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2-10 17:34:33| 人氣2,89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雪閱讀:曹丕《典論‧論文》


大雪閱讀:曹丕《典論‧論文》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台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今之文人:魯國孔雿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自以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

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謂己為賢。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於饑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論,成一家言。

白話:

文人互相輕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傅毅和班固兩人文才相當,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輕視傅毅,他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說:「傅武仲因為能寫文章當了蘭台令史的官職,下筆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總是善於看到自己的優點,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種體裁,很少有人各種體裁都擅長的,因此各人總是以自己所擅長的輕視別人所不擅長的,鄉里俗話說:「家中有一把破掃帚,也會看它價值千金。」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


當今的文人,只有魯人孔融孔文舉、廣陵人陳琳陳孔璋、山陽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幹徐偉長、陳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應暘應德璉、東平人劉楨劉公幹等七人。這「七子」,於學問是沒有什麼遺漏的,於文辭是(自鑄偉辭)沒有借用別人的,都各自像騏驥千里賓士,並駕齊驅,要叫他們互相欽服,也實在是困難了。我審察自己以衡量別人,所以能夠免於這種拖累,而寫作這篇論文。王粲擅長於辭賦,徐幹不時有齊人的習氣,然而也是與王粲相匹敵的。如王粲的《初征賦》、《登樓賦》、《槐賦》、《征思賦》,徐幹的《玄猿賦》、《漏卮賦》、《圓扇賦》、《橘賦》,雖是張衡、蔡邕也是超不過的。然而其他的文章,卻不能與此相稱。陳琳和阮瑀的章、表、書、記是當今特出的。應暘平和但不夠雄壯,劉楨雄壯但不夠細密。孔融風韻氣度高雅超俗,有過人之處,然而不善立論,詞采勝過說理,甚至於夾雜著玩笑戲弄之辭。至於說他所擅長的,是揚雄、班固一流的。一般人看重古人,輕視今人,崇尚名聲,不重實際,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總以為自己賢能。

大凡文章的本質是共同的,而具體的末節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駁議適宜文雅,書信、論說適宜說理,銘文、誄文崇尚事實,詩歌、賦體應該華美。這四種科目文體不同,所以能文之士有所偏好;只有全才之人才能擅長各種體裁的文章。文章是以"氣"為主導的,氣又有清氣和濁氣兩種,不是可以出力氣就能獲得的。用音樂來作比喻,音樂的曲調節奏有同一的衡量標準,但是運氣行聲不會一樣整齊,平時的技巧也有優劣之差,雖是父親和兄長,也不能傳授給兒子和弟弟。

文章是關係到治理國家的偉大功業,是可以流傳後世而不朽的盛大事業。人的年齡壽夭有時間的限制,榮譽歡樂也只能終於一身,二者都終止於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樣永久流傳,沒有窮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於寫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見表現在文章書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辭,也不必托高官的權勢,而聲名自然能流傳後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周易》,周公旦顯達而製作了《禮》,不因困厄而不做事業,不因顯達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輕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陰,這是懼怕時間已經流逝過去罷了。多數人都不願努力,貧窮的則害怕饑寒之迫,富貴的則沉湎於安逸之樂,於是只知經營眼前的事務,而放棄能流傳千載的功業,太陽和月亮在天上流轉移動,而人的身體狀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間就與萬物一樣變遷老死,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孔融等人已經去世,只有徐幹著有《中論》,成為一家之言。



《典論》,是三國時代曹丕有關政治、文化的一部學術論著,全文共有22篇,全書大概在宋代亡佚,現在只存《自敘》、《論文》、《論方術》三篇。當中《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被南朝蕭統選入《昭明文選》。

著書背景
根據史料記載,曹丕與父親曹操及卞太后關係不及弟弟曹植,楊修等人又不斷稱讚曹植之文采,皆不利曹丕爭嗣。因此曹丕藉此書使曹操另眼相看。

振興文學地位
建安以前,文學地位並不獨立。當時,揚雄竟斥漢賦為「童子雕蟲篆刻」,曹植也認為「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

曹丕在《典論》呼籲作家要以古代聖賢「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為榜樣,努力改變目前這種「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的精神狀態,培養自己具有一種脫離功名的心態。曹丕以「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稱頌詩賦,使文學趨向自覺的深刻表現。

根據《三國志》及《魏書》記載,曹丕寫成《典論》以後,「集諸儒於肅城門內,講論大義,侃侃無倦」。 胡衝《吳歷》亦提到曹丕「以素書所著《典論》及詩賦餉孫權 ,又以紙寫一通與張昭」。 《魏志》又記載,後來魏明帝太和四年二月戊子,「以文帝《典論》刻石立於廟門之外」及大學,共有六碑」。表明曹丕自己及其後人都很重視這部《典論》。

台長: 讀.冊.人
人氣(2,893) | 回應(1)| 推薦 (14)| 收藏 (0)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人生:人物風采 |
此分類下一篇:大雪閱讀:范毅舜《普羅旺斯的聖誕夜》
此分類上一篇:立冬閱讀:馬明博《心中自開來》

(悄悄話)
2016-12-11 16:31:2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