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15 21:19:27| 人氣6,458| 回應2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間風景:古鎮風華

閱讀古鎮:周莊《中國第一水鄉》

 
周莊位於昆山的西南處,古稱貞豐裏。
在江南一帶,水鄉古鎮約有數百之多,保存尚好的僅《周莊》、《同裏》、《南浮》、《烏鎮》等5處。
 
周莊因最具神韻,遂有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之說,譽爲《江南第一水鄉》。

《澄虛道院》位於鎮西,當地有《先有澄虛,後有周莊》之說、道院簡樸清雅,有正門,聖帝殿,鬥姆殿,樓上爲文昌帝閣,亦稱指歸閣。院房逐進增高,含有《歲歲升天》之意。

道院西側,貞豐橋下,有幢名爲《德記酒家》的百年老屋,民國9年(1920年),著名南社詩人柳亞子邀友4次痛飲於此,酣酒作詩,稱之《迷樓》,並賦”迷樓曲”二首,唱和者甚衆,傳爲文壇佳話。迷樓亦由此出名。

由鎮中貞豐澤國(沈鵬書)牌樓朝南過青龍橋,沿河而行,便至富安橋。此橋爲單孔拱橋,橋端四隅依河建有形式高低各異的樓閣,構築獨特,爲江南橋梁中僅有。在橋的東南側坐落著號稱”江南第一富家”、元明之際的沈萬三之後沈本仁所述的
敬業堂,俗稱沈廳

沈廳建於清乾隆七年(1742年),清末改名松茂堂坐東朝西,臨河跨街計有七進,間有五個門樓,熔蘇、徽工匠手藝于一爐。沈廳前爲水牆門(河埠),靠街的牆門樓上懸”沈廳”的匾額,進門再過茶廳,便是正廳”松茂堂”,爲兩坡硬山式,前後均有廊,並設花格長廊。正中堂額白底黑字;爲清末狀元張春手書,家具爲晚清樣式,風格渾厚。正廳所對”積厚流光”磚雕門樓,雕摟精巧,爲蘇式磚雕之傑作。廳後爲大堂樓,供有富於傳奇色彩的沈萬三彩塑,後二進小堂樓和廳後院上下都可相通,陳列著出土文物及民俗器物,內有一架神龕式千工床,內外三層隔屏,雕工相當考究,單以戲曲人物造型共有34幅之多,是爲高手所作。

沈廳沿街北走便到張廳「張原名怡順堂,是中山王徐達之弟徐逢(孟清)後裔在明正統年間所建,清初爲張姓所購,改稱玉燕堂,坐東朝西五進,正廳及後樓爲明建築,餘爲清代所建。玉燕堂寬敞明亮,佈置一式仿明紅木家具,古樸典雅。廳後庭柱所置楠木鼓墩柱腳,是江南建築罕見之物。正廳通向後院是條幽深的備弄,長20餘米,南牆壁上有8個燈龕。後院有條名爲箬徑的小河穿宅而過,通向銀子濱(傳爲沈萬三藏銀之處);其盡頭相傳爲沈萬三水家所在。箬徑上用花崗條石砌成丈餘見方的水池,用以來往船隻交會和調頭,水池駁岸上嵌有如意狀系舟纜石(俗稱牛鼻頭)。因有”轎從前門進,船自家中過”的說法來概括張廳獨特的建築風格。

張廳往北在河道交彙之處有圓拱橋(世德橋)和方孔橋(永安橋)聯袂而築。雙橋均建于明萬曆年間,俗稱爲鑰匙橋。著名美籍華人畫家陳逸飛名作《故鄉的回憶》創作素材取之於此,於是水鄉風光舉世聞名,雙橋也成爲周莊的象徵。

魅力古鎮有《東有周莊,西有李莊》之佳話。
 
閱讀古鎮:李莊 《萬里長江第一古鎮》

李莊鎮歷史悠久,從梁代大同六年(540)設六同郡起,至今已有1460餘年的建置歷史。
從戰國僰人至今已有2400餘年。梁武帝時起,轄境曾作為六同郡和南廣(南溪)縣治所在地長達400多年,一度曾是川南6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明代起一直是鎮治地。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之美稱。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先輩們為李莊人民留下的文化遺產比比皆是。有極能體現明清時期建築特色的廟宇、殿堂、古戲樓、古街道、古民居等。有極高考古和欣賞價值的慧光寺、玉佛寺、東嶽廟等木雕石刻藝術和建築藝術為代表的「九宮十八廟」;國家古建築大師梁思成稱讚李莊的古建築《四絕》:

第一絕:旋螺殿。
始建於明代萬曆24年,呈八角形,高25米,全是木鬥拱結構,不用一顆鐵釘梁思成讚譽的「其樑柱結構之優,頗足傲於當世之作。被譽為傲於世界的傑作!
第二絕,奎星閣。
清代建築,屹立於長江邊上,是兩千里長江岸邊一個獨特景觀,從上海到宜賓的二千多公里中建造得最好的亭閣,原建築毀於“文化大革命”,現在是倣原貌重建。
第三絕:禹王宮。
也是清代建築,宮門氣宇軒昂,宮內的九龍石碑,工藝精美,可與北京故宮龍的雕刻比美。
第四絕:張家祠。
堂內有兩廣總督張之洞題寫的“宏我漢京”的匾額,尤其是每扇門窗雕有不同形態的仙鶴,栩栩如生,謂之百鶴祥雲的百鶴窗。

抗戰時期,為躲避日機的轟炸,正在同濟大學等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四處尋找安身之地的時候,李莊人民以「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的十六字電文盛邀,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大地測量所等著名學府、科研單位以及國民政府中央級文化學術機構內遷李莊達五六年之久,直到抗戰勝利才回遷原地。使當時的李莊成為抗戰時期大後方與成都、昆明、重慶並列的四大抗戰文化中心之一。

期間,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專家、學者,他們中大多已成為國內外的棟樑之材,健在者仍十分依戀李莊。使李莊鎮成為抗戰文化的一個搖籃,聯繫海內外經濟發展的橋樑和紐帶。至今保存完好的有月亮田梁、林故居及營造學社舊址;同濟大學工學院舊址(東嶽廟),校本部舊址(慧光寺),醫學院舊址(祖師殿),理學院舊址(南華宮),中央博物館舊址(張家祠);中央研究院舊址等等。抗戰文化是李莊的寶貴資源,也是李莊聯繫海內外的紐帶與橋樑,目前有不少舊時學子或親屬回李莊探訪,李莊逐漸與這些抗戰文化機構建立了校地合作關係。

李莊古鎮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多彩的川南民俗與飲食文化,多樣的宗教文化(道教、佛教、天主教),獨特的移民文化(會館、宗祠、媽祖文化),激情的抗戰文化,傳統的經典建築藝術(李莊四絕)與居住文化等,其旅遊資源主要分佈在1平方公里的古鎮及周邊。

老街、古巷、古井、老式作坊等明、清古鎮風貌和格局保存較為完整,羊街、文星巷、老場街、水井街、正街等18條街巷和古老的榨門、百年老井、古酒作坊等風格古樸,遊覽其中會給人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古鎮內民居大多為清代或清代以前的建築,傳統的四合院以木結構為主,粉牆青瓦、水門樓、窄巷子、古石井、石鋪地、古樹、明清傢具等極富川南民居特色。

傳統文化有舞草龍、牛兒燈、龍燈、划花船、腰鼓、秧歌、川劇清唱、連槍、車燈、龍舟賽等。尤以舞草龍、牛兒燈、長江龍舟賽等較有本土特色。 以李莊河鮮、李莊花生、李莊白肉、李莊白酒、李莊白糕、李莊黃粑為代表的李莊特色飲食文化,
李莊一花<花生>二黃<黃粑>三白<白肉、白酒、白糕>在四川各地小有名氣。

李莊為萬里長江第一鎮,形成「江導岷山,派通楚驛;峰排桂嶺、秀毓仙源」的自然景觀。
 
閱讀李莊:林徽因《人間有情四月天》

從1940年到抗戰勝利,林徽因在《李莊》住了五年。林徽因在這個“缺乏最起碼的生活設施”的李莊,雖罹重病,但仍保持她的創造天賦和堅毅樂觀態度,並以此感染周圍的人。梁思成曾說:在戰爭時期的艱難日子裏,營造學社的學術精神和士氣得以維持,主要應歸功於她。《李莊》留下一代才女足跡,當時,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和兒女就住在李莊上壩村的張家大院。

住在《李莊》的日子,寫《一天》一詩,
1944年仍住在李莊,她創作《十一月的小村》、《哭三弟恒》、《憂鬱》三首詩。

《一天》

今天十二個鐘頭,
是我十二個客人,
每一個來了,又走了,
最後夕陽拖著影子也走了!
我沒有時間盤問我自己胸懷,
黃昏卻躡著腳,好奇的偷著進來!
我說:朋友,這次我可不對你訴說啊,
每次說了,傷我一點驕傲。
黃昏黯然,無言的走開,
孤單的,沈默的,我投入夜的懷抱!
三十一年春李莊(即1942年春)

《十一月的小村》
我想像我在輕輕的獨語:
十一月的小村外是怎樣個去處?
是這渺茫江邊淡泊的天;
是這映紅了的葉子疏疏隔著霧;
是鄉愁,是這許多說不出的寂寞;
還是這條獨自轉折來去的山路?
是村子迷惘了,繞出一絲絲青煙;
是那白沙一片篁竹圍著的茅屋?
是枯柴爆裂著灶火的聲響,
是童子縮頸落葉林中的歌唱?
是老農隨著耕牛,遠遠過去,
還是那坡邊零落在吃草的牛羊?
是什麼做成這十一月的心,
十一月的靈魂又是誰的病?
山拗子叫我立住的僅是一面黃士牆;
下午通過雲霧那點子太陽!
一棵野藤絆住一角老牆頭,斜睨
兩根青石架起的大門,倒在路旁
無論我坐著,我又走開,
我都一樣心跳;我的心前
雖然煩亂,總像繞著許多雲彩,
但寂寂一灣水田,這幾處荒墳,
它們永說不清誰是這一切主宰
我折一根柱枝看下午最長的日影
要等待十一月的回答微風中吹來。
三十三年初冬 李莊(即1944年初冬)

《哭三弟恒》
— 三十年空戰陣亡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簡單的,你給了。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
這沈默的光榮是你。

假使在這不可免的真實上
多給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 — 你自己也明瞭 —
因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難為你的勇敢,
機械的落伍,你的機會太慘!

三年了,你陣亡在成都上空,
這三年的時間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說來,你別悲傷,
因為多半不是我們老國,
而是他人在時代中輾動,
我們靈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們已有了盟友、物資同軍火,
正是你所曾經希望過。
我記得,記得當時我怎樣同你
討論又討論,點算又點算,
每一天你是那樣耐性的等著,
每天卻空的過去,慢得像駱駝!

現在驅逐機已非當日你最理想
駕駛的“老鷹式七五”那樣 —
那樣笨,那樣慢,啊,弟弟不要傷心,
你已做到你們所能做的,
別說是誰誤了你,是時代無法衡量,
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這許多不美麗言語
算是詩來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嚨多啞,
你永不會回來了,我知道,
青年的熱血做了科學的代替;
中國的悲愴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別難過,難過了我給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樣想過了幾回:
你已給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樣,獻出你們的生命;
已有的年輕一切;將來還有的機會,
可能的壯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愛,家庭,兒女,及那所有
生的權利,喜悅;及生的糾紛!
你們給的真多,都為了誰?你相信
今後中國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頭,比自己要緊;那不朽
中國的歷史,還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後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著你哭?
只因你是個孩子卻沒有留什麼給自己,
小時我盼著你的幸福,戰時你的安全,
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恤同安慰,
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三十三年,李莊

《憂鬱》
憂鬱自然不是你的朋友;
但也不是你的敵人,你對他不能冤枉!
他是你強硬的債主,你呢?是
把自己靈魂押給他的賭徒。

你曾那樣拿理想賭博,不幸
你輸了;放下精神最後保留的田產,
最有價值的衣裳,然後一切你都
賠上,連自己的情緒和信仰,那不是自然?

你的債權人他是,那麼,別問他臉貌
到底怎樣!呀天,你如果一定要看清
今晚這裡有盞小燈,燈下你無妨問他
面對面,你是這樣的絕望,他是這樣無情!
1944年,《年譜》。
 
 
閱讀古鎮:《南潯》中西合璧

對於江南水鄉古鎮,有幸去拜訪過幾個,也確實感受到其怡人之處,雖皆為水鄉,但六大古鎮《周庄、烏鎮、西塘、甪直、同里、南潯》有同有異,這也是江南水鄉”逛妳千遍也不厭倦”的迷人之處。

《南潯》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於南宋淳季年(1252年)建鎮,至今也已經有750年的鎮史了。明、清時代,隨著資本主義進入,江南一帶經濟濫觴,南潯佔著江河地利之便,快速發展,尤其是蠶桑業,在明代之初,已經初露頭角,到了清代時,更是以質量優異而名滿天下,絲綢成為南潯最主要的衣食來源,也是當地發展的產業龍頭。1991年,南潯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浙江省15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之首。近期並與其他五個水鄉古鎮同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候選名單中,無疑是錦上添花。

美麗的江南水鄉風貌
南潯的《小橋、流水、人家》風貌、中西合璧的建築、獨特的園林景觀,傳統民居和歷史街區組成。以河道為脈絡,河川縱橫為水街,河川與道路交錯處,有造型優美的古橋(其中洪濟橋、通津橋、廣惠橋稱為南潯三大古橋),自然巧妙地將水、路、橋、房連成一體,豐富了水鄉古鎮特有景緻。歷史街區、傳統民居臨水而建,《小鎮千家抱水園,南潯賈客舟中市》,人們傍水而居,高低錯落的房舍,就在狹窄街巷間展開,臨街的商店與住家緊密相連,人與人間的互動就是這麼的自然與頻繁。所以,南潯有《湖絲之源、魚米之鄉、文化之邦、園林之鎮》的稱號,其來有自。

《百間樓》
將歷史街區、傳統民居和小橋、流水融為一體的典型代表就是百間樓,
百間樓相傳為明代尚書董份為女眷、家僕而建的居屋,距今約有400多年的歷史,歷經戰亂整建,目前為明、清的建築風格,沿河一百多間的民居臨河而建,順著河道的彎曲而蜿蜒。白牆、黑瓦、披檐、柱廊、封火山牆、洞門、水岸、古橋等映入眼簾,潺潺河水流淌,大小舟隻來往,槳聲漁唱應合,形成了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人家”風貌。據中國專家考證”縱觀江南水鄉,南潯百間樓是迄今為止保存得最完整,並留有傳統風貌的沿河民居群落。

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歷代經營蠶絲出口的南潯商人都長年居住上海、廣東等大城市,有更多的機會到海外遊歷,接觸西方文化,生意做得挺好,解決了衣食的基本需求,溫飽後就會注意文化的涵養,因此,當他們設計自家宅院時,自然地吸收融入了西洋建築風格;如果說,南潯的建築風格與江南水鄉最大相異處,中西合璧就是南潯建築風格的最大特色,比較典型的就有張石銘故居、小蓮莊”東升閣”、劉氏悌號、求恕里等。

《張石銘故居》
張石銘故居:張石銘為南潯《”四象》之一:張頌賢的孫子,祖上世代經商,是中國早期對外貿易的商人之一,也是清末民初四大收藏家之一。張石銘故居佔地4792平方米,建築面積6137平方米,有五落四進和中西各式房間150間,由江南傳統格局與西歐建築風格組成,大宅富麗堂皇、建築氣勢宏偉、工藝出色精湛,可謂江南一帶最大、最有歐陸風格的私家宅院,被譽為”江南第一宅”。尤其是花窗、門廊的磚雕,有人物、車馬、景物群像,往往訴說古代的軼事,還有古樸的石雕、美觀的木雕、彩色油畫鑲的地磚和樓窗上法國藍色的刻花玻璃等,樣樣晶瑩剔透,都是精品,另外豪華的舞池、壁爐、克林斯鐵柱頭等也是值得一觀,也充分體現了歐洲18世紀的建築風格;中西合璧的款式與規模,堪稱江南一帶建築的瑰寶。值得一提的是,往往中西風格的蛻變,就在一線(牆)之隔,這當頭還沉醉在江南古典風貌的美輪美奐時,過了一個門,就突然墬入歐陸式的富麗堂皇,真讓人對故屋主的創意與生活情調稱羨不已。

《劉氏悌號》
新近整修的劉氏悌號的”紅樓”,是西洋建築的典範,紅色幾何型態的磚雕、精美狀觀的羅馬柱、多彩多變的刻花玻璃、造型優美的鐵花欄杆陽台,洋溢著西洋建築的韻律。

《小蓮庄》
小蓮庄的”東升閣”是一棟法國式樓房,建築外部造型及內部裝飾,將中國塔式建築與歐式建築融為一體,精彩可期。上述些都是陸續完成的保護與整治成果,也提供遊客更多的遊憩選擇與體驗。

《穎園》
穎園是俗稱”八牛”之一清朝陳熊的住宅花園,佔地11.07畝,主要特點有百年以上的廣玉蘭、香樟和紫藤等大樹,古木蒼翠,還有一池、一閣(玉香閣)、一樓(賞月樓),園內還有各式樣的雕刻,如磚雕、石雕、木雕等,多有名作,園內假山上還有一梅花亭,亭中有一梅石碑,為清末名書法家王禮之力作,園林景緻在小小空間裡”以小見大”,可以曲徑尋幽,怡情怡性,目前雖做為穎園飯店的一景,不過不損園林美景之原樣。

這些古典園林設計充份運用了借景、框景、障景等古代園林手法,山與水、動與靜之有機組合,運用亭、台、樓、閣和花、草、樹、木的精心佈置,顯現出南潯一地園林的特色。
 
 
閱讀古鎮:烏鎮《 中國最後 枕水人家》

《中國魅力名鎮》有浙江烏鎮和四川李莊。
《烏鎮》是浙北杭嘉湖平原上一方古樸、清雅之地, 歷史烏鎮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7000多年前, 就有人類在烏鎮繁衍生息,千百年來,烏鎮的原住居民隨水而生,伴水而眠
,烏鎮也由此被譽為「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

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西邊臨近湖州市為二省三市交界之處,距桐鄉市區約15公里、距杭州僅50分鐘車程,交通十分便利,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的中心位置,烏鎮古老的建築充滿古色古香的風味,是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典範,烏鎮是現今杭州的著名景點之一
;烏鎮在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千百年來烏鎮建築臨河而建、傍橋而市,雖歷經時代的滄桑,但烏鎮的街道上仍完整保存水鄉古鎮的風貌及建築風格,獨特的臨水建築「水閣」,透露出樸實古香的韻味,因此烏鎮被稱為「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東、西、南、北四條街呈現「十」字交叉形成棋盤式河街平行與水陸相鄰的格局,街道兩旁大量的明清建築,從樑、柱、門到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都十分精湛,與河上的石橋表現出小橋、流水的江南古鎮風情。

曾游學或寓居于此的有昭明太子、陳與義、張楊園、 鮑廷博、夏同善等,生于斯長于斯的有文壇巨匠茅盾、 沈澤民、孔另境等,深厚的文化底蘊, 也賦予了烏鎮江南水鄉古鎮之首的地位 ,曾游學或寓居于此的有昭明太子、陳與義、張楊園、 鮑廷博、夏同善等,是個有著1300多年歷史印記的江南水鄉古鎮。

歷來文人薈萃、人才輩出,烏鎮的歷史上曾出現64位進士、161位舉人,包括茅盾、嚴獨鶴等名人,更為這個純樸自然的烏鎮增添了些許顯赫,烏鎮東方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小時候讀書的地方,現闢為「茅盾紀念館」,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烏鎮西方的「西柵老街」是中國保存最完善的明清建築群之一,烏鎮內還有修真觀戲臺、梁苑勝跡及雙橋風情等特色景點,您可來此深入探索江南水鄉古鎮之美。
 
宋時烏鎮,今人已無法實景體驗。一些宋人詩詞給我們留下一個月光下古樹蒼翠、野風蘆花、桑陰連片的極為自然經濟的烏鎮夜景:

望極模糊古樹林,灣灣溪港似難尋。
荻蘆花重霜初下,桑柘陰移月未沉。
恨別情懷雖戀酒,送衣時節怕聞砧。
夜行船上山歌意,說盡還家一片心。
——夜過烏鎮(宋)宋伯仁

宋人的詩裏也留下了阡陌縱橫、裝滿釣筒的小舟在烏鎮的小溪裏來往的場景,繪出一幅亦漁亦農的水鄉景象。

田在港西家港東,斷橋春水步難退。
束蘆抉翁穩來去,不礙小船分釣筒。
——烏戍道中(宋)樓鑰
到了明代,烏鎮以地當水陸要衝的位置以及新橋、新水閣的樣貌展現在行人眼前。

南亭橋下水無波,獨客扁舟試一過。
撫景自慚佳句少,思親還恨別情多。
東風燕子穿花雨,落日漁郎隔岸歌。
即上高篷望西北,青山雲影共嵯峨。
——寓青鎮(明)高岳

  
兩兩歸舟晚渡關,孤雲倦鳥各飛還。
月明烏鎮橋邊夜,夢裏猶呼起看山。
風蕩彩舟明月中,鴛鴦湖上水如空。
城中年少能歌舞,也學峨眉故惱公。
——夜宿烏鎮,有懷同遊諸君子二首(明)史鑒

詩中的南亭橋漁郎的隔岸歌、城裏歌舞等等,都是宋代烏鎮沒有的景象。而後的江南名士祝枝山、文徵明到烏鎮看望退休回家的王濟先生,併為王濟宅園的藝術氛圍而詩興大發:

亭子歲春偶一來,將離零落錦葵開。
紅顏可惜難持久,白髮如何不怕摧。
書劍薄遊寬宇宙,峰巒秀列小蓬萊。
綠陰門蒼南薰裏,喜教流鶯侑酒杯。
——過王氏園壁題(明)祝允明(枝山)
 

台長: 讀.冊.人
人氣(6,458) | 回應(22)| 推薦 (1)| 收藏 (0)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人生:天涯海角 |
此分類下一篇:悅讀建築:發現大師風華
此分類上一篇:今天這堂談無悔人生

讀.冊.人
雨滌山花濕木乾,野雲流影入欄幹。
泉聲漱醒山人夢,一卷殘書竹裏看。
2008-03-15 21:20:59
傾聽
介紹詳細,照片風景好
2008-03-16 00:05:10
版主回應
傾聽 您好:

歡迎您來,其實您客氣了。
拜訪您的部落格,傾聽來自您來自心靈的聲音,更是風雅。

那是一片絕美又吸引人之地。
2008-03-17 09:38:40
一根菸一杯酒
思古幽情
此景乃一絕
2008-03-16 01:48:03
版主回應
一根菸一杯酒 您好:

古鎮是稀有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不只是來自於&quot歲月催人老&quot,也來自於&quot有了新物厭舊物&quot,中國改革開放後,許多千年古鎮就被名為&quot進步&quot的大建設、大交通開膛破肚了,大多數古鎮成為灰燼,煙消雲散後取代的是沒有個性、穿上制服的新洋房,六大古鎮能倖免於難,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地經濟落後、交通不便,暫時大建設還到不了那裡,而在中國古蹟保護專家學者的積極奔走,排除萬難、極力爭取保留,才能成就她們今日還能保存古蹟初步的完整性。南潯的交通便利、經濟繁榮,還能保存良好,真是異數,更值得探討的。

對於江南水鄉古鎮,雖皆為水鄉,但六大古鎮〈周庄、烏鎮、西塘、甪直、同里、南潯〉有同有異,這也是江南水鄉&quot逛妳千遍也不厭倦&quot的迷人之處。
2008-03-17 09:40:41
朝雲
真美的地方
將中國林榭庭園的美儘數展現了
傳聞林徽音晚年身體不好﹐如果能住在這樣的地方
我想多半能治癒不少的疾病吧 ^^b
2008-03-16 07:48:48
版主回應
朝雲 您好:

歡迎您來,感謝您的寶貴留言。

每一位到過南潯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南潯鎮編織了一方歷史文化和經濟發展融合的夢土,當我們造訪當時四象、八牛等鉅富所營造的豪宅時,依稀可以看到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領略當時商賈雖富甲一方,但對於中西文明的追求與憧憬不曾稍懈,今天我們能夠看到這些心有悸動的歷史遺產時,這是先人的耕耘,也是後人的傳承與保護。

南亭橋下水無波,獨客扁舟試一過。
撫景自慚佳句少,思親還恨別情多。
東風燕子穿花雨,落日漁郎隔岸歌。
即上高篷望西北,青山雲影共嵯峨。
2008-03-17 09:44:43
泡沫星空
是你的文學造詣如此之高?還是你廣涉各種領域?
你的文章總是讓人看完後深深的吸一口氣,然後再慢慢細細的回味!
文學造詣不錯的你想必也廣讀聖賢書啊!
佩服!
2008-03-16 10:01:41
版主回應
泡沫星空 您好:

閱讀是一種幸福,
另一種稍少一點的幸福是寫詩。

夢和書,各自成一個世界,而我們知道,書更實在,兩者皆純粹而美好;它們都延伸出捲鬚,強若血肉,我們的快樂從其中成長。

喜歡讀萬卷書;以文字紀錄心情。
喜歡行萬里路;以映像紀錄行腳。

懷抱觀古今; 深心托豪素。
讀無字之書; 稟山川豪氣。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
看書不難,能讀為難;
讀書不難,能用為難。

閱讀;是一種習慣。
生命;是一種態度。

朋友;
面對您的留言,自己實實無言以對。
慚愧!
2008-03-17 09:53:29
芷凝
大哥安好
來這裡感覺古意盎然
文采斐然
景情相映成趣
更高興的是
喜讀林徽音的新詩
謝謝您的用心
2008-03-17 13:25:07
版主回應
妹妹您好:

感謝才女來訪,老人家有年紀之人,傾心古鎮是稀有且珍貴的,尤其江南水鄉古鎮,著實讓人感受到古鎮人文怡人之處,雖皆為水鄉,但六大古鎮〈周庄、烏鎮、西塘、甪直、同里、南潯〉有同有異,這也是江南水鄉&quot逛妳千遍也不厭倦&quot的迷人之處。

敬請妹妹海涵!

1936年是林徽因女士詩歌創作最興旺的一年,共寫了19首。這一年裡,佳作連連,能流傳後世的就有好幾首,詩歌之一《無題》,希望妹妹會喜歡如下:

《無題》

什麼時候再能有
那一片靜;
溶溶在春風中立著,
面對著山,面對著小河流?

什麼時候還能那樣
滿掬著希望;
披拂新綠,耳語似的詩思,
登上城樓,更聽那一聲鐘響?

什麼時候,又什麼時候,心
才真能懂得
這時間的距離;山河的年歲;
昨天的靜,鐘聲
昨天的人
怎樣又在今天裡劃下一道影!

二十五年四月
1936年5月3日《大公報·文藝副刊》

《題剔空菩提葉》

認得這透明體,
智慧的葉子掉在人間?
消沉,慈淨 —
那一天一閃冷焰,
一葉無聲的墜地,
僅證明了智慧寂寞
孤零的終會死在風前!
昨天又昨天,美
還逃不出時間的威嚴;
相信這裡睡眠著最美麗的
骸骨,一絲魂魄月邊留念,—
……
菩提樹下清蔭則是去年!

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1936年5月17日《大公報·文藝副刊》
2008-03-17 17:27:33
悠悠
看完林徽音的詩(無題)
讓我產生一種想要向上求知的悸動
不愧是名人佳作

您是..
不懂
2008-03-17 19:15:34
版主回應
慚愧!
2008-03-19 18:24:45
芷凝
> > 大哥您到底多大ㄚㄚㄚ?!
您一直謙稱老人家
我都不敢跟您亂開玩笑呵
還是恭恭敬敬的互相留言
相信這樣是尊重您的道範
也維持我的某些知性情調
其實才女只是個謬讚稱呼
跳開網路脈落,真實世界的我
是個連拖把都不太會使用的文弱女子哩
因為從小家母就不讓我作家事
只要求我好好唸書和練鋼琴
也算是某種程度的書呆子吧【自我解嘲啦!哈哈】
2008-03-17 20:48:29
版主回應
妹妹您好:

自己確實有年紀了,已42滿歲,農曆的算法則已44歲了,稱得上中老年人了。

妹妹不用自嘲,自己早早已是很會幫倒忙的家庭主夫,幸好早早有愛心之人願意犧牲一生收留與照顧,不然也是晚景不勝唏噓。

妹妹不用掛念,老天爺讓我們來這世界一遭,必有所用與安排。
2008-03-19 18:25:27
斷章
真棒~~有時候也會期望自己能寫出類似這樣介紹一本書的文章~~
有時候真的會想~~~呵呵~~
2008-03-17 21:41:24
版主回應
斷章 您好:

何需客氣呢?
自己只是在工作之餘,分享自己所見所聞而已。

在閱讀的分享上,
大文豪蕭伯納一段話;「交換蘋果,每個 人只有一個蘋果;交換彼此的思想,則每個人都擁有無數個思想」。

所謂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
朋友不就是該如此嗎?

夢和書,
各自成一個世界,
而我們知道,書更實在,兩者皆純粹而美好;
它們都延伸出捲鬚,強若血肉,我們的快樂從其中成長。

閱讀是一種幸福,
分享是另一種快樂。
2008-03-19 18:16:27
妍巴
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也有去中國第一水鄉呢!
很漂亮、也很好玩,我很喜歡!
2008-03-18 06:08:40
版主回應
妍巴 您好:

歡迎您來,

在江南一帶,水鄉古鎮約有數百之多,保存尚好的僅周莊、同裏、南浮、烏鎮等5處。周莊因最具神韻,遂有&quot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quot之說,譽爲&quot江南第一水鄉&quot。
2008-03-19 18:08:53
愛上天使的惡魔
你的學問文詞真深.雖然我懂得實在不多..但我也想像你學習不知可否呢?我喜歡聊內心事..多於情感..以言詞抒發..但還是屈屈小卒.沒什麼進步..但願能有機會與你成為言詞文學上無話不談的好友~
2008-03-19 21:22:40
版主回應
愛上天使的惡魔 您好:

歡迎您來,
緣分真的是一種微妙的東西,好比千里情緣中的那根牽扯著的細線,它使心與心的距離靠近。

這世界雖大,
有緣的人必能相逢,若不能相逢於世界,也會在網路裡相逢。

自己只是與朋友分享而已,如果您也喜愛閱讀,歡迎您一起來。

相信;每個偶然的機緣。
都是;必然緣分的開始。

閱讀;不虛此生。人生;不虛此行。
2008-03-20 13:03:25
悠悠
多謝指教
2008-03-20 18:15:11
版主回應
感恩來訪
2008-03-21 10:47:29
白蘋
美!!!
2008-03-20 18:20:40
版主回應
喜歡行萬里路;以映像紀錄行腳。

懷抱觀古今; 深心托豪素。
讀無字之書; 稟山川豪氣。
2008-03-21 10:48:25
鴻魚
【思古幽情】

晝見 簷下蛛絲糾纏
結網欲挽流光 
夜逢 新月如眉 
勾在那處 簷下
而今 與我相望

有情思往 畫眉情調
多情蛛絲為我結網 挽留
那知 竟都是塵土飛灰
皆是神傷 愣然

哪盞?燭淚微光映明
還有誰人?還念舊情
痴笑!獨自多情
無由 唯借羽觴
醉向今晚 無名空蕩

鴻魚尺素
2008-03-21 10:35:26
版主回應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念此際你已回到濱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長髮或是整理濕了的外衣,
而我風雨的歸程還正長;
山退得很遠,平蕪拓得更大,
哎,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你說,你真傻,多像那放風箏的孩子
本不該縛它又放它
風箏去了,留一線斷了的錯誤;
書太厚了,本不該掀開扉頁的;
沙灘太長,本不該走出足印的;
雲出自岫穀,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開始了,而海洋在何處?
“獨木橋”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廣闊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專寵的權利;
紅與白揉藍於晚天,錯得多美麗,
而我不錯入金果的園林,
卻誤入維特的墓地……

這次我離開你,便不再想見你了,
念此際你已靜靜入睡。
留我們未完的一切,留給這世界,
這世界,我仍體切地踏著,
而已是你底夢境了……

是一首離別的詩,一對戀人分手的悲歌。
2008-03-21 10:44:09
鴻魚
【擬.定風波】.思古幽情

屏開門扉探夜色 為解寂寥愁莫明 
天際寒芒冷如冰 微涼 徐步踏足染塵心
星光搖動彤雲扇 天風 臨身猶似入蒼冥
尋首詩歌挽舊影 哪首 可免懷古思幽情

鴻魚尺素
2008-03-21 10:46:23
版主回應
《無題》

什麼時候再能有
那一片靜;
溶溶在春風中立著,
面對著山,面對著小河流?

什麼時候還能那樣
滿掬著希望;
披拂新綠,耳語似的詩思,
登上城樓,更聽那一聲鐘響?

什麼時候,又什麼時候,心
才真能懂得
這時間的距離;山河的年歲;
昨天的靜,鐘聲
昨天的人
怎樣又在今天裡劃下一道影!
2008-03-21 10:47:03
鴻魚
是我欠那古人的一段際遇吧
看到如斯這般的陳跡舊往
總是情不自禁的失魂落魄
恨只恨生不逢時緣……
偏患思古幽情的痼疾難癒

讓你看笑話了!呵呵!><
2008-03-21 10:55:10
版主回應
但肯尋詩便有詩,靈虛一點是吾師。
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
2008-03-21 11:17:53
傾聽
讀冊人,上頭你回應的「這次我離開你~~」
請問是誰的作品
好眼熟?
2008-03-21 11:08:56
版主回應
是前輩鄭愁予先生的《賦別》,全詩分成三小段來展開詩意。

在現代的詩歌中,前輩鄭愁予的詩歌最能讓人真切地體驗到古典詩歌中的宇宙情懷,並巧妙地結合了現代人的人存在的無家性、虛無感的真 實的失落。他的詩歌,真值得去細細品味!《賦別》這首詩,就是讓人百讀不厭的其中一首好詩。

根據前輩鄭愁予先生在他的詩歌《自選集》的第二集中的年表中的說法,《賦別》一詩的構思,早在他十五歲時已經形成。

那麼,我們應該可以這樣去推想,也許這首詩就是詩人記述自己的初戀的真實故事,極可能是他的詩中唯一的“記實”而非想像的詩歌。又根據詩人自己在臺灣的一次公開演講中的說法,《賦別》一詩,大家都覺得它一氣呵成、首尾呼應,然而卻是他的所有詩歌中經過改動次數最多的一首。儘管經過多次的改動,但我們仍能透過詩人鄭愁予的文字世界直探其背後的感性世界,這個感性世界是深深地根植於一個真實的現實世界中,經由詩人的文字般若而道出,使人一下子便進入到一個純粹文學的領域中,這種文字迷人的魔力就是詩人鄭愁予所獨有的本領。
2008-03-21 11:14:18
愛流浪的貓
親愛的台長,

你的文章融合了歷史還有景致,更融合了古今名言佳句!
如詩如畫!

前年曾到江南烏鎮一遊,或許是觀光團,在那短暫的拜訪裡,導遊來不及訴說千年軌跡.看到了你詳盡的介紹,配合上圖片及古人的詩詞句.
彷若那優美的景致在眼前,宛如我又回到那當前!!
這陣子一心想著在重遊,只因似乎可以自助行了,但是到了美景前,如果沒有專業的人解說又好可惜!

我特愛林微音,只了解他的片段,上頭你寫上的她的很多詩,竟然都第一次拜讀,真是汗顏!!感謝你幫我上了一課歷史.地理.人文.風情,融匯了古迄今!!
2008-03-22 00:41:46
版主回應
愛流浪的貓您好:

歡迎您來,
前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有機會到處去走走,都是好事,有人會建議多了解將拜訪的當地人文特色與風土民情,當然也有人選擇參加主題旅遊或是深度旅遊,都是好的。

請不要介意,
所謂千金難買早知道,換個角度想,這也是一種學習,假如下次還有機會再訪,相信朋友的收穫一定會更充實與滿足 。

林徽因女士,
一生詩意千層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
自己自然是喜愛的,因為詩,因為古建築 。

閱讀是一種幸福,
另一種稍少一點的幸福是詩。
2008-03-22 09:34:46
X96
一整區的老民居 真的是很吸引人呢
2008-03-23 09:37:56
版主回應
X96 您好:

希望您會喜歡,
每每自己出差有時間時,總是喜歡找時間去古鎮走走與拍照,自己是喜歡古鎮的風情與人文。

古鎮是稀有的,
對於江南水鄉古鎮,雖皆為水鄉,但六大古鎮〈周庄、烏鎮、西塘、甪直、同里、南潯〉有同有異,這也是江南水鄉&quot讓人留連千遍也不厭倦&quot的迷人之處。
2008-03-23 17:54:59
一片汪洋
真是豐富,大開眼界.慚愧啊,我還沒去過周莊.讀你大文,知路了.謝謝.
問好.
2008-03-25 22:23:42
版主回應
一片汪洋 您好:

歡迎朋友您來,
請不要過謙,希望您會喜歡。
每每自己出差有時間時,總是喜歡找時間去古鎮走走與拍照,自己是喜歡古鎮的風情與人文。

人生
能有多長?
會有多短?
如果朋友也喜歡領略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之美,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走走 。

文字,
有相當深的侷限性,給自己一個機會,或許,生命就會開啟新的一扇窗。

對於生命、未知,
永遠值得嘗試,但願此後,我們隨時都能有,讓生命永遠有出發的勇氣。
2008-03-26 09:57:30
星兒
水暈燈燭夜蘇杭,
孤鳥風中竟天光,
烏篷雪牆山河在,
奈何遊魂黯自傷。
2008-04-03 15:43:43
版主回應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結終身。
2008-04-04 17:11:55
Melody
iuou
2009-01-11 10:28:49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