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閱讀:徐國能《綠櫻桃》
書名:《綠櫻桃》
作者:徐國能
1973年生於臺北市,東海大學畢業,臺灣師大文學博士,現任職於臺灣師大國文系。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教育部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文建會大專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
著有散文集《第九味》、《煮字為藥》,曾獲2003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內容介紹:
如果你將櫻桃含在口中,爽快啖去飽實的果肉,最後把硬核放在臼齒間慢慢地磨咬,當它碎裂開一個細縫,一種前所未有的酸甘將布滿整個口中,那是真正難忘的櫻桃滋味。
徐國能說每個人都是一顆櫻桃,在堅毅的生命外殼下,其實心中也有一股深刻的酸甜。即使將種子隨意往泥土裡丟,也會抽芽茁壯,綠意盈盈。
徐國能延續著過去素樸真髓的筆調,以厚實的古典文學根柢,由新見舊,以舊喻新,既富有古趣,亦屢出新意。他日日看著夕陽在書室裡一點一滴消逝的光芒和溫暖,感受流轉的光陰,對生命有出人意表的體悟。自求學、服兵役的回憶,到養寵物、下圍棋的心得,他從容敘述,由小見大,在瑣碎中呈現人生真相,力道強勁。
臨屆中年的徐國能,是臺灣戰後世代散文家典型的代表之一,下筆常帶有懷舊的情感、深邃的思考與執著的謹慎。散文名家鍾怡雯說其隨筆「安靜而憂鬱,寫法非常徐志摩,寫法傳統又極為現代,是嶄新的『徐』氏風格。」董橋則讚其文字「經營得又現代又古雅」,正是「現代人久違的人文素養」。
本書特色
★ 睽違七年之後的力作,徐國能以精緻的小品文展示對生命的態度。
目錄:
輯一
夕照樓隨筆
里爾克的秋日
牆
書窗偶拾
夏日清歌
輯二
詩人的旅行
落月
冬之旅
枕畔書
六月雨
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
竹影
輯三
少年貧
成功嶺上
河
東海夢憶
梅花記
教誨
欺之以方
期末
暑假生活
過年
寵物篇
樹若有情時
咖啡隨想錄
輯四
這想法好膚淺
沒人借我彩色筆
圍棋課
代序:綠櫻桃
這樣的悲傷,像一顆童年的綠櫻桃
我雨中的道路緩緩地,緩緩地
成了灰色的黃昏
那靜靜依靠著我的女孩
也像一顆綠櫻桃,在昨天的夢裡
我們讀完了一首很長的詩
一首足以讓夜走進心中,並沉默的詩
足以破碎,也足以完滿的詩
臺階,池水,或是一些行人的影子,
緩緩地,總是
緩緩地告訴我
時間的秘密--
輕聲、再輕聲
讓那糖水漬過的幸福此刻是如此甜膩
且輕含著
一個漩渦的片刻
並肩卻沉默的片刻 啊
(就像一個漫無目的卻又十分在意的愛情,那時我並不了解)
一個成為回憶,而且徒然的
片刻
書摘:夕照樓隨筆
夕照樓
小室一無所有。向西的一列窗,中午以前總透入靜默的灰藍;中午以後,金色便豐沛起來。黃昏時,夕陽踩過窗外一片低矮平房的屋脊與我晤面,要我感受祂那無言疲憊中的一點蒼茫、一點慈愛。
長日將盡,得勝的日子輝煌凱歸,高樓燈火比星群更早亮起。白晝的背影漸遠,總勾起無端冥思,小木桌上的公事潦草地暫時結束,沒有驚喜也不曾意外的一日,應該不會被任何人記得。
生活與工作務實且重複,我也成了一枚契合良好齒輪,公轉送走春草,自轉迎來黃昏,為每一次的相遇悄悄動心,亦在必然的別離中懂得忘情。臨屆中年,無可與人言者,說「萬事不關心」是假的,說「慨然有澄清之志」亦是假的。真正的憂患正是此刻,在餘暉中感到天地以其緘默,輕輕撫過那些盲動、卑微的生命使其安歇,而我也身在其中。
山外青山樓外樓,人間縱使蕭瑟,也定有另一處的繁華。故我打算記下此樓心事,也許留給另一座青山的小樓,留給他年另一次黃昏的獨醒人。或者只是留給自己,夜幕時分,在心的明滅處寄存一行辨不清的字跡。
蜜蜂垂死的夏日——讀許拜維艾爾(Jules Supervielle,1884-1960)漫想
樹倒下了……
詩人說:
找吧,找吧,鳥兒們,
在那崇高的紀念裏,
你們的巢在什麼地方?
像一個古代的波斯詩人,可以在噴泉或金鳶花叢中慢慢構思作品,在蜜釀的酒邊或風輕輕掀動的紗帳下考量一個修辭術,那將是多麼地幸福。我走到這靜謐的花園,榕樹、杜鵑這些常見的南國植栽在豔陽下默默領受這一季的暴虐,唯牆旁的欖仁樹下十分陰涼,仰望藍天無痕的午后,夏日像一首延申到無盡遠處的清歌,由寂靜泠泠悠唱。
在那陰涼的樹蔭下,一隻蜜蜂垂死,牠已仰臥於黃土地上,偶爾奮力地振動翅膀,但牠已無法飛行,只徒勞地在地上轉了一圈,隨即沉靜下來。反覆數回以後,牠慢慢不動,細小的手蜷曲,若為自己的將亡做最後禱告:仁慈的父啊!請洗淨我那生之煩憂,帶領我卑微的靈魂到祢永恆的座前。
觀察許久,我想給牠幾滴清水,這樣對牠或可有一些安慰,但那無疑是可笑的;轉念想一腳碾死牠,讓牠少受落於塵沙的苦楚,但天空是那樣的清澈美好,滿園芳草飄香,也許牠的複眼還流連金陽裡那神奇的光譜,牠小小的心還在博動,還期待著一次飛行……。於是我只能靜靜陪著牠,面對明亮盛夏的小小死亡。
據聞,近年在歐美、澳洲及中國等地,某種神秘的原因讓放蜂人的蜜蜂不再歸巢,造成了養蜂場的蜜蜂大量減少。我不知這頭野蜂是不是遇到相同的問題,(傳染病、地磁偏移、農藥濫用、水源污染、外星人……),是文明或末世的預言讓這小生命迷失,還是牠自然地走到生命該窮盡之處。我想起了那首愛蜜莉的短詩:
如果我能讓受傷的知更鳥安返牠的巢
此生便不再虛空
但我不知道蜂巢何在。
陽光從葉隙間一點一點的灑下來,微風之時,地上若有流金。現在才七月,秋天還很遙遠,冬天還在遙遠的更遠處,為什麼小小的蜜蜂便即死去呢?花園裡繁花正簇擁著盛放的生命,蜜蜂應當奮力採蜜,助其受粉、孕育,然後生生不息,直至於恆永。但什麼是恆永呢?所謂:完善的盡頭是無盡;那是指一首印象殘缺的詩,卻也是永駐我心深處的夏日時光。但疲倦的盡頭便是死亡,牠是否已倦於日日的勞苦、倦於炎熱的陽光、倦於蜂巢的稠密、倦於生……。夏日垂死的蜜蜂,無論世界如何燦亮,牠終究是要陷入冗長的黑暗了,像換好禮服,竟聞死神輕聲扣門的騎士,無論世間還有多少盛宴,多少酒杯,從此再也沒有一隻手為他而舉起。
死亡顯得悲哀,是因其本身的寂寞,還是對世間太過繁華的想念?
靜靜注視著這個小生命輕微地掙扎,慢慢地死去,世界並沒有改變什麼,口渴的依舊口渴,等待的還在等待。但我忽然感受到陽光如此熾亮,而陰暗處卻躲藏了那長長的一列,背著鐮刀、已不耐煩等待收獲的隊伍。許拜維艾爾的詩裡說有個人總是將手掠過燭火,以確信自己還活著;但有一天,燭火依然,他卻已藏起了自己的手。
我伸出雙手,讓他們在地上形成各種形狀的陰影,我用這個陰影覆蓋已無動靜的蜜蜂,像一片黑雲……。此刻,我突然想喝一點冰涼的酒,聽一曲激昂的馬祖卡舞曲,或是讓細沙一樣的情感流到我的心中,讓木然許久的心為狂喜、哀慟、憫然、悒鬱這些情緒所深深佔有,在樹還沒有倒下以前。
此刻——肉身還屬於我,靈魂還屬於我。
牧神曲——春日散步讀康明思(E.E. Cummings,1894-1962)〈天真之歌〉
春日在靜定中悠長,在回首間短暫。當世界偶然闃寂,春日便來到我的心中,藉由窗前新嫩的芽葉、碧綠的樹影、天外鳥語、一些沉默的往事。其實,應該是我走到春天裡去,最好是困倦的午後,走到一條溪流旁,青青河畔草,春日本來要在水邊,才能領略屬於她的明亮潔淨以及喚起思慕的遙遠他方;來到水邊,才能領略流動的倒影是那樣柔和,風亦用那溫和的手撫過草尖搖動的寂寞。
此時紅塵已遠,只聞隱隱市聲,那是每個人都曾踟躕的街角,都曾凝望的高樓,應被透明水彩淡淡繪成的人生遠了,此處只有一條小溪,一段矮堤,一些在遠處運動的人,漸漸轉為夕照的悲哀。我多想在此躺下,「說水聲淙淙是一項難掩的記憶,我只能讓它寫在駐足的雲朵之上了。」但我應該忘卻楊牧,我應該順著夕陽的微光走到更深處去。
總遺憾這樣的時刻被我蹉跎,總是想著什麼,卻亦無能去完成些什麼。或許春日就是這樣,我只能順著那青草坡走,感受「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老先生說,那樣的胸懷是可想像的。我無法想像,我只感受到一切都已安置於適當的位置上,都已涵蘊了生長與完滿的自我條件,既不多餘什麼,亦不匱缺什麼。我走在那些欣欣的輝光裡,感到世界融洽如低緩的絃歌,讓心不知不覺與之默默應和。
唯我想起了那遙遠的牧神,春的神祇,愛酒嗜色的薩悌(Satyr)。那在密林裡一閃即逝的羊角,那留在軟泥上的羊蹄印痕。在春風使所有亡靈甦醒的時刻,牧神是否孤獨於繁花,又沉鬱於林野新鮮的烈芬?美的追求、愛的追求,還是欲望的追求?那屬於所有人的原質,在春日的林間隱現,像一首天真的歌,喚起了多少鄉愁。「艾迪和比爾扔下了玻璃珠和海盜遊戲跑來,蓓蒂和伊麗莎白丟下跳繩和跳格子舞蹈而來。」春日是那賣氣球的跛足老人的哨音,是伴隨著牠偶然露出的羊蹄漸遠而渺的詩篇。
春日己經深濃,由原野向遠處的文明彌漫而去。黃昏的散步是可記憶的,在黑夜之前,風已微涼。城市的華燈點亮,我當執起妻女的手,為她們拉上防風的夾克,隱沒於仍帶涼意的夜色,隱沒於這樣平凡的一次漫遊。但那潮濕而迷離的春日將歸往何處,那已失去山林曠野的牧神將歸往何處?我彷彿見牠蹀躞於太過文明的都會,在衣香鬢影觥籌交錯的宴會裡獨飲暗紫的酒,在燈火黝暗的舞台上扮演萬年前的自己,在靡麗的櫥窗中凝視那些繾綣的愛侶,在一棵盛放的櫻樹下獨自跳那古異的舞蹈,於是整條街便有了生命與死亡。
欲望的春日真使人煩惱,不是因為豔陽的邀約或花事紛擾,而是那不安於寂靜的躁動,以及在走在繁華喧囂裡莫名興起的深鬱。我恐怕那是那牧神遙遠的召喚,在無盡的春日呼喚你生命當如青草一般滋長,當如牠的舞蹈那樣放肆。原始而熟悉,甜蜜又哀傷,春日的汁液濃郁,一飲便讓人不禁回到了少年,那樣的青澀,那樣的孤獨——湧滿內心的是對人世強烈的嚮往、充滿嘗試的欲望卻不知該往何方追求的剎那。彷彿有一個羊蹄老人販賣的紫色氣球飄過微雨的市街,向遠方而去。寂寞的青春,那時,我曾推開窗,山霧像潮水般淹沒我;那時,我曾在牧神隱約的笛聲中,愛過,死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