多選擇?回到家,有個舒適的空間可以和朋友共聚,不像螞蟻沿著既定路線,住在城市的一角,過著喘不過氣的人生。
我和信榮都不是臺北人,因為來臺北讀書而租屋,原本信榮住在公館圓環附近的一間九樓舊公寓,他將住所布置成舒適的空間,在客廳與朋友聚會,漸漸地發現這個空間可以出租給其他人重新利用,身旁的朋友看到我們在外面住得還不錯,也想問問這裡有沒有空的房子可以出租,才有了「玖樓」的開始。

 
溫州街有兩間公寓,輕工業風的客廳同時也是玖樓團隊的工作場所。
其實不只是離鄉遊子有需求,許多臺北人也想搬出來自己住,希望有個可以和朋友一起生活的空間。從2015年的這間九樓老公寓開始,至今我們已在臺北各處改造了十多間老公寓,這些屋子裡曾住過一百多位室友,流轉了一百多個故事,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職業,有設計師、餐飲學校學生、外國交換學生、工程師、影像工作者⋯⋯卻和我們有著相同的想法:希望有個空間一同相處,早晨起床可以煮杯咖啡,在舒服寬敞的客廳與朋友聚會,有廚房能好好煮飯做菜。在有限的資源中能過著理想的日子。
時間回到六、七〇年代的臺北,我們的爸媽這一輩在20多歲開始組成家庭,因此現在臺北有許多三房兩廳的老公寓,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普遍30多歲才結婚,租房年限被拉長,單身租屋者佔多數,對租房環境也有所要求,但現在租房大多是三房兩廳,空間陳舊,已不符合現代的租屋需求。而我們可以幫忙找室友,打理好房子,緩解這樣的問題,期望大家可以住在一個不用拼命存錢買房子的臺北。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060期 在臺灣尋找理想的生活光景)
***************************************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玖樓」打造共生公寓,讓青年住進有生命力的空間
創業社會設計青年案例 2016.12.07  
媒體小農
「玖樓」是第二屆社企流iLab育成計畫的參與團隊之一。社企流編輯室透過第一線的採訪,帶讀者全方位認識玖樓團隊的社會創新模式,以及其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關鍵或挑戰。
文:林冠吟  核稿編輯:金靖恩  資料整理:魏守芸  圖表製作:魏守芸

一個秋日的週末早晨,在台北溫州街的一棟公寓,正在舉行早午餐聚會,來自不同領域的青年聚集在客廳,準備一起上超商購買食材共煮早午餐。這群青年有的是大學生,有的是上班族,他們原本是陌生人,但都在這間公寓有了互相認識的機會。
這正是「玖樓」共生公寓的日常樣貌。雖然僅成立一年多,玖樓目前在台北已有8間合作中的公寓,房間更是一位難求,共同創辦人潘信榮曾表示,在短短幾天內便收到幾百封的房客申請表單。
從與朋友合租的第九樓公寓說起
玖樓的前身是潘信榮與朋友在台北共租的公寓,由於位於九樓,遂取名為「玖樓」。2013年,他們開始嘗試將家裡的空間開放出來,從邀請朋友來家裡用餐、聚會到讓外縣市的朋友借住。久而久之那間公寓變成一個半公共空間,朋友間開始習慣去玖樓聚會。
(玖樓的前身是一群朋友的合租公寓。來源:玖樓)
「那時候我們發現這個模式可行,」共同創辦人王維綱說,「只要客廳布置得舒服一點,它是可以有很多想像空間在裡面的地方。不像在外面租房子,客廳只是一個死掉的空間。」
於是,玖樓團隊開始做起不同的空間嘗試,例如免費接待旅遊者的沙發衝浪或是Airbnb,雖然這兩種方法能使客廳活化和收入增加,但是王維綱也開始反思,「我們用這個方式去cover房租,在台北活下來了,但是其他的年輕人呢?」而就讀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潘信榮,則開始思考:「自己與朋友們這樣的行動背後的社會意涵為何?是否有公共性的可能?」
打造共生公寓,對抗失衡的租屋市場
《台北蝸居夢想家》提到,台北是一個房價所得比在全世界數一數二高的城市;一個不婚不生小孩的城市;一個畢業生起薪停滯了20年的城市;一個年輕人只能蝸居的城市。
面對這個負擔不起的城市,團隊平均年齡約26歲的玖樓,選擇以打造「共生公寓」的方式,解決「一個人住在台北」可能遇到的問題,比方說:藉由分租以降低房租開銷、藉由空間的重新設計讓生活更有品質、藉由舉辦活動,讓上班族回到家後不再孤單等等。(同場加映:讓我們一起住吧! 全球化下的新型態社區:「共同居住空間」蓬勃發展的五大原因)
 
2015年,團隊開始尋找台北的閒置公寓,並在與房東的討論之下,協助整理公寓和進行空間改造,再將整理好的房間分租其他房客。起初團隊是透過傳統的租屋網去找房屋,但隨著知名度提升後,「現在反而是房子來找我們」王維綱說,「目前我們比較像是房東的空間管理顧問。」
(玖樓位於辛亥的共生公寓。來源:玖樓)
他進一步說明這兩種合作的差異,「傳統的租房方式,房東比較在乎錢有沒有準時匯到戶頭,但現在房東等於是被邀請進來參與這整個改造,他會開始去關心住在裡面的人,參與其中的活動,並且意識到,有一群人開始用這個方式讓台北不一樣。」
「鄰居以上,家人未滿」的社群
相較於一般的雅房或套房出租,王維綱認為,玖樓提供房客的不只是一個舒適的空間,更是一個「社群」。因此在設計上,玖樓團隊特別重視公共空間的設計,比如將客廳轉化為共同工作室,或是將陽台改造成可以唸書兼喝咖啡的空間。室友可以利用這些空間共煮與共食,互相交流自己一整天的大小事,而非一回到家就躲進房間。
「我們想打破一個人生活在台北這件事,透過一群人生活在一起的實驗,重新思考都市的生活。」王維綱說道。
他認為都市有自己的特性,例如匿名性,因為都市人口眾多,個體很容易就能隱藏起來,不像在鄉村街坊鄰居都互相認識,有時反而因為太過緊密而令人感到壓迫。他希望能在玖樓實踐符合都市生活調性,同時能實踐鄉村互相照料的方法,達到「鄰居以上、家人未滿」的人際狀態。
因為重視社群,玖樓也會挑選偏好參與社群活動的室友,王維綱表示,目前室友平均年齡為25歲,有上班族、大學生、外國交換生或旅行者,而在分配房間上,則會盡可能維持室友的多樣性。比如一位住在玖樓辛亥的室友眼睛(匿名),來自高雄的他,目前與來自日本、法國和澳門的室友共居,目前剛待滿兩個月,對於玖樓同時提供優美環境和各式各樣的活動感到很滿意。
(玖樓重視「鄰居以上,家人未滿」的社群。來源:玖樓)
營運挑戰:當新創遇上舊制度
營運一年多以來,玖樓的知名度隨著媒體採訪,逐漸吸引更多人關注,也開始有公部門來邀請團隊合作。然而,回想起創業的這段歷程,王維綱笑說,「有時低潮的時候,還是會想說乾脆回去找工作好了。」 
他解釋道,玖樓的經營涉及許多面向,例如物業管理、資產管理、不動產租賃等等,然而對於新創組織來說,其實難以按照傳統的類別區分,所以每個面向都得顧及,但這些面向又都有各自的門檻和押金需要負擔。再者,他也提及由於台灣目前的租屋法規不夠完善,又因為非自用住宅的使用,房東需要繳的稅金比起自用住宅高出許多,因此在過去許多房東沒有繳稅的習慣,「變成說我們推動青年共生形式,遇到許多制度上的阻礙。」
根據玖樓團隊估計,平均一間公寓的整修成本包含押金是10至25萬,而為了控制預算,他們在裝修上逐漸抓出8比2的比例,意指80%的傢俱來自較平價的店家、20%則來自風格強烈的古物商行,目前的營運方式大約3年左右可以回本。
這次參與社企流iLab育成計畫,王維綱覺得最大的收穫之一是,能夠「與同在一條路上的人互相取暖」。他認為在創業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很多心灰意冷的時刻,而iLab就像創業家的後台,「讓你在前台打仗時,也有一個可以充電,或是讓你快速表現得更好的地方。」
用生活進行一場溫柔革命
訪談接近尾聲時,王維綱提起兩個玖樓的最高指導原則,「第一個就是假掰,第二個則是溫柔」。他解釋,「假掰」就是一間公寓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讓人想拍照留戀的記憶點。「溫柔」則是不把和你立場不同的人當作挑戰的對象,「而是設計一個角色,讓他一同參與某個社會型態的改變。」
王維綱說道,玖樓的室友可能只意識到「付房租和住在台北很有設計感的地方」,但他們其實也在無形間改變了一般大眾對於住在台北的想像與期待。他認為用很輕鬆的方式慢慢改變,相較於過往的街頭衝撞,也是一場溫柔的革命。
 
談起玖樓的下一步,王維綱以太陽系譬喻,未來希望能發展以能容納較多人的「集中式公寓」為中心,周圍繞著各種「分散型公寓」,住戶間彼此也可以互相交流,但不同形式的公寓可以滿足對於社群需求不同的室友。(你可能也喜歡:走出都市蝸居,韓國青年住進實體「社群」,「共居」讓安居樂業負擔得起)
 
「對我來說,做玖樓這件事時,錢已經不是我們主要在探討的,」王維綱說道,「我們要追求的是人居住在城市裡最基本的東西。」他進一步說,那個東西是當一個人在二、三十歲,人生中最精華、最有理想的時候,同儕間的支持與鼓勵,讓人不會輕易被現實磨平,成為一個小螺絲釘。因為玖樓相信:「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社企流第二屆「iLab 社會企業育成計畫」,由星展銀行、保德信人壽、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等贊助設立,提供種子獎金、培訓課程、諮詢輔導、交流媒合等資源,協助剛起步的創業者驗證想法和持續成長,站穩其創立社

台長: jean
人氣(5,216) | 回應(0)| 推薦 (9)|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閱讀心得註記 |
此分類下一篇:《吳明珠教你養好肝&脾》
此分類上一篇:《走一條利他的路》徐重仁的9堂共好見學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