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09 01:38:44| 人氣3,9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清明閱讀:牛津博士張駿極,上網厚生市集賣菜

 
清明閱讀:牛津博士張駿極,上網厚生市集賣菜
天下雜誌 519期 作者:黃哲斌
早上十一點前上網訂購,下午就能收到新鮮農產。「厚生市集」挑戰超市賣場,打造對小農公平、讓消費者安心的便利網路市集。
 
牛津大學物理博士、曾是每年經手四十億台幣訂單的半導體公司副總經理,如今,張駿極為了幾百元的蔬果訂單,自己開車送貨、請客戶簽收,偶爾遭小農白眼、放鴿子。但現在的他,更快樂、更具挑戰衝勁。
 
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聊著他的網路賣菜事業,以及「地產地銷」的堅持,幾乎只有爽脆笑聲。
「離開舒適圈,決定自己創業,一是中年危機,二是因為二女兒,」四十三歲的張駿極說。
台大物理系畢業後,張駿極花了四年拿到博士學位,又到麻省理工學院研讀MBA。從小就是資優生的他,不到四十歲,當上穩懋半導體副總經理,技術與業務兩手通。然而,他的人生危機感,卻愈來愈重。
 
二○一○年,二女兒出生,那段時間,他接觸國內外大量趨勢資訊,從氣候變遷到糧食危機。「我發現,當我女兒四十歲時,她面對的世界,將與我這一代大不相同。所以我開始思考,下半生能做些什麼事,讓她的未來變得更好。」
幾經思考,張駿極遞出辭呈,決心創辦「在地生產、在地銷售」的小農網路平台—厚生市集。
一名都市長大的科技人,帶著三名同事一起創業,跳進完全陌生的農業領域。「第一件事,就是做功課,」張駿極說。
 
他們求教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到處拜訪農會推廣股與產銷班,並且花了一年探訪無毒農法的小農。「我的車,一年開了四萬公里,當作計程車來開,」張駿極說。
二○一一年八月,厚生市集網站開張。當消費者進入網頁,第一件事是「選擇所在的城市、地區」。
三十公里內的新鮮原味
 
這背後代表他們最重要的企業精神:縮短食物里程。他們替厚生市集設下一個嚴苛挑戰,希望消費者採購的食物,盡可能來自三十公里內的生產者。
張駿極表示,縮短食物里程,一方面減碳,另一方面確保新鮮原味,同時也能降低運送成本,讓生產者獲得較大利潤。
 
也因如此,他們第一階段的配送範圍,僅限於台北市、新北市南半部,及厚生市集集貨場所在的桃園龜山。
至於食材本身,張駿極要求,需通過有機認證,或採安全無毒的生產方式。除了送交檢驗機關抽驗,「我一定會與供貨小農面對面,一方面溝通觀念,建立信任感。另一方面,去看生產環境,包括庫房資財,是否有不該出現的東西。」
對他們而言,縮短食物里程的最大挑戰是水果。北部土地成本較高,農戶除了種稻,大多種植週轉率較高、生產期較短的葉菜類,而較少水果。加上許多熱帶水果,幾乎都來自南台灣。所以,他們也有賣台南玉井的芒果、關廟的鳳梨、彰化大村的芭樂。
 
他們甚至提供宜蘭的豬肉、台南的野生赤?與馬頭魚、嘉義的鮮蚵與蝦仁。
「你必須提供一次購足的服務,否則,消費者仍會轉向大賣場,」張駿極認為,競爭者不是其他小農網購平台,而是超市、賣場。
 
張駿極一面鼓吹在地食材,同時提供小農友善的使用經驗。「目前,約有五成商品的里程低於三十公里,九成直接向小農採購。只有一成,必須透過有機中盤商或批發商,」張駿極說。
他堅持盡量向小農直購,除了成本考量,還因為在雲林西螺果菜市場目睹的景象,讓他永生難忘。
西螺市場外,有許多開著小貨車、載著蔬果自售的農夫。每到傍晚,小農為了求售,必須面對盤商無情砍價,讓他體會農產價格失衡的關鍵原因:「消費端需求量的差異不會太大。但當供應端的產量增加,蔬果過剩,價格將完全由盤商決定,價差完全由農民吸收。」
不同於傳統的「集中式供應鏈」,張駿極希望建立一種「分散式供應鏈」。每一個地區的蔬果,透過他們這類中介平台,供應附近的家戶消費者,無論產量高低,都能維持價格穩定。
 
因此,當產量過剩,厚生市集不會降價。颱風造成菜價飆漲,他們也不調漲,而是賣完為止。「消費者會轉而採買根莖類蔬菜。當他們對品質與價格有一定期待,短期漲落不會影響購買行為,」張駿極認為,這是農人與消費者的雙贏,生產者也不必押賭,搶種搶收。
 
科技業的製程與行銷背景,讓張駿極對於物流、銷售更加敏感。
為了提高競爭力,他們推出「上午訂購,下午送貨」。會員上午透過網路下單,傍晚就會宅配到府。這高度考驗進貨、庫存、配送管理的能力。
 
App預測產量 行動下單
厚生市集摸索出「產銷預測系統、貨車加上機車快遞」的物流模式,壓縮集貨與配送時間。張駿極舉例,每天晚上,他們會先與供貨小農聯繫,確定隔天採收的農作物及數量,可以預先網路上架,供消費者下單,並嚴格控制庫存數量。
 
此外,他們還準備設計app,讓農戶記錄播種的果菜種類及數量,就能預測未來潛在的貨品數量。
開張兩年來,厚生市集站穩第一步,每年業績成長兩、三倍。張駿極發現,有三成訂單來自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四月,他們新推出app,方便消費者行動下單。此外,他們也設立第二個集貨站,擴大配送區域。
 
張駿極強調,客戶輸入的送貨地點與訂單量,就是他們預測業務走勢的重要資訊。隨著業務量倍增,他們會在不同縣市區域開設集貨站,供應附近生產的蔬果。
 
「我們現在還很小,未來也不會像連鎖賣場設立大型倉儲,統一集貨配送,」張駿極認為,中央倉儲會讓食材失去溯源性,難以追蹤履歷,進而消滅食物味道的多樣性。
「多樣性是非常可貴的,」張駿極說。曾有林口農友種了二十顆柚子,交給他上網販售,「或許不如南部柚子香甜,但我鼓勵消費者,嘗嘗我們在地的味道。」
 
張駿極新通路運動
1.縮短食物里程:以銷售30公里內生產的農產品,作為產銷模式的核心。
2.分散式供應鏈:開發合乎標準的在地供貨小農,進而提供消費者一次購足的消費經驗。
3.強化後勤能力:設計「上午訂、下午到」的物流系統。
4.善用科技:開發行動下單與生產預測等app。
 

台長: 讀.冊.人
人氣(3,941)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人生:管理春秋 |
此分類下一篇:清明閱讀:《好策略壞策略》
此分類上一篇:春分閱讀:《不憂鬱,哪算是工作》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