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閱讀:少年Pi的口渴之旅
文╱李家同
在我看過的電影中,《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最好的電影之一,說實話,我幾乎認為這恐怕是我看到的最好的電影。因為這部電影不僅有趣,而且極有深度,看了以後你會有很長時間的思考,到底這部電影在講什麼?
對我而言,這部電影之所以吸引了我,是因為電影裡有老虎,我一輩子都喜歡看有動物的電影,因為我始終好奇這種電影是怎麼拍的。這部電影看完以後,我還是不知道很多鏡頭是怎麼拍出來的,但是,這不是一部僅僅靠特效的電影。因為這個少年Pi講了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個人在海上漂流了277天之久,而和他在一起的,是一隻老虎。這當然是非常神奇的故事,他第一次講給兩個日本人聽,他們是被派來調查整個沉船案件的人,他們都不相信這個故事。我們實在不能怪他們,因為人和老虎和平相處長達這麼久,任何人都不會相信。所以,少年Pi又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不太有趣了,故事裡,救生艇上有四個人,一個廚師,一個水手,少年Pi和他的母親,水手受傷得很厲害,廚師殺掉了水手和少年Pi的母親,最後少年Pi也殺死了廚師。奇妙的是,少年Pi對這兩位調查員說,這兩個故事隨便你相信哪一個,可是如果你相信第一個故事,也就是人和老虎共存的故事,那你心中一定有神,你一定是有宗教信仰。
這種情節在別的電影中從來沒有看到過,但是這個情節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我的寶貝學生們看過這部電影以後,都說他們看不懂這一段,尤其不懂的是,為什麼相信第一個故事,心中一定有神。
我們看一部小說或者一部電影,不能只看某一段情節,而是要看整個小說或整部電影。以偵探小說為例,偵探小說的作家往往在小說的開始處,就透露了一些線索。舉例來說,小說中說,當大家在走向案發現場的時候,有人忽然皮包掉了,他彎下身來撿起皮包。對我們讀者來講,覺得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其實寫偵探小說的人,不會寫一段毫無意義的話,有人皮包掉了,他去撿,看上去是一個普通的動作,與故事好像沒有關係,如果我們常常看偵探小說的話,就會發現這一個情節是有相當重要關係的。掉皮包的人,是故意掉的,他撿起皮包的時候,也順手撿起一個對他不利的證物。我再舉一個例子,在案發現場有人撿起一個東西,偵探立刻加以沒收,理由是他是偵探,他必須保有所有的證據。可是,他事後一直不提這個被撿起的東西,道理非常簡單,偵探本人就不是好人,他說要保有這個證據,其實他是消滅了這個證據。
現在我們來看看少年Pi這部電影的一些情節,這位少年在小的時候就相信三個宗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和天主教,也受洗成為天主教徒。他的爸爸勸他選一個宗教,被他拒絕。在原書中,對於這一個問題,討論得比較多。這位少年還有一句相當發人深省的問句,他問,天堂中,你需要兩個護照嗎?對很多人來講,電影中這段情節是令人困惑的,因為和後來的情節看上去沒有關係。可是我們仔細想想,一個人如果信仰了三個宗教,表示他認為三種教徒是可以和平共存的,要知道,這本書是在911事件後寫的,911事件顯示了在這個我們目前的世界上,很多宗教是不能和平相處的,如果各種教徒都不能和平相處,人與人當然也就不能和平相處了。可是,少年Pi卻又講了一個人與老虎可以相處的故事,在我看來,他是在告訴大家,他的一個心願,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可以和平相處的。所以他說,如果你相信第一個故事,你心中一定有神。理由很簡單,如果我們心中有神,我們絕對應該相信人與人之間是可以和平相處的。任何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不應該認為人類是不可能和平相處的。
再看一個有趣的情節,那就是少年Pi小的時候偷偷進入了天主堂,他偷偷地去喝天主堂門內的聖水,這個聖水不是給人喝的,是給教友沾了之後畫十字用的。喝這種聖水,多多少少給人一種褻瀆神靈的感覺,可是天主堂裡的神父卻沒有提這件事,他對這一個小孩子說:「你口渴嗎?」口渴在這部電影中出現兩次,因為那隻老虎的原名也叫口渴,後來弄錯了,被改了名字。我們要知道,口渴不是普通的話,耶穌在《聖經》裡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口渴」,這是祂在井邊對一位婦人說的話,也是祂臨終的話。德蕾莎修女說,口渴代表渴望愛,耶穌降生為人,為了表示祂也是人,也渴望被愛,所以祂說我口渴。而在臨終的時候,耶穌又說我口渴,是因為祂代表全人類說,我們人類渴望愛。如果你去參觀德蕾莎修女的教堂,在十字架旁一定會看到「我口渴」的標示。這部電影兩次提到口渴,是有它的意義的。
我們不妨看看電影的一些細節問題,少年Pi在漂流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太多悽苦的表情,反倒是他上了岸獲救之後忽然痛哭流涕,因為他認為他和老虎相依為命如此之久,老虎上岸以後就直接走入樹林,沒有回頭看他一眼。這又表示少年Pi是一個非常渴望愛的人。
在這部電影中,少年Pi全家搭船離開印度,在船上為了食物而和廚師大起衝突,顯示廚師有嚴重的種族偏見。這一段情節看起來也和後來的人虎相處沒有關聯,但和少年Pi的第二個故事卻是有關的,因為在第二個故事中,殺人者就是廚師。
少年Pi講故事,除了對調查員以外,也對一位記者說,當他對記者講故事的時候,他的表情是很嚴肅的,整個過程就只有他在講,至少我有一種想法,少年Pi雖然已是長大成人,好像仍是單身漢。電影結束時,他也問記者,你究意相信哪一個故事?記者說他相信第一個故事,中年Pi忽然露出了開朗的笑容,房間的門打開,他的太太和小孩走了進來,整個銀幕畫面輕鬆了下來。對於所有的觀眾而言,大家一定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也會替少年Pi高興,他在歷經滄桑以後,仍有美滿的生活。我們該注意的是少年Pi笑的時間,他展開笑容,是在記者說他相信第一個故事之後,不要忘記少年Pi一再強調,如果你相信第一個故事,就相信神的存在。所以,他到了最後發現世人仍然是相信人與人之間應該可以和平相處,所以他輕鬆了下來,這個世界也好像忽然變得很美好了。
我認為這是李安導演最精采的電影,也可以奠定他世界上最偉大導演的地位。我過去一直認為黑澤明是厲害的導演,因為他的電影往往有相當的深度,可以使你看完以後仍然在想這部電影到底在說什麼。各位如果看完電影,也不妨看看原著,因為電影裡面有很多的情節是書上沒有的,這些情節對我而言卻非常有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李安可以被認為是世界上少有的優秀導演。電影仍然是電影,拍電影而不賣座總不太好,這一部電影做到了賣座這件事,有非常特別的特效,且又有深度,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們常說「作者已死」,意思是說作者寫完小說以後,他就喪失了解釋小說的權力,因為任何一個讀者都可以任意解釋,而作者也毫無辦法,他不知道讀者怎麼樣對他的作品解釋。好的小說往往會有完全不同的解釋,就像我們中文的古詩詞,也不一定有固定的解釋,不同的讀者可能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所以大家也不要把我的話看得太重,我僅僅是一個讀者而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