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推薦序、莫言
自 序
壹 在大覺寺醒來
緣來如此
我們是彼此的燈
月亮的味道
感謝你,為我照亮前方的道路
貳 靈山九華
大地的蓮花
花瓣與露珠
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各自的朝聖路
柯村一笑
為 明月前身
三生石上
漫遊的燈盞
明月前身
自性地藏
沒看到他,但我知道,他在這裡
肆 歡喜地
散文片斷中,隱約甘露寺
把握當下,佛在祗園
佛法並非化城寺的展品
在百歲宮五百羅漢堂,尋找前身
幽冥鐘上,一隻棲息的蝴蝶
回香閣的金塔
「另一個我」,在旃檀林徜徉
肉身殿外的憂思
伍 願力的奇蹟
我們身體的地水火風
神奇的舍利
願力的奇蹟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沉重的肉身
臨終的眼
陸 陪雲漫步
山路上的《心經》
閒坐觀蟻忙
陪雲漫步
品茗香樟花園
柒 地藏本願
弘一法師的哭泣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世間多少地藏
我們內心中的黑暗
捌 寂靜的流水
起止鳳凰松
水深處的十二因緣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六種不同的鹽
玖 林下相逢,山中作伴
山中何所有
與菩薩為友
篳路藍縷,以為山林
佛有愛
生活在別處
小石頭與中觀
立夏悅讀:馬明博《人間何處不靈山》
作者序 :
佛法就是活法。
生活是一串由煩惱與痛苦串成的念珠,你可以微笑著撚動它。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有什麼樣的朋友,就有什麼樣的世界。 ……
如想深入了解這些觀點,請繼續往下讀。
馬明博
推薦序:被美和愛感動的人
夏瑞紅
這是一部有關學佛的文學作品。
學佛是老老實實學習佛的修行──修正對世事的觀察,履行對萬物的慈悲。
學佛,不一定要加入「佛教」信仰,而研究「佛學」,也不等於學佛。
本書雖是佛教名勝遊記,也介紹多位佛教高僧大德,但並無勸人做佛教徒的意思。作者細緻描寫佛門風範文化,和一個個僧侶的生命故事,字裡行間只是扣問人們:你從哪裡來?在追趕什麼?要往哪裡去?並輕聲提醒:娑婆憂惱處,自當回頭,仰望靈山。
本書也大量引用佛學經典,從三世、四諦、五觀、六度、七佈施,論及十二因緣;又透過南泉、南溪兩位旅伴的問答,從何謂因果、輪迴、舍利,談到為什麼皈依、頂禮、齋戒,儼然是一部迷你(mini)版佛學概要了。
然而作者講經說法,並不落入學究書袋,只以生花妙筆為指,引領讀者照見經藏裡清涼的月光。
跟九華山一樣,不同高度,展現不同風景;學佛也常是各有起點,各有境界。這趟九華山學佛之行,作者真正的旅伴,也許不是兩位朋友南泉、南溪,也不是佛教、佛學,而是美和愛。
在作者筆下,禪寺美、山林也美,佛典美、聖經也美,他以歌詠美,安慰旅途辛勞,鼓舞旅人信心;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是愛,德蕾莎修女服侍垂死無依者也是愛,跪拜智慧聖賢是愛,悲憫煩惱眾生也是愛,他以讚歎愛,超越行路坎坷,提振行者願力。
一個被美和愛深深感動的人,能從生命底處湧出信心與願力,作者正在召喚這樣的人同行。人間何處不靈山,現在就啟程出發,勇敢地踏上攀登內在靈山之旅吧!
本書簡體字原版書名就叫「願力的奇蹟」,據知頗受歡迎,正好提供禁錮宗教多年的大陸社會,一把重新打開生活修行的鑰匙。
對那些因而有興趣開始學佛的讀者,這書也彷彿一本導覽,別有詩意又親切耐讀;而對向來能自由選擇各類佛書,也有許多道場可方便親近的台灣讀者來說,讀這本書,除了享受時下難得的優雅散文,相信也會與最初那份珍惜法寶的恭敬心,悠然重逢。
立夏悅讀:馬明博《人間何處不靈山》
書摘:緣來如此
車停下來,南泉睡眼惺忪望著窗外:「九華山在哪裡?」
我問他:「你看看,這哪裡不是九華山?」
一句話,逗得幾個人都笑起來。
看來蘇東坡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者,在這世上,依然大有人在。
就這樣,一路峰回路轉,過橋越溪,上坡下坡,不知不覺,車到大覺寺。
當家師宗學法師正在寺中經行。見我們下車,他雙手合十,微笑著迎上來。
夜行列車,一路奔馳。列車晃動,如同搖籃;燈光昏暗,鼾聲四起。我鋪上臥讀。
一本書中長長短短的篇章,猶如一朵朵花。對於得閱讀之趣的人,一本書簡直就是一座花園。人在旅途,有書讀,如同攜帶一座花園旅行。
在精神花園中,行至夜深,眼睛倦了。我闔上書本,熄滅燈盞,凝神仰臥。聽著列車喀噠喀噠的行進聲,不一會兒,進入了夢鄉。
清晨,在移動的床上醒來。我們已從燕北來到江南。
窗外,遠山近樹,風物大異。而且,果然在下雨。
取下與我同行的聖•修伯里《小王子》,在扉頁上,寫下幾行文字。
買了數年,一直未能細讀。去九華山,在書架上尋書時,見到《小王子》,心中一動。遂取下,放進行囊,請「小王子」與我同行。早晨醒來,車窗外果真在下雨。昨夜,好像在夢裡見到了「小王子」。我欣喜地問他:「你怎麽到我夢中來了?」「小王子」說:「外面在下雨,我實在找不到地方躲雨了。抱歉。」
車抵合肥。跟隨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出火車站。
褲兜裡的手機響了。來接我們的司機小王正在站前廣場等候。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輪迴的不只是人,整個世界都在輪迴。如《圓覺經》所說:「一切衆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爲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衆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爲因,愛命爲果。
「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Ñ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複如是。」
看不見雲了,不表示雲消失了,而是雲離開了我們的視線;看不見月亮,不表示沒有月亮,而是它運行到地球背面去了;同樣的,船一開動,兩岸的風景就隨著移動,世界的一切也就這樣了。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發、靠岸,船(本性)是不變的,但岸(身體)在變,風景(經曆)就隨之不同了。
釋迦佛對輪迴的解說,真是美極了。
此刻,我、南泉、南溪,置身于九華山野中,難道只是偶然?
輪迴也不總是玄虛。
走在九華街的一條巷子裡,突然感覺一家白牆烏瓦特別熟悉;遇見一個陌生人,感覺他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進入一座寺院,好像走進一個遙遠的夢,現在經曆的,在夢境中也清晰如見;讀有關九華山的一首古詩,感覺那位作者像相識很久的知己;路邊的一朵花,竹林中的一片落葉,山中的寂靜,都有一種說不出的熟稔……
對於人生,這一切都是偶然嗎?其實,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三生石,只不過是迷失了自己的舊精魂,無法明白,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立夏悅讀:馬明博《人間何處不靈山》
書摘:感謝你,爲我照亮前方的道路。
作家沱沱跟我說過一個關於螢火蟲的童話。
黃昏時,田野裡發生了一件大事。一群準備夜行的螢火蟲爭吵起來。大家知道,螢火蟲的燈,無一例外,都掛在屁股上。領頭飛,就要面對無邊的黑暗,所以螢火蟲們誰也不願意排第一位。
一位忠厚、老實的螢火蟲,無言地排到了最前面。
螢火蟲們開始飛行了。
一隻名叫綠翅的昆蟲在夜間飛行。看到一隊閃亮的螢火蟲飛過來,牠湊過去,排在隊伍的最後。前面有燈盞,照亮前方的道路,綠翅可以安心地在夜裡飛行了。排在螢火蟲隊伍的最後面,綠翅心懷感激。牠大聲地對前面的螢火蟲說:「謝謝你,爲我照亮前方的道路。」
前面的螢火蟲沒搭理牠。
綠翅又充滿感激地說:「謝謝你,爲我照亮前方的道路!」
「吵什麽吵,我正煩著呢!」
綠翅吃了一驚:「對不起,我只是想把我的感激告訴你。」
「你的感激跟我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對別人心存感激,我一定要大聲說出來。還有,只有你接受了,我的感激才有意義。」
「嗯,你說得好像有道理。看來我也應該做些什麽。」
「你也感激前面的燈盞吧。」
「那,我也試試……謝謝你,爲我……不好意思,我不太習慣表達……」
綠翅說:「感激是從心裡湧出來的。」
前面的螢火蟲試了一下,牠大聲地說出了心中的感激。……
後來,整個螢火蟲隊伍充滿了感激的聲音。
聽著身後接連不斷的感激聲,領頭的螢火蟲飛得更專心。眼前的黑夜,不再那麽可怕了。牠心裡湧動著更大的責任感……
在九華山,在大覺寺,在月夜下,我感覺到,釋迦佛如同童話中那隻自願排到隊伍最前面的螢火蟲。面對無明的黑暗,他化身爲燈,照亮前方的道路,引領人們突破生死輪迴。
釋迦佛說:「要接受我的教誨,首先要明白我的立場。」他以心燈照亮我們腳下的道路,希望我們跟隨他一起飛,而不是站在一旁看;他鼓勵我們去實踐、去重新發現存在著的真理,而不是簡單地相信。
對於人生,他希望我們能夠如實觀照世間,既非不可救藥的悲觀,也非盲目的樂觀。因爲只有這樣,才能找到通往自由、和平、寧靜與快樂的途徑。他提醒我們,痛苦在世間客觀存在,不要太執著於此世間的事物。
他告訴我們,和他一樣走在解脫道路上的僧侶,是我們的同行者與嚮導。
釋迦佛自承,他是人類的普通一員,是覺醒者,是嚮導,而不是萬能的神。他慈悲地指出,所有的人——你、我、他、她——我們中的任何一個,只要肯發願、肯努力,都有覺醒的可能,都會成爲他人的燈。
有人說,所謂的大人物,會使他人感覺到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會使他人感覺到自己偉大。釋迦佛顯然屬於後者。
想著這一切,我心裡充滿感激。「感謝你,爲我照亮前方的道路。」
在百歲宮五百羅漢堂,尋找前身
百歲宮南面東崖之巔,建有五百羅漢堂。樓上滿堂供五百羅漢,金碧輝煌,規模宏大。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有三層解釋:一是殺賊,即他已經破除了一切煩惱;二是應供,即他智慧圓滿,應該接受人天供養;三是無生,即不再進入生死輪迴。在佛教中,羅漢所證的果位,次於佛和菩薩。
五百羅漢呈現的是世間百態。有的笑逐顔開,有的愁眉不展,有的展卷握讀,有的降龍伏虎。世間表情,悉數展現在五百羅漢臉上。
民間歷來有數羅漢的風俗。風俗各異,數法很多。有一種數法是,人在羅漢堂中隨喜參觀,任意選定一尊羅漢,從這尊羅漢開始數,數到自己當年的年齡那一尊爲止。數羅漢有多種解法,有的說你數到的羅漢是你的前身,有的說這尊羅漢代表著當年的運氣,有的說這尊羅漢的神態、舉止,代表了數者的性格、遭遇。
我傾向於前身說。在羅漢堂中,我和南泉、南溪分別尋找著自己的前身。五百羅漢,是釋迦佛身邊的常隨衆。我的前身會是他們中哪一尊呢?
我數到的羅漢,滿臉憂愁,座牌上寫著「第十四尊優樓頻螺尊者」。雖然讀過一些佛經,但對這位尊者,我所知茫然。
出五百羅漢堂時,我問南泉、南溪數羅漢的結果時,他們都笑而不說。
回到大覺寺,上網查詢,方知優樓頻螺尊者,即大迦葉尊者。
在釋迦佛的十大弟子中,摩訶迦葉尊者以苦行著稱。據說當他年紀大了時,釋迦佛曾勸他不必再堅持苦行,但被尊者婉言謝絕。
當年,靈山法會上,該說法時,釋迦佛卻手拈一朵花,一言不發。法會上的衆人不解其意,只有平日滿臉愁苦的尊者,當下微笑。釋迦佛高興地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於摩訶迦葉。」據佛經記載,尊者奉釋迦佛的委託,現在隱身于雲南雞足山華首門中,等待將來彌勒佛出世時,向他轉交釋迦佛的衣缽。
五百羅漢堂,進進出出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僧俗、善惡,都會在五百羅漢中找到自己的前身。這與釋迦佛在《妙法蓮華經》中授記衆生都會成佛,異曲而同工。在這個世界上,佛是已經覺悟了的衆生,而作爲衆生的我們,都是將來要覺悟的佛。
立夏悅讀:馬明博《人間何處不靈山》
書摘:六種不同的鹽
一路同行的南泉、南溪,也曾是我的讀者。九華數日,起居禪門,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佛門生活。新奇之餘,他們問我最多的問題,就是「佛教是什麽」。
我的回答:「佛教是釋迦佛對人間的教育。」
概要地說,釋迦佛對人間的教導,首先是養成人類積極的心智模式。
養成積極的心智模式,有六種方法和途徑。第一要能以物質、精神、真理的方式利益他人(佈施);第二要避免一切傷害他人或自己的錯誤出現(持戒);第三爲了自他兩利,要能夠忍受毀罵、汙辱甚至打擊(忍辱);第四要保持身體充沛的精力,以便能夠在生活中對真理進行有規律的實踐(精進);第五能夠讓心靈持續地保持積極的心念(禪定);第六要能夠時時清醒地覺察、觀照自己實踐真理的心念,不令它迷失(智慧)。
這六種培養積極心智模式的方法,被稱爲「六度」。
在我看來,六度,是禪修生活所必需的「六種不同的鹽」。
如何攝取這精神之鹽呢?
以智慧爲例,如果一頭雄獅與一隻兔子爲敵,那是牠把自己當成了披著獅皮的兔子。
以禪定爲例,眼前的九華與龍溪就是答案:心定如山,隨緣似水。
以精進爲例,羅馬城不是一天蓋起來的,但它是一磚一石蓋起來的。
以忍辱爲例,對於斧頭的劈砍,檀香木回報的,依然是芬芳。
以持戒爲例,欲望是一只有破洞的口袋,不要妄想去填滿它。
以佈施爲例,《雜寶藏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一個人跑到釋迦佛面前哭訴,「無論做什麽事,我都沒有成功。這是爲什麽?「釋迦佛說:「這是因爲你沒有學會佈施。」
「可我是一個窮光蛋!沒有錢,怎麽來佈施?」
釋迦佛說:「一個人即使沒有錢,也同樣可以做七種佈施。第一『眼施』,以善意的眼神去看別人;第二『顔施』,你可以微笑著與別人相處;第三『言施』,你對別人多說鼓勵的話、安慰的話、稱讚的話、謙讓的話、溫柔的話;第四『身施』,以行動去幫助別人;第五『心施』,敞開心扉,誠懇待人;第六『座施』,乘船坐車時,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他人;第七『房施』,如果房子有空閒,用來提供給別人休息。」
來人聽得愣在那兒。
釋迦佛說:「無論誰,只要養成這七種習慣,既不損耗財物,又能獲得很大的福報。」
《天工開物》中記載,因産地不同,鹽分爲海鹽、池鹽、井鹽、岩鹽、土鹽、砂鹽等。分類雖有不同,鹽味沒有差別。六度也是一樣,雖貌似不同,實際上是一個整體。
以忍辱爲例。
忍辱,在忍受了他人對你的汙辱的同時,也擴大了心靈空間來容納他,這也可以視作心靈的佈施;因爲能夠忍辱,你避免一切傷害他人或自己的錯誤出現,這就是在持戒;同時,在忍辱的過程中,培育著積極的心智模式,這就是精進;面對羞辱,能夠讓自己持續地保持積極的心念,這就是在練習禪定;同樣,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不隨境轉,心如如不動,體現了智慧。
在培養積極心智模式的實踐中,如果缺乏了智慧的覺照,對六度中的某一個有所偏重,不能圓融兼顧,只能阻礙你對真理的體認。因此,釋迦佛深刻地指出:「五度如盲,智慧如眼。」
生活在他方
「生活在他方」,這句話出自法國詩人韓波筆下。這個美麗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句子,是十九世紀一個法國天才詩人用一生時間爲之努力爭取的夢想。
韓波以它作爲詩句,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以其作爲小說的書名。開玩笑地說,韓波創造的這句話,寫在巴黎大學的牆壁上,並沒有多少人知道,而米蘭.昆德拉把這句話弄得世人皆知了。
近年來,我接觸了許多禪修者。有許多是我的讀者,他們在讀了我的書之後,和我進行交流。就一些問題進行探討時,我發現,他們雖然學禪時間有長有短,有的剛皈依,有的學禪半年,有的學禪多年,但大都沒有得到受用。
受用,辭典上解釋爲享受,得到好處。在禪林中,指享用,又指靈活運用機法。如達於自由自在之境地,能隨己意而任運自如,稱爲受用如意。又,學者受到師家之點化,頓然開悟,其後不再受任何繫縛,稱爲受用不盡。
釋迦佛的教導,我們在實踐之後,要以有無受用爲衡量的標準之一。
對於是否從佛法中得到受用,我提問了三點:「學禪之後,你的身體是否變得輕鬆安詳?你的心靈是否變得開放平和?在待人接物中,你是否充滿喜樂?」
許多禪友的回答並不樂觀。
我提醒說:「如果一點也沒有體會到,請你馬上反省一下。對照釋迦佛的教導,查一查哪裡出了問題。不要在錯誤的路上狂奔。此刻停下來,就是進步。如果能體會到一點,那也說明你已得到了受用。如果能體會到三點,我要恭喜你,因爲你不但前進的方向對了,而且非常精進。」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人其實不能生活在他方,所以也不能禪修在別處。
釋迦佛好比擁有一座花園的人,園中種滿蓮花。我們羨慕他園中的蓮花,甚至夢想到那裡享受花香。釋迦佛告訴我們,如果從此時此地開始,從身邊開始,我們一棵一棵地種植蓮花,等蓮花開放時,我們不必到他的花園裡,也已生活在花香之中。
小石頭與中觀
古人有「記事珠」,我則有多塊「記事石」。
去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參訪時,我從山野間撿到一塊四四方方的小石頭,在烈日曝曬之下,它依然涼絲絲的。我稱之爲「清涼石」。去革命聖地井岡山時,我撿到一塊如同微型山峰的小石頭,上面還有一道白紋,如同流動的河。在甘肅蘭州,我到黃河邊撿了一塊巴掌大的石頭,它已經被河水沖刷得沒有了棱角,並且整體浸黃了,像一塊凝固的土。在河北的沙河,我與朋友到大河灘上翻石頭,在一塊粗糙的梨皮石上,見到了一顆帶蔓的瓜,我把它帶回了家。在廣東南澳島遭遇颱風的日子,漫步海邊,傾聽潮音,我撿了一塊南海石;乘飛機時,這塊石頭曾令安檢人員虛驚一場。
這些石頭,小一些的,擺在書架上。大一些的,擺在家中角落。不經意間看到它們,會想起一段段美好的日子。然而,此行竟然忘了帶回塊九華石回家。
專心致志開車的宗學師,聽了我的遺憾笑著說:「這樣也好。遺憾是個念想,也是一顆種子,它會讓你想念九華山的。你下次再來時,把這個遺憾補上吧。」我聽了笑笑點點頭。南泉、南溪也跟著點頭。
我不知道,想從九華山帶走一塊小石頭,是不是貪欲。如果是,忘記帶走一塊石頭,也是有因緣的。這好比一隻飢餓的小老鼠,穿過縫隙,鑽進竹筐,偷吃裡面的食物。等吃飽了,想鑽出去時,它發現肚子脹脹的,已經不可能出去。它只有重新餓扁了肚子,才能擁有出去的機會。
釋迦佛說《法華經》時,曾指出「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佛法就是活法。禪者的境界也同樣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 一顆真正覺醒的心,猶如紋絲不動的石頭,得到或失去,歡喜或討厭,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接觸,都不會引起他的動搖。
雖然沒有得到這塊想像中的小石頭,但我不想因之痛苦。因爲我知道,快樂是鳥,越快樂,鳥兒飛得越遠;痛苦是根,越痛苦,根扎得越深。
要知道,西方哲學家叔本華曾深刻地指出,「人生的欲望猶如鐘擺,得不到時在痛苦的這一端,得到了在無聊的這一端。」對於這塊小石頭,我既不想住於得,也不想住於失。
在佛法中,「空有不二」的「般若直觀」,被稱爲中觀。中觀,是釋迦佛教導的認知世界的新的思考方式。中觀即正見,是釋迦佛思想的精髓之一。如《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執著於色、空的任何一端。從這一點說,中觀與儒家「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的中庸確有相似之處。然而,中觀既不在兩端,也不在中間,它拒絕「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立場,主張「非有非無,有無俱遣」。以「莊嚴佛土」爲例,在《金剛經》中,釋迦佛開示道:「如來說莊嚴佛土,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以一塊小石頭爲例,有人說是絆腳石,有人說是墊腳石。這兩種說法,或者更多的說法,有沒有究竟的對錯?兩種觀點的對立,並不意味著思想的中斷。美國著名學者薩伊德的觀點有些中觀的味道。對待傳統與現代,他排除了「非此即彼」(either/or),而是代之以十分有趣又令人興奮的方式——「即此且彼」(and/and)。
不偏倚於任何一方,圓融平等地看待它們,這種方法,接近中觀。對中觀的認知,不能依靠思辯,而要用行動與體證。德國著名現象學哲學家伽達默爾早就指出,「理解永遠是不同的理解,理解的過程永遠不會最終完成。」
經過柯村時,南泉、南溪想再拍些地藏菩薩大銅像的照片。宗學師把車停在路邊,我也跟著下車。望著遠處雲遮霧繞的群峰,我合十低眉。作爲過客,終究要離九華越來越遠了。
「禪師應該在距離你三座山之外的地方,由於受到崇山峻嶺的阻隔,你想見他就要不辭勞苦地跋涉。惟有通過這段跋涉,你才能感受到禪師智慧的啓發和激勵。」一位禪師曾這樣說。
然而,如果在九華山住過幾天,有幸對願力有所體會的話,此生之中,無論身在何方,九華山、地藏菩薩都會和你在一起。路邊的沙石間,有一塊精美的小石頭,靜靜地躺著。我看到了,笑了笑,但沒有俯身去撿它。
因爲我想到了一個故事。
山腳下,一位禪修者看到一座古舊的佛塔。塔旁路標寫著「通往最美的佛境」,指向上山小道。走過千層石階,禪修者走到半山腰時,感覺太累了。
他見到另一個路標,上面寫著「你已經走了一大半,努力一下,馬上就會看到最美的佛境」。禪修者鼓勵自己,繼續往上走。在風景優美的山頂上,只有一個安放佛像的石座,卻沒有佛像。
禪修者走過去。
空蕩蕩的石座上,擺放著一個小木牌,上面寫著:
「在這裡,如果你沒有見到最美的佛境,請下山,繼續禪修。」
立夏悅讀:微笑是禪
微笑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行為語言。 聽天真的童聲唱《歌聲與微笑》,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 請把你的微笑留下……” 用心聽,你會在渾然不覺中流露出微笑。
微笑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也許你嗓音嘶啞、五音不全,不能完整地唱這支歌曲,但是只要聆聽它,你就不再吝惜微笑,樂於將微笑普施于眼前的每一個人。
我們都知道名作《蒙娜麗莎》。蒙娜麗莎的微笑是淡淡的,僅僅是一種微笑的暗示,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微笑,也足以讓你臉上所有的肌肉都舒展開來,把你所有的焦慮和疲勞都消除凈盡。
在沉靜的東方大地上,龍門石窟、云岡石窟、敦煌石窟,有著一尊尊微笑的佛。他們的臉上充滿了平和、寧靜、包容的微笑,這是體現智慧與關懷的微笑。
有一位繼承了一大筆遺產的婦人,急於讓親友對她產生好印象。她花了很多錢,買來鑽石、珍珠、貂皮大衣等,分贈給親戚、朋友。由於她臉上滿是鄙夷,每一個得到饋贈的親友都感到很沉重。如果她臉上充滿歡笑呢?答案一定會恰恰相反。
我曾經一度身心疲憊,不知不覺中,脾氣變得很糟很壞,與家人的關系也日趨緊張。就在這時,朋友送給我他翻譯的一行禪師著作《與生命相約》。讀著它,我決心通過學習微笑來改變自己。
早晨起床,洗漱時,我會對鏡中的自己微笑一下。
出門前,我會對朝我招手的妻子微笑一下。
到公司,我會對看門的保安微笑一下。
進入辦公室,我會和同事微笑著打招呼。
接聽電話時,我會先微笑一下再拿起話筒。
接待來訪的認識和不認識的讀者時,我會微笑著請他坐下,並奉上一杯熱茶。
剛開始,我覺得很彆扭、很勉強、很做作。
但是,我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我下定決心繼續學習微笑,練習微笑。
在走路時,我會在心里暗暗地提醒自己,“微笑,保持微笑。 ”過了大約三個星期,我發現微笑已經填滿了我的生活。 因為當我發自內心地微笑時,人們也對我微笑。
我這個曾經被認為脾氣最不好的人,已經被大家接受,被微笑包圍。 家庭變得和諧,人際變得輕鬆,與人相處也變得默契。這一切的得來,是從微笑開始的。
你看,做一個快樂的人,做一個能夠感受生活美好的人,僅僅學會微笑就行!
如此簡單,就可以獲得快樂,你何樂而不為呢? 心理學家認為,微笑是一筆人生中最大的潛在財富。 微笑與個人形象之間,有著一種微妙的、奇特的關系。 微笑作為人的一種面部表情,它不僅是形象的外在表現,而且也反映著人的心態、內在精神風貌。 一個面帶真誠微笑的人,往往就是一個熱愛生活、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一個對工作、生活、親人、朋友充滿熱情的人。 一起來學習微笑吧。當你行走在上下班的途中,當你徜徉在公園里或河堤上,你可以隨著呼吸,面帶微笑。 當你覺得疲勞或惱火的時候,你可以側身躺下,讓你的肌肉全部放鬆,調節你的呼吸,試圖微笑。以這種方式來放鬆自己,是很美妙的,精神也會為之一振。
在公共場所,不小心踩痛了別人的腳,以微笑致歉,那就立即會消除對方的不滿情緒。在滿員的電梯中,你被迫擠了別人,你的微笑意味著:我不是有意侵犯你,請原諒。 在餐館里,當你必須坐到另一位客人旁邊時,你的微笑表示:我不想妨礙你,但這是唯一的空位子。 面對不需要或者無法用言語安慰的不幸,微笑是真情的慰藉,一縷同情而鼓勵的笑容,會支援不幸者直起腰桿。
面對莫須有的誣陷,微笑者是有力的反擊。 嘴角一絲冷峻而不屑的微笑,令誹謗者落荒而逃。 面對不能接受的邀請、禮品,微笑是人格的折射。 委婉而保持距離的微笑,在彬彬有禮中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拒絕。 你在覺照狀態下的呼吸和微笑,將給你和你周圍的人帶來幸福。
或許你可以花很多的錢為你家里人購買禮物,但是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像覺照、呼吸和微笑那樣,可以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而這,並不花費一分錢。 你發現沒有,出生剛兩個月的嬰兒,見了母親的微笑,就會跟著露出陽光般的笑臉。
你發現沒有,整日愁眉苦臉的人,往往會錯過這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微笑一下會有困難麼?微笑是我們的本能,只是我們把它遺忘得太久了。 微笑就在我們心里,為什麼不把它取出來? 學習微笑只需要使用13塊面部肌肉, 而皺眉蹙額卻要動用47塊面部肌肉。 學習微笑,如果你每天練習幾次,你將得到很大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