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29 20:07:08| 人氣1,5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修應識之法要(20)─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參修應識之法要(20)

               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

修行必須要閉關

不知道從什時候開始,“閉關”成了修行人的時。佛徒,只要是注重修行的,無論是出家或在家,都有不少的人想要閉關。仿佛一經閉關,修行就保證會成就;也仿佛只要經過閉關,出關之後,就身價百倍。——不管過去多沒有修行,一經閉關之後,就搖身一變,成有修行的人。

閉關,
何有那大的魔力?同時,閉過關的人,就的是修行有成就?不妨來探討看看。

閉關的由來與意義

佛陀在世的時候,是沒有閉關這回事的。雖然,有佛陀或弟子,曾經半月或數月獨住用功,但這與某些人的閉關,一閉就是三年,是有所不同的。說
是閉關,不如說是禁足來得適當。

另外,出家戒律規定:每年的夏天雨季——四月至七月之間,出家眾必須聚集在一起結夏安居,三個月之間,不得外出。這似乎有些像閉關,但畢竟有所不同。結夏安居是眾多比丘或比丘尼住在一起,與閉關者一個人獨處有差別。

如果說,佛世時有閉關的存在,那
,所謂的閉關,應該是指修行人必須關閉六根,不去攀緣六塵的意思。不但佛在世時,印度的佛徒沒有像我國的閉關,就是在佛陀涅盤之後,直至佛法在印度滅亡之間,恐怕也少有閉關者。因,在印度,出家人每天必須出外托乞食,如何能長久的關在一室中呢?當然,在家佛徒,又將別論了。

閉關似乎是我國特有的品。

從易經所載來看,閉關似乎是繁忙的人,用以避開世事,以便修身養性的一個方法;當然,也可能閉關者,另有其他的用心,這就不是旁人可知的了。在中國佛裏,閉關似乎盛起於禪宗,但禪宗的閉關卻是與現代佛徒閉關大有不同。宗門流傳著一句放大:“不破本參不入山,不到重關不閉關。”必須破了本參,轉了六識,然後不會再像一般凡夫那樣妄想、煩惱一大堆,才適合入山修行;而要閉關,在禪宗更是重了,必須破了本參,通過初關,進一步要通過重關,了專志用功,才來閉關。

但在西藏密宗的閉關,則又跟禪宗不同了。密宗閉關有“白關”、“黑關”二種。白關跟我們一般的閉關相同,可見到光亮;黑關則關房中都加以密封,不見一絲光,白天與
上都沒有差別;不像顯,有些閉關的人,還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出來曬曬太陽。密宗閉關的人,往往都是凡夫,只是他們要先得到修行法要,同時又已親近過善知識一段時間,也有過不算短時間的修持,然後才敢說要閉關。這跟現代有些佛徒,平常東西的,忽然間心血來潮,就說要閉關,又有所不同了。

除了佛
之外,道家仙宗也注重閉關修行。但他們並不隨便閉關,他們認閉關必須具足“財、法、侶、地”才行。財是指閉關時的生活所需;法是用功的方法;侶是道侶,也就是閉關時,要有人發心護持;地是指洞天福地,也就是說:閉關的地方,必須是個山明水秀,具有靈氣的好地方,如此,修煉才容易成就。具足了這四個條件,才可以閉關。由此可見,道家仙家對閉關很講究,不是任何人或隨便就可以閉關的。

從前面所述,就可以看出,閉關自有
的意義與價,是不容否認的。然而,時至今日,閉關似乎有每況愈下的感覺,而且,有一股歪風存在其間。因此,不得不加以評估,以讓閉關回復本來的面目。

閉關中的歪風

當前的閉關,有些歪風呢?有人在閉關的時候,似乎怕人不知,於是,邀集了所有信徒,和舊雨新知,在正式閉關的當天,席開十幾,宴請大家,讓人覺得是世風不古。另外,了閉關的知名度,更必須請大師來封關與關。——現代是個注重宣傳的時代,佛徒也跟上這個時代了。

或許,是深怕閉關中會餓肚子
!所以,不得不告示天下。據說,某人在閉關時,特別打造了幾十把(或幾百把?)關房的鑰匙,以便分發給護關者。分得鑰匙的人,每月必須交護關金幾百。如此,就不怕會餓肚子了,實在也是一大妙法。

由於近年來,閉關之價高漲,一個人只要閉過關,不管過去如何,也不管閉關期間修得如何,只要閉過關,出關之後,在信徒眼中,便是有道行的人,不但供養
富,要做任何事情,也容易得多了。

因此,有些雄心大志的佛
徒,總會想,無論如何,一生當中,總要閉個關,三年或一年,然後自己才有分量,也才好做事情。於是有些閉關者,是別有用心的。並非完全是了修行或用功而閉關。

閉關的評估

排除了別有用心者的閉關之外,
了修行、用功而閉關的人,實在是得讚歎的。試想,整天、整月乃至整年被關在一個地方,沒有朋友、伴侶,也少有與 人談話的機會,換了一般人,不狐獨、寂寞、不無聊、煩惱才怪!能閉關的人,——閉上兩三年的人,自然有令人讚歎的地方。

現代社會,是以工業、商業
主的社會。如果可能的話,閉關一個星期,或幾星期,一個月或幾個月,乃至一年或幾年,來專心的用功。看經也好,念佛也好,坐禪修行也好,這對忙碌中的人,自然是求之不得了。這是當前閉關風氣盛起的原因

這種閉關,自然也不失
一種方便,但是功夫是必須靠經驗與累積,沒有平時的築基,只想靠一時的閉關,就想有什成就,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因此,閉關自然有
不可否認的價與意義;但,並非修行就一定要閉關,也並非閉關才能有成就。我們看古今中外修得有成就的祖師大德,並非都在閉關中才成就,閉過關的,畢竟是少數。只是,不可以否認的,他們都認修持過,都曾在可以讓他們用功的環境中待過。這倒是的。

因此,在目前竟爭激烈,分秒必爭的工商社會中,如果把關房當作是一種可以專心用功的環境,以此來閉關,這種動機是對的,也是
得鼓勵的。

徒對於當前的閉關,也必須以平常心來看待,不要以閉過關的人,就會有多大的成就,這樣反而會給閉關者一種心理壓力。畢竟,閉關只是去除外務,專心用功的代名詞而已!

時代不同,現代不是古代,“不到重關不閉關”的時代,已經去了。對於閉關者,不要要求太高,也不可盲目崇拜。同時,對於沒有閉過關,老老實實的修行人,也不可忽視,以
他們的修行成就不如閉關者。其實,說不定,他們的成就早已在閉關者之上了。

 
 

閉關,又稱掩關,是修行者直接體驗、體會心性的實修方法。閉關,必須具備許多因緣條件。

一、閉關者的禪定功夫,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這是古代禪宗中流行一句話,可見當時對禪僧來說,必須等開悟後,才能有資格閉關。雖然現在閉關不是硬性要求要開悟,但是閉關修行依然需要一定基礎,否則,若不知修行的方法,也不深入經藏的門徑,那雖然閉關三年、五載,不是一無所成,便是進入魔障還是不可能有所成就。

禪修及閱藏,也得已經有了禪修功夫的基礎,或已經摸到了進入經藏的門徑才可。一般閉關的人有兩種目的:一者,了能集中精力閱讀大藏經;二者,能順利專修某一法門。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數月,也有數年的。除禪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修者也常有閉關之。如淨土宗了念佛修行,閉淨土關;華嚴宗了修法界觀,讀誦《華嚴經》,閉華嚴關等。

二、需要種種的方便條件。1、時間方便。因居家學佛居士,都有自己的生活,時間比較寶貴,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時間,不能因此而影響了家庭及工作。2、地點方便,現在大部分寺院都沒有設定關房,有的雖有關房,但是針對的是寺院法師。3、目標方便。閉關不是了逃避世俗生活,不是了跟風炫耀,是生死大事的問題。

在開始閉關時,要考察自己的動機是否正大純潔?不能含有私人慾望,否則必遭魔障,
正純正之動機必須是了救一切眾生,紹隆佛種,成正等正覺。動機純之又純,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不愧心,方能得天龍八部之歡喜護持。

在寺院中,有人願意閉關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行很隆重的閉關儀式。閉關還有一套完整嚴謹的儀式:結界、立壇、禁戒等。關主閉關結束時,寺院也行很隆重的儀式來祝賀,並且有很多信徒來供養關主。

大修行者可以閉關,但也不是只有大修行者可以閉關。在家居士如果因緣許可、事實需要,閉關的確也是擺下雜務、杜外緣,專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一定要諸緣具足。

               

當前的宗界、醫界人士不約而同提醒民眾,千萬不可以貿然自行閉關修行!閉關的目的,是了讓自己的神志明、有修,能更敏銳了解神明的意思。應先評估身心狀況,閉關要做好事前準備,要請法師閉關修行者淨身、佈置法壇,並評估其身心狀況是否良好,才不會發生意外。

即使在閉關期間,每天仍應有法師進去送水、送水果,甚至送米飯給修行者吃,且和他簡單對話,觀察閉關者的神志是否醒?若有危險就要停止閉關;其實也可以用經的方式達到修行目的。

閉關修行的空間要通風良好,同時要防範「香」中毒;即使閉關可以提高道行,但要「量力而」,不一定非閉關不可,在家修行也可以。

高僧閉關修行,相傳末民初的虛雲老和在山洞閉關時,煮芋頭吃,沒想到煮到一半時,就處於禪定狀態,當時冬天,四周冰天雪地,過完年之後,同修道友探望他時,目睹禪定狀態,敲打「引磬」才驚醒他,因禪定長達1個月,連芋頭都發霉了。

虛雲老和閉關修行的故事很多,活到120歲才圓寂,但一般人若未調整好身心狀態就貿然閉關修行,可能弄巧成拙,發生意外。

若閉關環境通風且有喝水,不致對人體造成立即的危險,但究竟身體能支撐多久?要看每個人的體質狀況,例如脂肪、蛋白質等組成比例而定,像發明日本平假名促成日本全面唐化革新運動的空海和年就只喝水而「坐化」;閉關者有無心血管或腎臟疾病等健康因素也會影響。

 

閉關有三種動機:有負面的、正面的,還有中間的。

一、正面動機:

是正面的動機呢?也就是跟慈悲有關。會想:「我來這裡閉關是了什呢?是了要利益到一切的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成佛。了這個目的、原因,所以我要修行,我要在這裡閉關。」

二、負面動機:

是負面的閉關動機?大約有四種:

由貪而生:第一個是跟貪欲有關的一種動機。

由嗔而生:有人閉關是了打敗敵人的壞動機。這是跟嗔恨有關。

由妒而生:再來是跟忌妒有關的一種動機。

由慢而生:另外一種是我慢:好炫燿,因很特別,以我慢心來閉關。

這些都是不好的動機。

三、無記的動機:

還有介於善與惡中間的一種動機,稱「無記」的動機:「我也不知道閉關是什,只是來看看,看看怎麼樣,也許沒準很好呢。」、「我朋友叫我來的,很多人都說閉關不錯,我就來了。」這樣的動機沒有不好、也沒有好,是在中間的。但是這種中間的動機,是能好動機的。

閉關分正式閉關和方便閉關。正式閉關是正的閉關,或廣義的閉關;方便閉關是非正的閉關,或狹義的閉關。

從閉關時間來看,正式閉關是為真正的出家人而設,不但要出家人不受生死涅盤一切戲論放逸的染汙,而且要按次第修持以完成修證體系。也就是說,正式閉關解決出家人如何達到究竟,證得最高成就,解決生死大事,突破生死關的問題。所以,其閉關時間必須是長期的,從數年至數十年甚至終生不等。

但是,方便閉關就不同,在家居士或初學者,或忙於上班和日常工作的人而設,閉關的時間可以短到幾個月、幾天,例如寒暑假期或其他假期都可用于閉關。

從閉關的地點看來,正式閉關所規定的地點是很嚴格的。米拉日巴祖師規定只有屍陀林--陳屍場、墳場、岩洞與高山三種地方可以閉關。在屍陀林閉關可以修施身法和證空性,並可修驚駭與空性的配合。在岩洞閉關,要選洞口向南的,此種關無門可閉,岩洞應在人跡罕到之處。在最高雪山閉關,全年是無雲晴空,因山經雲高,有大風或落晴雪,便於修大手印和大圓滿。方便閉關則不必如此講究,在住家、機關、工廠等處設個關房,就可以閉關。

從閉關的目標來看,正式閉關的目標已如上述,是解決生死大事,是要達到究竟,一直閉到死或成就,不達目標則不出關。方便閉關只是短期離開染汙,是出離的一種鍛煉,並解決修持次第上的一些問題。

至於閉關中的生活情況,按傳統規定,正式閉關中的飯食,是葷是素,要按所修法而定;不能看一般的書籍,只能看與所定目標有關的經書;不能與外界通訊、通話;而且關中不許有侍者。方便閉關則自由得多,隨各人自主,也可讀書,也可有侍從,也可請醫師診病等。但至少要做到禁語、禁足和立功課表。對並未出家的現代人來說,當然以實行方便閉關宜,但開始閉關時,仍須考察自己的動機是否正大純潔,不能含有私人欲望,要以救護一切眾生目的,這樣才能避免魔障。

 

閉關修行源自古印度無上瑜伽密法,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閉關修行,只有經過特殊訓練的人才可以,閉關期間他們不吃五穀雜糧,只吃少量的水果蔬菜,少量的水,維持生命的最低需求。正是在這種極端的狀態下,人的潛能才得以發揮,所以閉關修行一年往往相當於普通修行幾年。

所謂的閉關在佛來說是指關閉自己的六根,身,口,意,不讓心被雜染。而這段期間,修行者會專心的修行。生活方面則是如常,如比庫正常托,誦經等。在家人則是受持8戒或者去精舍居住。

閉關是指在一個設定好的小屋子裏修行,不可出門,每天誦持經,短期閉關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但有閉關三年六個月的就免不了要進食,進食也是有要求的,必須做到過午不食。

閉關是修行者直接體驗、體會心性的實修方法,西藏稱古薩里覺貢。嚴格說來,閉關以後才是正的修行。因只有閉了關,才能正遠離塵世的染汙影響,正按次第順序修行。

習定是閉關的主要內容之一,習定又是聞、思、修的精華。因此,不受外界影響,有一定聞、思的基礎再去實修,這樣才能稱之閉關。密宗調即身成佛,因此必須限期親證實修。

密宗閉關法

一、白關:即關房可開門窗,見天日,一般密宗閉關,皆此類。

二、紅關:即關房通氣,但不見天日,房內只點一盞燈。行者已得普賢王如來灌頂,能于白關中得見剛鏈,則可進修此關,務使在白關中能見之金剛鏈,在此紅關燈光中亦可見到。

三、黑關:即關房能通氣,但絲毫不見光,目的是使在紅關中能見金剛鏈的行者,在全黑中亦能見到,並能見佛像、壇城等。行者在黑關中須能將空色引入自身內,如果不能引入自身,則不必閉黑關。可參閱拙撰《藏密大圓滿法選集》、《藏密大圓滿心髓探奧》二書所載黑關七日成佛之法。

 
 

密宗或藏密的閉關地方

按米拉日巴祖師的規定,應該去閉關的地方有三種:墓地、岩洞、最高的雪山。這些地方適合於修藏密瑜伽較高層次的功夫,如大手印、大圓滿、施身法等。

方便閉關由行者自主,可以看經書、觀心性,但是也要禁語、禁足、立功課表。究竟道的了生死閉關,是指未成就前誓不出關,未達目標誓不出關,一直閉到證悟成就。初修者不宜立即閉長關,當從三天、七天開始漸漸延長時間。閉關長的可有一年、三年、五年至十三年不等。閉關所修的內容分幾個次第:首先是五加行、四加行、六加行或十加行(任選其一),之後是生圓次第的修法,在這些基礎上再修大圓滿、大手印等無上密法。

閉關必須長期持續,不可間斷;閉關期間應棄一切世俗瑣事;每日除短暫的睡眠外,其餘時間全部用來修定,不容有一絲散亂,才可能成功;有時外界的打擾也會使閉關事倍功半,因而選擇閉關地點就成重要的一環。

祖雅寺就設有閉關中心,祖雅寺的每一位修行喇,都要經過至少三年三個月零三天的閉關實修,有的是六年、九年,甚至更長的閉關,這些喇們發願:在閉關期間,若不獲得利益一切有情的圓滿成就,誓不出關。正因在此修行的每一位修行人都有此大願,所以自古以來從這座寺廟中走出了難以計數的大成就者。

們閉關的條件十分艱苦,閉關房是風入風、下雨漏雨。每天從早上開眼,就跏跌而坐開始一天的功課。

了利益一切眾生,在簡陋的關房裏將自己全部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對理的實修體驗當中,他們熟練地運用恒河大手印、大圓滿、大中觀的利劍,身披精進修行的鎧甲,手持利眾菩提心的盾牌,在通向徹悟本性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路降妖除魔,不達目的誓不甘休。護關的人送去的三餐,經常是滿滿的又端回去。

有時他們一天吃一、兩頓飯,甚至有時幾天吃一頓。連說話都不可以,更不用說去洗漱、剪指甲了。從入關那天起到多年後出關,頭髮鬍子長得長長的……這裏幾百年以來一直沿續著這種良好的閉關傳統。


禪宗或淨土宗的閉關地方

閉關,又稱掩關,這個名詞和風氣在印度沒有,中國也是到元朝之後,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這種修行方式的記載。閉關可能淵源於西藏佛的長期洞窟修煉,當喇隨著蒙古王朝到了中國內地,閉關方式也日漸風行。《禪林象器箋》中說:自入元,始有閉關之說。自入明,乃有閉關學道之事。

在佛的修行方法中,有定時的、定期的功課以及一定時段的修法,比如七天、二十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克期取證,專心修持某一法門,如果環境許可,確實需要,也可期一年、三年,乃至六年、九年、數十年。但並不一定是單獨地個人修持。

例如:釋迦時代的結夏安居,中國禪林的冬、夏兩季禪期,是集合許多人共同修行的。天臺宗祖師們編撰的懺法、儀軌,都是集合六、七人或數十人共同結壇而修的。在佛世時的結夏安居,也是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或於樹下,或於洞窟,或於自建的茅舍,或于居士家的空舍,是個別修行的。但那些都不是通俗說法的閉關。

古代禪宗中流行一句話: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可見對禪僧來說,必須等開悟後,才能有資格閉關。因閉關修行需要一定基礎,否則,閉上三、五年,不是一無所成,便是因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原來的誓願。除禪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修者也常有閉關之

如淨土宗
了念佛修行,閉淨土關;華嚴宗了修法界觀,讀誦《華嚴經》,閉華嚴關。在佛中,有一種名閉生死關感人,有些大修行人發大誓願,願於一生中了脫生死,所以令自己人生的最後幾年或十多年在閉關生活中度過,直到自己覺得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關;如果沒有把握,便誓不出關。

在叢林大寺院中,有一些修行僧在閉關修行,一般閉關的人有兩種目的:一者,了能集中精力閱讀大藏經;二者,能順利專修某一法門。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數月,也有數年的。閉關者住的房子稱關房,一般都建在僻靜處,關房必須具備一定的生活條件,如有小陽臺能讓閉關者曬到太陽,內有廁所等等。在閉關期間,以不出關房原則。所以在關房外,必須有人護持食、醫藥等事,稱護關

在寺院中,有人願意閉關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行很隆重的閉關儀式。寺院的僧人集中在大殿,維那師香贊,接著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大悲》三遍,《心經》一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稱,唱觀音贊菩薩號圓通,關主(閉關的人)行十方禮,感謝大眾成就他的修行,祈求佛菩薩加持。接著,唱觀音菩薩妙難酬八句偈,大眾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每人拿一枝香,送關主到關房前。在關房前預設香,方丈和、關主拈香,接著敲引磬三陣,方丈說法,說明閉關的重要意義,勸關主能珍惜這殊勝的因緣,在關中努力修行。說法後,和,關主進門時,回首禮謝大眾,三拜關門,大眾回大殿念回向偈。 

關主閉關結束時,寺院也行很隆重的儀式來祝賀,並且有很多信徒來供養關主。首先由客堂掛關牌通知大眾,大眾在聽到午梆後齊集大殿,唱香贊,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接著念天上天下無如佛四句偈。大眾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到關房前,悅眾敲引磬三陣,方丈和說法,說畢,和如意一擊關鎖,喊,關主出關後,隨方丈到大殿念回向謁,再拈香上供。上完供後,關主必須在大殿中禮謝大眾。

閉關修行能放下雜務,杜外緣,是專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必須具備許多因緣條件,一者閉關者的禪定功夫,二者有寺院能成就,所以非常不容易。

 

台長: 幻羽
人氣(1,519)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修應識之法要 |
此分類下一篇:─參修應識之法要(21)─
此分類上一篇:─參修應識之法要(19)─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