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8-02 05:30:49
2012-05-10 08:55:14
2012-05-10 01:54:26
2017-06-12 22:40:44
2012-09-05 11:14:20
2018-05-31 19:00:04

─普賢誓護五種法師─


─普賢誓護五種法師─ 普賢菩薩因為有威德、有名聞,及有自在大神通之力,攝受無量無邊修普賢行的大菩薩從東方來。他們所經過的一切國土,普遍皆震動。在虛空中,雨下寶蓮花,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的伎樂。又與無數的天...

2018-05-31 17:57:21

─文殊現身諸剎取缽弘教─


─文殊現身諸剎取缽弘教─ 有二百位天人發菩薩心,但道心不堅。每個人都想說:學佛這麼難,我們不如像羅漢及辟支佛這樣,般涅槃就夠了。佛陀知道這些人是可以成菩薩的,只不過正在退轉。佛陀就變化出一位在家居士,...

2018-05-31 15:38:45

千年佛緣─禪與茶


千年佛緣─禪與茶  2005 年9月,臺灣著名學者李敖探訪北京法源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法師以一杯清茶待客,謂之“君子之交淡如水”。既禮貌周到,又體現出佛門清淨的風範。孰不知這普普通通的一杯茶...

2018-05-31 11:24:13

─禪與現代教育 ─ 文:李開濟 博士


─禪與現代教育─ 文:李開濟 博士 禪法與教育的融合之道,可以從四方面著手: 一、教學方法的靈活變化,與禮思不拘執的自由相關。二、教育心理的深層透視,唯識學的心理分析比西方精神分析更為深入;天臺宗的性具...

2018-05-31 03:16:23

─參修應識之法要(30)─


─參修應識之法要(30)─ 證悟與解悟,修與不修 有僧問:頓悟之人更有修否?溈山靈祐禪師云: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修與不修,是兩頭語。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

2018-05-30 22:49:28

─參修應識之法要(29)─


─參修應識之法要(29)─ 禪的世界 1 - 悟道的境界 (約58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Ek1WlKzt0 禪是在西元六世紀時,由一名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帶進中國,之後六組慧能為禪宗奠定穩固的基礎,才輾轉流入...

2018-05-30 19:32:34

─參修應識之法要(28)─


─參修應識之法要(28)─ 佛教對待死亡的態度與處置辦法 文:陳星橋 古人有“螻蟻尚且貪生”之歎,民間有“好死不如賴活”之語,可知眾生無不好生惡死,對於死亡都有著一種莫名的恐懼,...

2018-05-30 19:11:47

─參修應識之法要(27)─


2017年2月16日至21日,中、加、美三國佛教界代表團,於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全球視野下的佛教展望”會議。 ─參修應識之法要(27)─ “全球視野下的佛教展望”淺見 文: 陳星橋 一、佛教的創立...

2018-05-30 18:44:14

─參修應識之法要(26)─


─參修應識之法要(26)─ 南傳佛教的簡介 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並且不斷發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義上,南傳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因此稱...

2018-05-30 18:22:23

─參修應識之法要(25)─


─參修應識之法要(25)─ ◎ 莫高窟之魂 ◎ 俗語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莫高窟是全世界佛教、建築、彩塑、壁畫空前之高峰。我不信佛,不是建築師,對藝術也僅有一知半解,來參觀莫高窟,實屬&...

2018-05-30 11:18:51

─參修應識之法要(24)─


─參修應識之法要(24)─ ﹝騎在生死的浪頭上﹞禪觀屍體感悟生死文:*釋一行*禪師 我無法略過生死問題不談。許多年輕人或是其他人出於對受苦者的愛,挺身為他人服務,為和平工作。他們都很清楚生死是最重要的問題...

2018-05-30 11:02:47

─參修應識之法要(23)─


─參修應識之法要(23)─ 有關“禪修”的佛教成語 文:*釋寬性*法師--寶華寺 一、禪宗的源起及本質 1.拈花微笑——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公案 “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rd...

2018-05-30 10:22:46

─參修應識之法要(22)─


─參修應識之法要(22)─ 禪修感悟—心在家園 *王賢芝*(四川)--寶華寺 終於走到了離別的時候。七天的時間可以在日曆上摞起來一疊,在這裏卻只是一瞬間的記憶重合。感覺昨天還剛剛背著背包走進寺院報到,今天...

2018-05-29 23:49:40

─參修應識之法要(21)─


─參修應識之法要(21)─ 禪堂裏的“尚方寶劍” 文:*釋明賢*法師 禪修過程當中有一件獨特的法器伴隨大家,就是香板。 香板的來歷說明一下,當年天慧實徹禪師是玉琳國師的徒孫,在自己的小廟裏生...

2018-05-29 20:07:08

─參修應識之法要(20)─


─參修應識之法要(20)─ 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 修行必須要閉關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閉關”成了修行人的時尚。佛教徒,只要是注重修行的,無論是出家或在家,都有不少的人想要閉關...

第一頁      ‹上一頁       311 .  312 .  313 .  314 .  315 .  316 .  317 .  318 .  319 .  320 .      下一頁›      最末頁
«上十頁      第 312 / 550 頁 , 共 8249 筆       下十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