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閱讀:《進擊的鼓手》Whiplash
導 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
演 員:《分歧者》麥爾斯泰勒(Miles Teller)、《蜘蛛人》JK西蒙斯(J.K. Simmons)、《歡樂合唱團》梅莉莎班諾伊(Melissa Benoist)、《殭屍哪有這麼正》保羅萊瑟(Paul Reiser )
這是一部2014年達米恩·查澤雷編劇並執導的美國劇情片,麥爾斯·泰勒和J·K·西蒙斯主演。影片於2014年1月16日在日舞影展上首映並贏得評審團大獎。之後索尼經典電影取得影片的國際發行權。J·K·西蒙斯贏得許多最佳男配角獎,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最佳混音三個獎。
劇情
紐約著名沙佛音樂學院的新生安德魯·尼曼,由於從小就學習打鼓、並且能力非凡,而一直夢想成為巴迪·瑞奇一樣的傳奇鼓手。當時,學院高級爵士樂教師泰倫斯·佛列契一日看到安德魯在打鼓,感覺到他身體裏隱藏的潛能而將他列進自己競爭激烈的學院高級爵士樂團中。一開始,安德魯被選進佛列契的班後讓他看到了夢想的曙光,但他很快就發現佛列契是一個會虐待學生的教師,並且採用一般人無法承受的方式去辱罵任何讓他不滿意的學員。就在第一天,樂團開始表演音樂家漢克·里偉所創作的「鞭擊」時,佛列契單單就因為安德魯沒掌握好節奏就對他大罵一通,甚至達到當眾羞辱、扇巴掌的境界。
一次大受挫折並沒有讓安德魯喪失積極性,在樂團即將作為一場爵士樂比賽的代表團時,安德魯不慎放錯了首席鼓手卡爾·泰納的樂譜而讓他無法上場。安德魯則是第一時間代替了他,並以優異表現為學院掙了榮譽。為此,佛列契將他升格為首席樂手,但之後卻似乎為了打擊他的積極性,請來了安德魯在初級班上的搭檔鼓手瑞恩·康納利,將他坐上了首席位置。安德魯為此極度不滿下,為了讓佛列契改變主意而專心打鼓,打鼓打到兩隻手上的磨出的繭子流血。一刻起,安德魯的性格從此發生了巨變,從彬彬有禮變的狂妄自大,甚至認為自己的女朋友妮可會拖他的後腿而與她分手。一日,佛列契到了課上後眼淚汪汪,訴說自己原來的一個才華橫溢的學生肖恩·凱西出車禍去世,之後開始指揮樂團演奏「大篷車」時,因為心情不爽而一直不接受康納利、安德魯和泰納無法打出完美無缺的400拍節奏,於是通過幾個小時的一一磨練、選拔,最終讓安德魯得到首席位置。
就在第二天的爵士樂比賽中,安德魯趕往過程中由於巴士拋錨而被迫租車前往,遲到後發現佛列契已經決定讓康納利上場。安德魯忍無可忍下與佛列契對罵了一通,卻突然想起自己不小心將鼓和鼓棒忘在租車中心。安德魯爭分奪秒跑回去拿時遭遇車禍,勉強活下來、拿回東西後衝回了音樂廳,但在演奏過程中由於受傷而無法跟上節奏,最後被佛列契本人勒令停止。一刻,安德魯在暴怒下當眾暴打了佛列契,也因此由於暴力行為而被音樂學院開除。之後,安德魯遇到了肖恩·凱西家長的律師,得知肖恩的真正死因其實是上吊自殺,原因都是因為上了佛列契的課之後患上焦慮與憂鬱症。在聽到肖恩的家長為了防止佛列契繼續教學、殘害學生心靈後,安德魯答應匿名作證,而佛列契也因此受到教學不當的指控而被學院解僱。
幾個月後,安德魯放棄了音樂夢,在註冊了新的大學後跑到餐廳打工,一天晚上經過一個爵士俱樂部後,發現佛列契在臺上表演鋼琴。師徒倆在巧遇重逢下喝了一杯,而佛列契也交代自己在沙佛學院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不想要浪費優秀音樂人才;自己只是靠著魔鬼教學方法將學員的能力逼之臨界點,藉以激發出潛能乃至超越極限。之後,佛列契因為急缺人手而邀請了安德魯,來為自己在接下來的音樂節上的專業樂團幫忙演奏打鼓,而安德魯原本打算邀請妮可前來觀看,並藉此機會和她重修於好,但誰知妮可已經移情別戀而拒絕了他的邀請。
在音樂節當天,安德魯與樂團上場時,佛列契卻惡狠狠地向他走過來,說自己早就知道是安德魯作證罷免了他,於是在演奏時拿了一個安德魯完全不會的音樂指揮。就在安德魯因為技巧生疏、跟不上節奏而丟臉下場、打算回到父親懷抱裏時,安德魯在一瞬間突然決定放手一搏而沖回了舞臺上,決定越俎代庖、打破了佛列契的如意算盤,以打著「大篷車」的節奏來領導整個樂團。佛列契氣沖沖下為了避嫌及防止引起公憤,只能乖乖跟他配合指揮,但就在樂曲演奏結束時,安德魯卻任然沉浸在打鼓狀態、走火入魔,打鼓速度超越了一般人根本無法掌握的節奏。就在安德魯完美的獨奏了奢華的鼓奏後,佛列契終於對他露出了一絲笑容,並與安德魯一起完成了演奏。
角色
麥爾斯·泰勒 - 安德魯·尼曼(Andrew Neiman)
沙佛音樂學院的新學員,一個年輕、有夢想、有野心的爵士樂學員,專長是打鼓,夢想成為一個像巴迪·瑞奇一樣的專業鼓手。
J·K·西蒙斯 - 泰倫斯·佛列契(Terence Fletcher)
沙佛音樂學院的爵士樂指揮家,是個有虐待心理的音樂教師,一板一眼、冷酷無情,常把學員逼迫到臨界點。
梅利莎·拜諾伊斯特 - 妮可(Nicole)
安德魯的約會對象,在劇院的小吃店工作。
奧斯丁·斯托威爾 - 瑞恩·康納利(Ryan Connolly)
:佛列契找來的新鼓手,能力非凡,是安德魯的競爭對手。
奈特·朗恩 - 卡爾·泰納(Carl Tanner)
佛列契課上的上一任核心樂手,能力僅此於安德魯。
保羅·萊瑟 - 吉姆·尼曼(Jim Neiman)
安德魯的父親,離婚後獨自撫養安德魯長大。
製作
劇本的靈感來自於達米恩·查澤雷的經歷:他年輕時是個鼓手,而他的老師有點瘋狂。後來他就從這段記憶里挖掘出了一些東西,故事核心是男主角以及男主角與其老師之間「不太健康」的師徒關係。
編劇查澤雷最初創作的劇本有85頁,劇本得到看好後,Right of Way Films 和 Blumhouse Productions 公司的團隊幫助將其劇本改編成18分鐘的短片,強尼·西蒙斯和J·K·西蒙斯主演。由於短片在聖丹斯影展上收穫許多好評,因此查澤雷在得到製片商的有力資助後將劇本改拍成完整版的劇情長片,成本為330萬美元。麥爾斯·泰勒擔任新的年輕主演,J·K·西蒙斯繼續飾演教師。主要在洛杉磯取景拍攝。
獎項
第72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J. K. Simmons
第6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Tom Cross)、最佳音效(Thomas Curley, Ben Wilkins, Craig Mann)
2014美國電影學會獎:年度十佳電影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紐約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俄亥俄中部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Tom Cross)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Tom Cross)、最有前途製作人(Damien Chazelle)
Dallas–Fort Worth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非洲裔美國人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底特律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喬治亞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
印第安納電影記者協會: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
愛荷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年度突破製作人(Damien Chazelle)
鳳凰城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猶他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Damien Chazelle
最佳男配角:J. K. Simmons
最佳剪輯:Tom Cross
最佳混音:Craig Mann, Ben Wilkins 和 Thomas Curley
自己很喜歡這部電影,因為音樂很迷人,讓人在一種非常舒服的狀態下欣賞電影。
電影中有許多爵士樂團練習表演的畫面,這應該容易讓像自己這種沒有音樂素養的觀眾覺得沉悶的畫面,導演用許多特寫畫面(手彈鋼琴、俯視打鼓鏡頭、打鼓時手部的特寫、銅鈸表面漸起的汗水、手指按薩克斯風鍵等),畫面富有變化讓觀眾不會覺得沉悶。
電影不像一般勵志片,不是那種告訴觀眾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成功的電影。與其說是勵志電影,自己反而覺得電影在描述一位表演者「執著」近乎入魔這件事。
要成為頂尖表演者,比別人還要努力練習是免不了,主人翁安德魯就有多次打鼓打到流血,OK繃一貼又繼續練習到滲血,最後乾脆弄個冰桶直接來冷卻傷口的血液。因為該位置只能有一個人上場演出,競爭者彼此間互相仇視、比較;這些部份都會讓自己想起《黑天鵝》這部電影,同樣都是為夢想不顧一切。
主人翁安德魯有多執著?從他開車時被車撞,奮力從翻倒的車中爬出還是堅持要跑去會場演出這點可以看出。電影在詮釋一種「許多知名的表演者已經執著到只關注在自己的喜好上,而不管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這部份用妮可這個角色來詮釋。安德魯自命不凡,寧肯「早逝」但被眾人記住與談論,也不願默默無名過著平淡的一生。他不願花時間與女友相處,只想專注於成功。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在某項目有不凡成就的人,都無暇顧及家庭、朋友等人際關係;電影就是想闡述這點。
此外電影還想表達一個核心概念就是「努力不一定會讓你成為最頂尖的表演者」,這關係到天份(另外兩位鼓手就沒有那樣的天份)、努力程度,此外還需要被「刺激」。
佛烈契就是信奉此信念,以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為例,說他早期表演技術極差,鼓手 Jo Jones 看不下去,直接把鈸拔下來丟他,當眾受此大辱的他下定決心苦練,才有後來的「大鳥」(Yardbird) 查理·帕克。
查理·帕克苦練後吹奏薩克斯風的速度相當驚人,電影讓安德魯也在苦練打擊的速度,可能是個對照或致敬。
其實佛烈契也是個相當「執著」的人,他認為這種刺激能最有效激發出人的潛能,所以總是語帶羞辱、謾罵的對樂團學員咆哮。
就像我們認知中美國文化講究「讚美」,總是把很好(Good job!)、沒關係(It's OK)掛在嘴邊,佛烈契認為「很好是殺傷力量最大的兩個字」,他認為過於容易滿足自我表現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自己認為電影在角色塑造厲害,尤其是佛烈契這個角色:他很準時(一秒鐘都不差的整點開門,在劇中是個笑點)。執著於學員做出完美的表現(包括音準、步調)。總是語帶羞辱與謾罵,還會動手丟椅子、打巴掌。即使把練團時間拖上六小時也要在三位鼓手中找出能完美呈現他想要的狀況的鼓手。他討厭人沒有自主想法、不了解狀況的人;所以那位沒走音但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走音的學員被他趕走,不知道自己步調是太快還是太慢的安德魯被他呼了好幾個巴掌。他其實是個面惡心善的人,是真心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的那種;尚恩‧凱西過世那段可以看出,雖然他口頭總是說「別壞了我的名聲」,但他在意學員的程度也更甚一般人。
電影結尾玩一個報復。
先是因為安德魯被律師誘導說出對於佛烈契不利的話,佛烈契被學校辭退只能在小酒館現場表演賺取生活費。佛烈契邀請安德魯來幫忙演出,告訴他要演出的曲子是他練習過無數次的那兩首。等到真正上場表演時,佛烈契跑到他面前說了一句「你以為我不知道是誰告密的嗎?」,表達出對「就是你這個告密鬼」的不滿,佛烈契露出一個「等著出糗吧你!」的詭異微笑後就開始指揮。安德魯這時才發現他的樂譜跟其他成員都不同,結果當然是出糗,一如他以前用哭泣、跑去找爸爸擁抱的方式來處理。
但他不甘就此受辱,選擇逃下台,於是他跑回場上,「先聲奪人」的演奏出自己苦練過多次的那首曲子;這次換他回嗆佛烈契「等我給你指示吧」,他沒說出口的話則是「我先演奏啦,若你的樂團不跟上來,這次出糗的變成是你們啦!」
會覺得像「致敬」哏的原因,是因為這段有呼應到前面查理·帕克被羞辱的故事;但是電影編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完美反擊,在震動人心的音樂表演中,做出了一個會想讓觀眾跳起來鼓掌叫好的完美Ending。
導演在用不一樣的手法說故事上做了很多的嘗試,企圖心很強,可以感受到這些點,表現的也很不錯;但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好,把想展現的技巧再明確一些,再細膩一些。
絕大多數行業或圈子都是一樣的,人們都會想成為最受到注目的那一個,這必須先讓自己以成為最頂尖的人物為目標。
那些成功的人總規勸我們「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就像我一樣」(那會讓粉絲有種「我也能成為他」的信念)。但事實上我總認為,除了需要天份、超乎常人的練習外,運氣其實也很重要。
我們總是不會去注意那些在辛苦努力過程中失敗的人,每天都有許多人做著星夢,但能被大眾所記住的並不多;
執著往往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特定,但不是每個執著的人都會成功。
自己想努力不該是為被眾人記住,而是出自於自己的興趣與認同,為了趣而努力,沒有成名也是很棒的過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