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03 08:03:13| 人氣5,18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9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秋分閱讀:「習慣的力量」

 
秋分閱讀:習慣改造
 
書名: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作者: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
《紐約時報》得獎記者,二○○六年加入《紐約時報》,曾主筆或協助進行系列報導,包括檢視企業如何試圖占高齡美國人便宜的《黃金商機》(Golden Opportunities,2007)、研究金融危機前因後果的《罪惡的代價》(The Reckoning,2008),並以《毒水》(Toxic Waters,2009)探討美國水質污染惡化問題與執法者的回應。他近期特別追蹤研究蘋果公司。
 
杜希格得過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全國新聞(National Journalism)、喬治.波爾卡(George Polk)、傑洛德.羅布(Gerald Loeb)等單位頒發的新聞獎項,並曾入圍普立茲獎二○○九年決選。他上過《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吉姆.萊勒新聞時間》(The NewsHour with Jim Lehrer)與《前線》(Frontline)等節目。
 
杜希格為耶魯大學歷史系學士、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成為記者前在私募股權業工作,並在舊金山當過一天驚險的腳踏車快遞員。杜希格先生會在幾分鐘內沾染上壞習慣,尤其是油炸食品。他和擔任海洋生物學家的妻子以及兩個兒子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兒子的習慣包括清晨五點醒來、晚餐時間亂扔食物,以及露出迷人的笑容。
 
譯者:
鍾玉玨
台大外文系畢,夏威夷大學傳播系碩士,目前擔任國際新聞編譯。譯作涵蓋政治、經濟、心理、管理,譯有《無敵》、《失業並非壞事》、《活出歷史》、《我的一生:柯林頓傳》等書。
 
許恬寧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專職譯者,譯有《蘋果內幕:後賈伯斯時代,蘋果還能紅多久?》等書。目前正在努力運用本書方法,養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讓習慣成為助力而非敵人。
 
內容介紹:
全球瘋行的習慣改造指南
讓你不再好習慣學不會、壞習慣改不掉
《紐約時報》排行榜、amazon書店暢銷書
本書2012年初一出版,就引起歐美主流媒體爭相推薦,暴紅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二名,並且熱賣至今,高踞排行榜不墜。作者也親自拍了精采的宣傳影片,解說如何有效地診斷並改變習慣、進而改造生活與事業。
 
一流企業(寶僑、微軟、Google等)與世界級大學(哈佛、耶魯、劍橋、MIT等)都在研究的最熱門學問——「習慣的力量」
不論你想聰明理財、規律運動、成功減重、養育小孩、增加工作效率、革新企業組織都能利用「習慣的力量」達到目的
一名年輕女子走進實驗室,過去兩年她整個人改頭換面,不但不再抽菸,開始跑馬拉松,工作也一帆風順。神經學家發現,她的腦部活動模式已經完全改變。
 
寶僑公司的行銷人員觀察家庭主婦鋪床的過程,他們想知道新產品該如何廣告才能打動人心,之後發現一個細微到幾乎無法察覺的行為模式,於是稍稍改變一下廣告內容,最終一年賺了十億美元。
◎寫「飲食日記」可以減肥?
◎失去記憶的人畫不出住家位置圖,卻能順利走回家?
◎工廠注重安全措施,結果增加營收與獲利,股價大漲?
◎星巴克如何讓一個EQ有障礙的人成為明星級店長?
 
其實,它們都是透過改變日常「習慣」而達到的。
原來,人每天的活動中,逾40%是習慣,而不是自己主動的決定。
譬如:我們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出門前會跟家人說的話、走哪一條路到辦公室、上班時組織思緒或安排作業程序、上餐館會點什麼菜、多久運動一次等等,我們生活與工作的方式,很少不是因為習慣。
 
習慣的定義為:刻意或深思後而做了選擇,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再思考卻仍繼續、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為。一開始,我們會動腦決定自己該吃多少,在辦公室該專心做什麼,該多久去小酌一次,或什麼時候該去慢跑。不過一陣子之後,我們不再深思,也不再選擇,一切變成自動自發。這是我們神經系統的自然反應。習慣成形後,人腦便停止全心全意參與決策過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對抗某個習慣,或是意識到其他新習慣存在,否則該行為模式會自然而然啟動上路。
 
幸好,習慣強而有力,卻也脆弱易摧;習慣會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出現,卻也能刻意培養;習慣常未經同意便自行探出頭來,卻也能被拆卸重新組裝。本書作者引用近二十年科學家與商業界的「習慣學」研究,包括數百篇學術研究、三百多位科學家與企業主管的訪談,以及數十家企業的實地研究結果,分成三部分來探討個人的習慣、成功企業或組織的習慣以及社會群體的習慣。他教我們:只要掌握「習慣迴路」,學習觀察生活周遭的提示訊號與獎酬,就能輕鬆拆解習慣的步驟,達成每一件你想做到的事。
 
只要學會利用「習慣的力量」,就能讓人生與事業脫胎換骨!
本書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的重點在於每個人的習慣到底從何而來,深入探索習慣養成的神經學原理,新習慣如何養成,舊習慣又該如何戒掉。
第二部分深入分析成功企業與組織的好習慣,譬如一家面臨瓶頸的公司如何靠著一個核心習慣而成功轉型,變成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裡的第一優等生;也說明當組織慣例亂了調,會犯下怎樣要命的失誤。
第三部分檢視社會的習慣,看一位精神領袖如何替人們建立新的習慣而成功改良社會觀念與風氣。最後還深入探究棘手的道德問題:英國一位殺人犯若能頭頭是道說服他人自己是因習慣而殺人,能否因此重獲自由?
 
目錄:
序 習慣療法
第一部 個人的習慣
第一章
習慣迴路:習慣如何運作?
第二章
大腦的渴求:如何建立新習慣?
第三章
改變習慣的黃金律:為何轉變會發生?
 
第二部 成功組織的習慣
第四章
核心習慣:哪些習慣最重要?
第五章
星巴克與讓人成功的習慣:如何讓意志力自動運作?
第六章
危機就是轉機:領導人如何經由意外來打造習慣?
第七章
連鎖零售商搶先知道你要什麼:企業如何預測與操縱習慣?
 
第三部 社會的習慣
第八章
蒙哥馬利公車抵制事件:社會運動如何發生?
第九章
自由意志的神經學:我們該為自己的習慣負責嗎?
附錄 習慣改造指南
 
序:習慣療法
她是科學家最愛的研究對象。
根據莉莎.艾倫(Lisa Allen)的檔案資料:她現年三十四歲,十六歲開始抽菸喝酒,一輩子都在努力甩肉,和肥胖纏鬥。她曾借債度日,二十五、六歲時,討債公司對她窮追不捨,逼她還清積欠的一萬美元(約台幣三十萬)。履歷表上的工作經驗,最長的一次不超過一年。
今天她站在研究員面前,身形精瘦、充滿活力、有一雙跑步健將的腿。她本人比檔案照片年輕了十歲,體能好到可以輕易擊敗屋裡任何一個人。根據檔案裡的最新資料,莉莎已無任何負債,遠離菸酒,並在一家平面設計公司待了三十九個月。

「你戒菸多久了?」一位醫師問道,繼而要莉莎回答清單上的一系列問題。這也是莉莎每次到馬里蘭州貝塞斯達這間實驗室時必做的例行公事。
「快滿四年,」她說:「而且我瘦了二十七公斤,也從那時候開始跑馬拉松。」她還讀了研究所、買了房子。今昔對照,判若兩人。

在座的專家來自諸多領域,包括神經學、心理學、遺傳學、社會學等等。過去三年來,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資助下,這些專家對莉莎以及其他二十多位曾染上不良習慣的受訪者,進行抽絲剝繭的分析與研究。不良習慣包括抽菸、長期暴飲暴食、酗酒、買個不停的購物慾等等。這些研究對象的共通點是,都能在短時間之內改寫人生、爬出谷底。研究員忍不住好奇,亟欲找出原因。他們記錄受訪對象的重要生命跡象;在他們家裡安裝攝錄影機,監測每人每天的生活模式;分析某段DNA的序列;靠先進科技協助,深入受訪者腦袋,同步觀察他們腦袋的活動,分析他們在香菸、大餐的誘惑下,腦部裡血液與電脈衝的變化。研究員希望釐清習慣如何透過神經系統運作,以及用什麼方式可改掉積習。

「我知道你已重複十多次自己的故事,」一位醫師對著莉莎說:「但是其他同仁都是輾轉從別人口中聽到你的遭遇,所以你能不能再說一次自己戒菸的始末?」
「沒問題。」莉莎回道。「一切要從開羅說起。」那次埃及行完全是匆促衝動之舉。出發到埃及前幾個月,她丈夫下班回家,稱他愛上了另外一個女人,決定離開她。莉莎花了好一陣子才聽懂丈夫出軌有了小三、決定跟她離婚。她開始自怨自艾,繼而瘋狂地跟蹤他,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也對他的新女友窮追不捨,半夜打電話給她再突然掛斷,然後變本加厲,傍晚醉醺醺跑到小三家,猛敲對方的門,大喊要放火燒了她家。

「那是我的低潮期,」莉莎說:「我一直想參觀金字塔,加上信用卡尚未刷爆,所以……」 在開羅的第一天早上,莉莎被附近清真寺叫喚人們晨禱的廣播聲喚醒。旅館房內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尚未適應時差的她掏出一根菸。
她神智恍惚,直到聞到塑膠的燒焦味,才知道手上點的不是菸而是一支筆。過去四個月,她每天以淚洗面、暴飲暴食、失眠、羞於見人、無能為力、消沉喪志、忿忿不平。她躺在床上,完全崩潰。「悲傷彷彿狂潮,將我淹沒。我要的每樣東西似乎全變了調,就連抽個菸都跟我作對。」

「於是我開始思考,想到前夫,想到回國後找工作何其困難,想到自己一定會不勝其煩地過日子,想到自己何以老是覺得病懨懨。我從床上爬起來,不慎打翻水壺,水壺掉在地上碎了一地,我開始嚎啕大哭,覺得自己被逼到絕境,覺得自己非做些改變不可,至少有件事應該還難不倒我。」
她沖了個澡,走出旅館,搭著計程車穿梭於開羅車水馬龍的街上,接著車子開上泥巴路,前往獅身人面像、吉薩金字塔之所在。車外是一望無際的沙漠,不知怎的,突然讓她走出自怨自艾、自慚形穢的情緒,儘管只是一剎那。她覺得自己需要一個目標,一個努力向上的目標。

所以她當下做了個決定,在計程車裡,她暗下承諾,終有一天要再回到埃及,穿越這片沙漠。
莉莎明白這個想法過於瘋狂。當時她狀況不佳、身材過胖、銀行沒存款。她連車外的沙漠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也沒把握重遊舊地是否可行。但這些都不重要。她需要找件事讓她專心並全力以赴。莉莎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準備,若想成功出征,她勢必得做些犧牲。

更精準地說,她得戒菸。
十一個月之後,莉莎終於成功橫跨沙漠。
她坐在有空調的露營車裡,和六、七個人同行,車上裝備一應俱全:水、食物、帳篷、地圖、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雙向無線電等等,因此就算多塞了一盒香菸好像也沒什麼差別。

不過那次在計程車裡,莉莎並不知道自己可以說到做到。至於實驗室的科學家,則對她那趟沙漠行的細節興趣缺缺,認為無關緊要。他們相信,莉莎在開羅那天一個小小的轉念──堅信得先戒菸才能實現願望──才是催生她人生一系列改變的推手。返美後,她開始戒菸,養成慢跑習慣,並改變飲食、工作、睡眠、存錢的方式,她還規畫平日的作息時間,為未來擬妥計畫。她先跑半程馬拉松,再跑全程馬拉松,還重回學校念書,繼而購屋、訂婚。最後她被網羅參加這項研究計畫,專家分析莉莎腦袋的影像後,有了驚人的發現:一組代表舊有習慣的神經活動模式,已被新模式取代。影像裡仍看得見莉莎舊行為的神經活動,但部分衝動已被新的衝動排擠。莉莎的習慣一變,連帶腦袋也跟著改變。

科學家堅信,催生莉莎改變的並非開羅行,也不是離婚或跨沙漠之旅,而是莉莎專注改變一個習慣(抽菸)。其他研究對象也都有和莉莎類似的經歷。藉由專心改變一個習慣(後文會介紹,那就是「核心習慣」),莉莎連帶重新調整了其他習氣與根深柢固的行為模式。

不只個人可以改頭換面,企業若致力改變舊習,也能徹底轉型。寶僑、星巴克、美鋁、塔吉特等知名企業善用此一洞見,調整營運方式、改變員工溝通模式,甚至潛移默化消費者,讓他們不知不覺改變購物方式。

「這一張是你最近照的腦部掃描圖。」一位研究員在莉莎訪談接近尾聲時說道。他在電腦螢幕上秀出莉莎的腦部影像,指著靠近莉莎腦袋中心的區塊,「當你看到食物,這些和飢餓與渴求相關的區域依舊活躍。你的腦袋還是會釋出訊息,讓你吃個不停。」

他又指著最靠近莉莎前額的區塊,「不過這區塊也出現新的活動。我們相信,這裡正是阻斷某些行為以及學習自律的起點。你每走進這個實驗室一次,這區塊的反應就更為突出與明顯。」
莉莎是科學家最偏愛的受訪者,她的腦部掃描圖差異之大,說服力十足。此外,這些影像圖透露的資訊讓科學家繪出一目了然的地圖,顯示我們的心智裡,行為模式(習慣)存在於腦部哪個區塊。「因為你,我們才明白一個決定何以變成自發的行為。」一位醫師對她說。

實驗室每個人莫不認為,重大發現即將出爐。事後證明,的確如此。
今早醒來,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匆忙進浴室沖澡、檢查電子郵件、還是在廚房隨手抓了個麵包填肚子?你刷牙是在用毛巾拭乾身體之前或之後?綁鞋帶時,先綁左腳還是右腳?出門前和孩子說了什麼?會走哪一條路開車上班?到了辦公室,先處理電子郵件、和同事閒話家常、還是直接打理正事?午餐吃沙拉還是漢堡?下班回到家,你會換上運動鞋出去跑步嗎?還是喝著酒,邊看電視邊吃晚餐?

「我們這輩子所作所為均已定型,一切不過是習慣之總和。」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於一八九二年寫道。我們每天下的決定看似深思熟慮,其實不然,而是因為習慣。雖然每個單一習慣的重要性微乎其微,諸如上館子會點什麼菜、多久運動一次、組織思緒的方式、工作程序等等,但是時日一久,這些習慣對我們的健康、工作效率、財務狀況、人生幸福都有極大的影響。二○○六年杜克大學一位研究員發表了一篇論文,發現人們每天的活動中,逾百分之四十是習慣使然,而非來自決定。

威廉.詹姆斯花了大半輩子了解習慣為何存在,除了他,從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乃至脫口秀天后歐普拉等等,也都非常看重習慣的影響力。不過直到近二十年,科學家與市調專家才真正開始了解習慣如何運作,以及更重要的是,習慣如何改變。
本書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的重點在於每個人的習慣到底從何而來,深入探索習慣養成的神經學原理,新習慣如何養成,舊習慣又該如何戒掉。此外,一位廣告人如何善用習慣法則,將刷牙這件很少有人做的事變成全國的習性。這部分也說明寶僑如何善用消費者的習慣性衝動,成功將一款名為「芳必適」的除臭噴霧劑變成數十億美元的熱門商品。「戒酒無名會」藉由直搗習慣性癮頭的核心,改變貪杯者的人生。美式足球教練東尼.鄧吉改寫全美足球聯盟墊底球隊的命運,靠的是貫徹球員對場上暗號的直覺反應。

第二部分深入分析成功企業與組織的習慣,仔細探索美鋁的執行長保羅.歐尼爾(後來商而優則仕,擔任美國財政部長)如何帶領面臨瓶頸的公司成功轉型,靠著一個核心習慣,美鋁成了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裡的第一優等生。星巴克努力栽培一位高中輟學生,協助他養成持之以恆的習慣,用以強化其意志力,最後這位中輟生成功當上首席經理。這部分也說明何以絕頂出色的外科醫師,一旦碰到醫院的組織性慣例亂了調,也會犯下要命的失誤。

第三部分檢視社會的習慣。我在這一部分重述馬丁.路德.金恩二世以及民權運動成功之道,稱一部分得歸功於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當地的社會習慣改變了。類似改變也讓華理克牧師在加州馬鞍峰建造了全美最大的教會。最後,本書深入探究棘手的道德問題,例如:英國一位殺人犯若能頭頭是道說服他人自己是因習慣使然而殺人,能否因此重獲自由?

本書每一章均圍繞「習慣可以改變」這個中心論點──只要我們了解習慣的前因後果,習慣一定能改變。本書援引數百篇學術研究,三百多位科學家與企業主管的訪談,以及數十家企業的實地研究結果(文獻與資料索引請參見本書注釋或
http://www.thepowerofhabit.com)。嚴格而言,習慣的定義為:刻意或深思後而做了選擇,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再思考卻仍繼續、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為。一開始,我們會動腦決定自己該吃多少,在辦公室該專心做什麼,該多久去小酌一次,或什麼時候該去慢跑。不過一陣子之後,我們不再深思,也不再選擇,一切變成自動自發。這是我們神經系統的自然反應。若能了解前因後果,就能隨心所欲,照自己選擇的方式,重新培養新的習慣與模式。
 
我對習慣這門學科的興趣始於八年前,當時我在巴格達擔任報社特派記者。看著美軍在伊拉克的行動,我心想,美軍不啻是史上最大的習慣養成實驗之一。士兵接受基礎訓練時,得學習一些若干精心設計過的習慣,諸如在交火的狀態下該如何射擊、思考、溝通等等。在戰場上,每個指令均出於習慣,亦即一舉一動已練就到想也不用想、幾乎是自動自發的地步。整個軍隊靠的是無止境反覆的預演,從建造營區基地、擬議戰略重點、乃至因應敵軍攻擊等等,都有固定不變的常規與遊戲規則。在美軍駐伊初期,動亂持續擴大,死傷人數不斷攀升,指揮官積極尋找可以灌輸給士兵與伊拉克人的習慣,希望締造可長可久的和平。

我在伊拉克待了約兩個月,期間我聽說一位軍官在庫法(Kufa,位於首都巴格達以南一百五十公里的小鎮)推動一套即興式的舊習修正計畫。這位陸軍少校仔細分析近來多起暴動的錄影帶,從中找出一套模式:暴力衝突發生前,一群伊拉克人會聚於廣場或其他寬敞的開放空間,一聚就是好幾小時,然後人數越聚越多,連小吃攤也來湊熱鬧,外加一堆圍觀的群眾。等到某人丟擲石塊或瓶子,一切開始失控。

這位少校和庫法市長晤談時,提出一個奇怪的要求,希望市長下令禁止小吃攤出現在廣場上。市長說沒問題。數週之後,一小群人聚在庫法大清真寺附近的廣場,過了一個下午,人群越聚越多,有些人開始憤怒地高呼口號。伊拉克警方意識到可能有動亂,因此用無線電呼叫美軍基地,要求美方派軍戒備。到了傍晚,群眾開始躁動,肚皮也開始抗議,於是四處尋找販售烤肉串的小販,奇怪,原本隨處可見的小販,這次卻壓根兒見不到半個。群眾紛紛鳥獸散,喊口號大隊意興闌珊,晚上八點左右,廣場上一人也不剩。

我親自造訪庫法附近的美軍基地,並和那位少校聊了一會。他說,你不見得會想到以習慣來了解群眾動態,不過他可是花了畢生,鑽研習慣形成所牽涉的心理學。

當年在新兵訓練營,他學習吸收各種習慣,包括替槍枝裝子彈、在戰場上入睡、在混戰中保持專注力、在精疲力盡時運籌帷幄。他報名參加習慣養成課程,讓自己學會儲蓄、每天運動、和同袍溝通的習慣。他平步青雲,持續升遷,同時認知到組織性習慣的重要性:組織一旦建立了習慣,屬下或員工無須一而再、再而三向上司請示,就可自己做主決定。他也明白,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常規或可因襲的習慣,就能輕鬆地跟平常合不來的人共事。而今,這位少校在伊拉克親眼目睹當地群眾與風俗文化的許多通則。他說,就某方面而言,社區等於集合了數千人賴以遵循的形形色色習慣,至於習慣到底帶來的是和平或暴動,端看人民如何受習慣影響。除了禁止小吃攤販出現在廣場,少校也在庫法試行數十種實驗,藉以影響當地居民根深柢固的習慣。他來了之後,當地未曾爆發動亂。

少校告訴我:「了解習慣是我在軍中學到最寶貴的一課,習慣改變了我看世界的一切角度。你想三分鐘就進入夢鄉嗎?想開心地醒來嗎?不妨專注於晚間的生活作息,注意自己起床時都做些什麼。想要輕鬆進入跑步世界嗎?找出誘因,讓跑步成為例行活動。我都這麼訓練自己小孩。我和妻子列出習慣養成計畫,用以維繫我們的婚姻。這也是美軍指揮管理會議上一再討論的重點。在庫法,一開始根本沒有人告訴我,光是禁止烤肉串小攤進入廣場,就足以左右群眾的行為。不過一旦看清一切不過是形形色色的習慣使然,彷彿握有手電筒與鐵橇等利器,一切就可迎刃而解。」
這位少校體型瘦小,來自於喬治亞州。訪談時,他嘴裡不斷嚼著葵花子或菸草,然後將殼或嚼爛的菸草吐到杯子裡。他說,入伍從軍之前,他的前途頂多就是當個修電話線的工人,或是販賣甲基安非他命的藥頭,他高中幾個同學就走這條路,不過「事業」並未幹得有聲有色。而今他負責監督世上數一數二精良作戰部隊轄下的八百名士兵。

「我跟你說,連我這種反應遲鈍的人都學得來這玩意,其他人一定也行。我一再告訴士兵,只要習慣對了,沒有辦不到的事。」
習慣所牽涉的神經學與心理學,以及行為模式對我們生活、社會和組織的影響,這十年大家的認知突飛猛進,絕非五十年前所能相比。我們現在清楚知道習慣為什麼出現、習慣改變的方式以及背後的原理與機制。我們知道怎麼拆解習慣、重組以符合我們所需。我們了解怎麼樣可以讓人減少食量、增加運動次數、提高工作效率、過更健康的生活。
改變習慣不見得有速效,也不見得輕鬆容易。不過改變習慣絕對可行,而今我們知道怎麼辦到。
 

台長: 讀.冊.人
人氣(5,188) | 回應(1)| 推薦 (9)| 收藏 (1)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管理春秋 |
此分類下一篇:經理人觀點:驚豔的120分
此分類上一篇:秋分閱讀:永遠懷抱希望

讀.冊.人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本書一出版,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二名,並且熱賣至今,高踞排行榜不墜。人每天的活動中,逾40%是習慣,而不是自己主動的決定。習慣的定義為:刻意或深思後而做了選擇,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再思考卻仍繼續、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為。

本書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的重點在於每個人的習慣到底從何而來,深入探索習慣養成的神經學原理,新習慣如何養成,舊習慣又該如何戒掉。
第二部分深入分析成功企業與組織的好習慣,譬如一家面臨瓶頸的公司如何靠著一個核心習慣而成功轉型,變成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裡的第一優等生;也說明當組織慣例亂了調,會犯下怎樣要命的失誤。
第三部分檢視社會的習慣,看一位精神領袖如何替人們建立新的習慣而成功改良社會觀念與風氣。

本書每一章均圍繞「習慣可以改變」這個中心論點──只要我們了解習慣的前因後果,習慣一定能改變。
2012-10-03 08:11:5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