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韜晦術
作者:楊慎
字用修,號升庵,明正德年間狀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為官後因年輕氣盛、稟性剛直,在著名的「撼門事件」中,險些惹下殺身之禍。後發憤研究韜晦之術,得以頤養天年,並有此奇書流傳於世。
譯註:楊明剛
筆名金庸新、陽朔,創作數百萬字,作品暢銷上千萬套。著有《九陰九陽》、《大俠風清揚》、《十萬雄獅斬閻羅》《今古傳奇‧武俠版》、《正說唐朝二十帝》等,並註釋出版《韜晦術》一書。
內容介紹:
「古之聖人將有為也,必先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則萬物之情,畢陳於前。」
─北宋.蘇軾
成大事者無不深諳韜晦之術。
以守為攻、以退為進,史上最有效的智謀學問。
看歷史名人如何運用無往不利的謀世利器──韜晦,成就功業。
本書特色:
1.韜晦術原文──明朝狀元、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流傳於世的奇書。
2.譯文──淺顯易懂的白話譯文,幫助讀者消除古文障礙。
3.事典──白話講述相關的歷史實例,鑑古推今。
4.釋評──分析講解事典背景、涵義,深入掌握每樁韜晦故事。
在中國無比豐富的權謀寶庫中,韜晦術可以說是產生最早、使用也最為廣泛的一種權謀。它是中國謀文化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國歷代智謀之士的枕箱秘笈,是他們求生存、謀發跡的法寶。提起韜晦術,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劉備為了避免曹操疑心而種菜避險的故事。但其實讀了本書就會知道,比劉備高明的還大有人在……。
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由於不懂「韜晦術」,而付出了極為慘痛甚至生命的代價;另一些人則由於對它的巧妙運用,不僅逢凶化吉,甚而獲得了出乎眾人預料的成功。從歷史中學習智慧,這門韜晦學有哪些要點,要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它,正是本書想要告訴讀者的。
目錄:
第一卷 隱晦篇
第二卷 處晦篇
第三卷 養晦篇
第四卷 謀晦篇
第五卷 詐晦篇
第六卷 避晦篇
第七卷 心晦篇
第八卷 用晦篇
前言:
在中國無比豐富的權謀寶庫中,韜晦術可以說是產生最早、使用也最為廣泛的一種權謀。它是中國謀文化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洪應明說:「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處。」看來動物也不乏韜光養晦的靈性。從人和動物的同源性來看,原始部落的初民顯然已經掌握了這種權謀術。因此可以說,韜晦術隨著人類的出現而誕生,隨著人類的進化而豐富。
隨著人類智慧的不斷發展,韜晦術這門最古老的權謀也日臻完善成熟,到有歷史記載的時候,已經先於其他權謀術登堂入室了。周文王被紂王囚禁之時,已註定了殺身之禍。他用韜光養晦這一救命的不二法門,當著紂王使者的面吃下了親生兒子的肉,虎口餘生。他把韜晦術的「忍」字訣已運用到了極致,稱其為古今第一「忍人」也未嘗不可。
這也是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韜晦術的首次使用,其不凡的身手已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此後,韜晦術的運用就幾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了,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三國演義》中劉備種菜的故事。
其實在韜晦術的行家高手中,劉備還很難榜上有名。春秋戰國時的越王勾踐、東漢光武帝劉秀和東晉王朝的奠基者王導才是高手中的高手,他們的一生都完整體現了韜晦術的精髓。
本書作者楊慎,也是—位精通韜晦術的大家。
楊慎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家族,因著名的「撼門事件」,險遭殺身之禍。可以說楊慎因挫折而韜晦,因韜晦而著述,成了明代看書最多、涉獵最博、著述最豐的文人。其大著《楊升庵文集》涉及內容甚為廣博。近人考證,堪稱古典性愛小說開山之作的《漢宮春秋》,便出於他的手筆。這卷《韜晦術》同樣不見於《楊升庵文集》,一直流落民間。明末清初的儒學宗師錢謙益慧眼識金,考證認定為楊升庵手筆,視為拱璧,由此方重見天日,流傳至今。
韜晦術是中國歷代智謀之士的枕箱秘笈,是他們求生存、謀發跡的法寶。儘管人們對它心悅誠服,細加揣摩,並在政治爭鬥、官場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斷運用,卻沒有人把它付諸筆端,寫成一部專著,大有「君子遠庖廚」的意味。這是因為封建歷史中講究的是「代聖人立言」,韜晦術因此有了「陰謀」的嫌疑。有鑒於此,楊慎生前不把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收入自己文集,就不難理解。
其實,韜晦術只是一門以守為攻、以退為進的學問。它的「守」是為了「攻」,它的「晦」是為了「亮」,它的「屈」是為了「伸」。不分皂白地將其歸入「陰謀學」肯定是有失公允的。雖然歷史上一些反面人物如袁世凱、蔣介石都是個中高手,但也有一些偉大人物如周恩來、鄧小平對「韜晦」有經典運用。可以說,韜晦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鄧小平在上世紀九○年代制定的「韜晦」策略,為我國贏得了寶貴的十年經濟大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看來「韜晦」要看何人用、為了什麼利益而用,這才是評價它的標準。
韜晦術是所有謀學中最具實用功效的一門學問。翻開此書,讀者會發現,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由於對「韜晦術」的疏陌,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另一些人則由於能對它巧妙加以運用,不僅逢凶化吉,甚而獲得了出乎本人預料的成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問題的關鍵不是瞭解多少韜晦的案例,而是要知道「韜晦」有哪些要點,學會如何恰到好處地應用它,這正是本書想告訴讀者的。
大雪閱讀:韜晦術
隱晦 卷一
處晦 卷二
養晦 卷三
謀晦 卷四
詐晦 卷五
避晦 卷六
心晦 卷七
用晦 卷八
隱晦卷一
東坡曰:「古之聖人將有為也,必先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則萬物之情,畢陳於前。」
夫藏木於林,人皆視而不見,何則?以其與眾同也。藏人於群,而令其與眾同,人亦將視而不見,其理一也。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拔乎眾,禍必及之,此古今不變之理也。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遠禍也。榮利之感於人大矣,其所難居。上焉者,守之以道,雖處亢龍之勢而無悔。中焉者,守之以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僅保無過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誅即廢,鮮有能保其身者。人皆知富貴為榮,卻不知富貴如霜刃; 人皆知貧賤為辱,卻不知貧賤乃養身之德。倘知貧賤之德,誦之不輟,始可履富貴之地矣。
處晦卷二
夫陽無陰不生,剛無柔不利,明無晦則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廢。
合則收相生相濟之美,離則均為無源之水,雖盛不長。 晦者如崖,易處而難守,惟以無事為美,無過為功,斯可以免禍全身矣。勢在兩難,則以誠心處之,坦然蕩然若無事然,勿存機心,勿施巧詐。方得事勢之正。物非苟得則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當先患失,患失之謀密,始可得而無患,得而不失。音大者無聲,謀大者無形,以無形之謀諦有形之功,舉天下之重猶為輕。 事之晦者或幽遠難見,惟有識者鑒而明之,從容諦謀,收奇效於久遠。 禍福無常,惟人自招,禍由己作,當由己承,嫁禍於人,君子不為也。福無妄至,無妄之福常隨有無妄之禍,得福反受禍,拒禍當辭福,福禍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養晦卷三
夫明晦有時,天道之常也,擬於人事則殊難形辨。
或曰:「『君子以自強不息』何用晦為?」此言雖佳,然失之子偏。天有陰晴,世有治亂,事有可為不可為。知其理而為之謂之明智,反之則為愚蠢。晦非恆有,須養而後成。善養者其利久遠,不善養者禍在目前。晦亦非難養也,琴書小技,典故經傳,善用之則俱為利器。醇酒醉鄉,山水煙霞,尤為養晦之爐鼎。人所欲者,順其情而與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後始可遂我所欲。君子養晦,用發其光;小人養晦,冀逞凶頑。晦雖為一,秉心不同。 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難,非養晦何以存身? 愚者人嗤,我則悅安,心非悅愚,悅其晦也。 愚如不足,則加以顛。既愚且顛,誰謂我賢?養晦之功妙到毫巔。
謀晦卷四
若夫天時突變,人事猝興,養晦則難奏膚功,斯即謀晦之時也。
晦以謀成,益見功用,雖匪由正道,卻不失於正,以其用心正也。謀晦當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勢在必行,則假借行之勢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破敵謀、挫敵鋒,勇武猛鷙成不如晦之為用。至若萬馬奔騰、千軍圍攻,我國孤城,勇既不敵,力不相侔,惟謀惟晦,可以全功。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悔之虞。負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謀晦之道也。己所不欲,拂逆則傷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則同欲,無逆意之患矣。人慾不厭,拒之則害生,從之則損己,姑且損己從人,繼而盡攘為已有。居眾所必爭之地,謀晦以全身,謀晦以建功,此又謀晦之大者也。
詐晦卷五
詐雖惡名,亦屬奇謀。
孫子曰:「兵不厭詐。」施之於常時,人亦難防。運詐得理,可以成晦焉。直道長而難行,歧路多而憂亡羊,妙心辨識,曲徑方可通幽。詐以求生,晦以圖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難行也。操以詐而興,莽以詐得名,詐之為術亦大矣,雖賢人有所不免。厭詐而行實,固君子之本色;昧詐而墮謀,亦取譏於當世。 是以君子不喜詐謀,亦不可不識詐之為謀。人皆喜功而諉過,我則攬過而推功,此亦詐也,卒得功而無過。 君臣之間,夫婦之際,盡心焉常有不歡,小詐焉愈更親密,此理甚微,識之者鮮。 詐亦非易為也,術不精則敗,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柄。
避晦卷六
易曰:「趨吉避凶。」
夫禍患之來,如洪水猛獸,走而避之則吉,逆而迎之則亡。是故兵法三十六,走為最上策。 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過於晦也。擾敵、惑敵,使敵失覺,我無患焉。察敵之情,謀我之勢,中敵所不欲,則彼無所措手矣。居上位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則危,釋之之遭謹忠而已。如若避無可避,則束身歸命,惟敵所欲,此則不避之避也。避不得法,重則殞命,輕則傷身,不可不深究其理也。古來避害者往往避世,苟能割捨嗜欲,方外亦別有樂天也。避之道在堅,避須避全,勿因小緩而喜,勿因小利而動,當執定深、遠、堅三字。
心晦卷七
心生萬物,萬物唯心。時世方艱,心焉如晦。
鼎革之餘,天下荒殘,如人患羸疾,不堪繁劇,以晦徐徐調養方可。 至若天下擾攘,局促一隅,舉事則力不足,自保則尚有餘,以晦為心,靜觀時變,坐勝之道也。夫士莫不以出處為重,詳審而後決。出難處易,以處之心居出之地,可變難為易。 廊廟樞機,自古為四戰之地,躋身難,存身尤難。 惟不以富貴為心者,得長居焉。古人云:「我不憂富貴,而憂富貴逼我。」人非惡富貴也,懼富貴之不義也。 興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無事者近乎天道矣。
用晦卷八
制器畫謀,資之為用也,苟無用,雖器精謀善何益也。
沉晦已久,人不我識,雖知己者莫辨其本心。用晦在時,時如駒逝,稍縱即逝之矣。欲擇時當察其幾先,先機而動,先發制人,始可見晦之功。惟夫幾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壯大可識,機已逝於九天,杳不可尋矣。是故用晦在乎擇時,擇時在乎識幾,識幾而待,擇機而動,其惟智者乎?
延伸閱讀:「明朝三大才子」楊慎
楊慎
1488年-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別號博南山人、博南戍史,諡文憲,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江西廬陵,為內閣首輔楊廷和之子,正德年間狀元,是蜀中地區(四川)在明朝的唯一一名狀元。官至翰林院修撰。性情剛直,遇事直言直書。明世宗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因「議大禮」,因率領百官在左順門求世宗改變皇考,被貶至雲南永昌衛(今保山),居住三十幾年,終老於戍地。時武宗朱厚照無子,世宗朱厚熜以皇室旁支子孫入繼帝位,其為提高身份地位,下詔禮部,令議其父興獻王之封號及祭典,即所謂「議大禮」是也。現成都市新都區仍存有其私家園林升庵桂湖。楊慎與解縉、徐渭共稱「明朝三大才子」。
生平
楊慎自幼聰穎,十一歲即能作詩。十二歲,寫成《古戰場文》、《過秦論》,眾人皆驚。進京後,寫《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讚賞,讓他在自己門下學習。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殿試一甲第一名(狀元),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參與修撰《武宗實錄》,得到總裁蔣冕、費宏讚賞。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關,楊慎上疏抗諫,被迫稱病還鄉。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師,起用任經筵講官,並經常講述《舜典》。嘉靖三年(1524年),「大禮議」爆發,楊慎與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順門,撼門大哭,自言「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世宗下令將眾人下詔獄廷杖,當場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後,楊慎及給事中劉濟、安磐等七人又聚眾當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楊慎、王元正、劉濟都被謫戍。
楊慎動身前往戍地雲南永昌衞。從前其父廷和當國之時,曾經裁撤錦衣衞冗員,有懷恨在心者趁機埋伏在途中,伺機加害楊慎。楊慎有所準備,處處小心。馳騁萬里,到達雲南之後,幾乎一病不起。
兩年後,楊廷和生病,楊慎得以短暫回家探視,其父病癒後又返回永昌。不久,率家奴協助平定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叛亂。嘉靖八年(1529年),楊廷和病逝,楊慎獲准歸葬其父。此後,或暫回四川,或在雲南省城,或停留於永昌,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員善待。居雲南三十餘年。
世宗因大禮議之故,對楊廷和、楊慎父子極其憤恨,常問及楊慎近況,大臣則回答楊慎「老病」,世宗才稍覺寬慰。楊慎聽聞此事,更加放浪形骸。 常縱酒自娛,遊歷名勝。《樂府紀聞》稱他「暇時紅粉傅面,作雙丫髻插花,令諸妓扶觴遊行,了不為愧。」終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楊慎終不得還,按明律年滿六十歲可以贖身返家,但無人敢受理。楊慎年近七旬時,曾返回瀘州短住,不久又被巡撫派人押解回永昌。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卒於戍地。明穆宗隆慶初年,追贈光祿寺少卿,明熹宗天啟時追諡文憲。
著作
楊慎文學直造詣極高,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
楊慎廣泛吸收六朝、初唐詩歌的一些長處,形成「濃麗婉至」的獨特詩歌風格,楊慎廣為采攬民歌的長處,以豐富自己詩作。其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其最具盛名的長篇彈唱敘史之作《二十一史彈詞》,敘三代至元及明季歷史,文筆暢達、語詞流利,廣為傳誦。其散文古樸高逸,筆力奔放。善彈琵琶,每為新律度音,時人稱升庵琵琶,或對山腰鼓。
楊慎投荒多暇,書無所不覽,「奮志誦讀,不出戶外」。《明史》稱其:「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詩文外,雜着至一百餘種,並行於世。」又善彈琵琶。其最具盛名的長篇彈唱敘史之作為《二十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的〈臨江仙〉乃千古絕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主要著作有《滇程記》、《丹鉛總錄》、《古音獵要》、《全蜀藝文志》、《春秋地名考》等。
《山茶花》
綠葉紅英鬥雪開,黃蜂粉蝶不曾來。
海邊珠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