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31 12:35:54| 人氣1,8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滿閱讀:把競爭力變動詞…



小滿閱讀:把競爭力變動詞…

文/吳育宏(LAICA萊卡公司營運協理)
商業「理論」到底有沒有用?長久以來一直有正反兩面的看法。累積愈多實務經驗的人,愈容易給理論一個負面的評價。他們認為理論只是紙上談兵,很少能解決實務上的問題,甚至可能誤導迷信理論的人。

其實我對理論一直抱持中性的態度,原因是它提供一個「靜態」的架構,讓我們對商業環境做出簡單的構圖與分析。然而,環境永遠是「動態」的,所以即使理論一開始適用,時空稍有變動,當然也會變得不適用。

近幾年來各種行銷通路、商業模式的「轉型」與「變形」,不知道推翻了多少傳統教科書的理論,就是最佳例子。

便利商店從販賣日常消費品的通路,十年間在台灣轉型為「通路怪獸」,衝擊了食衣住行育樂甚至金融服務等領域。

百貨商場以往是商品為主、餐飲為輔,如今商品在實體通路的銷售表現不斷下滑,餐飲反客為主,成了百貨商場聚集人潮、帶動周邊銷售的主要力量。

至於從「線上通路(on-line)」轉戰「實體(off-line)通路」,或者從實體通路轉戰線上通路的業者型態洗牌,更是不勝枚舉。行銷通路的界線被徹底打破,我想沒有任何一個教科書的理論可以完整闡述這個現象。
商業模式的變動更是常態。電子代工大廠如鴻海、廣達,是全球製造業舉足輕重的企業,如今他們不再守在工廠內部,多年前早已將觸角延伸到創新研發、數位雲端甚至通路經營等領域,不鴨子划水、盡早布局的廠商,可能就變成下一波被淘汰的名單。

理論無用嗎?我不這麼認為。若是沒有傳統的理論,我們連評論這些變動、趨勢的共同語言都沒有。

理論給了我們一個框架,讓我們知道實務情境是如何脫離框架,向哪個方向脫離、脫離了多遠。
只是在變動愈來愈快速的時代,管理者要學習不斷推翻理論、重新定義理論,將環境分析、策略擬定、執行與修正等活動都建立在「動態」的基礎上。

換個角度來說,我認為未來的理論或教科書只有一句話不會改變:「競爭力不會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才對。」
本文內容摘自以下網頁:

http://udn.com/news/story/7244/1704443

台長: 讀.冊.人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