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7-19 08:35:44| 人氣2,4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千年前的貨幣戰爭 郝廣才 今周刊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千年前的貨幣戰爭
經濟才是王道!1005年1月28日,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 表面上這是一樁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款,但事實上,這些錢最終都還是回到了宋朝的口袋。
以前,人看月亮,以為月亮自己會發光;以前,人看太陽,以為太陽繞著地球轉。現在,我們知道這都是錯的;現在,我們回頭看歷史,如果只用單一的角度,不只看不全面,而且往往看錯。
1005年1月28日,宋與遼簽訂了「澶淵之盟」。盟約有三個要點:一、宋和遼是兄弟之國,誰兄誰弟?誰家的皇帝年齡大,誰就是哥哥。二、宋每年給遼國銀幣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三、雙方准許自由貿易。
歷史老師只要講到這裡,語調自然悲憤起來。不外是說將士忠君愛國,奮勇殺敵,打了勝仗,皇帝卻怕死,圖苟安,簽這種「不平等條約」。簽「南京條約」是打不贏英國人,那就算了。澶淵之盟是打贏還給人家錢,宋朝皇帝有夠軟弱……,越講越氣。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兩國自由貿易
錢最終回到宋的口袋
數字會說話,但我們講歷史,常常封住數字的嘴,不給它說。
你說十萬兩不是數字嗎?問題是還有數字沒講,當時大宋朝廷一年的歲入有多少?有「一億兩」,十萬兩只是歲入的千分之一。和遼國打仗,一年要花多少?「五千萬兩」,是歲入的一半。現在你當皇帝,你要選哪邊?
再來看「自由貿易」,遼可以賣什麼給宋?都是四隻腳,大的是馬,小的是羊。宋可以賣什麼給遼?所有東西。對,只要是能讓生活更好的東西,穿的、用的、玩的,遼都想要,只怕沒有錢買。所以宋每年給遼那點小錢,很快就回到宋的口袋,還會帶來更多錢。好像淘寶送你禮券,點幾下就沒了。
真正厲害的是「錢」。遼沒有自己的「錢」,沒有自己的貨幣,因為它的經濟基礎很薄弱,所以就算發行貨幣也沒人用。
遼用什麼錢?用「宋錢」。在遼國流通的貨幣是宋錢,就好像我們台灣不用台幣,反而用美元。什麼時候會這樣?如果國家經濟薄弱,貨幣沒有信用,那就不值錢,就沒人要。現在給你希臘幣,你要不要?你不要,你要美元,因為美元有信用。
遼國不只民間用宋錢,遼的皇帝也只認宋錢,收稅要收宋錢。錢是誰的,誰才是老大,至於叫哥哥還是叫弟弟,沒有什麼關係吧!現在你是大宋皇帝,「澶淵之盟」要不要簽?這樣和平了120年,大宋的君臣笨起來,居然不幫遼國抗金,還跟金合謀滅遼。結果遼滅亡,大宋也打不過金,兩個皇帝被金抓走,朝廷退到南方,大宋變小宋,就是南宋。
結果金也跟南宋簽了歲幣(指宋代稱每年輸給遼、金等國的錢幣)、自由貿易協定,看文字好像金占便宜,其實跟遼差不多。金也不懂經濟,金不會、也沒有發行自己的貨幣,它一樣是用宋錢,小宋也是真實的老大。
這樣又和平過了109年,南宋又犯同樣的錯,同意與蒙古人,也就是後來的「元」聯手,一起打金。結果一樣,蒙古滅了金,南宋也打不過蒙古人。
宋朝陷入史觀
妄想靠打仗增添功績
蒙古人本來也是想歲幣加貿易,只是它的胃口比金大。其實南宋給再多都無傷,因為蒙古拿去的宋錢,透過貿易還是會回來。結果南宋和蒙古沒談好,被蒙古滅了。
為什麼會重複歷史的錯誤呢?癥結可能在「史觀」。傳統的史觀,誰是大帝?秦始皇、漢武帝。哪裡偉大?都是他打別人,別人不能打他。所以歷史提到宋,就說積弱不振,其實漢武帝很糟糕,打仗死人無數不說,經濟更慘,他要是身體健康多活幾年,人民就慘了,國家就毀了。
經濟才是王道,沒有經濟,打下來的天下,也坐不久。可是宋朝後期,君臣可能也陷在同樣的史觀裡,才會想要去打別人,妄想增添自己的功績。
這種思想代代相傳,乾隆自稱「十全老人」,什麼是「十全」?就是打別人十次,但這實在不值得誇耀。我們讀歷史,都以為曹操、諸葛亮整天在打仗,都不知道他們兩個其實擅長搞經濟,才能夠建立霸業。
讀歷史,知未來。可是如果以褊狹的史觀來讀歷史,那就會搞錯,未來還是會犯同樣的錯。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喜歡用簡單的思想來解釋事物。
經濟複雜難懂,打人與被人打卻很容易懂。成功、失敗如何解?風水命運最容易懂,所以信的人多,當然就會重複失敗的模式,犯同樣的錯。
撰文 / 郝廣才
一千年前的貨幣戰爭

經濟才是王道!1005年1月28日,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 表面上這是一樁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款,但事實上,這些錢最終都還是回到了宋朝的口袋。

以前,人看月亮,以為月亮自己會發光;以前,人看太陽,以為太陽繞著地球轉。現在,我們知道這都是錯的;現在,我們回頭看歷史,如果只用單一的角度,不只看不全面,而且往往看錯。

1005年1月28日,宋與遼簽訂了「澶淵之盟」。盟約有三個要點:
一、宋和遼是兄弟之國,誰兄誰弟?誰家的皇帝年齡大,誰就是哥哥。
二、宋每年給遼國銀幣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三、雙方准許自由貿易。

歷史老師只要講到這裡,語調自然悲憤起來。不外是說將士忠君愛國,奮勇殺敵,打了勝仗,皇帝卻怕死,圖苟安,簽這種「不平等條約」。簽「南京條約」是打不贏英國人,那就算了。澶淵之盟是打贏還給人家錢,宋朝皇帝有夠軟弱……,越講越氣。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兩國自由貿易
錢最終回到宋的口袋

數字會說話,但我們講歷史,常常封住數字的嘴,不給它說。

你說十萬兩不是數字嗎?問題是還有數字沒講,當時大宋朝廷一年的歲入有多少?有「一億兩」,十萬兩只是歲入的千分之一。和遼國打仗,一年要花多少?「五千萬兩」,是歲入的一半。現在你當皇帝,你要選哪邊?

再來看「自由貿易」,遼可以賣什麼給宋?都是四隻腳,大的是馬,小的是羊。宋可以賣什麼給遼?所有東西。對,只要是能讓生活更好的東西,穿的、用的、玩的,遼都想要,只怕沒有錢買。所以宋每年給遼那點小錢,很快就回到宋的口袋,還會帶來更多錢。好像淘寶送你禮券,點幾下就沒了。

真正厲害的是「錢」。遼沒有自己的「錢」,沒有自己的貨幣,因為它的經濟基礎很薄弱,所以就算發行貨幣也沒人用。

遼用什麼錢?用「宋錢」。在遼國流通的貨幣是宋錢,就好像我們台灣不用台幣,反而用美元。什麼時候會這樣?如果國家經濟薄弱,貨幣沒有信用,那就不值錢,就沒人要。現在給你希臘幣,你要不要?你不要,你要美元,因為美元有信用。

遼國不只民間用宋錢,遼的皇帝也只認宋錢,收稅要收宋錢。錢是誰的,誰才是老大,至於叫哥哥還是叫弟弟,沒有什麼關係吧!現在你是大宋皇帝,「澶淵之盟」要不要簽?這樣和平了120年,大宋的君臣笨起來,居然不幫遼國抗金,還跟金合謀滅遼。結果遼滅亡,大宋也打不過金,兩個皇帝被金抓走,朝廷退到南方,大宋變小宋,就是南宋。

結果金也跟南宋簽了歲幣(指宋代稱每年輸給遼、金等國的錢幣)、自由貿易協定,看文字好像金占便宜,其實跟遼差不多。金也不懂經濟,金不會、也沒有發行自己的貨幣,它一樣是用宋錢,小宋也是真實的老大。

這樣又和平過了109年,南宋又犯同樣的錯,同意與蒙古人,也就是後來的「元」聯手,一起打金。結果一樣,蒙古滅了金,南宋也打不過蒙古人。

宋朝陷入史觀
妄想靠打仗增添功績

蒙古人本來也是想歲幣加貿易,只是它的胃口比金大。其實南宋給再多都無傷,因為蒙古拿去的宋錢,透過貿易還是會回來。結果南宋和蒙古沒談好,被蒙古滅了。

為什麼會重複歷史的錯誤呢?癥結可能在「史觀」。傳統的史觀,誰是大帝?秦始皇、漢武帝。哪裡偉大?都是他打別人,別人不能打他。所以歷史提到宋,就說積弱不振,其實漢武帝很糟糕,打仗死人無數不說,經濟更慘,他要是身體健康多活幾年,人民就慘了,國家就毀了。

經濟才是王道,沒有經濟,打下來的天下,也坐不久。可是宋朝後期,君臣可能也陷在同樣的史觀裡,才會想要去打別人,妄想增添自己的功績。

這種思想代代相傳,乾隆自稱「十全老人」,什麼是「十全」?就是打別人十次,但這實在不值得誇耀。我們讀歷史,都以為曹操、諸葛亮整天在打仗,都不知道他們兩個其實擅長搞經濟,才能夠建立霸業。

讀歷史,知未來。可是如果以褊狹的史觀來讀歷史,那就會搞錯,未來還是會犯同樣的錯。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喜歡用簡單的思想來解釋事物。

經濟複雜難懂,打人與被人打卻很容易懂。成功、失敗如何解?風水命運最容易懂,所以信的人多,當然就會重複失敗的模式,犯同樣的錯。

撰文 / 郝廣才

 

台長: jean
人氣(2,421)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心得註記 |
此分類下一篇:龍應台:走路、洗碗、剝橘子 天下雜誌
此分類上一篇:《孫正義教我的A4工作法》三木雄信 譯 林以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