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閱讀:一行禪師《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自在》
書名:
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Reconciliation: Healing the Inner Child
作者:一行禪師
1926年出生於越南中部,16歲在慈孝寺披剃出家,為臨濟法脈第42代傳人,後來赴美研究並教學。1960年代越戰期間,禪師秉持「佛教必須入世」的信念,以堅實的修行為基礎,以具足的定力、慈悲與智慧濟世在戰火下煎熬的眾生,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之後一直留在西方弘法,並定期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
深受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小馬丁.路德.金恩推崇的一行禪師,於1967年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1982年,禪師在法國西南部建立了「梅村」禪修道場。1995年曾至台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2011年再次受邀來台進行寶島諦聽之旅,包括在花博戶外會場的「百人花博自在行禪」。
一行禪師通曉越、英、法及中文,除了佛學論述之外,並著有詩集、小說、戲劇、傳記等,迄今已有上百本著作,著作已在台灣出版的有:《生生基督世世佛》、《步步安樂行》、《橘子禪》、《與生命相約》、《你可以不生氣》、《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你可以,愛》、《祈禱的力量》、《一心走路》、《生命真正的力量》、《建設淨土》、《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系列、《會心》、《自在》等二十多部。
譯者:汪橋
本名何惠珠,自翻譯一行禪師的開示後,以汪橋為筆名,意為愿為汪洋中的一條橋,傳遞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理解。
曾任職報社逾十年,分別擔任過記者和編輯,現為自由工作者。
內容介紹:
一行禪師首度講述內在小孩、最溫柔寬厚的一本書
本書是將佛法實際應用在心靈健康最徹底的一本書,藉由具體的方法導引,讓你一步步回到自己內在最深處、擁抱內在小孩,與自己達成最徹底的和解。
「現代許多人都在學習靜坐,我們靜坐,其實是為了逃離受苦,我們就像是免子一樣跳回到地上的洞裡,好讓自己感覺受到保護。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受了太多苦了,我們想要至少能夠休息一下、至少能夠逃避一下。然而這並不是靜坐冥想真正的意義,我們必須要用智慧和專注去找回真知,轉化受苦的內在。沒有這些苦痛、沒有對於這些苦痛的了悟,真實的快樂無法實現。」
憤怒、悲傷、嫉妒、恐懼,甚至開懷、興奮等等我們時常感受到的這些多變情緒,其實都是內在小孩在發聲、提醒你他的存在。然而我們常常以為那些情緒就是自己、與各種情緒產生了認同,因而無法認出內在小孩的聲音。
受傷的內在小孩請求關愛,但我們卻做著相違背的事情。因害怕面對痛苦,我們選擇逃避。我們無法面對內在糾結的痛苦和悲傷,即使有時間,我們也不願返回自己的內在。我們讓自己持續接觸外在的刺激:看電視或電影、參加社交活動、喝酒或吸毒——因為我們不想再次感受以前的痛苦。
受傷的小孩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內。身體沒有一個細胞不存在這個受傷的小孩。我們不需要追憶從前尋找這個小孩,只要深入觀察自己,就能接觸到他。受傷小孩的痛苦當下就在我們之內。
然而,正如痛苦存在於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覺醒、理解與幸福的種子同樣存在,我們需要運用它們。我們內在有一盞燈——正念的燈,我們隨時可以點亮它。我們的呼吸、我們的腳步及我們平靜的微笑,就是點亮這盞燈所需要的油。我們必須點亮正念的燈,讓燈的光明驅散和終止黑暗。我們的修習就是要點亮這盞燈。
當我們開始察覺自己遺忘了內在受傷的小孩,我們會對這位小孩充滿慈悲,也因此生起正念的能量。正念步行、正念靜坐和正念呼吸的修習是我們的基礎。通過正念呼吸和正念的步伐,我們能夠滋養正念的能量,並回到存在於身體細胞內的覺醒智慧。正念的能量將擁抱和療癒我們,並療癒我們內在的受傷的小孩。
得獎記錄
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小馬丁.路德.金提名法師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他宣稱:「我不知道還有誰比這位來自越南的溫和僧侶更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本書特色
★2010年出版,至今仍名列美國Amazon網路書店暢銷書單!
★特別收錄內在小孩療癒真實事例,及內在療癒七大練習法,包括十六項呼吸練習及五項觸地法等。
目錄:
序:內在的小孩
第一部份 療癒之道
第一章 正念的能量
第二章 與祖先及後代一體
第三章 原始恐懼, 原始欲望
第四章 呼吸,行走,放下
第五章 轉化痛苦
第六章 療癒內在的小孩
第七章 和解
第八章 成為一位菩薩
第二部分 療癒的故事
小眼睛 ——Lillian Alnev
我可以幫到什麼?—— Joanne Friday
真正的我——Glen Schneider
與友人同坐—— Elmar Vogt
第三部份 療癒練習
練習一 移除心的對象 —— Buckeye 共修團
練習二 十六項呼吸練習
練習三 來自你的內在小孩的信—— Glen Schneider
練習四 五項觸地法
練習五 和平便條
練習六 重新開始
練習七 釋放情緒與肢體運動 ——法印法師
序:內在小孩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位年幼的受傷的小孩。所有人在童年都經歷過困難,甚至是創傷。為了保護自己以及防備將來再受痛苦,我們嘗試忘記從前的苦痛。每次觸及痛苦的經歷,我們以為自己會無法忍受,因而將感受與記憶深深地埋藏在潛意識內。幾十年來,我們可能因此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在的小孩。
但是忽視這個小孩並不表示他不存在。這位受傷的小孩一直在那裡,期待著我們的關注。小孩說:「我在這裡,我在這裡,你不能避開我,你不能逃離我。」我們將小孩遣送到內在深處,並盡量遠離,希望藉此停止我們的痛苦。但逃離並不能停止我們的痛苦,而是在延續痛苦。
受傷的內在小孩請求關愛,但我們卻做著相違背的事情。因害怕面對痛苦,我們選擇逃避。我們無法面對內在糾結的痛苦和悲傷,即使有時間,我們也不願返回自己的內在。我們讓自己持續接觸外在的刺激:看電視或電影、參加社交活動、喝酒或吸毒——因為我們不想再次感受以前的痛苦。
受傷的小孩就在那裡,但我們並不知道。受傷的小孩在我們之內是事實,但我們覺察不到他的存在。無法覺察即是無明。那小孩嚴重受傷害,他或她急切需要我們回到內在,但我們選擇了遠離。
無明存在於我們的身體和意識的每一個細胞內,就像是一滴墨溶入一杯水之中。無明導致我們看不到實相;它驅使我們做愚蠢的事情,這些行為讓我們受到更多的痛苦,也令內在的小孩再次受到傷害。
受傷的小孩也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內。身體沒有一個細胞不存在這個受傷的小孩。我們不需要追憶從前尋找這個小孩,只要深入觀察自己,就能接觸到他。受傷小孩的痛苦當下就在我們之內。
然而,正如痛苦存在於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祖先傳遞給我們的覺醒、理解與幸福的種子同樣存在,我們需要運用它們。我們內在有一盞燈——正念的燈,我們隨時可以點亮它。我們的呼吸、我們的腳步及我們平靜的微笑,就是點亮這盞燈所需要的油。我們必須點亮正念的燈,讓燈的光明驅散和終止黑暗。我們的修習就是要點亮這盞燈。
當我們開始察覺自己遺忘了內在受傷的小孩,我們會對這位小孩充滿慈悲,也因此生起正念的能量。正念步行、正念靜坐和正念呼吸的修習是我們的基礎。通過正念呼吸和正念的步伐,我們能夠滋養正念的能量,並回到存在於身體細胞內的覺醒智慧。正念的能量將擁抱和療癒我們,並療癒我們內在的受傷的小孩。
聆聽
當我們說到慈悲聆聽,我們通常會想到聆聽別人的講話。但我們也必須聆聽內在受傷的小孩。有時候,受傷小孩需要我們全神關注。這小孩可能會從心識的深處浮現,向你索求關注。如果你有正念,你會聽到他的呼救聲。這個時候,你應放下一切在你面前的事情,轉而返回內在,溫柔地擁抱那個受傷的小孩。你可以用愛的語言直接跟小孩說:「過去,我遠離你,令你孤單;現在,我感到很抱歉。我要擁抱你。」你也可以說:「親愛的,我為你而在此。我會好好照顧你。我知道你受了很多苦。我一直很忙,因而忽略了你,現在我懂得回到你的身邊。」如果有需要,你可以和小孩一起哭。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有需要,你可以坐下來和小孩一起呼吸。「吸氣,我回到我的受傷小孩;呼氣,我照顧我的受傷小孩。」
你需要每天多次與內在小孩傾談,這樣才能達到療癒之效。溫柔地擁抱內在的小孩,你告訴他,你不會再令他失望,或者忽視他。內在的小孩已被遺棄了很長時間,因此你需要立即開始這個修習。如果你現在不修習,甚麼時候才開始修習呢?
如果你知道怎樣回到內在的小孩身邊,每天聆聽他五至十分鐘,療癒的效果就會顯現。當你攀登美麗的山,邀請你的內在小孩同往;當你對著落日靜思,邀請他與你一起享受日落之美。如此修習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內在受傷的小孩就能得到療癒。
通過修習,我們會瞭解到內在的受傷小孩不僅是自己,他可能代表了幾個世代。我們的母親可能在一生中經歷許多痛苦,我們的父親也受苦。他們也許不懂得照顧內在的小孩,因而當我們擁抱內在受傷的小孩時,也是在擁抱我們祖先的受傷小孩。修習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無數代的祖先和後代。
我們的祖先可能不懂得照顧內在受傷的小孩,因而把他們的受傷的小孩遺傳了給我們。我們的修習就是要停止這樣的循環。如果我們能夠治療內在受傷的小孩,我們不單釋放了自己,也釋放了傷害過我們甚至是虐待過我們的人。虐待者曾經可能是被虐待者。有很多人與內在小孩一起修習一段時期後,減輕了痛苦並得到轉化,他們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變得更和諧。
我們受苦,是因為沒有接觸到慈悲和理解。如果我們能夠為受傷的小孩生起正念、理解和慈悲,我們的痛苦就會減少。當我們能夠滋養正念、慈悲和理解,我們就能夠讓別人愛我們。從前,我們可能猜疑所有人和事,慈悲助我們與別人連繫,並恢復溝通。
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的家人和朋友,內在可能都有一位嚴重受傷害的小孩。如果我們能夠幫助自己,我們就能夠幫助他們。當我們療癒了自己,人際關係自然能恢復和諧,我們的內在會有更多的平安和慈愛。
回來照顧自己吧。你的身體需要你、你的感覺需要你、你的認知需要你、你內在的受傷小孩需要你,你的痛苦需要你承認它的存在。返回內在的家吧,為所有這些安住在當下。修習正念步行和正念呼吸 ,以正念做每一件事,你因此能夠真正活著,你因此懂得愛。
書摘:
正念的能量是療癒的良藥,能夠辨認和治療內在受傷的小孩。但我們如何能夠培養這種能量呢?
佛教心理學將心識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意識,另一部分是藏識。意識是積極的覺察,西方心理學稱之為顯意識。要培養正念的能量,我們需要對自己進行的所有活動保持覺察,真正地存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之中。無論是喝茶或開車,都保持正念。當我們行走時,覺察自己在行走;當我們呼吸時,覺察自己在呼吸。
藏識也稱為根本識,是我們意識的基礎,西方心理學稱為潛意識。那裡藏著我們所有過去的經歷,具有學習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我們的身心常常不是一體的。面對日常工作,我們身體在做,意識並不在。我們單以藏識便可處理很多事情,我們的意識則可以想著千百樣其他的事情。譬如當我們在市區裡開車,意識毋需想著開車,但仍可以抵達目的地,也不會迷路或發生意外,因為藏識在獨立運作。
心識就像一間房子,地下室是我們的藏識,客廳是我們的意識。心行(亦即心念、心理現象)包括了憤怒、悲哀或者是喜悅,是以種子(bija)的形式存在於藏識。我們有憤怒、絕望、歧視、恐懼的種子,也有正念、慈悲以及理解的種子。藏識就是由這些種子組成的,它也像土壤一樣,保存和滋養所有的種子。這些種子留在那裡,直到我們聽到、看到、讀到、或者是想到一些事情觸及了一顆種子,那顆種子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憤怒、喜悅或者悲傷。當種子成長,在意識的層面顯現,進入了我們的「客廳」,此時我們不再稱它為種子,而是一個心行。
當有人說了一些話或者是做了一些事情惹惱了我們,觸及我們憤怒的種子,憤怒的種子就會在心識中顯現,成為憤怒的心行。「行」(Formation)這個字在佛教用語裡,是指任何組合而成的或由其他條件聚集合成的東西都是「行」。奇異筆是「行」;我的手、花、桌子、房屋都是「行」。房屋是物質現象、手是生理現象、憤怒是心理現象。在佛教心理學中,我們說有五十一類不同的種子,會顯現為五十一個心行,憤怒是其中一個。在藏識中,憤怒稱作種子;在心識中,它稱作心行。
當一顆種子,譬如是憤怒的種子上升到我們的「客廳」,成為一個心行,我們可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接觸正念的種子,邀請它也一起顯現,因而「客廳」中有了兩個心行。這是對於憤怒的正念。正念總是有個正念的對象:當我們正念地呼吸,這是呼吸的正念;當我們正念步行,這是步行的正念;當我們正念進食,這是進食的正念。在這個例子中,正念是對憤怒而言,正念覺察到憤怒,擁抱憤怒。
我們的修習是基於非二元的了悟——憤怒不是敵人。正念和憤怒都是我們自己。正念不會壓抑或者對抗憤怒,而是覺察憤怒和看顧憤怒。正如大哥幫助弟弟,正念的能量覺察到憤怒的能量,然後溫柔地擁抱它。
每當我們需要正念的能量,只需正念呼吸、正念步行和微笑,便能接觸正念的種子,我們因而有能量覺察、擁抱,能夠深入觀察以及轉化。無論我們在做什麼:煮飯、拖地、清洗或者行走,只要覺察自己的呼吸,都能培養正念的能量,在我們之內的正念種子就會更強壯。在正念的種子之內,有「定」的種子,有了這兩種能量,我們就能從痛苦中得到解脫。
正念的功能
正念的第一個功能是覺知而不對抗。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停止,然後覺察內在小孩的存在。當我們第一次覺知到內在受傷的小孩,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覺察他,然後打個招呼,就是如此。可能這個小孩很悲傷,如果我們注意到這一點,可以吸一口氣,然後跟自己說:「吸氣,我知道悲傷在我之內顯現。你好,我的悲傷。呼氣,我會好好照顧你。」
一旦覺察到自己的內在小孩,正念的第二個功能就是擁抱他。這是非常愉悅的修習。我們不再和自己的情緒對抗,而是好好照顧自己。正念帶著它的盟友——定,覺察內在小孩,然後溫柔地擁抱他,只要幾分鐘就能舒緩情緒。痛苦的情緒可能還在,但我們不再受苦。
覺知和擁抱內在小孩後,正念的第三個功能是舒緩和減輕難熬的情緒。當我們溫柔地懷抱這個小孩,就是在舒緩這些複雜的情緒,我們因此感到平靜。用正念與定擁抱強烈的情緒,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心理現象的根源,我們能知道痛苦來自哪裡。看到事物的根源,我們的痛苦就能減輕。正念能夠覺察、擁抱和舒緩負面情緒。
正念的能量除了包含了「定」的能量,也包含了智慧的能量。定幫助我們專注於一個事物。有定,觀的能量便會增加,智慧隨之而來。智慧擁有解脫的力量。如果正念存在,我們又懂得如何持續保持正念,定就會同在;當我們懂得持續保持定,智慧亦會到來。正念的能量幫助我們深入觀察,獲得所需的智慧,我們因而能夠轉化負面情緒。
呼吸,行走,放下
呼吸是引領我們返回身體、感覺及心的美妙載具。如果我們懂得正念呼吸,這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呼吸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大多數人並不懂得正念呼吸,因而無法回到自己的身體和感覺。
我們的修習是回到當下,回到此時此地。只有在此時此地,我們可以深入接觸生命。學習深深地活在日常生活的每個當下,是我們真正的修習。正念呼吸可以帶我們回到此時此地,失去正念呼吸,就是失去了當下時刻。
我們也可以在行走、清洗東西以及進食的過程中保持正念。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我們回到此時此地,深入接觸生命,但這些方法全都涉及正念呼吸。如果我們將正念呼吸變成自己的一部份,我們就能隨時修習,否則就是荒廢生命,因為我們的生命就存在於此時此地。
正念呼吸是正念修習的基礎。當我們修習正念呼吸,我們引導心返回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真正地臨在。正念的能量包含了友誼以及關愛的元素在裡頭,如果我們沒有真正臨在,我們無法成為自己或者別人的朋友。除非慈悲在我們的心中生起,我們才能成為自己或別人的朋友。
通過修習正念呼吸,我們成為自己身體、情緒、思想以及認知的真正朋友。只有當我們與自己建立了真正的友情,我們才能夠在各方面得到轉化。如果我們想與曾經傷害過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和解,我們首先要好好照顧自己。如果我們不懂得傾聽自己,怎麼會傾聽他人?如果我們不懂得覺察自己的痛苦,就無法在人際關係中取得和平與和諧。
辨認與安撫痛苦的感受
每個人多少都會有身體或者心理的疾病,最佳的療癒方法是由停止一切開始,然後全然地活在當下,這樣做讓身心得以自我療癒。當我們專注呼吸,我們的吸氣和呼氣就能夠平和與放鬆。當我們有覺知地行走,腦子裡不想什麼,也不被任何東西帶走我們的注意力,這就已經開始了療癒。
當我們的心被強烈的痛苦牽引時,返回平靜放鬆的呼吸會很有幫助。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做,當痛苦的感受再次來臨的時候,我們就能接受它是它,而不是受它牽引而令自己不安。我們不與痛苦的感受對抗,因為我們知道這是自己的一部份,我們並不想與自己對抗。痛苦、惱怒與嫉妒都是我們的一部份。當它們升起的時候,我們可以回到吸氣與呼氣讓它們平靜下來。平靜沉著的呼吸能夠安撫強烈的情緒。
當我們的情緒平靜下來,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痛苦的根源,也看到導致我們受苦的人也承受著痛苦。很多時候,當我們面臨痛苦的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其他的人都是幸福快樂的,事實是,傷害我們的那個人也遭受很多痛苦,而且不懂得處理自己的強烈情緒。覺知地吸氣呼氣,生起正念的能量,我們因而能夠得到智慧處理自己的痛苦、得到慈悲處理其他人的痛苦。
當我們受到傷害,我們會有兩種不同思考模式應對。一種思考模式會令我們憤怒,想要報復;另一種是嘗試安撫自己,接觸自己的慈悲與理解,讓自己的心平靜沉著。如此,我們就能夠看到,傷害自己的人同樣受苦,我們的憤怒隨之消失。
療癒內在小孩
當還是孩子時,我們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傷。父親使了一個嚴厲的眼神就會令我們不快樂,母親說了一句強烈的話就會在我們心裡造成傷口。身為稚嫩的幼童的我們,有很多感受但難以表達。我們不斷地試,有時,即使我們找到了可以表達的用語,在我們周圍的大人也聽不到,他們不聽,或者是不讓我們講。
我們可以返回自己內在的「家」,與自己的內在小孩講話,聆聽內在小孩並直接給它回應。我自己一直在這樣做,即使我從父母那裡獲得了愛與關懷,這個修習仍然給與我很大的幫助。那小孩還在那裡,或許仍然深受傷害。我們忽略內在小孩已經很久了,是時候返回內在,撫慰、關愛以及照顧內在小孩了。
觀想五歲小孩
這個觀想可以在坐著或者行走的時候練習,重要的是找一個安靜、一個你覺得舒適、放鬆,最少有五分鐘不會受到干擾的地方。當你吸氣和呼氣的時候,你可以對自己說這些話:
吸氣,我看見自己是個五歲小孩。
呼氣,我對內在的五歲小孩慈愛地微笑。
最初你可能希望講完整個句子,之後你可以只用主要的字句:
我,五歲小孩。
慈愛地微笑。
內在的五歲小孩需要很多慈愛與關注。如果我們每天能夠用幾分鐘,坐下並修習這個觀想將會很有用,非常具有療效並給與自己慰藉,因為我們內在的五歲小孩還是活生生的,非常需要關愛。通過承認內在小孩的存在,與他或她溝通,我們能夠看到小孩回應我們,也會知道他或她開始覺得好過些了。當內在小孩感覺舒服的時候,我們也會感到舒服多了,我們開始感到更大的自由。
內在小孩不單是我們自己,我們的父母同樣如小孩子一般受傷害。即使已經是成人了,他們時常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痛苦,因此他們令自己的孩子受苦。他們是自己的痛苦的受害者,他們的孩子也成為他們的痛苦的受害者了。如果我們沒有轉化內在的痛苦,我們將會傳遞痛苦給自己的孩子。所有的父母都曾經是五歲的小孩,脆弱以及容易受傷。
父親和我不是真的兩個分離的個體,我是他的延續,所以父親在我之內。幫助在我之內的父親、也就是這名五歲男孩,就是在同一時間幫助我們兩人;幫助仍然在我之內的母親、這名五歲女孩,就是在幫助她轉化,成為自由的人。我是母親的延續。那名曾經受過很多傷害,承受很多痛苦的小女孩,她仍然在我之內。如果我可以轉化以及療癒內在的父親與母親,我同樣可以幫助在我身外的父母。這個觀想孕育的慈悲與理解不僅令自己直接受惠,在我們父母之內的五歲小孩同樣受惠。
關於理解,我們講了許多,有比我們所講的更深入的理解嗎?當我們微笑,我們知道,我們是為母親與父親微笑,幫助他們釋放痛苦。如果我們能夠如此修習,那麼那些令人煩惱的問題都沒有意義了,例如:我是誰?我的母親是真的想要我嗎?我的父親是真的想要我嗎?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
我們無需返回自己的出生地,到愛爾蘭或者中國去尋找自己的根。我們只需接觸自己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我們的父親、母親以及所有的祖先都真實地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個細胞裡,甚至存在於我們身體內的細菌。所有的祖先、所有眾生以及被稱為非眾生的,已經給與我們覺醒的理解。我們是父親也是孩子,有時我們展現為父或母,有時我們展現為孩子。當一顆芭樂長出時,就有芭樂種子在它裡面,所以它同時也成為母親或者父親。我們可以如此修習:
吸氣,我看見父親是個五歲小孩。
呼氣,我向那五歲小孩——我的父親微笑。
父親,五歲大。
慈悲地微笑。
成為父親之前,你的父親曾經是五歲的孩子。作為五歲的男生,他很脆弱,很容易被你的祖父或祖母,以及其他人傷害。因此,如果有時候他很粗暴,或者不可理喻,可能是因為在他之內的五歲小孩曾經受過這樣的對待,可能在他年幼的時候曾經受過傷害。
如果你明白這一點,或許你就不會再向父親發怒,而對他生起慈悲。如果你有父親五歲時候的照片,你可以在觀想的時候看著照片。看著五歲時候的他,隨著吸氣和呼氣,你會看到五歲的小孩還在父親之內,也在你之內。
當你的母親還是個五歲孩子時,她同樣脆弱,容易受傷害。她可能很容易就忘卻了受過的傷害,也沒有老師或者朋友幫助她療癒,因此傷口與痛楚仍留在她之內。這是為什麼有時候,母親會對你不仁慈。如果你可以看到母親是一名脆弱的五歲女孩,你會很容易慈悲地原諒她。這名五歲的小女孩,一直在你母親之內,也在你之內。
吸氣,我看見母親是個五歲小孩。
呼氣,我向受傷的五歲女孩——我的母親微笑。
母親,五歲大。
慈悲地微笑。
如果你還是個年輕人,修習療癒你的內在五歲小孩很重要。不然,如果你有孩子,你會將你的受傷小孩傳遞給你的孩子。如果你已經在傳遞你的受傷小孩給你的兒子或者女兒,也不是太遲。你現在就要開始修習,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同時幫助你的子女療癒你已經傳遞給他們的受傷小孩。
所有人,父母以及孩子,可以一起修習療癒在自己之內以及在子女之內的受傷小孩。這是一項迫切的修習。如果我們能夠成功修習,就能夠重建我們與家人之間的溝通,就可以取得互相理解。
我們在自己的孩子之內,我們將自己完整地傳遞給他們。我們的兒子、女兒是我們的延續,兒子、女兒就是我們自己,他們會將我們帶到遙遠的未來。如果我們有時閒,以慈悲與理解愛我們的孩子,他們將能獲益,能夠為自己、為他們的孩子以及未來的後代建立更美好的未來。
與自己和好
一對即將在梅村結婚的愛侶走來問我:「老師,二十四小時之後我們就要結婚了,我們要怎樣準備以獲得成功的婚姻呢?」我回答:「最重要的是深觀自己的內在,查看那裡是否還有障礙。此刻,是否還有你不曾和解的人?你的內在是否還有一些不協調的東西?」和解並不單指與另外一個人和解,也包括與自己和好。我們內在有許多矛盾,需要我們坐下來與它們協調。修習正念步行以及正念靜坐,能夠幫助我們覺察及瞭解自己的情況以及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我們修習行禪、坐禪,在日常生活中做菜及洗碗,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深觀,明白自己應該做些什麼讓一段關係重新開始。這對愛侶發現,在結婚之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們只有二十四小時。他們希望立即與一位朋友和解,但如何在二十四小時內把信寄到那位朋友那裡呢?如果和解在內心進行,時間就足夠了。因為在內心進行的和解,它的效應很快能夠在所有地方感受得到。
即使我們希望與之和解的對象身處遙遠的地方,即使對方拒絕接聽電話或者拆開信件,甚至即使已經過世,和解仍然是可能的;對方或許是我們的父親、母親、姊妹、我們的女兒或者兒子;對方可能仍然活著,或者已經過世,和解都是可能的。因為和解的意思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實踐,因而可以恢復和諧的關係。我們知道,重新開始,讓一切事物有新的開始是可能的。我們的母親也許已經去世,但通過深入觀察,就能覺察母親依然在我們之內,沒有母親我們不能存在。即使她令我們憤怒,我們恨她;即使不願想起她,她仍在我們之內。更甚者,她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她。我們是母親的女兒或者兒子,我們是母親的延續,不論我們喜不喜歡,我們就是自己的母親。和解是在個人的內在實踐。與我們的母親、父親、兒子、女兒或者伴侶和解,其實就是與自己和好。
我們有時會後悔沒有在某位家人去世前說適當的話,或者後悔當對方在世的時候沒有善待他,現在我們覺得太遲了。但我們無須內疚,因為那人仍然在我們之內,我們隨時可以與他重新開始。我們向他微笑,向他說以前沒有機會說但應該說的話。現在就說出來,他會聽得到的。有時我們無需講話,只是依從修習「重新開始」學到的精神生活,他就會知道。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4106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