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閱讀:侯吉諒《紙上太極》
書名:《紙上太極:生活中的書法美學》
作者:侯吉諒
男,1958年生,台灣嘉義縣人,台南一中、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畢業。為前故宮副院長、文人畫大師江兆申的弟子。
現專職詩詞、散文、書法、水墨、篆刻等藝術創作,並長期致力筆墨、紙張的材料研究,與書法創作教學。
曾獲三次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國軍文藝金像獎」、空軍「藍天美展」書法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1997年度詩人獎等。
已在台灣、日本、美國舉行多次個展,於2004年4月,應邀至美國華盛頓展覽,並在美國國務院、馬里蘭大學演講及創作示範「一張畫的完成」。
侯吉諒精通詩文、古典與現代文學,文學風格精緻凝練、長於變化,而題材多能切入資訊時代工商社會的現實生活,並深刻探討後產業時代的生活內涵,因此建立「城市詩人」的良好形象,其寫作技巧與關懷主題常為年輕一代作家所追隨模仿。
侯氏亦擅長書畫、篆刻,為難得一見之全方位創作者,因長期接觸中西方各種藝術,作品中深入古典而又具有強烈的當代意識,自由運用各種藝術語言的轉化,亦成為侯吉諒創作的主要風格及特色。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14958?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311
內容介紹:
從一張紙、到一首詩、到一件書法。
書法名師 侯吉諒,第一本最美的書法散文作品,
有文、有字、有圖,有生活、有感覺。
為何要寫書法?什麼才是文人畫?寫書法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學了一年就可以辦書法展覽?
冬天適合寫什麼字?究竟是練心練氣還是練字?
一本書,用書法看盡人間百態。
一旦進入「書法態」,這個時候寫字所反應的,就幾乎是整個人的內心狀態。一個人的個性、性格、情志、修養,一時的情緒、心境,甚至內心的愉悅與焦慮、悲傷與快樂,都會在筆下流露出來。
書法之美有如「雲深不知處」,其深奧幽遠,讓人探索不盡,妙趣無窮。
這些年來,作者幾本關於書法學習的書,在海峽兩岸三地都獲得很大的回響,可見書法的學習,並不因為電腦網路手機的流行而被時代淘汰,反而更因為寫字機會的減少,大家更嚮往動手書寫的快樂。藉著希望能夠傳達這種書法的美感與快樂,一同與讀者們分享,無論有沒有學習書法,都可以感受書法之美。
《紙上太極》是作者第一本以書法為主題的散文集,希望以較為感性的文學性筆法,讓大家更易於理解書法的種種境界,進而提筆寫字,體會流淌在筆墨之中靈動氣韻、奧妙境界。
書中摘選片段
★紙上太極
書法是紙上的太極,無動不舞,無往不復,一筆一畫都是力量的初生、推衍與回收。書法的天機如太極,只是一陰一陽的起承轉合,卻包涵了四季的輪迴、晨昏雨晴的變化,沒有起始,也沒有終結。
★定靜生慧
寫字的當下沒有我的意識,但一個人的生命、修養、喜怒、哀樂,都透過筆墨、轉化為字跡,在紙上靜止的流動。
★書法的修行
學書法而不了解傳統文化,就很難把書法寫好,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技藝也都是如此,所謂「技進於道」,不了解這門技藝的內在精神所在,技術只能到達一定程度,而無法再進步。
★安靜寫字,調和身心
寫書法可以修心養性,但其實,要先修心養性,才能把書法寫好。如果不能心跳正常、呼吸平緩,手指穩定,根本不可能寫好書法,不能寫好書法又要硬寫,難免寫得心浮氣燥,越寫越糟,越寫越糟就越心浮氣燥。
★書法的理性與感性
《書譜》是草書,〈自敘帖〉也是草書,有趣的是,同樣的草書,表現出的卻是一個理性、一個感性。〈自敘帖〉是抒情的,《書譜》是說理的,但〈自敘帖〉也有敘述的部份,《書譜》當然不乏抒情的筆法,兩者的成就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這樣的草書成就,卻發生在楷書的理性精神最鼎盛的唐朝,這似乎也是書法的理性與感性必然同時並進最好的說明。
★日常生活中的寫字
寫字是一種技術,任何技術愈到了高深的程度,愈需要下功夫練習,練習不一定可以有什麼突破,但卻是保持高峰的唯一方法。
★不同季節、時令的書寫心情
‧寒冬酷冷,宜書秦篆漢隸,以白酒助興,則時間蒼莽之感,皆在筆端流動。
‧盛暑高熱,何妨赤膊寫狂草,亦有一種酣暢的快意。
‧暮春初溫,最宜泥金箋小字行書,抒發空氣中流動瀰漫的生機。
‧秋風悲涼,當用老紙書舊作,寫一種無可如何的感傷。
★書法的美學
寫字之前,要泡筆、要整理毛筆、磨墨、準備紙張、字帖,這些過程影響後面寫字的效果這樣才可以讓一個人進入準備寫字的身心狀態。學書法不能只學寫字的技術,還要學習如何使書法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所謂色聲香味觸法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觀念想法,都在書法的潤澤當中,而後書法必能成為生活中的美的享受。
本書特色
※書法名家侯吉諒,第一本以書法為主題的生活美學散文書。
※除了書法的手寫基本知識,也涵蓋古代現今的書法大觀。
※以一種文字的敘述,挑起五種感官,感受色聲香味觸覺的美的享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14958?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311
目錄:
輯一 紙上太極
一、紙上太極
1.磨墨寫字
2.泡筆淨心
3.筆下含情
4.紙上太極
二、書法如道
1.定靜生慧
2.潛移默化
3.傳道授業
三、墨說從頭
1.初學書法初磨墨
2.故宮的墨
3.江老師的墨
4.王國財研究墨
5.詩硯齋墨
四、墨韻穿越
1.墨的穿越
2.墨分五色
3.墨的韻味
五、做筆的故事
1.做筆很難,用筆更難
2.選錯毛筆,影響嚴重
3.學習書畫,首要尊師
4.筆墨紙硯、天份才情
六、一張好紙的故事
輯二 書法與修行
一、書法的修行
1.書法連結中華文明
2.漢字發明的大智慧
3.書法有道
4.書法與時代
二、禪與書法
1.書法的無限抒情
2.禪與書法、同中有異
3.專心寫字、定靜生慧
三、字如其人
1.書品與人品
2.手寫的奧秘
3.中文輸入法的危害
4.書寫是深度的閱讀
5.安靜寫字,調和身心
四、懸腕寫字
1.臺靜農傳奇
2.寫毛筆字到底要不要懸腕
3.人體的自動力學工程
4.蘇東坡的啟發
5.懸腕要怎麼練
五、書法與技法
1.心靈手巧與藝術家
2.以拙為美
六、書法的理性與感性
1.《書譜》的寂寞與繁華
2.〈自敘帖〉自得其樂
3.書法理性與感性
七、日常生活中的寫字
1.偶然欲書
2.書寫的季節
3.不同季節、時令的書寫心情
4.現場揮毫
八、書法的生活美學
九、為什麼要認識書法
1.不懂書法,不了解文化
2.學寫書法不等於懂書法
輯三 修書,問道
一、修書問道
二、師徒與師生
三、道家王淮
四、朱龍盦及其他
五、大和尚寫字
六、先文人,後畫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14958?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311
書摘:
磨墨容易,也不容易。只要墨條好,總是可以磨得黑,然而墨要磨得細緻,要有輕風拂花的心情,要有力透硯面的巧勁……
一、磨墨寫字
寫字,從磨墨之前的倒水開始,就要有清淨之心,也要有雅潔之意。
磨墨倒水,要用水滴細注,水在硯堂如露珠在荷葉上凝聚成珠,如心神的專注。
磨墨容易,也不容易。只要墨條好,總是可以磨得黑,然而墨要磨得細緻,要有輕風拂花的心情,要有力透硯面的巧勁,旋旋而轉,如熱釜融臘,把所有焦躁、不安、雜思、異念,都緩緩磨進烏黑發亮的墨液之中,像煥發而內斂的精氣神。
磨墨如打坐,然而打坐卻容易雜思不斷,磨墨則專注於水、於墨,一兩分鐘就可以進入寫字的狀態。
現代發明的墨汁太方便,因為方便,所以容易隨便,隨便就容易散漫,不能起敬重之心,寫字也就等而下之了。
二、泡筆淨心
當乾燥的筆毛在水中散開、潤化,緊繃的心境也隨之清涼柔順。
寫字要靠毛筆,而使用毛筆要靠敏銳溫潤的心情。乾燥的筆毛浸潤之後,像茶葉一樣在水中舒展,恢復了生命,散發光彩。
書法以晉人行草最為「風流」,風流者,如風般的流動也,每一根細逾髮絲的毫毛都必須隨著書寫者的手勢,而在筆畫中流動,流暢、優雅、輕風一般的溫柔。
把乾燥的毛筆泡入清淨的水中,是一種清淨身心的儀式,當如觀音手中的柳枝,把瓶中的淨水灑向眾生,醍醐清醒諸多貪瞋癡愚,多看一眼毛筆如何在水中復活,寫字便多一分溫柔。
三、筆下含情
書法就是寫字,但也不只是寫字。
古人寫字最媚的大概是趙孟頫。媚者,妍也,嫵媚有致,不是那種媚俗的媚,古人形容王羲之的字也是用「媚」字,是後來的人對媚的字義發生改變,才有貶低的意味。明末清初,有人認為王羲之的字「沒有丈夫氣」,那是因為不懂媚字的字義演變。古人的書法觀點有許多都是錯誤的,讀書要如深度呼吸,常常吐故納新。
趙孟頫的字有一種天生的貴氣,一切喜怒哀樂、窘窮憤慲,都可以被他寫得雍容華貴。人生豈是沒有苦難?筆墨中怎麼可能沒有滄桑?而趙孟頫依然從容以對,那是天生的華貴之氣戰勝了內心的苦惱。
晚明的傅山瞧不起趙孟頫,但又忍不住學趙孟頫,學了以後又說,不過爾爾,如同董其昌一輩子都在吹噓自己比趙孟頫高明,傅山狂鬱、董其昌淡雅,卻始終在趙孟頫的優雅中俯首。
趙孟頫的高貴優雅來自高明的技巧,更來自寫字的心境如不染的白紗,無風自動,而丰姿婉約。
但趙孟頫的優雅不免也成為一種束縛,真正可以做到筆隨心生的,還是王羲之。孫過庭的《書譜》說王羲之,「寫《樂毅》 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史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簡單而言,就是隨著心境的不同、寫字的內容不同,而有不同的書寫表現。
筆隨心生本來是一種極其自然的心理、物理反應,也是書法成為藝術最珍貴的因素,歷史上的任何一位書法大師,莫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即便是憂國、憤慲如傅山,他那粗服亂頭式的筆法與章法,不也在在反應了他身處變異時代那種進退失據的慌亂與堅持嗎?
再說同樣以狂草名世,卻背負「貳臣」惡名的王鐸,看似豪邁瀟灑的筆法,其實也是在改朝換代大時代中,道德、人格、氣節、富貴,取捨都進退失據的狂躁不安。
毛筆寫的,往往就是心情與心境。弘一大師的書法用筆走向極簡,沒有了筆法的起承轉合,一筆一畫都相中無相,但說是無相,卻也盡是弘一的本相。
四、紙上太極
為什麼王羲之很厲害?因為他寫字從來不隨便。
古今書家難免有敗筆,王羲之筆筆精到。
現代人學書法無非是想要學一手好字,卻不知,沒有端正的心,很難寫出好字。
柳公權說「心正則筆正」,我其實不喜歡那樣的道貌岸然,寫字需要的只是敬重其事的正心誠意,以及態度端正。
心正不一定筆正,但姿勢不佳寫字必然落入偏格。姿勢不對,視線就不對,橫直都會變形,寫字最好的姿勢如佛像安坐垂目,雙手自在如環抱太極。
書法是紙上的太極,無動不舞,無往不復,一筆一畫都是力量的初生、推衍與回收。
千百年後凝視王羲之的〈蘭亭序〉,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筆尖每一個纖細的動作,永和九年歲在癸丑,那永字的一點如凌空而來風聲,碰到紙上的纖維,順勢微微迴轉,太極雲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隱含未盡,單鞭蓄勢,繼續向左緩緩推出……光是那麼一點,可以領略的內涵,用十年時間去理解都不嫌多。
光是這麼一點,古人花的時間豈是十年。從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的「筆陣圖」開始,到歐陽詢的「八法」,這點竟然如高山墜石,在數百年的時間緩緩落下,而又落之不盡,再用數百年時間,到了明清之際,依然轟然響動,若暮鼓若晨鐘,在宣紙上其默如雷。
但世俗之人總是只看到點畫與筆勢的漂亮與瀟灑,便以為參透了毛筆的天機。
書法的天機如太極,只是一陰一陽的起承轉合,卻包涵了四季的輪迴、晨昏雨晴的變化,沒有起始,也沒有終結。
如同王羲之在〈蘭亭序〉的感慨那樣,今之攬者,亦由昔視今,而後之攬者,也同樣會有感於斯文,正如書法的力道起始映帶,總是朝向下一筆、下一字運動。
或有觀者會問,如果沒字了呢?筆勢朝向何處?
朝向時間的無盡之處。
朝向不知何時何地觀者的眼神。
五、書法如道
安靜寫字,書法是一種修持;興起寫字,書法是一種抒情;酣暢寫字,書法是一種舒懷;忘我寫字,書法是一種境界。
楷書宜如老僧參禪,有一種青燈孤影的寂靜。
寫楷書亦宜美人觀花,有自然臨風的閒適。
燈如紅豆,細楷寫一種無可如何的相思。
行草可喜可怒可樂可悲,筆下皆出自胸中一時的感興。
於是書法如道。書法有法,那是筆畫技術、單字架構、整體章法,都是形而下的技,高明於茲者,變化無窮,展現著燦爛的華麗才情,但畢竟春花著相,不能了知書法之道的究竟。
書法要有法而無定法,如東坡所說的「我書意造本無法」,是一時的機緣起滅造就了一時的繁花開謝,於是〈寒食帖〉中的「花泥」兩字的遊絲纏繞,本來只是寫字時,一時的錯手,上下字的連結先是寫錯了位置,但東坡未停未止,毛筆也未離開紙面,於是形成後世驚嘆的筆法,一時的錯手,竟成了直見性命的真諦。
無定法、無常法,像〈赤壁賦〉說的那樣,「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從〈九成宮〉規格繁複的技巧中磨練出來的筆法、結構,一旦應用在日常的書寫,就是要自由如江上的清風、山間的明月,常在而無常形。
一筆在手,則天地之間皆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盡藏。
沒有書法的書寫,則一切思考與文字都只能是抽象的記錄,日後回想,我已非我,當時的情懷恐怕也如昨日黃花,不可復識。
然而書法是時間的定型,是凝固的音樂,雖然靜止,彷彿還在流動,無論天地、人事變與不變,一筆一畫寫出,即是變中的不變,這就是書法的道,以有形寄託無形,以形而下表達形而上,千古風流。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14958?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31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