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19 05:05:11| 人氣41,18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5 收藏 2 轉貼0 訂閱站台

閱讀歷史:成化帝與萬貴妃

 
明憲宗與萬貴妃
這是一個明朝成化年間真實的宮廷愛情故事。
女主角是萬貴妃,本名萬貞兒青州諸城人氏,明憲宗成化帝的寵妃。生皇長子(未命名)。男主角就是明朝第八代皇帝憲宗,或作成化帝明英宗的長子,初名朱見濬。憲宗在位時,事生母周太后極孝,史書上記載「五日一朝,燕享必親」。生母周太后的要求明憲宗不敢不從,惟恐生母周太后不悅。明朝皇帝多擅畫像,憲宗擅長畫神像,曾為張三丰畫像,神采生動,超然塵表。
 
萬貞兒年長於明憲宗十七歲。明憲宗養於深宮,長於婦人祖母孫太后之手,幼年因為父親發生土木堡事件被俘遭遇不少憂患。他的叔父朱祁鈺,代理皇帝之後登基為明代宗景帝,曾把他太子之位廢掉,改立親生兒子朱見濟。這件事使憲宗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總是感覺到缺乏安全感。只有在萬貴妃的身邊,憲宗的心裡才踏實,才能安然入夢。
 
景泰年間的易儲風波
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被廢,改立孫貴妃為后。從這年起,孫皇后多次從老家山東鄒平一帶遴選宮女入中宮執役。宣德八年(1433年),萬貞兒的父親萬貴由於犯法而被發配邊疆,年僅四歲的萬貞兒被選入宮,成了孫皇后面前最年幼的宮女。長大後成了美人,姿色媚麗,身材豐腴。
 
英宗即位,孫皇后成為孫太后。
正統十四年(1449年),英宗北狩蒙塵,拘在也先營中,即歷史上有名的土木保之變。為了穩定局勢,孫太后發了兩道上諭,第一道是讓郕王朱祁鈺監國,總領百官,第二道是立英宗長子朱見深為太子,也舅事後來的明憲宗。當時為杜絕也先以英宗為「奇貨」的念頭,郕王當上代理皇帝,是為景帝。奇怪的現象出現了,當今皇帝與太子之間的關係不是父子,而是叔侄。這是非常不安全的關係,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果朱見深死了,景帝肯定會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景帝身邊的太監為了迎合景帝的這種心理,也許會對朱見深暗動殺機。更何況景帝的表現是他不僅想把這個代理皇帝變成永久的,還想通過易儲來實現內心的萬世一系的美夢。這樣一來,太子朱見深就處於一種十分危險的境地中。
 
景泰三年(1452年),景帝開始動了易儲的念頭。景帝一開始並沒有覬覦帝位的野心,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時他再三推辭不過,才即位稱帝。但日子一長,他做皇帝做上了癮,不想再下來,一方面加強了對英宗所在南城的戒備,另一方面考慮廢掉朱見深,另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太子年幼懵懂,祖母孫太后卻心如明鏡。
因此特意派萬貞兒到東宮侍奉。名為侍奉,實為保護。提防景帝及其爪牙對兩歲的太子下毒手。這一年萬貞兒十九歲。以前,她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宮女,一無長處,有一點值得誇耀的地方就是她作為孫太后的家鄉人,已被孫太后看成心腹,保護太子的任務落到她身上萬貞兒心性機警,善於迎奉其意。在朱見深被廢為沂王幽禁落難時,只有萬貞兒相依為命。直到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復辟,才又被復立為皇太子,後來登基為成化帝,立萬貞兒為妃,寵冠後宮。明憲宗每每遊幸的時候,萬貞兒都戎服前驅。 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萬貴妃生下皇長子,憲宗大喜,遣中使祀諸山川,冊封萬氏為貴妃。後進皇貴妃但皇長子未滿周歲就夭折,憲宗和萬貴妃都悲痛非常。然而就這麼一點契機,造就了一段空前絕後的畸戀。憲宗在位末年,好方術,終日沉溺於後宮與愛妃貞兒享樂,並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奸佞當權萬貴妃勾結宦官汪直和外臣,成化十三年(1477年)宦官汪直得到明憲宗的寵信領新設特務機構西廠,權勢遠在錦衣衛東廠之上。西廠橫恣,朝綱敗壞,民不聊生,弄得朝廷上下貪污一氣。萬貞兒成為明憲宗一朝最炙手可熱,也是最引人詬病的人物。
 
成化二十三年春(1487年),萬貴妃因毆打宮婢用力過猛,心病突發逝世,享年59歲。明憲宗痛不欲生,說道:「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輟朝七日,數月之後,明憲宗因過於悲痛而駕崩, 時年41歲。
 
成化帝在位二十六年期間,深受性情奢靡的萬貴妃影響,成化瓷器形制精巧,紋飾秀麗,色彩柔美,與萬貴妃的得寵應有相當關係。
 
明憲宗朱見深
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或作成化帝明英宗的長子,明朝第八代皇帝。初名朱見濬。
土木之變,英宗被瓦剌擄去。景泰三年(1452年明代宗即位後,被廢為沂王(朱見濟一度成為太子),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又被立為皇太子,改名朱見深。
 
登基
憲宗於天順八年(1464年)登基,初年為于謙平冤昭雪,恢復景帝帝號。又能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儼然為一代明君琉球哈密暹羅吐魯番撒馬兒罕等國紛紛入貢。明朝皇帝多擅畫像,朱見深擅長畫神像,曾為張三丰畫像,神采生動,超然塵表。但是憲宗在位末年,好方術,終日沉溺於後宮與比他大19歲的愛妃萬貴妃享樂,並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萬貴妃去世,八月,憲宗過於悲痛而駕崩,時年41歲。葬於北京昌平明茂陵。由他的三子明孝宗繼位。
 
后妃
吳皇后(-1509年),明憲宗朱見深第一任皇后,也是廢后順天人。
天順八年(1464年)七月,立吳氏為皇后。憲宗為太子的時候,貴妃萬貞兒就已經專寵。吳氏雖然當了皇后,卻依然不受寵愛,而且萬貴妃恃寵而驕,仗著憲宗寵愛,對皇后不敬,吳皇后命杖萬妃以作懲罰。於是觸怒憲宗,廢吳氏別居側宮。後來明孝宗出生的時候,吳氏曾用心撫養過一段日子。孝宗即位,念及吳氏的恩情,命服膳皆如母后禮,同時給吳氏侄兒錦衣百戶的官。正德四年(1509年),吳氏逝世。劉瑾欲焚之。大學士王鏊力持不可,以禮下葬。
 
諡曰孝貞莊懿恭靖仁慈欽天輔聖純皇后,合葬茂陵,祔太廟
孝貞純皇后王姓,真名不詳(-1518年),中國明朝時期皇族女性,出身上元明憲宗朱見深第二任皇后憲宗為太子的時候,明英宗為其選擇合適的配偶,於是選出十二名美女,最後留王氏、吳氏、和柏氏三人於後宮。明英宗中意王氏,但在太監牛玉的勸諫下,最後由錢太后周太后選中吳氏。
 
天順八年(1464年)七月,冊立吳氏為皇后。一個月之後,憲宗欲廢去吳皇后,周太后疼愛兒子,便隨著憲宗廢黜吳氏,改冊王氏為皇后。 萬貴妃寵冠後宮,王皇后不妒不鬧,從不要萬貴妃對自己執妃妾之禮。憲宗多次欲廢王皇后改立萬貴妃為皇后,但王皇后為人非常小心隱忍,無故可廢,因此王皇后終於得做皇后二十餘年,但期間被臨幸僅僅數次。
 
明孝宗即位後,尊嫡母王皇后為皇太后明武宗即位後,尊王氏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十二月,上徽號曰慈聖康壽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王太皇太后逝世,年60多歲,上尊諡曰孝貞莊懿恭靖仁慈欽天輔聖純皇后,合葬茂陵,祔太廟
 
孝宗生母,暴薨,諡曰恭恪莊僖淑妃,後諡曰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純皇后,遷葬茂陵,別祀奉慈殿
孝穆皇后(15世紀?-1476年),紀姓,名不詳。中國明朝時期皇族女性,出身賀縣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祐樘生母。
 
紀氏本為蠻族土官之女,成化年間,憲宗征討蠻族,紀氏故鄉被毀,與其他女子一同被俘虜後入了宮廷。由於紀氏警敏通文字,且長得美麗機敏,因而成為負責管理內藏的女史。時萬貴妃專寵,又善妒,對於後宮有孕的女子都加以迫害。憲宗偶到內藏,與紀女史談話,喜愛紀氏的才華因而臨幸之。事後紀氏發現自己懷孕,恐慌不已,服用墮胎藥,但未成功。
 
萬貴妃知道紀氏有妊後,非常憤怒,命宮女前去究治。宮女憐憫紀女史,於是向萬貴妃謊報紀女史得了一種肚漲的病痞,而非有娠。萬貴妃相信了,就將紀氏打發到西內安樂堂居住。之後,於成化六年(1470年)七月生下皇三子朱祐樘。紀氏大懼,要守門宦官張敏把嬰兒抱出去溺死。張敏說:「皇上還沒有兒子,為什麼要放棄?」於是把嬰兒藏於他室,瞞著萬貴妃用粉餌飴蜜哺之。朱祐樘直至五六歲,還不敢剪胎髮。當時吳廢后廢居西內,離安樂堂很近,知道這件事,往來哺養,憲宗一直不知道。
 
柏賢妃生下皇二子朱祐極,卻被萬貴妃所害而亡,追謚為悼恭太子。悼恭太子死後,後宮久無子女降生,朝中上下都皆以為憂。成化十一年(1475年)的一天,憲宗召張敏櫛髮,對鏡子嘆氣:「我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伏地說道:「臣死罪,萬歲已經有了兒子。」憲宗愕然,問哪裡有?張敏說:「我說了之後就會死,皇上得為小皇子做主。」太監懷恩也說道:「張敏說的是事實。皇子潛養西內,今已六歲,一直隱匿消息不敢傳出去而已。」憲宗大喜,馬上去西內,遣使者去接皇子。使者來到,紀氏抱著兒子泣道:「你去吧,我恐怕是活不了了。你見到一個身穿黃袍面上有鬚的人,他就是你的父親。」
 
小皇子穿著小緋袍,乘小輿,擁至階下,胎髮披地,撲進憲宗懷裡。憲宗把他抱置膝蓋上,撫視久之,悲喜泣下:「真是我的兒子,這麼像我。」命令懷恩赴內閣向諸臣宣告這件事。群臣皆喜。明日,群臣恭賀,頒詔天下。命紀氏移居西六宮永壽宮,數度召見。萬貴妃得知後,日夜怨泣:「群小紿我!」同年六月,紀妃暴薨。有人說是萬貴妃迫害致死的,有人說是自縊。憲宗下詔追封淑妃,上諡曰恭恪莊僖張敏得知紀妃死後,甚為懼怕,遂吞金而死。
 
小皇子立為皇太子後,時憲宗生母周太后住在仁壽宮,親自將皇太子帶在身邊撫養。一天,萬貴妃召太子去她的宮裡用餐,周太后教太子:「去吧,但是不要吃她的東西。」太子到了貴妃的宮裡,萬貴妃賜食物,太子說:「已經飽了。 」萬貴妃又命人進羹,太子反問:「這羹裡有毒嗎?」萬貴妃大為恚怒:「小小年紀就這樣,日後一定對我不利。」因而氣怒攻心,成疾而亡。
 
子即位後,為明孝宗,追尊生母為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純皇后,遷葬茂陵,別祀奉慈殿孝宗懷念生母,遣太監蔡用尋訪生母族人,發現生母的兄弟紀父貴和紀祖旺。孝宗大喜,改紀父貴為紀貴,授錦衣衛指揮同知,紀祖旺為紀旺,授錦衣衛指揮僉事。賜予第宅、金帛、莊田、奴婢,不計其數。追贈太后父親為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母為夫人。其曾祖、祖父亦如此。遣修太后先塋之在賀者,置守墳戶,復其家。
 
起初紀氏在宮中的時候,只知自己是賀縣人,姓紀,因為年幼離開家裡,不知族人。結果出現諸多冒名取利的「兄弟」。孝宗數度尋求紀氏族人皆無。最後無奈,只好依照明太祖馬皇后的例子,遙尊封紀氏父親為光祿大夫柱國慶元伯,諡曰端僖,紀氏母為慶元伯夫人,立廟於桂林府,有司歲時祀祭。嘉靖十五年(1536年)遷主陵殿,去除紀氏諡號中的「純」字,終謚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皇后
 
孝惠皇后邵氏,
興獻帝母,明世宗祖母,宸妃,後進貴妃,諡曰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祐聖純皇后
孝惠皇后(15世紀?-1522年)邵氏,明憲宗朱見深貴妃,明世宗朱厚熜的祖母,昌化人。父為邵林
邵氏家境貧窮,父親邵林就把女兒賣給杭州鎮守太監,邵氏由此入宮。邵妃知書達禮,善詩文,又長相美麗。成化十一年(1476年),生朱祐杬。成化十二年封為宸妃。邵妃生興獻王朱祐杬,岐惠王朱祐棆,雍靖王朱祐枟。明憲宗病重時候,又進封她為貴妃
 
興獻王朱祐杬就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生父,後來被追為興獻帝。
興獻王就藩的時候,邵妃不得隨從,留在宮中,母子常用詩賦彼此相寄。明武宗朱厚照死後,因為既無子嗣又無親兄弟,其母張太后選中朱厚熜,立為皇帝。世宗當上皇帝時,邵妃不但老了而且眼睛也瞎了,喜親孫為皇帝,摸世宗身,自頂至踵。世宗尊為皇太后嘉靖元年,上尊號曰壽安太后。十一月逝世,世宗本來想在第二年二月遷葬茂陵,大學士楊廷和等說道:「祖陵不當數興工作,驚動神靈。」不從,還是葬入茂陵。諡曰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祐聖皇太后,別祀奉慈殿。嘉靖七年七月,改稱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祐聖太皇太后。嘉靖十五年遷主陵殿,稱皇后,與孝肅周太后孝穆紀太后一樣。終諡為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祐聖皇后
 
皇貴妃,全諡曰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生皇長子。葬天壽山
恭肅貴妃(1428年-1487年),本名萬貞兒青州諸城人氏,明憲宗成化帝的寵妃。生皇長子(未命名)。
萬貞兒的父親萬貴由於犯法而被發配邊疆,她因此於幼年被送入宮內作宮女,萬貞兒十五歲時姿色媚麗,身材豐腴,長大後成了楊貴妃式的美人。 朱見深為皇太子時,比他年長十九歲的萬貞兒是他身邊的保姆宮婢,心性機警,善於迎奉其意。朱見深的父皇明英宗出戰被蒙古俘虜,朱見深的叔叔景泰帝即位,改以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將侄子朱見深廢黜幽禁,朱見深與萬貞兒相依為命,因此在這段時間萬貞兒和朱見深有了肉體關係。
 
明英宗復位,朱見深復為太子。明英宗得知此情事後,以為大齡宮婢在試圖誘惑年少的太子,責以一百大板,給朱見深另外選妃。朱見深登基為成化帝,萬貞兒為妃,寵冠後宮,皇后吳氏與她不合,加以責打,明憲宗就廢掉了皇后。憲宗每每遊幸的時候,萬妃都戎服前驅。 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萬貴妃生下皇長子,憲宗大喜,遣中使祀諸山川,冊封萬氏為貴妃。後進皇貴妃但皇長子未滿周歲就夭折,憲宗和萬貴妃都悲痛非常。萬妃因年紀已大,以後也沒有再生育,當不了皇太后,因此對其他能生育的妃嬪痛恨非常,數次強行給其他妃嬪墮胎,成化帝也不能制止。
 
萬貴妃勾結宦官汪直和外臣,成化十三年(1477年)宦官汪直得到明憲宗的寵信領新設特務機構西廠,權勢遠在錦衣衛東廠之上。西廠橫恣,朝綱敗壞,民不聊生,弄得朝廷上下貪污一氣,連憲宗也不能制止。 明孝宗生母紀淑妃暴死,外界傳聞是萬貴妃毒死。後來萬妃亦要求明憲宗廢掉孝宗的太子之位。因泰山地震,明憲宗認為是上天示警,才沒有廢太子。
 
成化二十三年春,萬貴妃因毆打宮婢用力過猛,心病突發逝世,享年59歲。明憲宗痛不欲生,說道:「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輟朝七日,諡萬貴妃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葬天壽山數月之後,明憲宗也以憂鬱過度而亡。
 
明孝宗初即位時,言者藉藉,皆指萬貴妃謀殺明孝宗生母紀淑妃一事,御史曹璘奏請削萬貴妃諡號,魚台縣縣丞徐頊奏請籍萬氏家。明孝宗認為那樣無法面對父親,堅決不許,眾人遂作罷。
 
端順賢妃柏氏,生悼恭太子
莊懿德妃張氏
端懿安妃姚氏
恭懿敬妃王氏
榮惠恭妃楊氏
 
嫡母
英宗錢皇后
1468年,錢氏,明英宗朱祁鎮嫡后,海州人,野史記名錢錦鸞正統七年,冊立為皇后。錢皇后賢德,英宗憐惜皇后家族單微,想封以侯爵,錢皇后婉言謝絕。所以只有皇后家族無封。
 
英宗後來在土木之變瓦剌人俘虜,生死難料,錢皇后夜夜在後宮院中對天祈禱丈夫平安歸來,磕頭哭泣,席地而睡,因此一腿落下了殘疾,並哭瞎了一隻眼睛。最後英宗被迎回,名為太上皇,實則被幽居在南宮,錢皇后常常寬慰,並率領諸妃織布賣錢,以謀生存,所以英宗跟錢皇后感情極深。英宗復辟後,感激妻子對自己視若生命般的感情,沒有立太子生母周貴妃為后,仍是立殘疾而且無子的錢氏為皇后。英宗臨死前,遺命只願與錢皇后同葬。
 
太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明憲宗
太監夏時想討周貴妃的歡心,傳諭獨尊貴妃皇太后大學士李賢彭時為其力爭,於是兩宮並尊,而稱錢后為慈懿皇太后
 
成化四年六月,錢太后崩,周太后不想錢太后和英宗合葬,而大臣們上奏力請合葬,讓錢太后合葬裕陵左,而虛右以待周太后。憲宗夾在母親和大臣們之間,好不為難,想下旨別擇葬地,結果大臣們在文華門外齊哭了一天,周太后怕了,只好答應。
 
七月,憲宗上尊諡曰孝莊獻穆弘惠顯仁恭天欽聖睿皇后,祔太廟。九月合葬裕陵。但周太后暗中搗鬼,錢太后雖與英宗同陵墓,卻異隧,葬處距離英宗玄堂有數丈,而中間的隧道被填滿了,而右邊周太后的隧道卻是空的。
 
弘治十七年,周太后崩。明孝宗發現陵墓有隧道被堵塞,想開通那隧道,陰陽家不贊同,於是沒有進行。
明孝宗雖葬周太后於裕陵右,卻奉周太后的靈牌於奉慈殿(並非錢皇后跟英宗的奉先殿),不祔太廟,每歲祭祀,稱孝肅太皇太后後來嘉靖十五年,與二太后並移祀陵殿,題主曰皇后,不系帝諡,以別嫡庶。後來的穆宗孝恪神宗孝定光宗孝靖熹宗孝和思宗孝純,都使用了這個制度。
 
生母
孝肅皇后
15世紀-1504年,周氏,明英宗朱祁鎮貴妃明憲宗朱見深生母,昌平人。父周能後追贈為寧國公,弟周壽彧後封為長寧伯。周貴妃曾經再三破壞禮法與英宗的遺願、排擠並欲取代錢皇后的嫡后地位。
 
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周氏生皇次女重慶公主
正統十二年(1447年),生皇長子朱見深。二年後,土木之變,英宗被也先俘獲,孫太后下詔立其子朱見深為皇太子景泰元年,英宗回到北京,居南宮。景泰三年,太子朱見深被廢。景泰六年(1455年),周氏生下英宗第六子朱見澤。其間,不知其位階。天順元年(即1457年,明英宗復辟時),封為貴妃
 
明憲宗即位後,要尊嫡母錢皇后和生母周貴妃為皇太后,同時確定徽號
當時太監夏時為討好周貴妃,傳諭獨尊周貴妃為皇太后。大學士李賢彭時力爭,才兩位太后並尊。成化二十三年四月,上徽號聖慈仁壽皇太后憲宗在位時,事太后極孝,史書上記載「五日一朝,燕享必親」。太后的要求明憲宗不敢不從,惟恐太后不悅。
 
明朝在英宗以前,只有嫡后才能與皇帝合葬,英宗並且下詔只願與錢皇后合葬。
錢皇后死後,周氏欲阻擋錢皇后合葬裕陵,憲宗委曲寬譬,最後才得以合葬。不過周太后還是暗中搞了鬼,改變英宗的陵寢設計,使自己將來也得以與英宗合葬,而且錢太后雖與英宗同陵墓,卻異隧,葬處距離英宗玄堂有數丈,中間的隧道被填滿了,而右邊周太后的隧道卻是空的。
 
明孝宗生西宮,生母紀妃薨後,周太后育之宮中,省視萬方。及明孝宗即位,尊周氏為太皇太后,事太皇太后亦至孝。弘治十一年冬,清寧宮災,太皇太后移居仁壽宮。第二年,清寧宮建成,還居清寧宮。
 
明制只有嫡后才可以繫帝諡及祔太廟,繼后及皇帝生母都不繫帝諡、別祀奉慈殿。
弘治十七年三月,周太皇太后崩,卻得到元配嫡后的一切身後待遇,諡曰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承聖睿皇后,合葬裕陵。大學士劉健謝遷李東陽上議(畢竟周太后生前是貴妃,有嫡庶之分),孝宗遵從,別祀於奉慈殿,不祔廟,去掉帝諡(即明英宗諡號睿皇帝字),仍稱太皇太后(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承聖太皇太后)。周氏死後,孝宗發現錢皇后陵墓的隧道被堵塞,想開通那隧道,陰陽家不贊同,於是沒有進行。自周氏以後,嗣君生母亦得以與皇帝合葬。
 
嘉靖十五年,明世宗下旨,與紀太后、邵太后二人並移祀陵殿,題主曰皇后,不繫帝諡以別嫡庶。之後的穆宗孝恪太后神宗孝定太后光宗孝靖太后熹宗孝和太后思宗孝純太后,都使用其制。周貴妃最終的諡號為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承聖皇后 
 
明 成化 鬥彩瓷雞缸杯
高3.7 cm,口徑8 cm,底徑3.4 cm
據歷史文獻記載,鬥彩始於明宣德年間,但實物極為罕見。
明成化時期的鬥彩最為著名,內容主要是花鳥、人物。青花是構成整個鬥彩畫面的主色,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繪圖案的輪廓線,罩上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按圖案的不同部位,根據所需,填入不同的彩色,一般是三至五種,最後入爐低溫燒成。成化鬥彩瓷器的胎質細膩純淨,釉層滋潤沉靜,釉下淡雅的青花和釉上豔麗的五彩相配,形成了嬌豔絢麗的藝術特點。
 
傳世鬥彩作品中最著名而且價值最高的要數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最早記載成化鬥彩雞缸杯價值的是明代記錄萬曆皇帝起居的《神宗實錄》,其中寫道:「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另據明代萬曆沈德符所著的史料著作《野獲編》中稱:「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其中十萬之值與白銀百金相近,「值錢十萬」應指雞缸杯的價值等於當時流通用的銅製十萬枚制錢,「十萬」是形容多的虛數。
 
成化鬥彩器型均小巧精緻,所以俗語說「成化無大器」。
成化鬥彩雞缸杯器型似缸,高3.3釐米,口徑8.3釐米,足徑4.1釐米,杯形較淺,敞口臥足。杯的外壁上繪有雄雞兩隻,一隻引吭而啼,一隻回首顧盼。兩隻母雞正低頭覓食,幾隻小雞在母雞身旁嬉戲、玩耍,神態逼真,呼之欲出。旁邊所襯藍色的山石、紅豔的牡丹、幽靚的蘭草,淡雅宜人,一幅和諧、寧靜的田園景色,就這樣自然地呈現在人們眼前。這些圖案是先用青花細線淡描出紋飾的輪廓線後,上釉入窯經1,300度左右的高溫燒成胎體,再用紅、綠、黃等色填滿預留的青花紋飾中二次入窯低溫焙燒而成。該杯的足底有青花雙方框,內書「大明成化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此杯質精色良、造型線條流暢、胎體薄似蟬翼、質地潤如堆脂、色調清新淡雅,在明、清彩瓷中獨樹一幟。清人朱琰在其所著的記載中國歷代陶瓷發展的重要著作《陶說》中評述此杯說:「酒杯以雞缸為最。」。
 
「彩瓷」以青花作半輪廓線或全輪廓線,再上黃、紅、綠、紫、橘等色彩釉,為了方便起見,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展品目錄中,均以「鬥彩」稱之。成化鬥彩的基本釉色皆可於宣德時期找到,如綠彩釉、黃釉、紫釉、紅彩等,其將這些宣德彩釉加以靈活應用,以青花為輪廓,逐漸發展成化鬥彩。成化時期的陶工繪出了秀麗的彩瓷,諸多創新之舉值得特書一筆。
 
「鬥彩」:以氧化鈷藍為彩料,於白瓷胎上繪出圖繪紋飾之重點輪廓(或半輪廓);燒成後,再在輪廓(或半輪廓)內填加各種適切彩釉。
 

台長: 讀.冊.人
人氣(41,180) | 回應(2)| 推薦 (15)| 收藏 (2)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人物風采 |
此分類下一篇:小雪閱讀:仁慈比聰明更重要
此分類上一篇:傳奇殞落:賈伯斯(Steve Jobs)

忘月
來讀史
謝分享
2011-11-19 09:31:58
版主回應
忘月您好:

歡迎您來,
明憲宗與萬貴妃,憑良心說這兩位影幕的形象都非正面。不過一位君王因為寵妃死亡而傷心過度,以致抑鬱而終。這份對另一半的癡情,堪稱鳳毛麟角,就算是在現代社會的人間男女情愛也極其難能可貴,因此讓自己印象深刻。至於明憲宗身為帝王本身的功過評價,這些歷代史家與近代家學者自有論定。
2011-11-19 22:34:04
NANA
正好網路看新聞挖挖哇介紹到朱祁鈺和萬貞兒的故事,我在GOOGLE一連竟然連到您的網上來!
覺得好驚喜喔!謝謝分享!
2012-04-10 21:01:04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