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閱讀:葉怡蘭《好日好旅行》
書名:《好日好旅行》
作者:葉怡蘭
出生於台灣台南。
很早就決定以「享樂」做為終身職志。並堅持相信,真正的「享樂」,不是短暫的炫惑聲色之娛,也不是一味金錢或地位的堆積;而是需得認真的涉獵、深度的累積,需得花些時間花些工夫,方能從心靈到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每一種感官,都真真切切長長久久地感到喜悅與歡愉。
著有《終於嚐到真滋味》、《隱居.在旅館》、《極致之味》、《果然好吃》、《享樂.旅館》、《尋味.紅茶》、《在味蕾的國度,飛行》、《台灣生活滋味》、《享樂,旅行的完成式》、《玩味》、《Yilan’s 幸福雜貨鋪》等書。多數並於中國發行簡體版。文字與攝影作品散見台灣、中國、香港各大華文媒體。
曾獲講義雜誌「二○○四年度最佳旅遊作家」。二○○五年九月推出個人設計茶具「讀飲」,並入圍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二○○六創意生活.陶瓷新品評鑑展」。
內容介紹:
我始終相信,幸福是動詞,而非名詞;
不是遙遠的目標,而是當下的實踐。
每天,在旅行裡,玩味生活。
旅行,不只是為了出發,
更是,為了回家。
走過三十八個國家,接觸不同的景物、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葉怡蘭在這樣的互動與體驗過程裡,豐富了視野與心靈,讓她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她此刻的生活,也確乎來自於過往多次旅行裡所吸取獲得的無數養分,小至喝一杯紅茶的態度、摩挲一件器物的心情、居家建構與布置的方式,大至看待人生的方法。
本書從葉怡蘭的旅行、旅事、飲食、生活出發,重新詮釋她的享樂主義:
.旅行--自己與異地、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回家,好好生活。
.旅事--對生活對居家曾懷抱的憧憬或夢想的追尋與短暫實現。
.飲食--當令現取食材、點到為止烹調,清清白白自然恬淡,方是真滋味。
.生活--離家與歸家之間,旅程與常日生活之間,成為一種值得細細咀嚼玩味品味的反省與體驗。
這是葉怡蘭的態度,惟願,在生活中,悠然旅行。
目錄:
自序:日日是好日
旅行
在旅行裡,玩味生活
慢慢.旅行
你的世界地圖,長得什麼樣?
語言的國界
旅行,一個人
冒險的魅力
所謂,奢華之旅
旅事
我喜歡的,旅館房間
溫泉旅館再進化
旅館立即安頓術
享樂.room service
最愛,壁爐
旅途中的書
帶著音樂去旅行
玩樂,在機場
旅行無敵打包術
飲食
清簡清淡,滿足一餐
為自己做飯
閒情假日早午餐
芳香日日,鍋煮奶茶
美酒的,溫度
美酒的,濃度
回味.零嘴
生活
關於,設計這回事
「簡單」,不簡單
留白天地寬
靜觀,柳宗理
在新,與舊之間
戀物、戀家、戀生活
雜貨人生
當戀物已成往事
我愛鉛筆
在生活中,悠然旅行
自序:日日是好日
最近,剛剛遠赴歐洲進行了一趟酒鄉採訪之旅。行程極緊湊:五天時間,一半花在飛機舟車交通往還,參訪行程則集中於兩天內完成。
已有一陣子不曾獨自出差了,但畢竟已然十多年各國各地僕僕風塵走來,遂而,幾個機場裡出境、搭機、延誤、候機、轉機、入境……迢迢奔波,過程雖曲折,心緒狀態還算安穩篤定。到得首夜落腳城市下榻旅館,北國初夏日落得晚,天仍大亮,卻已近午夜時分。
匆匆進了房,行李堆在門口,先整房裡檢視過環境、拍了照後,便速速開箱:筆電邊插上插頭邊開機並搜尋無線網路,手機、數位相機電池全安上充電座,盥洗包掛入浴室內,浴缸裡開始放水,同時備好一大早要穿的衣服、該帶的各種隨身採訪用品,其餘則大致先打包停當。
奔回桌前,網路上快速大致回覆、處理了必要緊急事務後,一面寬衣、一面隨手抓了得先預習的採訪資料滑入浴缸……
熱水裡舒服伸展了四肢,稍喘一口氣,頓時,不禁有些莞爾地自顧自會心笑了起來:
這一路還真是,熟稔如下意識動作一樣了。
然這中間,疲累歸疲累,卻並沒有太多的厭膩不耐或覺千篇一律百無聊賴。反而在這長年旅行下來、為能兼顧效率與舒適而逐步訓練成形的習性步驟中,在這反射般行禮如儀的行走起坐言動裡,更能細細感受著,在旅途裡好好努力活著、生活著的甘味;同時湧現,對此刻正面對與即將迎向的無數陌生未知物事的新鮮期待與冒險勇氣。
一直以來,旅行∕工作∕生活,普遍理解裡似是大相逕庭截然互異的三端,然在我而言,卻從不曾存在過絕對的分野。
因之這些年,不管是接受採訪或與讀者們相聚對話,也確實愈來愈發現,形形色色的提問裡,除了和我的主要寫作領域相關的話題之外,最多是對我的人生、我的工作、我的旅行、以及我的生活方式的好奇。
是的。
我的生涯相較於一般人來,的確較顯多樣且特殊:我寫作、經營網站與食品雜貨鋪、編雜誌、演講與教學、還有一些零星的代言……同時間,還頻繁旅行、品嚐美食美飲。
雖然我總是想說,這表面看似開心愜意,然事實上,背後卻是以龐大的工作量、緊湊的步調,以及高度理性思考、協調與自我管理能力來換取。
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我把我的興趣與工作與生活緊密結合一體,雖說難免偶覺疲憊無從喘息,卻仍樂在此中。
我想,我是從一開始就明明白白選擇了,以「體驗」做為我在人生裡的首要追求和目標。
也很早就發覺,實質的有形的擁有,其實不見得能夠讓我滿足;反而是,知曉愈多了解愈多懂得愈多,心靈的飽滿豐碩,才是快樂、以及自信自在自得的泉源。
我將這體驗、以及執著尋求更動人更極致體驗的過程,名之為「享樂」。
同時,明白宣稱:「真正的『享樂』,不是短暫的炫惑聲色之娛,也不是一味金錢或地位的堆積,而是從心靈到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每一種感官,都真真切切長長久久地感到喜悅與歡愉。需得認真的學習、深度的累積,需得花些時間花些工夫,方能找到入口、找到徜徉週遊的蹊徑。」
而這樣的享樂和體驗,也從來非如許多人所想的,是高不可攀的追求。對我來說,只是人生裡生活裡,自自然然的實踐。
「小確幸」—— 這是我常常愛說愛提的詞,意思是「小小而確定的幸福」。
也許只是一杯好茶、一盅好酒、一碗新米白飯、一碟深秋裡剛採下未久的秋蕈,也許只是旅途間偶遇的一抹善意笑容、一道海上雲裡初綻的朝陽……
我多喜歡這個詞與其中代表的意義。更覺得,這樣的小小的幸福,也許比起大開大闔、熱烈激越的狂喜來,無疑更踏實、更真切、更能掌握。
我始終相信,幸福是動詞,而非名詞;不是遙遠的目標,而是當下的實踐。
畢竟,人生苦短,如露如電,過眼轉瞬即逝。如同日本茶道哲學裡的核心思維:「一期一會」,分分秒秒、此刻當下,都應認認真真、如實專注面對。
所以,我不斷旅行、用心生活,並藉由工作,於此中尋求更徹底的自我實現。只求能夠不虛擲枉縱任何一點力氣時間,全心全意,盡情在各個我喜愛的、深知確能打動我心的領域裡,不停涉獵、領略、修行、耕耘、成長……
只願,能因感官覺知與智識與思想的愈加敏銳聰慧豐富深厚,於是更懂得如何體驗如何享樂,懂得在與每一次的「小確幸」緣會之際緊緊捕捉把握,同時,使從而得到的感動更清晰更強壯、更成竹在胸。
而這本書,正是我這些年遊走於旅行、生活與工作之際,或因個人感發、或因回覆讀者或媒體提問,遂將過程中點滴領會、感悟、醞釀而來的所思所感所想所得,逐一寫作成文後的結集。
三十三篇文字,共分旅行、旅事、飲食、生活四部分,內容涵蓋旅行、飲食、設計與生活之哲學、態度、觀察、方法、訣竅……。看似多元紛呈,卻也正是我的此刻人生與生活寫照。
書名,則由來自禪宗典籍《碧巖錄》裡,雲門禪師之言:「『十五日以前不問汝,十五日以後,道將一句來!』自代云:『日日是好日。』」
——我喜歡日本作家森下典子之解:「一味考慮過去與未來,當然無法安心過當下的日子。人生的道路不只一條,專注當下這一刻,才能無所罣礙、自由自在活著。」
「無論到多遠的地方,皆可看見開闊的風景。沒有任何不可以做的事。沒有任何非做不可的事。也沒有不滿足的心態。百分之百滿足自己能存在當下。」
「雨天聽雨,雪日觀雪,夏天體驗酷暑,冬天領受刺骨寒風……無論什麼樣的日子,盡情玩味其中就好。」
所以,一如我的一貫堅持與信守、也是此書開篇與終章篇名——「在旅行裡,玩味生活」、「在生活中,悠然旅行」……
無論春夏秋冬、晴陰雨雪,無論出發或歸家,無論旅行或生活或工作,專注此中,日日是好日。
書摘:在旅行裡,玩味生活
「旅行,不只是為了出發,還是,為了回家。」──在許多相關演講場合裡,我常常一再地這麼說。
旅行,是人與這個世界互動、對話的一種方式。藉著遠走到不同的地方、接觸不同的景物、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從而豐富自己的識見、視野與心靈。
然在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互動與體驗過程裡,還能一步一步,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知道怎麼面對這個世界,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人生,知道怎麼樣讓自己活得更好更自信更開心,而後,真真正正、活出自己。
自己與異地、自己與自己的對話過程。而最終的意義,是為了回家,回家好好生活。
也因此,在旅途裡,我格外專注並深深感覺興趣的,始終是異地人們的真實生活面貌;在旅地的選擇上,也傾向於喜歡生活面向飽滿多元的國度。
而細細檢視我的此刻生活內容,可以發現,許多許多,也都確乎來自過往這許多次旅行裡所吸取獲得的無數養分:
小至喝一杯紅茶的態度。──說來,還是在彼地裡喝到了一杯,正正統統以圓胖白瓷茶壺正確泡出來的舒坦紅茶後,我的紅茶世界,從此整個兒開啟。
比方摩挲一件器物的心情。──走過許多地方、看過無數樣式風格後,到現在,知名品牌、炫目設計,都已不能再輕易撩動我的心弦了。樸實基本,能夠與此刻真實生活所需緊密貼近與聯繫,才是我真正關注的美麗。
比方居家建構與布置的方式。──記得很小的時候,第一次在旅館裡嘗試了乾濕分離、明亮敞朗的浴室後,居家空間形式之於常日生活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從此成為我往後歲月裡,極其重要的追求課題。
大至看待人生的方法。我總是萬分感動著,在歐洲、紐澳、甚至不丹等幾個地方裡所遇到的一些有意思的人們,能夠如此自然而然清楚篤定著,將生活本身,置放在人生裡頭的最重要地位。
從那樣謙遜而清明自足的快樂微笑裡,我終是懂得了,一味追求有形與實質的累積並不見得是唯一的選擇與答案;有時,無形的經歷與體驗與享樂與感受,才最甘美最長遠最值得珍視。
還有看待臺灣、我們所生所長的這個所在的方式。或者是步調太急躁太匆忙了吧!我們總是太熱切著,想要在這麼一塊小小土地上創造出無限的第一、無限的可能,於是反而因此漸漸迷失了混亂了遺忘了,我們真心想要的,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臺灣。
所以,不只是回家,還為了,回鄉。──每一回,從彼地回到家鄉,我總是格外體會到,唯有真心真意誠誠懇懇身在這裡立足在這裡,扎實踏實生活下去之後,才能真正領略出咀嚼出,其中況味與情致,以及,未來的路與方向。愛在此,樂在此,安居在此。
芳香日日,鍋煮奶茶
在我的眾多飲食譜裡,被讀者們問起最多次的,毫無疑問,應非「鍋煮奶茶」莫屬。
不過是簡簡單單一道常日晨間飲品,然不知是否因這溫暖平易況味分外撩動人心,無論臉書、噗浪、微博,亦或是演講場合與PEKOE講堂上,每每提及,總能獲得無數共鳴。
然有趣是,回想起來,從最早之戀上紅茶開始,比起純粹沖泡而成的奶茶,鍋煮奶茶卻是到晚近幾年才加入我的日常茶飲行列。
我想是早期受到一些標榜一滴水都不加、百分百牛奶烹煮出來的奶茶味道影響吧!始終無法喜歡那樣的奶茶,總覺得誠意雖夠,然茶香被牛奶壓抑得有點滯悶,而奶香呢,則在高溫下多少顯得失色,喝來只覺甜澀濃膩、單調平板難能滿足。
遂而足有好長時間,我都還是執拗地只肯以沖泡方式喝奶茶。
直到讀了幾則日本紅茶書裡的鍋煮奶茶食譜;加之印度行旅時深深戀上了那愛恨個性分明、濃得香得極猛烈豐醇奔放恣意的現煮印度香料奶茶……
最重要是,遇上了幾只好鍋:包括柳宗理不鏽鋼單手鍋、野田琺瑯的乳白色木柄單手鍋,實在太著迷著,在早晨初醒時分,手執這形體與手感均美妙非凡的鍋,在爐上悠然烹出滿室芬芳的感覺……
於是,就這麼愛上了鍋煮奶茶,一週裡總要煮上個幾次,怎麼喝也喝不膩。
我的鍋煮奶茶做法雖單純、步驟少少不過二三,熟練的話,短短數分鐘就能完成。然其中卻有些講究,是一年年一日日一次次反覆煮著,慢慢琢磨領會出來的。只要少許留心,成果截然不同。
比方,一定從燒水開始,而非將茶葉直接倒入牛奶中開煮。牛奶本身濃度太高,致使茶與奶中的芳香物質無法完全溶出,加之久煮奶味容易過濃過膩,白白可惜好茶。
其次,紅茶茶葉選擇茶質濃厚強勁、茶型細碎者為佳。比方產地茶如錫蘭烏巴、印度阿薩姆、印度大吉嶺秋摘茶,混合調配茶如英式早餐茶、結婚曲茶,混合調味茶如英式伯爵茶、印度香料茶等都合適。
紅茶以外,也可試試使用其他類別之香氣濃郁的茶款如金萱烏龍茶、鐵觀音,日本焙茶、玄米茶等,亦別有一番滋味。
然後,加熱時間與溫度千萬不要太久太高以免苦澀,小火約三十秒至一分鐘、見茶色轉深即可進入下一步;倒入牛奶後也千萬不要任其沸騰,覺得熱度夠了就趕緊關火,以免奶香轉為奶腥味。
須得注意是,為了盡量避免釋出澀味,過程中不要頻繁攪拌,耐心等到起鍋前再輕輕幾下拌勻就夠了。
總之,只要掌握要領,鍋煮奶茶不僅能將來自各方材料之香氣風味悠揚共冶一爐,更能將紅茶和牛奶的厚實感展現無遺。
而煮上手後,向來做菜總難免淘氣的我,也常在紅茶、牛奶與蜂蜜之外,再多加入其他變化,日日嘗試不同的配方,玩得可起勁:從各種香料(肉桂荳蔻丁香薑)、香草(薰衣草洋甘菊玫瑰花)、果乾堅果(桂圓紅棗松子核桃)、醬料(花生醬蜂蜜芝麻醬原味可可粉)……執迷程度,有一陣子甚至不管看到什麼新材料,都忍不住想拿來摻到奶茶裡頭煮煮看合不合配不配。
調味部分,由於素愛蜂蜜,已然試過無數各國各地之花蜜果蜜樹蜜之餘,紅糖黑糖薑糖楓糖等滋味豐富的其他糖類也常上場。
有幾回,一忙忘了買牛奶、奶量不夠卻又很想喝奶茶,靈機一動,索性另對入預先調勻的麵茶或糙米漿,沒料到,不但米麥香、奶香、茶香三者交融得非常和諧,米漿麵茶特有的質地更讓奶茶顯得格外濃稠香美。
牛奶之外,近來還愛上了無糖豆漿。一定選的是小型豆腐工坊少量研磨製作的上品,入鍋快煮成豆奶茶,茶氣、豆香清芬,綻放出有別於傳統奶茶的、樸素扎實的醇美,甚是迷人。
在生活中,悠然旅行
「經常處在旅遊的狀態裡,不知你是如何調適旅行結束、回歸日常生活時的沮喪?」──某次演講後的提問時間裡,有聽眾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的確,旅行的本身,意味著告別既定的生活環境、秩序與節奏;來到異國異地異鄉,彷彿是一段額外賒來的夢般時光,忘卻了既有工作與生活的制式、勞頓與壓力,行動與心靈都整個兒自由了、放開了,自自在在放懷享受旅程享受一切;因此,一旦再次回到「現實」世界,惶惶然失落失措,在所難免。
我總是記得,此生的第一次海外出遊。那是國小六年級的暑假,隨母親遠赴美國加州探望旅居當地的親戚,當時,超過兩週時間,只是無壓力地四處悠閒走走逛逛,著實樂不可支;也因此,回國後,立刻與沉悶單調的正常學校上下課生活接軌,那種幾乎無法面對的、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令我因而抑鬱沉默了許久許久……
然後,也許是那段旅程的一點啟發、也許是一年年裡逐步對旅行對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思考與領會;到現在,這問題,似乎漸漸地不再困擾我,離家與歸家之間,旅程與常日生活之間,此中轉換過程,反而成為一種值得細細咀嚼玩味品味的反省與體驗。
「旅行,不只是為了出發,還是,為了回家!」
所以後來,我總是喜歡用這樣一句話,來為我的旅行下注腳。
旅行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與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活更開闊更強壯更飽滿更充實更美好。
也因此,除了一年幾次能夠提起行囊出走旅行之外,其餘時間,我總是努力地,把每一日每一日的尋常生活,也視作一種旅行;並時時刻刻自覺著,不要忘了,以旅行的態度,過生活。
比方,我總是一直一直這麼地砥礪自己:不敷衍、不得過且過,認認真真,面對當下每一刻。
就像好容易有了錢有了閒可以出門遊玩一趟,所以當然每一分鐘都盡情用力享樂才夠本一樣;既然生而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渾渾噩噩也是過、認認真真開開心心也是過,何不專心一志盡情盡性活得精采活出自己?
所以,同樣是要吃東西,就努力著,讓味蕾的每一次接觸,都感覺美味感覺舒服;同樣要用杯子喝茶,就努力著找一只真心喜歡的好杯子,讓視覺與觸覺都享受都感動;同樣是要找點娛樂找點消遣,不管是讀一本書、聽一段音樂、看一部電影或電視節目;就努力著學習著,找一個比較好、深入的角度或方向,讓感官與心靈一起愉悅震顫,繼而久久長長永誌不忘。
比方,誠懇正視自己真實的人生期望。
就像美好的旅程,必然是奠基於旅行者的完全知道自己的需求與渴望才可能成立一樣;生涯裡生活裡,請千萬不要忘記時時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想要過的是怎麼樣的一種生活?
我總是愛說,人生重要的是過程,不是結果。重要的不是累積了多少得到了多少,而是看見了體驗了感受了多少;重要的不是他人的眼光他人的評價,而是如何看自己愛自己為自己而活(也是要這樣,你周遭愛你的在乎你的人也才能真正踏實真正快樂)。聽從內心底的聲音與欲望,這人生的旅程、生活的旅程,才能真正無惑無懼無憾,昂首微笑前行。
比方,隨時保持旅行的心情。
像是即使並不真的準備出遊,我也總是經常地翻閱各種旅遊相關雜誌、書籍、報導文章,瀏覽各個網站、電視節目,一方面開開眼界、換換心情,一方面,儲備夢想與隨時出發的能量。
像是從開始比較密集地出國旅行之後,我自己覺得,最大的收穫之一是,終於能夠,一點一點地回過頭來,以著旅行中所經常保持的、開放而新鮮的眼光,看待這片土地,同時看待生活、體驗生活。
然後發現,看似平淡不變的周遭環境,事實上,俯拾淨是美好風景:
例如開始領略季節,春天的新綠夏天的蟬鳴秋天的高爽冬天的蕭瑟;甚至,一天裡,幾次抬頭望向天空都能發現,光線和雲影,隨著時間,其實不停流動。
例如開始懂得欣賞臺灣本地得天獨厚的四季的繽紛、食材的美味……不同城鄉空氣裡不同的氣味──就連風景區車道旁「不純砍頭」的蜂蜜促銷看板,換個角度看來,著實還真為這爽直幽默的語氣與自信莞爾不已。
像是偶爾找個機會,在原本應該工作的時間裡,悄悄地逃開來,給自己一點呼吸的空間、放自己一會兒假。
一天也好,一個午后也好、甚至只是一兩個小時也好;到郊外走走散散心、到最近的海邊或是樓頂高處吹吹風看夕陽、甚至只是靜靜地喝杯好茶、一個人享受一場電影……。
這偷來的時間、短暫的逃離,能讓自己重新擁有一點不一樣的、在這世界裡過活的,新的眼光新的思考新的力氣。
同時,還能時時警醒,不要忘記,努力繼續著,在生活中人生中,悠然旅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