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02 13:30:30| 人氣5,3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球貨幣大戰】 別讓匯率、利率吃掉你的錢!《財訊》&失控的鈔票~全球貨幣危機深度解讀《今周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99.10.20面對全球貨幣大戰,擔憂著這不正常的經濟行為,因為炒匯,製造榮景的假象,實質經濟成長的腳步並不如數字的浮華,有了金融海嘯的前車之鑑,記取教訓,一直注意後續的發展,避免重蹈覆轍, 20日,逢高調減基金部位,先行獲利了結,落袋為安,選在中國在10/19日晚上7點不預警發佈升息。(隨後重挫即將開盤的歐美股市,原油、期貨下挫,市場擔憂減緩中國成長復甦)
今年經濟緩慢復甦,但在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下,印製鈔票,市場資金大量浮動,投下了不安定的變數。
投資基金部份,降低獲利成數10-15%先行出場,保留子彈,再重新定期定額投資,以因應大環境的快速變遷。
正如A所說,媽媽的財富不是僥倖得來的,是用智慧賺來的。
我只能說,不是智慧,是勤勞學習來的,持續中觀察中。

注意即將要舉行的會議:
99.10.22-23日G20財長會議
99.11.2日美國期中選舉
99.11.11-12日G20峰會在首爾舉行
國內99.11.27日台灣五都選舉
等後續的相關報導和即時重大的經濟發表記事。

 

【全球貨幣大戰】 別讓匯率、利率吃掉你的錢!
資產重新配置,股、房、匯市三賺
–(摘錄357期財訊991014)

全球匯率大戰開打,鎂光燈的焦點指向人民幣及亞洲貨幣的升值趨勢,熱錢如洪水、滾滾流入,就連新台幣都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美國沒有關上印鈔閘門之前,泡沫進行曲還未到高潮,掌握五大理財方向,抓住這一波財富重分配的大機會。
九月以來,全球匯市波動加劇,美國為了救經濟,Fed暗示要採取二次量化寬鬆,市場預估可能投入一兆美元購買資產,美國印鈔票,全球拉警報,日圓今年以來升值一一.八%,尤其歐元貶值令德國得利,有競爭關係的日本出口業更是雪上加霜。
日本央行在 九月三十日 降息,重返零利率,在此之前,日本央行還出手干預匯市,不過,降息加上干預,依然無法阻擋熱錢,十月六日,日圓兌美元匯兌收在八二.九四,日本在零利率之後,央行已經「無招可用」,更何況全球外匯市場每天成交量達三兆到四兆美元,山姆大叔全球撒錢、投機客興風作浪,亞洲貨幣走升值趨勢,令亞洲央行備受挑戰,一場貨幣戰爭蓄勢待發。
匯率漲勢猛烈! 新台幣30.2元有強力支撐
這次和二○○八年金融危機、以及一○年五月的歐債危機不同,前兩次匯率市場的貨幣戰爭,是美元、歐元輪流貶值,日圓呈階梯式上漲,但是光靠歐元、日圓升值,還是容納不下滾滾洪水般的美元,這次的主角將是人民幣,也就是說,過去歐、美、日貨幣的競貶及輪貶,已經解決不了問題,未來人民幣可能獨強,兌美元、歐元皆漲,才能滿足歐美政客救經濟、救選票的意圖。
身為全球第四大外匯國的台灣,央行阻升新台幣的戲碼已經上演兩個多月,每天震幅高達二、三角,八月初升破三十二兌一美元後,十月以來盤中數次升破三十一元大關,大家都在猜,以干預匯市著名的總裁彭淮南,九月曾呼籲亞洲央行共同抵抗熱錢,隨後,澳洲不升息、日本降成零利率,中國還在對抗來自國際的壓力,各國央行聯手抗熱錢的機率不高,彭淮南已展開自力救濟,除了祭出「新彭三條」,暗示投機客要知所進退,但是,新台幣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一位有二十年經驗的外匯交易員表示,這一波國際匯率的漲勢和過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洪水真的很大」,雖然央行每次都會堆沙包、防熱錢,但是這次水真的很大,央行一定要放水進來,不然會跟高雄水災一樣,他認為新台幣還有升值的空間。技術線形上,新台幣在三○.二到三○.五間有強力支撐,這也是馬英九上任來的高點,不過,如果亞幣長線升值、熱錢的力量太大,一旦升破二十九,新台幣有可能直接上看二十五的目標。
國際間的貨幣大戰,不外乎競貶、阻升等手段,但結果都一樣,就是貨幣充斥,資金在全球流竄,自從五月爆發歐債危機以來,各國政府為防止經濟二次衰退,紛紛大開資金閘門、拚命印鈔票,資金先是湧向美國債券,殖利率頻創新低,債市泡沫說甚囂塵上。
資金怪獸反撲! 殖利率大跌,巴菲特呼籲棄債抱股
同時間,資金也流向黃金,金價五月中創下歷史新高後,十月八日已達每盎司一三四五美元,貨幣泡沫成為市場隱憂;黃金的市場畢竟不夠大,容不下大量資金,於是資金再流入股市。近三個月來,全球股市、債市、黃金及石油全面上揚,資金怪獸已經全面展開反撲,流向所有資產。
十月六日,巴菲特出席一場會議時表示,股票目前遠比債券便宜,建議投資人應棄債抱股,他說:「在殖利率處於歷史低點時,大買債券的操作並不對,很明顯股票已比債券便宜,我無法想像為何投資人在可以進場買股時卻反而熱中於債券投資,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才會製造這一次股票價格誘人的買點。」
資金怪獸已經展開反撲,最近三個月以來,美債大漲,代表其收益率的殖利率大跌,十年債殖利率三個月來下跌一九.六七%、三十年債下跌六.○六%。全球股市罕見地全面上漲,從美國、拉美、歐洲、亞洲股市全漲,黃金、石油等商品也上漲。投資三十年以上的老手表示,這場由資金帶動的泡沫進行曲,在未見全面噴出之前,不會結束。

◎近期影響全球匯率大事件記錄下來提醒自己注意相關影響
99.9.30美眾議院通過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
99.10.1台灣央行升息半碼,紓解游資過剩現象
99.10.5澳洲不升息(連五個月)
99.10.5日本降息,重返零利率(因為美二次量化寬鬆政策)
99.10.8中國長假結束,人民幣重啟升勢,觸及6.67兌1美元
99.10.15中國五中全會(決定中國未來五年政、經發展方向)
99.10.15美國發布匯率報告,將影響人民幣匯率動向
(new)99.10.19 晚上7點中國不預警發佈升息(隨即重挫開盤的歐美股市,原油期貨下挫,擔憂減緩中國成長復甦)
99.10.22-23G20財長會議,人民幣議題持續
(new)99.10.25(工商) FED傾向於大規模的購買公債行動,第一筆5000億美元,之後逐期買進2500億美元(意味FED在每次會議後調降短期利率0.25%
(new)99.11索羅斯在香港成立新據點,計劃在北京成立常設機構,預計帶約80-90億美元資金到香港,佔其基金規模的3/1,正等待投資陸股及大中華股市時機。(99.10.26工商)
(new)99.11美國財政部標售規模100億美元的5年期抗通膨公債(TIPS),破天荒以負殖利率售出(-0.55%,以105.5美元的價格倒貼購買每張面額100美元的債券),主要是投資擔憂聯準會擴大量化寬鬆救市的舉動將推升通膨,買入TIPS將有利可圖。(99.10.27工商)
99.11.01澳洲、印度升息
99.11.1中國貨幣政策將採「緊縮、穩健」減緩通膨壓力。
99.11.2美國期中選舉(對人民幣施壓達高峰) (美期中選舉,歐巴馬慘敗,將影響經濟政策的推行)
99.11.2-3美國FED開會(美二次量化寬鬆,FED可能挹注一兆美元收購資產)
(QE2將到100年6月30日前再釋出6000億美元,)(英.日.歐同步採經濟寬鬆)
因QE2,美元持續走弱,黃金(1400元)原油(80元)創新高(99.11.9工商)
愛爾蘭籌錢抒財政,引發市場歐債危機再起,歐元跌破1.39美元(99.11.9工商)
大陸通膨CPI升高,恐破4%,海囤族囤積沙拉油.食品.麵.建材.棉.纖維.量販,炒高商品期貨(99.11.9工商)
疏導熱錢,中國人民銀行周小川「池子說」-短期投 熱錢,放進池子(可能指的是股市)裡,不會任之泛濫到整個大陸的實體經濟(99.11.9工商)
99.11.11-12G20峰會在首爾舉行(可能談到美元,歐元,日圓及人民幣的協調)
(美對中國政策可能出現轉向,將從壓人民幣匯率轉向敦促大陸進一步開放市場)
99.11.27台灣五都選舉(政府經濟,股市作多暫時告一段落)

 

黃金一萬美元  肯尼斯.羅格夫/文(摘錄357期財訊991014)
 Kenneth Rogoff(肯尼迪?羅格夫)為哈佛大學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教授,前IMF首席經濟學家
  關於黃金的價值很難做出理性的判斷。最近,隨著黃金價格較十年前飆升三倍,要判斷其價值更是難上加難。
  去年12月,我的同事馬丁.費爾德斯坦和努里爾.魯比尼均撰文質疑黃金牛市,指出其中的巨大風險。自他們文章發表以來,黃金又向上漲了一波,達到了創紀錄的1300美元/盎司。去年12月,許多黃金多頭聲稱黃金價格必然要站上2000美元。現在,在氣勢如虹的漲勢面前,有些人認為2000美元絕不是黃金價格的頂部。
  一位成功的黃金投資者最近向我解釋說,道瓊斯指數於20世紀80年代早期突破1000點大關之前,在低位徘徊了足足10年。從那以後,道指一路上漲,成功突破10000點。現在,黃金也突破了1000美元這個魔力數字,因此它也會飆漲10倍的,不是嗎?
  必須承認,黃金價格繼續節節攀升並非癡人說夢。剔除通脹因素,今日黃金價格距離1980年1月的峰值還差得很遠。當時,黃金價格達到了85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2 000美元以上。但1980年1月高價屬於出現在地緣政治不穩定時期的“反常峰值”。而今日1300美元的價格已是剔除通脹因素之後黃金過去長期均價的2倍。有什麼理由相信黃金價格還能在此基礎上繼續大漲呢?
  原因之一顯然是美元崩盤
。由於迅速膨脹的赤字和混亂的財政政策,美國政府很可能將變為印鈔機。如果你真的擔心這一幕發生的話,黃金就是你的不二對衝之選。
  固然,有些人認為指數化債券提供了一種比黃金更好更直接的通脹對衝方式。但黃金多頭無比英明地擔憂政府在極端情況下的賴賬可能。事實上,正如卡門.萊因哈特和我在我們的考察金融危機史的近著《這次不一樣?》中所指出的,財政困難的政府通常會被迫將指數化債券轉變為非指數化債券,如此一來,指數化債券的價值可就飛灰湮滅了。即使是美國政府也有過這樣的先例:20世紀30年的大蕭條時期曾經廢除過指數化條款。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即便如此,可能發生高通脹也不意味著一定會發生高通脹,因此以通脹預期為由認定黃金價格將會上漲需要慎之又慎。有些人指出,黃金的長期牛市部分是由於新金融工具的產生使得黃金交易和投機更為便利造成的。
  這一論調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些諷刺。畢竟,中世紀煉金術士常常將畢生精力投於點石成金術中,現在看來真是荒謬絕倫。由此可見,憑著金融煉金術就能使金塊價格飆漲,這種觀點難道不是很可笑嗎?
  在我看來,最能解釋今日黃金高價的原因是亞洲、拉美和中東地區在全球經濟中的崛起。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擁有了足夠的購買力,需求不可避免地上升了,於是稀有商品的價格也隨之上漲。
  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國家的中央銀行也需要囤積黃金儲備,在這一方面,他們比起發達國家的同行來說落後了太多。歐元看起來不足以成為儲備去美元化、實現多元化的資產品種,新興市場國家便自然而然地轉向了黃金。
  這樣看來,今日黃金之高價確實存在堅實的基本面支持,問題只是這些因素能不能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未來黃金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事實上,還有一個支持黃金高價的關鍵基本面因素,但這一因素遠沒有全球化那樣持久。黃金價格對全球利率水準極為敏感。畢竟,囤積黃金不能獲得任何利息,相反還要付出儲藏成本。今天,許多國家的利率都處於或接近歷史最低水準,因此投機黃金較之投資債券來說就顯得相對划算。一旦真實利率大幅上升??這是遲早的事??黃金價格也將快速回落。
  許多經濟研究指出,短期和中期黃金價格走勢很難預測,上漲與下跌可能性相當。因此用黃金價格短期趨勢來進行預測是很不靠譜的。確實,黃金價格已經出現了大幅上揚,但是,直到數年前為止,全球住房價格也在嗖嗖狂飆。
  如果你是財力雄厚的投資者,或者主權財富基金,或者中央銀行,那麼配置一定比例的黃金以預防極端事件無疑是上選。但是,儘管黃金由於近期的超級價格強勢而變得很有吸引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投資黃金仍是充滿風險的
  當然,上述這些考量也許對價格走勢沒有什麼影響。昔日煉金術士身上的特徵今天依然存在:黃金和理性總是不可調和的一對。

 

<< 巴菲特颳起中國旋風 | 買台股勝過追高黃金 >>
台股下檔有限─滿手電子股的人會是最大輸家 –老謝開講
 
剛剛出版的財訊雙週刊,在第30頁由專欄作家哈佛大學教授KennethRogoff撰寫的評論出現了令人驚竦的標題:「黃金一萬美元?」引出了大家的興趣。黃金會不會到一萬美元仍是未知數,但有一樣東西是肯定的,那就是全世界印鈔票行為沒有休止,那麼金價、房價、股價將有不可想像的空間。
13日中港股市續漲,其中,地產、水泥股表現HIGH翻天。最具代表性的保利地產(600048)漲停鎖住,收在15元人民幣,萬科A(000002)大漲0.6元,漲幅近10%,招商地產(000024)大漲1.74元人民幣,也接近漲停板。其他如萬通地產(600246)、金融街(000402)全都大漲。
水泥股在香港也出現壓抑很久的噴出景象,台灣在香港上市的亞泥中國(00743)大漲0.43港元,漲幅達11.68%,台泥國際(01136)大漲近10%,另外,西部水泥(02233)漲0.32港元,漲幅達12.08%,山水水泥(00691)大漲15%,股價創了5.6港元新高。加上龍頭股海螺水泥(00914)大漲2.55港元,漲幅逾7%。
這樣的景象對台股14日的行情可能帶來重大啟發,一是中國打房政策毫不手軟,但是房價依然打不下去,先前地產股股價領先大跌,13日表態全面大漲,代表全球氾濫錢潮,地產是打不下去的,香港地產股13日也全面大漲,像SOHO中國(00410)接近新高狀態,保利(00119)、富力(02777)、碧桂園(02007)及湯臣(00258)都有不錯表現,14日台灣的營建股可能也不弱。
另一方面,13日新台幣升值1.1角,收在30.9元,儘管彭總裁天天拉尾盤,但是趨勢恐怕擋不住。面對中國、香港資產大爆發,台灣的資產股欲小不易,這回士紙(1903)、新紡(1419)、榮運(2607)、厚生(2107)、聯華實業(1229)、農林(2911)等壓回,仍有再轉強的機會。
另外,香港水泥股大漲,台泥國際大漲大利台泥(1101),亞泥中國大漲,亞泥(1102)受惠最多,這一波資產增值風潮中,最大贏家一定是在集團的,從台泥整個集團,到亞泥,遠東新世紀(1402)、遠百(2902),到裕隆(2201)整個集團,華新(1605)集團、東元(1504)集團,長榮集團(2603)、統一(1216)整個集團,威力都不容小覷。加上金融股已適度壓回,台股將重新展開新攻勢。
目前台股已連續出現14根黑線,看似危險,其實台股正在調整新的攻擊架構,13日加權指數一度下探8067.87,大家以為又是要回檔,尾盤又小漲16.44。原因是高價電子股很不捧場。宏達電(2498)大跌30元,大立光(3008)跌停,尾盤才拉起來。9月營收公布,儘管像鴻海(2317)營收又創了2534.76億的新高,但對股價已起不了太大作用。
台股在8100點暫時停止腳步,主要是在調整下一個攻擊架構,下檔十分有限,很多變數都逐漸釐清,例如,全球印鈔票,股市漲勢停不下來。很多人擔心五都選舉,其實目前態勢逐漸明朗,民進黨可拿下高雄、台南兩市,國民黨在台中市、新北市勝算大。真正的決戰點是台北市,最後的戰局不是3比2就是2比3,對股市負面影響不多。
另一方面,很多散戶經過20年電子股奔馳後,充滿了電子股情節,大家流連忘返在電子股找機會,對傳產、金融股卻一點興趣也沒有,這種情況很像20年前在金融股賺過大錢的人,始終無法對金融股忘懷一般,未來滿手電子股的人會是最大輸家
13日台股小漲,整個回檔應已告一段落,台股另一波漲勢可望展開。
 

**陶冬:股、樓、金升不停**
低利率一旦長期化,滾動的熱錢將持續推高金價、樓價、股價,一直到另一個泡沫吹破為止。我的朋友陶冬博士這一週在香港《iMONEY》雜誌接受專訪,即開宗明義地說「股樓金升不停」。
陶冬認為在量化寬鬆政策將持續一段相當時間之下,全球流動性泛濫將「常態化」,加上超低利率環境持續,這兩個「常態」支持下,金市、樓市、股市仍會繼續漲升,這樣的觀點十分接近1985年,台灣在十信風暴後,《財訊月刊》發行人在社論上的觀點:「股市仍將無視景氣好壞繼續漲升。」
1985年前後,台灣外貿順差龐大,外匯存底快速增加,1990年台灣出現大泡沫的時代,外匯存底是660億美元,如今,外匯存底快速上升,已累積到3805億美元。另一場資金吹起的大泡沫,正在默默蓄積實力中。
百年一遇的資金大水,影響的層面將愈來愈重,其中金價的飆升最值得探討,過去一週,美元快速貶值,金價快速飆漲,黃金在十月七日寫下每盎斯1366美元天價才回檔。回顧1999年8月25日這一天,金價一度跌到251.95美元。十一年的時間,黃金的漲幅高達426%,成為全世界最醒目標的。其實在九O年代,美國高科技產業擴張的年代,當時通膨正加溫,但是金價卻大跌,當時黃金身價直直落,一度被譏為「十年黃金變爛銅」。
進入2000年以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的工業產品賣到全世界,讓物價出現下跌,變相成為通縮。但是黃金價格卻持續大漲,原因是貨幣泛濫造成資產價格大漲。
百年來,黃金一直跟著美元浮沉,黃金的價格波動,第一次出現在1933年羅斯福總統上台後,為了改變1929年經濟大蕭條造成的窘況,宣布將美元貶值(從25美元一盎斯金價降至35美元),羅斯福總統還宣布美國人不得持有黃金,到1934年才扭轉通縮困局。
下一個黃金波動出現在美國打完越戰後,1966年越戰結束,通膨開始加重,到1980年代,油價一桶從2美元飆升到40.6美元,金價從35美元一盎斯開始狂飆,到1980年,寫下873美元天價。這次金價大漲,通貨膨脹是最大帶動力。

**鈔票滿天飛,商品原物料價格大漲**
不過1971年尼克森取消金本位,美元與黃金正式脫鉤,從此,美國可以為所欲為印鈔票。從1971年到08年海嘯來襲之前,美國M2(貨幣供給)上升1314%,美國通貨發行從6240億美元到8.2兆美元。到O九年美國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美國每年貨幣供給增加一兆美元,黃金的飆漲完全是因為通貨發行泛濫所致。
美國在2000年出現高科技泡沫,當時聯準會主席葛林史班為防止通貨緊縮,美國政府祭出了幾項大動作,一是增加貨幣供給讓美元貶值,二是降息,三是退稅,四是印鈔票,造成黃金價格大漲4.26倍。
假如我們把1999年8月25日黃金跌到最低價這一天作為基準,比較過去十一年來這個世界資產評價,就可發現很多有趣的事物。一是全球鈔票滿天飛,造成商品原物料價格大漲,金價大漲4.26倍名列前茅,其他如白金大漲3.79倍,白銀上漲3.29倍;非鐵金屬的銅價大漲9.82倍,目前銅價在8310美元,有挑戰8940美元天價的企圖;錫價大漲3.82倍,錫價漲到26900美元,已寫下歷史新高紀錄;其他如鎳價漲262%,鉛價漲334%,原油上漲295%。這代表了鈔票發行太多,資金移到實物性資產。這其中,宋鴻兵稱「最忠實貨幣」的黃金仍具高度指標,也就是說,全球央行印鈔票的動作如果停不下來,金價恐怕易漲難跌。
最近這個趨勢又蔓延到實物性資產,包括軟商品上面,先前小麥禁運,造成小麥價格飆升,最近黃豆、玉米、棉花、咖啡、糖價格又飆漲,今年以來黃金大漲22.7%,比黃金漲幅還大的,第一名是鈀金,漲幅達43.8%,其次是棉花漲幅40.9%,然後是白銀37%,咖啡34%、小麥31.5%、玉米26.9%,顯然商品原物料是全球印鈔票下最大贏家
至于股市與全球量化寬鬆政策則出現兩種面向。過去十一年來,經濟先進國停滯,新興市場成了最大贏家,例如,美股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相對于金價是大跌景象。1999年8月,美國科技產業欣欣向榮,那斯達克從229點奔向513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也在大漲途中;如今相對于1999年8月,美股仍是一個下跌格局,歐洲三大股市與十一年前水平相若,換句話說,歐美股市維持在十一年前水準。
台灣在90年代,科技股與美股同步,1999年8月25日當天,台股指數在8157.73點,如今幾乎完全一樣,金價已漲了4.26倍,但台股卻原地踏步不動,這段期間,新興市場卻格外風光。
1999年8月,印度股市只有4885點,如今在二萬點以上,印度股市比十一年前增值三倍多;中國上海A股十一年前是1752點,如今是2932點,多出六成以上。
但漲幅最大的仍是中南美洲,墨西哥、巴西都上漲五倍以上,智利、阿根廷一樣驚人;亞洲以印尼最出色,成為金磚第五國熱門國家;其他如南韓股市也是大躍進的市場之一,十一年前,南韓綜合指數只有963點,如今在一千九百點,南韓企業競爭力,在過去十一年的確有很大的進展。
今年全球央行大印鈔票,資金往新興市場跑的方向更加明朗,根據美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merging Portfolio Fund Research;EPFR)統計,十月六日起的一週,總共有六十億美元巨資流入新興市場,這其中有八七%是流入亞洲新興市場,這是O七年底以來,美國投資者投入新興市場的最高紀錄,這股熱錢會把新興市場泡沫愈吹愈大,一直到爆破為止。
這十一年間,全世界最大的輸家恐怕是日本,1999年8月,日經指數的位置在17456點,如今只剩下9430點,比起十一年前,日經縮水超過五成。今年日本經濟仍然不振,但是日圓依然飆漲,讓日本更加困難,日本泡沫吹破二十年了,至今依然找不到新出路,值得其他成熟經濟體引為借鏡。
再從貨幣的角度看,過去十一年來,美元下跌22.37%,其他貨幣都相對美元升值,其中日圓升33.4%、瑞士法郎升57.28%、歐元升30.46%。這次貨幣戰爭,香港投資大師曹仁超說:貨幣戰爭沒有解藥,看來美元走貶很難回頭。這次瑞典克朗從8.134升到6.609兌一美元,瑞士法郎從1.172升到0.955兌一美元,都令這兩個生產精品的國家大感吃不消。
 
**各國央行都會出手干預匯市**
亞洲貨幣今年大升也令人瞠目結舌,星幣從1.508兌1美元升到1.3031,泰銖從35.63升到29.196,韓元升到1090.2,日圓升到81.38,澳幣來到0.991,幾乎與美元平起平坐,都可看出亞幣升值之勢很猛。
連抵抗人民幣升值最力的中國,這回都讓人民幣頻頻寫新高,6.67元大關也告失守,中南美洲的巴西裡耳,從2.65升到1.61兌1美元,逼得巴西財長站出來說要加入貨幣戰爭,奮力守護匯市。
看來美國掀起的這場貨幣戰爭,才正要開始,全世界都無法置身事外,各國央行都會採取資本管制、干預匯市的手段;但只要美國吃了秤鉈鐵了心,各國流動性將無法宣洩,陶冬博士所說的,股、樓、金市仍將繼續向前奔馳,全球投資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加入吹泡沫的行列。


資金遷移潮-陶冬專欄 財訊雜誌(摘錄357期財訊991014)

小時候曾聽過大灰狼吃小孩子的故事,長大以後才知道,狼是不輕易攻擊人的,除非是飢餓的病狼。更多的情況是,人類的過度開發,侵蝕了其它動物的生存空間。生態環境的改變,導致了生物的異象。
如今的金融市場,可謂異象叢生。投資風格應該十分審慎的退休基金,居然涉足農產品期貨;手頭已擁有過多現金的微軟,居然發公司債集資;從沒有投資經驗的美國老太太,居然嘮叨著要投資黃金ETF。這些金融異象的背後,其實是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超進取的貨幣政策,改變了人們習以為常的貨幣環境,過去的投資標的突然失效,導致投資行為變異。
所謂量化寬鬆政策,就是央行透過購買債券(尤其是國債),大規模增加金融系統內的流動性,並將國債利率人為地拉低到異乎尋常的水準。量化寬鬆,不過是大肆印鈔的代名詞。除了央行直接大手筆買入國債以外,它們釋放給銀行的銀根,也因銀行惜貸而無法週轉到有需要的企業和個人手中,資金被銀行反手投入國債市場,進一步拉低國債收益率。量化寬鬆政策帶來兩個歷史上罕見的後果:一、risk free is also yield free(無風險資產同時是無收益資產),大量倚靠固定資產收益來維持現金流的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突然發現光靠投資低風險資產已無法支持其支出。二、funding cost is excessively low(資金成本超低),銀行對實體經濟貸款嚴苛,卻鼓勵金融市場借錢炒作。
量化寬鬆政策於是在金融市場製造出“擠出效應”。央行佔據了低風險資產領域,將資金回報壓抑至無可理喻的地步,倒逼民間資金攀爬風險曲線,於是民間資金出走至風險資產。恰恰是因為過去的固定收益產品已無法帶來足夠的收益,迫使保險公司、退休基金進入石油、商品、農產品等另類投資領域來提高回報;恰恰是因為資金成本低至0.7%,才誘使微軟發債集資,不過資金卻是被用來回購股票,刺激股價;恰恰是因為央行失去了政策信用,再加上ETF進入尋常人家,美國老太太竟要買黃金ETF。
各國央行已經開始著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日本銀行的QE2.0(量化寬鬆第二版,Quantitative Easing 2.0)已經上馬,美國聯儲的QE2.0也箭在弦上。早已過度寬鬆的貨幣環境,將變得更加寬鬆。現在央行的政策可以說是二次大戰以來最缺乏獨立性的,而各國的政治家們,已經對緩慢復甦失去耐心,一心指望透過人為刺激而達到速成的復甦。在財政赤字變得難以為繼之後,政治家們便將量化寬鬆當成速效復甦藥丸。
其實,量化寬鬆政策在推動經濟復甦上的效果並不理想。央行能所做的,不過是將流動性放入銀行手中,可是如果銀行惜貸,實體經濟並未因此而受益。由於銀行的金融仲介功能喪失,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不暢順,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就好像用繩子推動眼前物體一樣,有力用不上。
然而,量化寬鬆政策在金融市場卻證明是有效的。由於金融企業和金融市場能與製造出的流動性直接對接,央行的印鈔票,直接帶來金融資產價格的迅速上揚。更有甚者,由於無風險資產的零回報和超貸炒作的低成本,全球民間資產正出現一次罕有的向風險高地的集體遷徙,剛過去的金融海嘯似乎沒有給人留下什麼記憶和教訓。
這裡出現兩個問題:第一,非常時期的非常貨幣政策趨向常態化,超低的資金成本帶來估值的結構性位移,從國債的收益率到股票PE,從對租金回報的要求到對並無分紅的黃金的看法,估值泡沫在全面形成。第二,資金流向和泡沫的形成,在不同領域並非均勻分布,一些領域的價值偏離(如國債市場、新興市場)可能大過另一些領域,某一個領域資產價格一旦出現新動盪,隨時可能誘發連鎖反應。
以量化寬鬆政策來拯救經濟的一個重要中間步驟,就是儘量讓本國貨幣貶值,這樣做一方面減輕債務負擔,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海外資金流入。此招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不過卻屬以鄰為壑的陰招,帶來其它國家的貨幣升值,減慢它國的復甦,甚至帶來衰退。於是其它央行紛紛反製,也推出自己版本的量化寬鬆。全世界處處都在灌水,整個金融市場一片匯率亂象。
用資產價格泡沫來浮起經濟復甦,在筆者看來是伯南克的陽謀。在2009年初,伯南克祭出QE1.0,透過資產升值挽救了命懸一線的銀行業。現在他要通過QE2.0挽救經濟,筆者相信量化寬鬆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刺激,可能會大過對經濟的刺激。
這是貨幣政策史上的一次奇觀,也許是我們一生僅能遇上一次的投資機會。資金向風險資產的集體遷移,帶來資產價格上漲,而此又吸引更多尋求收益的資金湧入。但是,投資者必須要懂得識時機、思退出。泡沫是早晚會破滅的---要麼有一日央行自行引爆,要麼市場代勞之。
 

失控的鈔票~全球貨幣危機深度解讀《今周刊》721期99.10.18
聯準會「謀殺貨幣」救不了經濟-.末日博士 麥嘉華
的嚴厲警告
今周刊.整理:莊芳/口述:麥嘉華
 
各國發動阻升貨幣的議題炒得正熱,追根究柢,美元恐怕才是幕後的罪魁禍首。由於美國持續大舉印鈔,不僅讓美元愈變愈薄,也逼得亞洲貨幣大幅升值。透過末日博士麥嘉華詳盡的分析,讓你了解這場貨幣之戰的來龍去脈。
編按: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麥嘉華(Marc Faber),多年前就曾針對美國聯準會的大舉印鈔行為,提出嚴厲警告。他認為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非但無法成功刺激經濟,還將造成美元長期疲弱的問題。《今周刊》獨家取得他的最新市場現況解析與看法,以下為重點摘錄:
最近,彭博社的專欄,引用了一位美國旅客的話,他說,「我們之前就被人警告,說在瑞士境內所有東西都很貴,無論食物和旅館價格,都貴得驚人!」還有另一位旅客也這樣表示,以後他寧可去歐洲其他地區旅遊,再也不要來到瑞士了。
只不過,對一位美國人來說,瑞士的消費水準為什麼會這麼昂貴呢?很多人還以為是因為當地通貨膨脹率高;但瑞士和日本一樣,過去十、二十年來都處在很低的通膨率啊!
真正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瑞士法郎兌歐元、美元匯率,一直是處於強勢升值的狀態。拿著貶值的美元到貨幣升值的國家消費,自然覺得錢不禁用。「智耀:就跟我們現在去日本玩會覺得很貴一樣,雖然台幣也是有升值,但日元升值得更誇張。」
我要強調,這種情況可不是最近才開始的。在我年輕時,大約1950年代左右,一美元還可兌換五法郎,但現在一美元卻根本換不到一法郎。

貨幣供給過量 讓資產價格飆升
為什麼一個國家的貨幣表現會如此強勁,另一個國家貨幣卻如此弱勢?又為什麼,在七○年代初期每盎司只要35美元的黃金,現在卻要價1300美元呢?
不妨想像一下,你和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正處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中,而他正在操作一台巨型的印鈔機。只要他印出愈多的鈔票,紙幣的價值相對該經濟體中的資產價值也會愈來愈小;相對的,經濟體內的資產價格水準也將快速增加。
但是,隨著柏南克的巨型印鈔機直接對外開放,還完全允許資金自由流動,這樣的情況就變得更加複雜了;柏南克的鈔票不只對資產貶值,對其他貨幣也立刻貶值。
這就和1970年代,美國相較於歐洲和日本的情形一樣;那時,美元兌強勢歐元與日圓貶值超過五成。現在,美元又再次走弱,只是這次,是對天然資源與亞洲國家貨幣呈現弱勢。
藉由印鈔機進行大量貨幣供給的問題在於,並非所有的資產價格都會在同時間內一起增加。像是有些商品和資產的供給有限,就會比起供給容易擴張的資產價格上漲得多。舉例來說,現正高漲的貴金屬,就是因為生產有限,產量供給根本比不上印鈔數量,因此價格持續上揚。
之所以會產生一個又一個的資產泡沫,就是因為當某種資產上漲一段時間後,將吸引愈來愈多人們投入市場、齊聲喊漲。
此外,在持續印鈔的環境之下,過度的流動性將會引來更多的投機資金。所以當一個國家貨幣相對升值的情況下,就像是近期瑞士法郎與日圓兌美元及歐元的例子來看,經過投資人的資金炒作一番,又使得貨幣價值更加向上攀升。

讓美元走弱救不了美國經濟
現在強勢貨幣國家的央行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到底該拿升值「過強」的貨幣怎麼辦?假使央行不採取任何手段,過度強勢的貨幣將會危害到國內部分產業的競爭力;而假使央行選擇開始印鈔票,通貨膨脹的壓力又可能會浮現。換句話說,美國聯準會的印鈔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根本就是在強迫其他國家的央行跟進相同的貨幣政策。
而如果美國成功讓美元相對其他貨幣貶值,情形又會如何呢?首先,來自美國鳳凰城的旅客,到了瑞士與日本都會感覺物價很高,可能還以為是通貨膨脹率高的因素。他們覺得美國物價較便宜,認為美國通貨膨脹率低,事實上根本相反。雖然凱因斯學派的經濟學家指出,美國毫無通貨膨脹壓力可言,但那完全是因為這些人只看到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表現。
在我看來這些人應該問問自己,為何現在美國人需要花那麼多錢,才能到巴西、新加坡、澳洲、日本和瑞士旅遊;為什麼他們需要付出較高的代價購買黃金、白銀、天然氣及農產品。甚至還應該要問:「為什麼新興國家表現遠比美國、歐洲來得好?」
聯準會當然可以想印多少鈔票、就印多少鈔票,但是聯準會所不能控制的是──錢會往哪裡去。聯準會和克魯曼(另一偉大的泡沫支持者)也無法控制會製造出經濟還是金融方面的泡沫。以這些人的影響力,應該可和精神領袖葛林史班共同成功創造出九○年代的美股泡沫,以及之後的房市泡沫。所以說,我們千萬不要低估這些「貨幣殺手」的力量!
我們可以說,所有刺激方案與印鈔行為,看來都難以幫助美國經濟,這些貨幣政策反而助長新興國家的經濟與資產,創造出繁榮與興盛的景象。
所以美國表現落後新興國家還能怪誰呢?看來美國自己難辭其咎。

貨幣戰爭開啟財富消長關鍵時刻-謝富旭 
「貨幣戰爭」不只是國家大事,更是攸關你荷包的個人大事。雖然我們對先進國家大印鈔票執行「量化寬鬆」政策行徑莫可奈何,更對匯率升、貶毫無置喙餘地,不過,了解「貨幣戰爭」的本質,以及制定正確的資產配置戰略,無疑地是個人進行資產保衛戰的最佳武裝。
這是一場誰都無法置身事外的「貨幣戰爭」!不管你是窮還是富?資產多還是少?也不管你願不願意,所有的人都會被捲進這場國際貨幣的「是非」之中!
在這場「貨幣戰爭」中,央行總裁彭淮南最擔心的是新台幣如果阻升失敗,可能造成國際熱錢在台灣興風作浪。電子業大老闆則憂慮,新台幣劇升可能產生的競爭力流失與匯損問題。而一般老百姓更擔心,自己的血汗錢會不會無端捲入這場貨幣紛爭,而莫名其妙地蒸發。

窮人將是貨幣戰爭的最大輸家
受到美國聯準會祭出量化寬鬆政策影響,美、歐、日等先進國家的經濟,「病況」雖略見起色,但臉色還依舊慘白;不過,作為經濟櫥窗的股票市場卻紅光滿面。摩根士丹利世界股票指數過去三個月勁揚14%,更較金融海嘯以來的最低點強彈達76%。而經濟基本面更好的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距金融海嘯以來的最低點則已大漲140%,離金融海嘯前的最高點僅差不到20%的距離。
股市牛氣沖天,原物料市場投機風正熾,小麥、玉米、棉花等農產品價格迭創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原油也突破每桶80美元大關,漲勢開始蠢動。
專門為金融機構法人,講授總體經濟與投資課程的金融研訓院名師齊克用分析,先進國家的量化寬鬆造成國際熱錢四處流竄,股市、商品市場與基本面脫鉤,強彈大漲下形成所謂的資金行情。而第一波全球資金行情的最大受害者,是身無恆產的窮苦階級,因為,萬物皆漲、唯有薪資不漲,是全球普遍現象。
但更須密切注意的是,這波資金行情如果「失控」,吹起商品市場的泡沫而引燃通膨,逼迫央行調升利率而戳破泡沫,屆時,遭殃的則是大部分人。

聰明配置外幣 規避匯率風險
如果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歐、美、日先進經濟體為提振經濟,不惜大印鈔票營造金融市場資金行情,暫時犧牲無資產階級利益的「第一輪」貨幣戰爭,那麼,市場擔心「第二輪」貨幣戰爭也已經同時啟動:先進國家對新興市場國家施壓,要求其貨幣升值,以改善出口競爭力。
花旗投顧研究部副總裁王進彰提醒投資人,別被誇大的情緒性字眼嚇到而自亂陣腳。他分析,美元貶值對美國經濟的確有好處,但絕非拯救該國經濟的最重要處方。美國要求人民幣或其他新興國家貨幣升值,主要是反映該國貿易逆差實況,貿易逆差國的貨幣貶值,本來就是經濟學上合理的現象。
王進彰指出,美元自2000年以來已經貶值了40%,儘管未來持續走弱的可能性仍有,但大幅貶值的機率不高。他建議,台灣投資人持有的貨幣,頂多拿出30%作外幣配置,這當中美元與歐元各半,就可達到匯率風險規避效果。積極型的投資人,則可在30%的外幣資產中,除美元及歐元外再增加澳幣定存即可
曾經擔任花旗與台新銀行副總,近年來擔任中國數家銀行顧問的祺縉國際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陳志彥指出,中國出口產業的平均利潤率太薄,根本無法承受人民幣大幅升值。他說,北京政府金融機構曾對沿海省分的出口產業作過「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升值超過10%,中國出口產業將掀起倒閉潮。因此他認為,歐、美政府認為人民幣低估40%甚至是50%,而要求人民幣進行同樣比率的升值根本是辦不到的,「在未來幾年,人民幣頂多升值5%至10%,10%可能是中國政府的底線!」他如是說。
雖然全球貨幣戰爭似乎一觸即發,但事實上,會因此導致新興市場貨幣大幅升值,或美元貶值失控的機率卻很低。不過,王進彰認為,國際間一股「借便宜的美元,投資資產價格看漲的新興市場,尤其是新興亞洲市場」的趨勢已經形成。他建議,投資人進行全球性資產配置要以「鐵三角」作為基本架構,即中國大型股、美國藍籌股以及新興市場政府公債,三者都不可或缺。世新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梁彥平進一步指出,在先進國家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及美元趨貶的雙重加持下,資金行情形塑的全球股、債與商品市場多頭行情已經成形,短期間恐難逆轉。
但短期間難以逆轉,並不代表長期不會逆轉!梁彥平指出,原物料市場是最重要的觀察指標。她認為,若原物料如穀物、金屬、原油價格漲勢一發不可收拾,紛紛突破金融海嘯前所創的高點,就是危險警訊。
其次,則是主要國家的通膨數據。如果美國通膨率高於3%,歐洲通膨率高於2.5%,逼近兩地央行所能忍受的數字上限,而引起美、歐升息,全球熱錢也可能被迫班師回朝而產生大轉向,屆時,最好把資金大舉撤出市場落袋為安。
不過,在此之前,她建議積極型的投資人,如以一年投資為期限,可布局六成資產在新興亞洲市場股票型基金、二成放在原物料基金、一成放在黃金,其餘一成放在亞洲貨幣如新加坡元或港元為主的外幣存款...
提醒,未來最可能泡沫化的市場在於亞洲及原物料,所以泡沫破滅前,這兩個市場的投資報酬率,可以高度期待,但要保持高度警覺。

 

台幣升值 押注十二檔受惠股 撰文:周岐原 
新台幣升值為資產、營建股帶來強大的上漲動能,其中資產股沒有營建受打房政策影響的陰霾,後勢相對看好。尤其是遠東新、裕隆、華新等本業持續改善的指標股,更是投資人觀察的重點。
匯率大戰又來了!新一輪的美元貶值潮,鼓動過剩的流動性成為熱錢,大量投入有利可圖的亞洲,各國貨幣再起升值拉鋸戰。具有「硬資產」概念的營建、資產股,和受惠升值、成本降低的鋼鐵、食品類股,因此應聲大漲。
法人預期,相關族群的股價近期可望相對強勢;其中,受政府抑制房價政策影響,未來資產股的中、長線爆發力,可望強過被「打房」陰霾籠罩的營建股。
八月中,美元指數開啟今年第二波下跌,險些讓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來到今年的新低價位。雖然這次美元跌幅只有8%,但對國內不少傳產股而言,卻宛如一劑大補藥,令股價一飛沖天。
因為在國內,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突破32元後,升值趨勢便一發不可收拾,在連日盤中出現數角的升幅後,新台幣匯率已經突破31元大關。由於新台幣升值向來是資產、營建股的利多,許多傳產股近期演出暴漲行情;像是剛撤回減資案的大同,從5.5元暴漲到8元,漲幅接近五成,就是相當明顯的例子。至於著重內需市場的食品、鋼鐵股,也將受惠台幣升值,有降低成本的效益,獲利結構相對改善。
雖然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發出「新彭三條」,準備遏制國際熱錢炒匯;但法人普遍認為,在人民幣緩升趨勢帶動下,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方向不易逆轉;既然方向確定,那麼相關受惠股接下來,也理當有一段行情出現。

電子下 傳產、資產上
這個概念,若與今年來電子股的頹勢合併觀察,投資人便能很清楚地看出,「電子下,傳產、資產上」,已然是未來中、長期的股價輪動藍圖。
「鴻海股價的變化,很值得投資人深思。」國票金控副總經理張智超就說,十月八日當天,鴻海一反往例、提前公告業績數據—以2535億元的單月營收,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然而值得玩味的是,當天鴻海開高後股價不僅沒受激勵,反而一路回檔,最後以當日最低價作收。「這可能是電子大時代告終的訊號。」張智超說,當電子股利多不漲,就意味著資金正在改變以往偏好,將眼光轉移到傳產股。
「放大到兩岸三地的角度看,台北的資產是便宜很多、很多。」一位匿名的基金經理人連續用了兩次「很多」,來強調對資產股的看法。他認為,雖然資產股近期已出現一波漲勢,但股價回檔休息後,長線還是有上檔空間。他進一步分析,台灣精華土地都集中大台北地區,最具爆發力的地段也在這裡;投資人選股時,應該專注觀察台北縣市,才能找到真正的贏家...
進口產業將受惠台幣升值
升值概念股(再上網查一下)
鋼鐵-中鋼(2002)、東鋼(2006)、豐興(2015)
食品-台肥(1722) 、大成(1210)、佳格(1227)
資產-裕隆(2201)、遠東新(1402)、統一(1216)、三陽(2206)、新紡(1419)、華新(1605)


股、樓、金漲不停 全球貨幣戰爭沒有解藥--《今週刊》老謝開講
謝金河,為《今週刊》發行人兼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
2010年 10月 14日 星期四 11:02 BJT--整理 張雅菁/曾祥進
(本文由台灣《今週刊》雜誌提供,節選自10月14日出版的當期「老謝開講」專欄)

全球貨幣戰爭愈演愈烈,十月五日,日本銀行再度宣布採取新一輪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包括將指標利率從O.一%調低到O到O.一%之間,並成立總值五兆日圓基金,計劃于一年內購入一兆日圓商業本票,資產抵押商業票據及企業債券。另外再購買三.五兆日圓長期日本國債與美國國債。但是,日本政府先前已斥資二百兆日圓阻升日幣,雖一度將日圓貶回到85.87兌一美元,但是藥效很快就消失,這一週日圓一度創了81.38兌一美元的新紀錄。
同一時間,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暗示,美國將重啟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大規模購入資產行動將展開,市場預期十一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推出第二期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造成美元進一步暴跌,美元指數一度推低到76.906,不到半年光景,美元指數從88.708,一下子跌掉一O%以上。
《貨幣戰爭》的作者宋鴻兵先生,十一日在香港《信報》撰文指出:世界輿論高度關注的貨幣戰爭背後,實際發動戰爭的主角是美國,戰爭的主要手段是「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戰爭的主要宣傳訴求是「反對匯率操控」、「反對貿易保護」,促進「全球經濟再平衡」,主要打擊目標則是中國。因為美國瘋狂印鈔票,一來可達到讓美國稀釋債務的目的,二來,海量發行的美元大大稀釋了美元原持有人手中債權的含金量,同時也讓發行美元中的「資產毒素」大大上升。
宋鴻兵認為,美國所發動的全球貨幣戰爭,從本質上看,這是一場賴帳戰爭和資產泡沫戰爭。2008年金融海嘯後「量化寬鬆」出來的「新美元」,是一種典型的劣質貨幣,這種「劣質毒美元」正透過貿易手段進入中國資產負債表體系,美元藉著通過貨幣流通傳染到人民幣,然後再讓人民幣升值。
另一方面,「資產毒素」大幅超標的劣質美元流向全世界,讓黃金這種誠實貨幣身價連番暴漲。我十分認同宋鴻兵這個觀點,照這個趨勢演練下去,一九八五年發生在日本的廣場協議,日圓大幅升值造成的泡沫戲碼,未來的戰場必然在中國。1985年日圓從一美元兌263日圓,經過十年光景,到1995年升值到79.7五兌一美元才結束日圓漫長走勢,日本泡沫在1990年已吹破,但是日圓上升卻持續到1995年。日圓高漲讓日本從此喪失競爭力,進入失落二十年。
假如這場貨幣戰爭的主角是中國,那麼未來年中國必須謹慎接招,才能避免重蹈日本覆轍。
從這個主軸出發,美元持續寬鬆政策,美元走貶,符合美國最大利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創造百年一遇的資金大錢潮,全世界低利率將維持一段時間。目前日本利率已降到零,美元利率0.25%,英鎊0.5%,歐元區一%,以這麼低的利率水平,肯定會徹底顛覆人類投資行為,因為把錢拿到銀行存定存的,都是大輸家,甚至會走到無視投資風險,尋找比定存回報稍高的投資項目,像是連動債(structured notes)利用衍生性工具產生五 六%回報,今年已增值六O%。

台長: jean
人氣(5,3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練功-總體經濟.理財.雜誌 |
此分類下一篇:《平民股神 致富攻略》-財訊特刊100/1月
此分類上一篇:管好1分鐘滾出125倍時間複利-窮忙大解放-商周2008.4.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