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08 13:59:54| 人氣2,67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創意假期玩中學-親子天下20010/02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99.6.7)看到這一期的親子天下談到「校園霸凌為何蔓延?」的內容,覺得很不可思議,什麼樣的思維,會造就孩子有這樣偏差的行為,甚至習以為常,心中感到很痛。
前些天,A跟我說姐姐旁邊那個「太妹」(行為不按牌理出牌的代名詞)換位子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她欺侮姐姐,她用鉛筆刺姐姐,不過姐姐也刺回去。
結果老師就換位子,姐姐說不要告訴你這件事。
也許孩子不會忍著被欺侮,(不過這點是我心裡比較放心的),但我仍然告訴她們以暴制暴,這不是解決事情的方式,我不鼓勵,高年級至國中,是青少年情緒變化大的階段,但他們卻不太會處理情緒,有時會藉由這樣搞怪或欺侮等方式來發洩或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我跟孩子說,不要去招惹他們,遠離他們,我們是女生一定要自我保護(不可白目,用話語剌激他們),但有問題一定要告訴老師,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不要被欺侮卻不說。
Q說,她們老師也是這樣說,還特地放學後留下女生,告訴她們多包容較不能控制情緒的男生和較不乖的女生。
我也跟Q說,你們劉老師是個用心的老師,不然再過沒幾天你們就畢業了,她大可不必管,她苦口婆心,也是希望能拉著你們回到正軌。
  看到「媽媽,你為什麼生氣?」,也許親子關係沒有文中緊張,但讓心也放假一下吧。
這二天,沒有和Q說很多話,也許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一下,心有些累了~
周三學校穿便服,因天有些涼,要求她們穿長袖,但Q又再唱反調(青春期的孩子常是如此),她說不然穿七分袖可不可以,但她沒有七分袖的衣服,要穿我的。我也依她,心想無所謂,只想她多穿些。待我忙完再回頭,看她居然拿著剪刀,剪著衣服上胸前的標籤,當下我生氣了,生氣她不尊重別人,別人的衣服卻隨著自己的意見改變它;而後我要求走了,上學去,因為我的情緒已到滿溢,但剩五分鐘,她牢騷滿腹唸著(這是我希望她能改掉的壞習慣)還沒有吃早餐,還沒綁頭髮,說著那就讓桌上的鮮乳「擺爛」,當下我的火氣再也忍不住,拿起棍子揍了十幾下屁股,罵她說話不經大腦,要求當下把牛奶喝完,她哭著上課去,也讓我一天的情緒都破壞了。
我想,不要求吧~隨她吧,但也把狀況告訴爸爸,扮白臉的爸爸,告訴她是非,和對別人的尊重,我放空一下吧~

(圖片出處博客來網路書局)
以下是重點整理,書中摘錄:

培養領袖氣質的方法2010/02/02 洪蘭
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跟他遇事是否沉著穩健、有沒有膽識很有關係。這個人格特質就是我們所謂的領袖氣質,它一部分是天生,一部分是後天的養成。
林則徐年輕時家貧,在福建省長樂縣的縣衙做個小小的文書吏。有一天縣裡突然接到福建巡撫張師誠四百里加急的文書,捕拿江洋大盜林則徐解省。縣令知道林則徐一向自律嚴謹,絕不可能是江洋大盜,但是上級的命令又不可違抗,便勸他逃亡,願給他盤纏行資。林則徐不肯,說「苟有罪,不逃刑,無則可大白於世,不能含糊了事」。
到了撫轅,才知道原來張師誠看到林則徐寫的簽呈文字簡潔有條理,很欣賞他,卻不知他的人品如何,便用這個方法來試他的膽量,看他有沒有「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涵養。看林則徐果然來報到,很是滿意,便把林則徐留在巡撫的轅門,做他自己的祕書。
過年時,巡撫照例要向皇帝拜表賀歲,張師誠便命林則徐寫這個黃綾奏摺。林則徐恭楷寫好了之後,以為是例行公事,等巡撫看過便可以發送出去。想不到張師誠蘸筆在奏摺上改了幾個不相干的字,叫林則徐回去重謄,要等他回來看過才可發送,送出後才可回家過年。
這件事換做別人就會生氣了,已經除夕了,大家都趕著回家過年,這一、兩個字可改可不改,無關宏旨,為何要故意挑毛病呢?但是林則徐沒有抱怨,提起精神恭楷寫過,等待張巡撫回來看,結果一直等到天亮,巡撫才回來,他注意看林則徐的表情,林則徐臉上沒有不悅的神情。
於是張師誠跟林則徐說:「以前看你的字愈到結尾愈有精神,這是很難得的,今天用這個方法來試你的涵養,現在看來你將來一定會飛黃騰達。」他最後講了一句:「吾兄他日功業將勝吾萬萬,願以子孫相托。」林則徐後來果然不負張師誠的提攜與期望,做到晚清名臣。
一個人能成偉人,一定有跟別人不同的地方,膽識原是只有在突發情境中才可觀察到。張師誠懂得如何觀察人,如果林則徐是千里馬,張師誠可算是伯樂了。
沉著穩重也可以在生活中訓練,平日多讓孩子做事,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情境,觀察到不同人的反應。最主要是萬一事情做錯,不要大聲斥責,使孩子心生恐懼以後不敢再試,更不可過度責罵,使孩子因怕被罰而委過他人。
科學家已在大腦中看到沙盤演練的效果—看到別人做或想像自己做這件事,跟實際動手做活化的是同一個神經迴路。對孩子要訓練他、培養他,讓他像林則徐一樣,對自己有信心,沒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坦然面對不測;盡心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如果抄寫文書是自己的責任,那麼除夕夜不能回家也不能抱怨,因為那是自己的工作。多讓孩子看偉人傳記,不論這人在時空上離我們多遠,我們都能從他的言行中學到他成功之道。

與好書相戀2010/02/02 黃迺毓
多年前,我擔任一場面試的審查委員,任務是要挑選一些教育主管來接受研習課程。三位委員並排坐在教室裡,「考生」一個個進到考場,單獨應對,難免緊張。由於這些應試者都是相當優秀的人才,也都為了更上一層樓而摩拳擦掌多日,我就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請問你讀過什麼好書?可以跟我們分享嗎?」
我以為這是很容易回答的「暖身」問題,應該可以讓他們放下緊張的情緒,而能充分發揮原有的表達力。沒想到,三十多位面試者幾乎沒有人可以回答,雙方對於這種尷尬都很驚嚇。有人坦白的說:「最近因為要準備這個考試,我讀的都是教科書,所以沒空讀閒書。」有人為難的說:「因為工作忙,沒辦法靜下心來閱讀。」有人勉強說了書名,卻無法談其內容。
委員們都瞠目結舌,他們都是教育主管,但都不閱讀!
事後,有位應考者寄了一張卡片給我,他說他被問的當下非常窘迫,想到自己是個教育人員,竟然已經想不起他看過什麼好書,他謝謝我問這個問題,提醒他具備閱讀能力之外,還要有閱讀興趣和習慣。
以前推廣閱讀的人喜歡用「窮人因書而富,富人因書而貴」鼓勵大家要多閱讀,我去北京看到一個書展看板寫著「知識就是財富,成功從現在開始」,令想靠近書攤的我有點不自在。士農工商的排行裡,知識分子被視為社會的頂層,但是為何要閱讀?閱讀的真義是什麼?將閱讀功利化,到底是鼓勵還是阻礙閱讀?如何避免愈讀愈粗俗呢?

有位媽媽在親子共讀後,三歲兒子抱著圖畫書說:「媽媽,我今天晚上要跟這本書睡覺!」有位爸爸形容四歲半的女兒愛上一本圖畫書,以至於「書變成身體的一部分」,什麼意思呢?就是吃飯、睡覺、遊戲、洗澡、上廁所,隨時隨地都要帶著那本書,人與書形影不離。
這些小小愛書人如果沒有愛書的大人繼續陪伴,長大後會不會變成忘了閱讀的人?
這些年有些單位努力的推廣閱讀,很容易被忽視的是閱讀帶給人內心的滿足。有本圖畫書《地下花園》(道聲出版),主角摩斯叔叔是紐約的地鐵清潔人員,但他的住處滿是書籍和畫作,還有一架鋼琴。我每次讀這本書都很感動,為愛書而閱讀,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摩斯叔叔若是為了「升等考試」為正式站務人員而讀書,那就煞風景了。
不只是教育人員,家長更是孩子最重要的閱讀環境,有愛書如痴的父母,會讓孩子感受到從閱讀而來的滿足和喜樂。記得念完博士學位準備返鄉,指導教授臨別教我的最後一招:「你要用談戀愛的心情教書,用約會的心情上課。」
唉,能不能先把富貴和成功放一邊,單純的為享受與好書談戀愛而讀書?

假如教室像電影院2010/02/02 李偉文
不少朋友有點挫折、也有點擔心的問我:「從小我就很注重閱讀對孩子的影響,買了很多繪本,也撥出時間與他們共讀,可是孩子上了小學中高年級後就不太看課外書,怎麼辦?」
雖然電腦與圖像也是很好的學習工具,但是純文字的閱讀對思考與想像力的培養更有效
只看電視、玩電腦線上遊戲無法培養想像力。想像的英文字「imagination」,意思是「一種想像出眼睛看不到的東西的能力」,可是電視或電腦動畫一播放就有影像畫面,無法讓我們自己去想像,只是被動的接受快速跳動、出現在眼前的資訊,無暇讓大腦去思索與探索。換句話說,當我們進行文字的閱讀,碰到不懂的地方或有共鳴之處,都會停頓下來,從過往經驗中去搜尋與比對,這種新訊息與舊有知識相互連結,才容易真正記憶與理解。
以孩子的學習而言,影像與文字扮演著不同的功能,各自有優點也有限制。比如說,影像的敏感度源自於演化遺傳中的基因,也就是任何人都具有的能力,而文字是近代文明才發展出來的,必須後天學習,但是文化的累積與複雜的思考,往往必須依憑文字的協助
換句話說,影像可引起最直接的情緒反應,而且對任何人都有效,沒有門檻、不用事先練習與準備;但文字是間接的媒介,需要經過長期且辛苦的訓練,是有門檻的。
了解這兩者的差異後,就可以善用這兩種工具來協助孩子學習。比如說,我想讓孩子看歷史小說或對歷史科目的學習產生興趣時,我會先找拍得非常精采的歷史電影來看,當孩子被勾起強烈好奇心之後,我再拿相關的歷史小說給他們看。當他們發現原來厚厚的、全是文字的書,其故事比電影所能呈現的內容豐富得多時,他們就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與書中天地的寬廣、無限。
現在好看的電影非常多,題材也非常多元,簡直可以說,只要孩子課程中會學到的領域,都可以找到相關的影片或紀錄片;更棒的是,不用花多少錢,許多公立圖書館或文化中心除了書之外,還有許多影片可以出借,包括坊間不容易租到的紀錄片或教學片,當然,這些資源都是免費的。
記得在民國51年時,高中聯考的作文題目是「假如教室像電影院」,我想,在那時嚴肅、威權的教育體制下,出題老師幫著孩子夢想,假如在教室上課有如像看電影般有趣就好了!
隔了數十年,現在的教室雖然不見得已成了遊樂場,但是上課的形式的確已經生動活潑許多,甚至許多學校每間教室都有視聽設備,教室是可以像電影院了。同樣的,家裡也可以變成教室,只要用點心挑選影片,利用影像引起孩子學習的熱情,是最容易與有效的方法。


愛上運動是幸福的開始-王文華 
健康很重要,運動有助於健康。如何誘導孩子運動,培養孩子運動的好習慣,送他一生受用的禮物?
運動真好,親子運動,更好
我想,每個爸爸、媽媽都曾有這樣的念頭,帶著孩子傳傳球,到籃球場上鬥鬥牛。但工作總是很忙,找不出時間。不要再錯失這麼棒的親子美好時光,畢竟孩子童年只有一回。孩子喜歡什麼運動?和他聊聊。帶他去看場比賽,買些球具給他。我們的目的,無外乎希望他們喜歡運動,願意離開電視、電腦,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運動,保持身體健康。是的,是健康,而且遠比上學重要
最近有則新聞,國內肥胖的兒童日益增多。追究原因,不外乎是父母捨不得孩子做家事;或者因為科技發達,電視有搖控器,電腦遊戲很吸引人,結果孩子們活動的機會變少,多吃少動,學童自然肥胖。
大家都知道,肥胖不好,容易產生心血管疾病。擁有健康的身體,其實比讀書更重要,如果孩子不愛運動,或者沒有場地可以運動,甚至找不到時間運動,那,我們下一代的健康讓人憂慮。
在鄉下,孩子們騎車、走路上學。學校遊戲的空間也大,下了課,孩子操場跑一圈,樓上樓下走一遍,活動量大,運動量也夠。城裡的學校,人多空間小,下了課,走廊、操場人滿為患,不愛動的孩子樂得縮回教室。就這樣上學坐八小時,放學再去安親、才藝班坐三、四個小時。回家後,天都黑了,想去慢跑,路都看不到囉。怎麼辦?
別擔心,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玩。如果他說喜歡看電視,那就表示他真的無聊到發慌,簡單的說法是:他找不到玩的方法與去處。
運動,其實就是玩,帶孩子享受流汗的快樂。給他一顆球,他就會自得其樂的玩,帶他去一塊草地,他就會在草地上跑跑跳跳,只要你願意花點時間,陪陪他,就能讓他動起來。尋找家庭夥伴一起來運動。運動要有變化,獨沽一味,玩久了也會乏味。就像餐廳菜單一樣,總要隨著季節更迭,推陳出新吸引顧客。
想讓孩子們愛上運動,而且維持高昂興趣,運動品項要不定時更新。在孩子還沒發現自己的興趣前,多鼓勵,多樣嘗試,最好每項運動都玩一玩。有些孩子喜歡球類運動,有些著迷水上活動,輪流更替,保持誘因,說不定你還能發現孩子們的興趣與潛力。只是,運動品項這麼多,父母雖然是最好的老師,卻不可能是萬能的教練吧?
怎麼辦?放心!親朋好友、社區鄰居甚至公司同事,都是可以求救與扶持的夥伴。如果可能,你最好找到志同道合的家庭夥伴,孩子年齡相仿,約了一起打打籃球、爬爬山。更好的是,你找的夥伴愈多,可以交換的運動人才就愈多。有的爸爸會羽球,有的媽媽擅長游泳,有的爺爺在行踢毽子。總之,擴充了人才庫,就能易子而教,你和孩子都有更多的收穫。
週休二日不見得要出遠門,住家附近的學校、公園甚至中庭廣場,都是可以利用的場地。
運動就是要大家一起來,一起玩,方便有趣,才能長長久久。
我們家女兒只愛閱讀,不愛動,要她動一動,比登天還難。說要運動,她怕怕;約她去書局,她倒很樂意。從我們家走到書局,來回約莫一小時,書看了,身體也動了,倒是一舉兩得。我的後車廂還有輛腳踏車,不管去哪裡,女兒都可以立刻騎上鐵馬,來認識當地風土民情。家裡的車小,擺不下三輛腳踏車。幸好台灣現在風景區租車方便,到了當地,我們租車和她一起騎,有時興起,她騎車,我們跑步,也很快樂。
飛盤、棒球和羽毛球也佔據我車廂的一角,全家出遊時,只要有空地,哪裡都能玩。有一回在高速公路遇到大塞車,臨時下交流道,就在路旁一所國小的操場上玩起羽毛球。去露營時,簡易的運動器材有呼朋引伴的妙用,原本互不相識的幾戶人家,玩玩球,一下子就熟了起來。隨時隨地,簡單器具,就能增進親子關係。
住公寓,運動怕吵到鄰居,走樓梯是不錯的選擇。有研究說爬十分鐘的樓梯,可以消耗二百五十大卡的熱量,大概是快走的六倍。所以我們回家,向來都走樓梯,不但運動,還可以節能減碳。
爬過住家附近的山了嗎?換個角度登山,你試過沒有?離海邊近的話,去沙灘上跑跑步。台灣四面環海,離山又近,這麼棒的天然環境,上山下海都方便。假日時,實在沒理由和孩子窩在家裡看電視。
和催孩子讀書、寫字比起來,運動更能促進親子關係,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是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看完這篇文章,不如先和孩子相約去運動吧!

 

媽媽,你為什麼生氣?-賓靜蓀 
孩子動作慢、愛頂嘴、功課不好……煩不完的事。你搞不清楚為什麼老有一把無名火?總是把小事變大事,親子關係愈來愈差,整個家像壓力鍋。為什麼會這樣?
每天,很多家庭裡上演著類似的親子衝突戲碼。不論孩子大小、不論為功課、成績或生活常規,父母發現自己總是在生氣,事後卻又懊惱不已:為什麼要為芝麻小事發那麼大的脾氣?而且,換一個悠閒的時刻,孩子同樣的行為可能被允許。
只是下次,到同一個節骨眼,同一件事又讓你氣到爆。你發現,「教」養變成了「叫」養,親子關係變成惡性循環算舊帳。你自認一向愛孩子,根本不想當噴火龍,但就是沒辦法控制。你問自己,到底怎麼了?

情緒衝突變調成家庭暴力
小小的、日常的衝突不好好處理面對,家裡很容易變成「受到情緒污染的垃圾場」。在某些極端個案中,這樣的壞情緒衝突戲碼會變調。家庭暴力的案件逐年增加,其中婚姻暴力比例高達六成,「而且高社經、高教育水準的男性施暴比例越來越高。許多醫生、教授不見得打太太,但會長期使用言語暴力或精神虐待」台灣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同時也是親職專家的盧蘇偉憂心的觀察。

經前症候群則讓媽媽們的情緒隨女性荷爾蒙擺盪。在女性生理期間,荷爾蒙讓人變得敏感、情緒起伏劇烈。儘管研究顯示,只有3-8%的女性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然而,媽媽經常性的情緒波動,卻會影響家庭。長庚醫院婦女身心科醫師蕭美君有一個個案,父母都是竹科高階主管,念小學的兒子卻在某幾天特別容易無緣無故被媽媽打,他偷偷把日子記下來。半年下來,清楚發現媽媽就是在經期那幾天,反應特別激烈、沒有耐性。
回到日常生活,面對自己經常性的生氣,爸媽總覺得很罪惡、愧疚。
「好爸爸好媽媽不是聖人,也有情緒,爸媽不是不能生氣,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教授高淑貞分析。
很多教養衝突表面看來是孩子行為的問題,其實背後反應的是父母本身的壓力和焦慮
當父母自己累了、著急、趕的時候,耐性就會降低,口氣就不好,就容易對孩子任何一個小動作、小行為發脾氣。
壓力大,找不到出口
更往深層探究,有時候,父母的暴躁,其實是累積了許多日常壓力,找不到出口,而家中沒有反抗力的孩子,就成為最大的出氣筒。
長庚醫院醫師蕭美君觀察,愈來愈多媽媽因情緒困擾,前來求助。面對企業要求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面對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許多女性要求自己扮演好生命中的每個角色,卻完全不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沒有一分鐘休息。無法、無處紓解的壓力讓好脾氣、好耐性都不見了。教育程度愈高、一路優秀的媽媽,最希望在人前維持完美的形象。「剛開始的情緒失控還可以清理,但後來就亂成一團。為了面子都在家中解決,孩子被打被罵成為代罪羔羊」蕭美君觀察。
壓力也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擾亂了女性正常的經期。蕭美君分析,更年期的平均年齡提早到四十九歲,四十歲停經算正常,憂鬱症發作高峰期提早為三十八歲,很多女性更是整個亂經,連情緒波動的規律性都找不出來。很多嚴重的個案,都是看到孩子無助惶恐的眼神、聽到童言童語,人際、職業、家庭功能都不對了,才意識到嚴重性。
整個環境給爸爸們的壓力也不小。但是「台灣的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很多人連自己的感覺都抓不到,更不用說去面對了,」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表示。很多爸爸覺得男性的情緒要收起來,不能輕易吐露。有問題不能靠別人,要靠自己。不願尋求幫助、自己又無法紓解,壓力鍋效應只能在家裡爆發。

切割自己與孩子的成敗
家中充滿負面情緒的另一個原因,是父母認為孩子的行為、表現不如自己的預期。父母常用「一切都是為你好」當成自己對孩子惡行、責罵的合理藉口。但是這背後反映的是父母強迫孩子複製自己生命經驗的控制欲望。
人在成長過程中形塑出來的價值觀、理想、自我期待,都會影響自己當父母的角色。一般台灣父母最難拋開成績的魔咒。高淑貞分析,如果是重視功課的父母,就無法忍受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或不努力爭取好成績,「因為那是你不熟悉的人生,你期望孩子走的是一個圓滿順利的人生,就是功課好、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但如果孩子的人生不照世俗社會或你的方向,你就會有很多災難式的思考,你就不放心、焦慮。那個焦慮會影響親子互動。」高淑貞點出很多親子衝突背後的一個迷思。
許多父母也不能切割自己與孩子成敗間的關係。「已經給他們最好的,為什麼還這麼不長進?」的抱怨裡,往往反映出父母自己的野心。「很多父母不自覺的想『透過孩子活出一個完美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因為,『培養孩子』比『面對自己』容易多了。」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在《哪個媽媽不抓狂?》中誠懇反省並提醒。
所以,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但如果反向思考,把親子關係當成彼此學習成長的歷程,孩子功課低落、不專心、掛在網上、晚歸等都不再是問題,只要處理得好,都是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因為是學習,容許彼此有犯錯空間,親子互動品質就會改善。
要能真正享受美好、健康的親子關係,父母需要從三個面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認知。
一、先做自己,再做好爸爸好媽媽
扮演爸媽角色的同時,永遠不要放棄做自己。當你願意為你自己的人生衝刺奮鬥時,對孩子也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他不用為你感到虧欠、遺憾。不要做完美的爸爸、媽媽,為孩子犧牲全部,「因為沒有人可以在委屈的關係中得到真正的幸福」高淑貞說。

了解並接納自己的個性、極限、能力、缺憾及不滿足,調整自己的生命優先順序,想清楚自己人生選擇的後果。爸媽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量去給予、照顧別人。身心俱疲的狀態決不可能有好心情。每天給自己一點安靜的時間、空間去察覺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情緒是一種訊號,背後有一層更深的語言,去了解那語言,去接納、理解自己的憤怒和焦慮,」馬偕醫院諧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建議。
如果可以,讓自己帶著笑容出門,帶著笑容回家。回家前,父母要以高度警覺覺知自己的情緒指數(從○到十),如果在五、六以下,就先不要處理任何事,不要去管另一半、孩子,先處理自己。累了就先去泡澡、喝杯花茶,或血糖低,吃點巧克力,讓自己的能量恢復。
二、欣賞取代挑剔、感恩取代抱怨
提醒自己,做親子關係正向循環的起始者。去欣賞接納孩子可以有他獨立的生命經驗,不須複製你的生命經驗,才能開始欣賞孩子跟你不同的地方;而孩子也會在你的欣賞中,找到他的獨特本質。
用感恩的心情去看自己扮演爸媽的角色。因為這個角色,讓你得以享受給予愛、單純做爸媽的快樂和愉悅,因此你是心甘情願、是為自己做的。抱著感恩的心,孩子也因此受惠。
在盧蘇偉家裡,任何服務都是一種榮幸、一種福分,都值得特別感恩和珍惜。做任何家事的那個人,都一定謝謝家人讓他有這個榮幸替他們服務。有一次他演講到很晚,回到家中已經很累,發現太太也已經累得睡著了,但洗衣機裡的衣服還沒有晾上。他難免抱怨的上陽台去晾衣服。晚風襲來,他突然想到,「能夠為親愛的家人服務,實在是很大的榮幸和福氣,這樣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總有一天會是最後一次,就像孩子從小到大接送也不過到高中,大學就不需要了」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盧蘇偉不是教徒,但是他身體力行,用珍惜感恩的心來服侍自己的家人,就會簡單得多、情緒就不容易波動。
三、示範衝突過後關係修補的態度,以及人際智慧的學習
 在親子日常衝突裡,重要的不是父母在當下做了什麼,而是事後做了什麼。高淑貞建議,父母在情緒平穩後,可以和孩子分享,為什麼自己那樣在意、生氣?親子相處也是在學習彼此對待的人際智慧。爸媽在生活忙碌時,也可以向孩子強調此時此刻不適合討論事情。孩子在重複的過程中,學習到關照父母的狀態。

最後,高淑貞提醒,除非處理的行為很表面,否則改善親子關係,沒有速成做法。任何專家給的建議,不能期待試一兩次就立即有效,要多給新做法一些時間,給自己多一些耐性。「如果你讓孩子在三年內對你失望,起碼也要給他一年時間重新認識你。你關懷他一次,因他沒有回應,就失望;但你打他十次巴掌,為何一次就要他立刻改呢?」高淑貞反問。
親子關係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是一輩子對彼此的祝福,是人生挫折時滋養的來源,」高淑貞說,「任何衝突都不要以付出親子關係為代價。」
要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還是要當壓力的來源?父母的選擇應該很清楚。但是要堅持這個選擇,就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校園霸凌為何蔓延?-張瀞文
根據調查,約一成的中小學生在被霸凌中。什麼是霸凌?孩子為什麼要霸凌?如何經營一個無霸凌校園,確保孩子在沒有懼怕的環境,安心學習?
教書第五年的時候,我透過班上一個女生的聯絡簿才知道,我們班學習成就低、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家瑋,長期被班上成績前幾名的男生抓到男生廁所,將他架起,拿綠油精滴他下體。」台北市某國中教師呂心美(化名)回憶起初次面對學生間霸凌時的震驚。
「我們學校常報警,警察就來做筆錄,學生因為害怕會安分一陣子,不再打架鬧事。」東部部落國中教師方依瑋(化名)道出處理學生霸凌的困惑:「其實這裡的孩子都很樂天善良。我覺得報警不是好方法,但是好的方法在哪裡?」
「那一班的霸凌情形很嚴重,我去做團體諮商,有個學生跟我說:『老師,我白天打他(被霸凌者),晚上打電話給他。我跟他說,對不起,全班都在打你,我沒有辦法不打你。』」擁有多年青少年諮商工作的心理師黃心怡說出霸凌事件中旁觀者的心情。
校園霸凌,教育界的難題
簡單搜尋一下近幾個月有關「校園霸凌」的新聞──台東某專科學生遭同學毆打,圍觀六位同學非但沒阻止,還全程錄影流傳。北縣某國中男學生在校遭肢體暴力長達半年,不但被同學圍毆,還強灌感冒糖漿和增高藥。北市某知名國中女學生,不滿同學爭搶男友,不但毆打被害少女,還扒光她的衣服,以傘柄性侵下體。
這些見報的新聞只是冰山一角。兒童福利聯盟(以下簡稱「兒盟」)從2004年開始對校園霸凌現況做調查,一直到2009年,連續五年調查的數據顯示,約有一成的中小學學生在被霸凌中。問及「我會嘲笑、欺負或打同學」時,答覆「經常如此」及「每天都會」的潛在霸凌者佔了7%。
霸凌的定義,為長期、持續性的對某人予以言語或肢體的侵犯,或者是關係的排擠,或性的凌虐。一般分為語言、肢體、關係、性等四大類型的霸凌。根據兒盟調查,霸凌狀況以「關係霸凌」及「言語霸凌」居多。校園中的欺負多是排擠、言語威脅、嘲弄等「肉體看不見」的傷害。這些許多大人視為「家常便飯」的人際互動,其難辨認的特質常常使師長忽略關切,卻令孩子感到困擾。
兒盟前任研發長王美恩指出,近幾年來暴力型的霸凌也愈來愈嚴重,而且發生的年紀日趨下降,從過去國中生比較密集的狀況,往下延伸到國小五年級。
去年十月,高雄市議員周玲妏做了一次校園問題大調查,發現家長認為教育主管機關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校園暴力」位居第二,遠多過任何的學習問題。
換句話說,霸凌已經不是「少數人」才會遇到的特殊狀況,每個班級都可能有霸凌及被霸凌的孩子,處理霸凌,已經是學校和家庭必須面對的新困難。
為什麼要霸凌?
霸凌現象,不能只看成「霸凌者」的個人問題,而是整體社會環境、校園文化、家庭結構盤根錯節的「結果」。
媒體、網路、電動玩具的暴力化與聳動化,被認為是當代滋養暴力孩童的禍首。兒盟調查研究中也指出,隨著媒體、網路資訊的發達,孩子過早接觸成人世界及充滿暴力的環境,使台灣兒童的認知與行為皆有明顯英雄化、暴力化的傾向。近幾年的網路霸凌,把欺負人的內容貼到網站上公布流傳,被認為是青少年次文化中「很酷」的事。孩子不但從媒體學會如何使用暴力,更利用網路強化霸凌。
近年來的金融風暴,成人世界優勝劣敗與對工作的不安全感,也間接促成孩子的壓力。台灣心理治療協會理事長王浩威觀察:「在這不信任的文化中,大人更強調優勝劣敗,失敗者和成功者的樣貌更容易被標示出來。這種觀念放到學校中,孩子學到:我要保護自己,一有危險,就要攻擊,否則我就變成受害者。」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則認為,廣義來說,多數國中生都是升學高壓鍋下的「被霸凌者」。霸凌到了國中益形嚴重,排除因疾病或家庭因素造成的霸凌行為外,學校的高壓絕對是霸凌行為關鍵的促發點。

「國中環境本身就是一個高壓爐,所有孩子每天從早考到晚,不斷被評比。評比標準是成績和品德,而且品德指的僅僅是你聽不聽話」馮喬蘭語重心長。升學結構篩選出一群「學習成就低落」者,其中有不少聰明的孩子,在現有學校環境中找不到舞台。這些被升學制度與大人世界霸凌的孩子,轉而成為霸凌者,去欺負比他更弱的同學。「這些小孩其實也是被霸凌者。他沒有能耐和本事對抗真正壓迫他的人─爸媽和學校,所以他欺負比他弱的人。」馮喬蘭認為,唯有改變升學結構,讓「學校辦的是教育而非升學率」,孩子才有可能改變。
教師撤守,不作為
另一方面,學校老師的確也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支持。台北市教師會副理事長兼諮輔部部長楊益風表示,近幾年教師地位低落,「現在打老師的學生可能會變成英雄」。
近幾年親師糾紛頻傳、零體罰入法等,讓教師在沒有裝備,沒有新的輔導管教知能下,卻要面對愈來愈雜的學生問題,許多教師乾脆選擇撤守與放任。專門協助中輟少年的勵友中心一位輔導員就表示,他經常進駐國中輔導邊緣學生,很訝異的發現,現場教師面對台下學生的吵鬧或干擾,最常見的狀況是不採取任何作為,彷彿沒有事情發生。在他輔導的中輟生中,許多是被視為麻煩人物的霸凌者,他們心預防霸凌,老師是關鍵人物
他必須了解班級的「團體動力」:誰是領導者、誰是依附者、班級間的人際關係與網絡……中最大的傷害,竟是來自老師的不理不睬。有些中輟學生還願意回校園上幾堂課,只是因為那堂課的老師會關心他、願意跟他說說話。
馮喬蘭建議應將學校當成社會心理輔導中心,讓更多的社工資源、心理輔導專業進駐,幫助學生、教師、家長,提前預防、減少霸凌的發生。讓新的人力進到校園,「增加『新的眼睛』看待學生,才有機會打破壓力鍋文化」馮喬蘭說。
打造沒有懼怕的上學環境
孩子長時間待在我們以為很安全的校園中,但是,若缺少大人的正視與努力,校園環境其實充滿了輕視異己、趨炎附勢、用拳頭解決問題的不安因子,讓孩子懼怕上學,甚至有人因此自殘或自殺。
與其指責霸凌的孩子及其家庭,其實可以更積極理解大人肩負的教育責任,給孩子一個沒有懼怕的上學環境。
在學校,應該從校長開始,宣示經營一個「無霸凌學校」。當然,除了宣示,一定要具體的策略、執行計畫。例如清楚向全校師生知道什麼是「霸凌」,它不只有肢體的傷害,言語的嘲弄、刻意排擠同學都是其中一種。
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柯慧貞建議,學校應藉由定期的不記名問卷,了解校園中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霸凌事件。更積極的作為是,為老師爭取適合的師資培訓課程,讓老師有足夠的技能與時間處理校園霸凌。
一旦霸凌發生,就不單單是導師的事。校長應該負起責任,統籌各處室,甚至援引外部資源,像社工師、心理師、關注青少年議題的民間機構,甚至是中途學校、警政單位,給予教師更多協助。
在班上,老師要去經營友善、同理、團隊合作的班級氣氛。從2004年開始在台灣倡議預防霸凌重要性的兒盟前任研發長王美恩,近年來進入國小校園,帶著老師思考如何創造尊重差異的班級氣氛。王美恩認為,如果等到霸凌發生才處理,成效有限。預防霸凌,老師是關鍵人物,他必須了解孩子及自己的特質,了解班級的「團體動力」:誰是領導者、誰是依附者、班級間的人際關係與網絡…,找到適合班上的方式,經營溫馨、支持、包容差異的文化。
所有的孩子都應該了解,霸凌不只是霸凌者或被霸凌者的事,是所有學生的事。孩子必須更深刻認識正義感、尊重差異、生命價值、友善,學著管理自己的情緒、同理他人的處境。
美國情緒教育知名團體Second Step(第二步)最初是為了解決校園霸凌事件而成立,但是課程到後來發展成情緒教育。以「霸凌」為起點,我們可以教給孩子更多,攸關正義、同理、良善、尊重這些普世價值。
在心態上,不標籤霸凌者或被霸凌者,轉念思考:我還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大人要常常提醒自己,當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往往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霸凌的發生只是求助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習慣在事發後揪出罪魁禍首處罰,以為這就是處理,其實反而加劇了校園中的不平等,孩子學會的不是尊重,而是以暴制暴。
一旦發生霸凌,要求孩子負責任是應該的;但老師更深刻的責任是,透過這樣的事件,讓所有人都有所學習。
教師呂心美回憶,當初得知班上學生家瑋被欺負時,震怒的她決定用校規處分六個欺負人的學生,學生在辦公室回嗆:「大不了記過!」隔天家瑋媽媽在教室外走廊和六個男孩談話,訴說做為媽媽聽聞自己孩子遭遇的難過與心疼。接著她說:「我不生氣,我知道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對他。你們是這麼好的孩子,會這樣做只是因為起鬨,絕對不是惡意欺負他。我希望這件事讓你們更懂得和這樣的孩子相處。」呂心美一直記得那個畫面:家瑋媽媽輕輕的說,但男孩們的頭愈來愈低。後來,男孩沒被記過,他們沒料到自己竟被如此善意對待,他們將這樣的善意回饋給家瑋,以及身旁的人。家瑋媽媽為所有孩子及呂心美都上了一課。
態度上,為孩子搭起最後的正義防線。不標籤與不處罰並不等於姑息霸凌,學生應該知道,霸凌不合法,大人也不允許強欺弱的事一再發生。
在暢銷小說《事發的19分鐘》中,長年在學校飽受同學欺凌的高中生彼得拿槍瘋狂掃射校園,他說:「每個人都說我毀了他們的人生,可是當我的人生被毀的時候,好像沒有人關心。」有時候僅是「漠視」就足以造成巨大的傷害。
更重要的是,國家教育政策應正視校園霸凌現象,提供老師更多資源與協助,改善校園霸凌現況。

 

找回動手體驗的歡樂童年-許芳菊
缺乏真實體驗、缺乏與人連結,會讓孩子失去生命的認同,甚至失去人生的目標。父母該如何幫孩子重新找回失去的美感體驗、真實感動,發現生命的動力?
我已經是一隻老牧羊犬,跑不動了,但還可以跟小朋友講故事」坐在咖啡屋裡,自然作家劉克襄,回憶起陪著孩子一起上山下海度過的綠色童年,語氣感性溫柔。
孩子出生後,劉克襄的自然觀察,做了大轉變,他從人跡罕至的沼澤、海洋,回到住家的社區、公園,帶著孩子一起探索人與自然的關係。有時他帶著孩子進行野外觀察,背包裡唯一的行囊,就是他的兒子和一隻水壺。
「我常常會自言自語,跟背在身上的孩子在講話:『你有沒有聽到鳥叫聲啊?』『有沒有聞到硫磺的味道啊?』『你有沒有感受到風吹過來的感覺?』」,劉克襄說,這就像放古典音樂給孩子聽,而他就是那個古典音樂。
帶孩子親近大自然,親子之間,純粹享受在一起玩的快樂,這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經驗。但這樣的美感經驗,卻逐漸消失在孩子的生活中
宅小孩的危機
2008年,《親子天下》調查發現,台灣有近六成的中小學生最常在家裡玩。近六成的孩子上網、看電視的時間多於運動。
不愛出門、不愛動的「宅小孩」,成為這個世代孩子的普遍樣貌。
一位母親投書報紙,描述她一對兒女:十歲的哥哥回家只想上網打電動,五歲的妹妹放學後只想看電視、吃零食,因為他們在學校都太累了,回家不想再動。父母要用半強迫的方式,才能把他們帶出家門。這位媽媽感慨,「以前處罰孩子是不讓他們出去玩,現在帶他們出去玩,反而好像在處罰他們。」
不愛出門、不愛去戶外玩,缺乏真實體驗的童年,是現代孩子的困境,甚至是人格發展的危機。
美國心理學家薩克斯醫生觀察現代的孩子發現,愈來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只想待在自己房間內,不跟任何人說話,打電玩直到凌晨……他們蹺課,直到被退選或被當掉。」
缺乏真實體驗、缺乏與人連結的結果,會讓孩子失去生命的認同,甚至失去人生的目標。
天下雜誌2009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將近一半的大學生,目前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這幾年投注心力,發展兒童劇團的作家黃春明感慨的指出,台灣現在最大的危機,就在於認同的危機。「沒有認同,就會對自己以外的事情都沒有感情。」
而要產生認同感,很重要就是需要生活的真實體驗、參與。包括對自己的出生地、國家、族群的認同。
「如果孩子都用腳讀過地理了,他就會愛這個地方,他就會對家鄉有感情、有認同,有了這種認同,對孩子的人格非常重要」黃春明說。
黃春明回憶起幾年前一個寒流,他帶著黃大魚兒童劇團三十幾個小朋友,到一個只有二十七個人的原住民分校表演。大家扛著道具到那裡,沒有教室可以用,就在走廊下,藉著兩盞日光燈,一邊說故事,一邊演戲。結果小孩子看得非常感動。
「參與劇團的小孩子,不只是在學演戲,也學習怎麼去做服務。他們參與的喜悅,參與的成果,就會產生一種力量出來,這就是一種情感的認同,是一種最好的教育,」黃春明說。
四個關鍵改變:玩出生命動力
的確,情感的連結,參與的體驗,是讓孩子產生主動學習最重要的動力。

國際知名兒童心理學家大衛.艾肯(David Elkind)指出,「在整個生命循環中,愛、工作和遊戲,是三種鼓舞人類思想和行動的天生趨力。……但如果沒有遊戲的成分,工作會很痛苦。」
該如何將孩子失去的美感體驗、真實感動重新找回來?該如何讓孩子發現自己生命的動力?
行動一
作家黃春明回憶以前鄉下的孩子,想要一隻風箏,從想像到動手做,找竹子、砍竹子、剖竹子、削竹子……,想像怎麼跟風玩。這一整套遊戲,就是一個完整的、有機、多元的學習,他們不只經驗動詞的行為,還有其他的知識,包括人際的溝通、觸感的成長、工具的拿捏。
但現在孩子的動詞只剩下「買」,只有消費,除了買,還是買。「買」,已經成為吞噬孩子動詞的怪獸了。

畫家奚淞也認為,應該恢復孩子的手感教育。他比較過去與現在的教育,「過去很多東西都讓孩子自己做,寫書法、刻印章、很多的手藝活動,這裡面可以玩的空間很大,但這些東西現在都消失了。」
讓孩子多動手做,代替用錢買,找回孩子的動詞,也找回他玩的快樂
行動二
「到戶外玩是充電,在家是耗電(看電視、打電腦)」一位資深的小學老師觀察,現在的孩子與父母,都非常需要去大自然戶外多充充電。
大自然的節氣變化,色彩、質感,不但帶給人們身心慰藉,更是啟發孩子美感的最好環境。從事自然創作的設計師黃一峰就認為,「大自然就是最棒的美術教室。」
兒童心理學家大衛.艾肯,也提醒父母,雖然大部分兒童都喜歡玩、喜歡動,但他們也可能學會怠惰、走向懶散之途,這是為什麼不能讓孩子花太多時間在久坐不動的事情上,像是看電視、打電玩。
要特別鼓勵那些喜歡久坐在家的孩子,多出去戶外活動,走路、運動,讓孩子身心保持一定活力。
行動三
「黑板、天花板、桌椅,對孩子創意的刺激是不夠的」冒險教育專家謝智謀認為,多元的玩,對孩子的發展非常重要。它對於孩子腦部神經元的連結、情緒的健康、人際的互動都非常有幫助。創造孩子多元好玩的經驗,方法很多,不一定要花大錢,更不應只是把孩子送到不同教室學東學西。
自然作家劉克襄非常推薦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坐火車的旅行,尤其是每站都停的慢火車
「火車旅行是最好的探險活動,尤其在某些路線的小站下車,在那裡可能會遇到老人、窮人、鄉下小孩;貧窮的鄉鎮也可能沒有便利超商、沒有網咖。這些跟孩子現有世界斷裂的地方,反而會帶給他們很多的刺激」劉克襄說。
廣播節目主持人范欽慧常常帶著孩子去大自然裡寫功課。有些職業婦女,選擇把孩子送到鄉下外婆家過寒暑假,而不是安親班。這些貼近自然、貼近人與人的體驗,都會帶給孩子許多有益的成長。
行動四
每當寒暑假一到,許多父母就忙著將孩子的假期塞滿行程,深怕孩子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甚至旅行的安排也充滿壓力。其實,放下控制孩子的心,陪孩子一起玩,讓生活中有些發呆、留白的時間,反而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好,也讓親子關係更緊密。就像劉克襄說的,他帶著孩子去大自然玩,並沒有想要影響他們什麼,「我帶孩子去玩,很享受、很快樂,到最後發現帶孩子去玩,最大的快樂、最大的收穫都是自己的,不只看到孩子成長,自己也會成長。」
范欽慧說她喜歡帶孩子出去玩,是因為「我自己也想玩,乾脆找一個地方放鬆自己、也放鬆孩子。」

陪孩子一起玩,最重要的意義,是那份親情、那份父母的愛。因為有愛、又有遊戲,孩子自然會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茁壯、成長。


假期甩開行程表,給孩子一些留白!- 賓靜蓀
現代父母常常將孩子的日常行程塞滿,沒有預留空白時間,等於剝奪了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要為孩子在假期中「無事可做」而有罪惡感,留白與發呆,才能讓孩子主動思考:我想做什麼。
「趕」和「滿」是台灣孩子生活的全部?每天在學校、安親班、家庭之間趕場,剩餘時間又塞滿才藝學習、完成功課、準備考試。連寒暑假也依然滿檔的學習、旅遊行程。台灣父母最常對孩子講的一句話是「快點快點!」好像稍微停下來就表示不努力,閒著、發呆就是浪費時間。

我們養成繁忙的生活習慣,總想在最短時間內做最多事,發揮最大效力。「講好聽是充實,講難聽就是充滿外界刺激,充滿外界對個人的要求,」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郭乃文說。有計畫、有目標當然很好,但不要二十四小時都這樣。這樣的生活習慣成為文化特質,一代代複製下去。「人塞滿了別人的價值觀,就不能跟自己對話,體會自己的時間少,對自我的記憶大部分來自別人,就不知自己想要什麼」郭乃文觀察。
將孩子生活塞滿父母認為應該、正確的各種學習、活動,沒有預留空白時間,等於剝奪了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台安醫院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許正典在門診接觸到很多青少年,發現「他們都陷入一種沒有目標的無聊感,不管書念得好不好,人生都一樣無聊。」因為他們從小就被灌輸,該學什麼、做什麼。
留白是情緒上的需要
如何讓孩子依照自己的速度、知道自己為什麼做一件事?如何讓他安頓自己、找到自己?答案直指生活要留白

生活留白不是一個哲學問題,是一種生活態度、自然法則,如海洋有潮汐。
留白不是表面時間空不空,而是一種不被外在要求、訊息佔據的狀態。「自我感」有機會出現,我感覺到我,我在想些什麼,沒有標準答案的去察覺自己。郭乃文形容,「自我感就像生命情緒的根,深深壓在自己站立的點上,那是自己的土地。你感受到自己站在那裡,這種情緒的定根很舒服,不管你到哪裡。」
留白就是把時間主控權還給孩子,把選擇、負責的能力還給孩子
父母不需擔心孩子沒事做會無聊。因為「無聊,可以培養耐受度」許正典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忍受那種沒事做、不知如何排解、開始焦慮坐立不安的狀態,然後想,我該如何給這樣的焦慮找出口。
無聊,也能培養洞察能力。這樣,他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不會害怕,對自己的決策就感到安心」許正典說。
留白也不是浪費時間。所謂不浪費,是指把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上,但何謂有意義?父母的定義不一定適合孩子,每個孩子也有獨特的定義。只要做的活動,讓自己的感官取得和外界的共鳴,或在其中覺得很自在、很放鬆,就不是浪費。
留白是讓自己的思考萌芽,給自己一種清明的感動,才會產生獨特的色彩。留白可以任何方式呈現,重要的是讓孩子自主、自律、自己去決定。打場球、玩遊戲、彈奏樂器、畫張圖、看本書,甚至就是在自己房間東摸摸西弄弄、發呆,都沒關係。「就是無所謂而為,沒有目的性,就不會太在意自己的表現、別人的看法,樂在其中。無所謂而為做出來的事就是自己最滿意的」許正典形容。
但是,台灣大人小孩休閒時最喜歡看電視、打電腦、電動,就絕對不是留白時刻應該從事的活動。研究顯示,電視、電腦的聲光效果刺激到的是大腦皮質下負責警覺的神經細胞,激發的是人類最原始的能力,人會變得很專注。但這種專注是被動的,不需要訓練、不需腦力的本能,只是病態、變相的注意力轉移,讓自己的思考模式跟著聲光刺激走,結束後會很累、很失落、虛弱。
郭乃文分析,「大腦的神經細胞隨時都在運作,任何刺激、事件都會在大腦裡產生變化,影響,只是你不注意它,它就沒有聲音。留白,就是要先把其他東西先關閉起來,去注意那些無聲的訊息。」
假期裡,如何和孩子共同規劃有創意的留白?

1 和孩子共同體驗放空的狀態
郭乃文建議家長,每天留二十分鐘、半小時陪伴孩子,讓自己的心卡在那裡,把自己放空。讓孩子當主角,不要企圖去改變、左右,不要做任何安排。如果孩子說無聊、沒事做,家長就順從,和他分享自己沒事想做的感覺。觀察他會怎樣去安排這段時間。
2 和孩子共同試驗出一種恰當的留白
像基因排序裡不具特定功能、但少了就影響其他功能的空白因子一樣,不是亂的,也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放得比較輕鬆。
 
父母是孩子一輩子的教練,比任何人都更熟悉孩子,因此最有機會去引導他跟自己的生命對談。讓孩子在留白的生活中,體會到他生命情緒的根之所在,是父母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台長: jean
人氣(2,67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勵志.教養閱讀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第56號教室的奇蹟》-雷夫.艾斯奎
此分類上一篇:《小和尚的白粥館2》 釋戒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