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23 00:00:44| 人氣32,252|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健康人生:及早確診,控制巴金森氏症

 
健康人生:及早確診,控制巴金森氏症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
巴金森氏症的典型症狀是肢體僵硬、動作遲緩等,但夢遊、憂鬱、莫名腹脹、嚴重便秘、肢體不寧、夜間抽動症、嗅覺喪失等非動作症狀,也可能是早期神經退化徵兆,一旦合併動作遲緩,建議就醫檢查。
 
巴金森氏症是盛行率與發生率排名第二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動作障礙科主任陳柔賢說,早期巴金森氏症診斷不易,醫師多依賴臨床動作、症狀判斷,但典型症狀出現時,神經退化至一定程度,恐延誤用藥時機。
 
早期發現 醫療團隊試驗
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欣榮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初期,常出現視力差、難入眠、便秘、味覺或嗅覺異常、夢遊、夢魘等情形,目前健保給付「單光子造影(TRODAT)」檢查,透過影像可判斷是細胞自然老化,或神經缺損導致巴金森氏症。
 
目前抽血或脊髓液、基因檢查,皆無法早期確診巴金森氏症。林口長庚神內系動作障礙科主治醫師翁意欣則指出,單光子造影的檢查時間較長,影像解析度不佳。
林口長庚分子影像中心主任閻紫宸表示,長庚團隊研發「AV-133造影劑」,配合正子影像,可早期發現中腦的黑質細胞是否凋亡,確診巴金森氏症,及早用藥,延緩細胞神經退化速度,不必等到動作遲緩症狀出現才治療。目前已進入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10名收案者的成效不錯。
 
好好控制 能過正常生活
長庚神經內科系主任陸清松說,巴金森氏症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疾病,患者若能好好控制,7年內仍可工作,14年能過正常生活。
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林昆儒提醒,造影劑如放射線藥物,輻射線劑量相當於做胸腔電腦斷層,但孕婦、幼童、嚴重心律不整及幽閉恐懼症者,不建議檢查。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單定一說,流行病學發現,出現非動作障礙症狀,代表腦細胞退化,日後確實有較高機率會罹患巴金森氏症,但僅有一小部分的人會出現巴金森氏症,並非所有人皆會罹病。他認為,僅有非動作症狀,不需立即就醫。
 
 
 
小辭典/巴金森氏症
腦部神經退化疾病,因為腦部神經細胞基底核(basal ganglia)無法正常運作,產生種種動作障礙。
基底核中的一部分稱為黑質(substantia nigra),位於腦幹,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會影響動作,分泌量降低至正常量的20%以下,就會出現顫抖、肌肉僵硬、動作緩慢等動作障礙。巴金森氏症即是黑質細胞退化死亡後,多巴胺分泌量減少而導致的疾病。
 
巴金森氏症治療包括藥物、手術與其他輔助性治療。
藥物治療包括補充人體多巴胺不足的左多巴(levodopa)、結構近似多巴胺的多巴胺模擬劑(dopamine agonists)等;手術治療用於藥物無法緩解症狀,或難以忍受藥物副作用時,常用方法是腦部深層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利用立體定位手術特定部位植入感應器,協助改善症狀。
 
巴金森氏症:不是失智症,卻會導致失智
巴金森氏症並非失智症,患者動作障礙、變慢,但智能未受影響,不會出現判斷力減低、問題一再重複、忘記現在何年何月、疑神疑鬼等症狀。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單定一說,病理發現,巴金森氏症或失智症皆與腦部的神經細胞內涵物堆積有關,這些外觀如粉紅色圓球的堆積物,會造成神經逐漸退化。
一開始,神經細胞內涵物影響嗅覺及神經腦幹,接著侵犯多巴胺功能,影響動作,最後影響整個大腦,嚴重時失智。
 
「40%巴金森氏症患者會合併失智症狀,但致病機轉不同。」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任陸清松說,巴金森氏症目前無法根治,但早期確診,及早用藥,可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延緩神經退化。
 
好發五、六十歲 年輕人也有可能
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主任蔡清標表示,巴金森氏症好發於50、60歲,年紀愈大,罹病機率愈高。不過,年輕人亦可能罹患巴金森氏症,通常年輕患者發病,症狀較嚴重。
 
透過服藥調整多巴胺濃度,可減緩巴金森氏病的症狀,但用藥時間愈久,可能導致神經損傷,通常年輕患者初期會使用類多巴胺藥物,刺激多巴胺分泌,一旦效果不佳,才使用多巴胺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神經退化或血管退化,遺傳、部分感冒藥或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強效鎮靜劑、腦部病毒感染、情緒引起的動作障礙等因素,也會出現顫抖或四肢僵硬等類似巴金森氏症症狀。

台長: 讀.冊.人
人氣(32,252) | 回應(6)| 推薦 (12)| 收藏 (0)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閱讀:理財健康 |
此分類下一篇:健康人生:「冠心病」治療
此分類上一篇:健康人生:卵巢癌

讀.冊.人
二十四節氣:「處暑」。
在國曆8月22-24日之間,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
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明代‧郎瑛的《七修類稿》記載著:「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所以有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天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顧鐵卿《清嘉錄》也說:「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云『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還要十八天的流汗沐浴。

「處暑」過後,溫差轉大,人體陽氣也開始從疏泄轉向收斂,此時的養生重點,在於充分補眠。怎麼睡才養生?中醫師建議,不妨嘗試「子午覺」。子午覺的原則,即「子時大睡,午時小憩」。子時膽經當令、陽氣正衰,人若能在子時入眠,睡眠效果最好,也能有助身體新陳代謝,符合《黃帝內經》云:「陽氣盡則臥」;午時心經當令、陰氣衰弱,心氣可推動血液運行,若能在午時小睡片刻,有助提振下午精神,對養心也有好處,符合「陰氣盡則寐」原則。

「處暑」時氣溫早晚逐漸降低,因為氣溫變化大,要小心防止肺氣受損引起的感冒咳嗽、肺部不適等症狀。再加上因天氣愈來愈乾燥,皮膚會變得乾乾的,有人還會容易皮膚脫屑,毛髮也容易枯黃掉落,嘴唇也容易乾燥裂皮,若吃多上火食物,鼻孔還會冒火氣,也容易大解乾結,再加上手腳發熱,這些都是身體的秋燥現象,秋燥除了引起身體的不適。

秋燥季節,飲食調節要多吃蔬菜、水果,很多人因夏天高溫胃口不開,會以蔬果入餐,但等天氣一涼反而不吃了,其實秋天乾燥季節比夏天更要補充可生津潤肺的蔬果,如百合、蓮子、薏仁、木耳、燕窩、芝麻都對治秋燥十分有效,此外還要多喝淡茶、新鮮蔬果汁、豆漿等等流質食物。
2012-08-23 00:33:04
茹鷁
有親友無嗅覺已一段時間
說是鼻子過敏引起??
前幾天某網路報剛好看到報導說是巴多安不足造成_還會演變成巴金森氏症?!

請問若到醫院檢查的話要掛哪一科呢?
2012-08-23 02:07:51
版主回應
茹鷁您好

很遺憾聽到這樣讓人難過的消息
不知貴親友人居於台灣何處?
基本上先經過比現在更具規模的醫療院所以更有經驗的診治與檢查
然後再針對結果配合就醫與居家相關配套照顧
在此當然希望不是巴金森氏症
平安
2012-08-23 03:01:52
茹鷁

是 多巴安

@_@

請問是掛 神經內科 嗎??
2012-08-23 02:11:41
版主回應
神經內科
2012-08-23 02:56:43
子樵
先父不到五十歲就患帕金森氏症!起初只是一隻手會抖,經過長庚及台大診斷,確認罹患此症!開始長期服藥,直到過世!過世時已七十六歲!可說早期發現控制,
一直沒有智力減退的現象,只是七十歲後有明顯動作變遲緩!直到過世前一年,才有健忘.失智的現象!不過,
服藥多年後,千萬不可擅自停藥或減藥,先父曾因副作用便秘太嚴重,擅自減藥,造成智力急速減退並有失憶
現象!連自己親人都不認得!緊急住院,藥物恢復正常,約一週後,又恢復正常!所以,奉勸罹患此病的朋友,千萬不可暗自減藥或停藥,以免發生無法預期的危險!
2012-08-23 19:30:40
版主回應
子樵 您好

朋友辛苦了
這樣的所謂文明病
讓許多幸福的家庭措所不及
嚴重的事患者卻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當年看電影<明日的記憶> 一幕幕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對於患者與家屬皆屬無法說出的傷痛
令人惋惜與遺憾的帕金森氏症
2012-08-23 22:45:08
茹鷁
謝謝
會盡力勸他去檢查
他耳根很硬...
2012-08-25 19:52:23
讀.冊.人
關於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侵襲人的腦部;它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得到阿茲海默症的人會漸漸的喪失記憶並且出現語言和情緒上的障礙。智力逐漸喪失的情形稱為癡呆(dementia)。當這個疾病越來越嚴重時,病患在生活各方面都需要他人的協助,像是洗澡、吃東西、上廁所…等等。由於阿茲海默症患者需要人日夜看護,因此病患親友的生活往往也跟著受到很大的影響。阿茲海默症在目前仍是一種不可逆、尚無法治療的疾病。

據估計,到了2050年,在美國將有一千四百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在美國,阿茲海默症高居成人死因第四位。每年有10萬人死於阿茲海默症。超過六十五歲的人口中有5-10 % 罹患阿茲海默症。85歲以上的人口有一半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年齡是阿茲海默症相關因素之一,而研究顯示「遺傳」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女性的壽命普遍較男性長,因此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女性也比男性多。此外,80 % 的阿茲海默症照顧者是女性,因此她們也間接受到阿茲海默症的影響。

記憶的喪失可能是阿茲海默症最顯而易見的的病徵,尤其是記不住前不久才發生的事或是最近才獲得的訊息。

初始的症狀細微而漸次的出現,不易察覺,而且這些症狀也可能出現在其他的失智症並非阿茲海默症特有。例如: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忘了某件事做了沒,老是舊事重提或是無法學新東西。病情惡化時,患者可能會在談話時沒辦法找到適當的用字或是無法做重大的決定。

阿茲海默症其中一項最令人痛苦的地方是患者有時會沒辦法認得親友。患者的性格也可能變得異常的煩躁,偏執多疑,不喜歡與人互動。到後期,患者可能會出現在街上遊蕩,迷路回不了家的情形。新的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處理視覺和空間訊息的區域可能受到損傷。這可說明患者為何會有沒辦法認出自己在哪兒或是搞不清方向的問題。患者也可能變的不專注,因此無法照料他們自己日常身體的各種需要。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其他對記憶很重要的區域亦受到影響,例如基底前腦(basal forebrain)以及海馬迴(hippocampus)。許多為阿茲海默症所苦的人死於其它的原因,像是肺炎 (pneumonia)。由診斷確定日算起,阿茲海默症的病人一般可有6-8年的壽命,但仍許多患者存活超過20年。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症狀個別差異很大,但是最終每一個患者的症狀都會持續惡化。許多行為上的改變伴隨著阿茲海默症—憂鬱、偏執狂和妄想。然而,阿茲海默症目前是無法治癒的,雖然某些治療似乎有一些效果。
2012-09-02 21:56:0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