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31 11:24:13| 人氣1,5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禪與現代教育 ─ 文:李開濟 博士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禪與現代育─  文:李開濟 博士

禪法與育的融合之道,可以從四方面著手:

一、學方法的靈活變化,與禮思不拘執的自由相關。二、育心理的深層透視,唯識學的心理分析比西方精神分析更深入;天臺宗的性具思想兼具中國儒家性善、性惡說的長處,學理究也是修禪的方法之一,因「禪通三藏」。三、道德習慣的行塑造:早期行塑造即是戒律規範,戒律乃出自人類天性的保護: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此五項倫理德目是了維護人性而設立。四、自我心理調適:從事育工作者難免有挫折感與無力感,禪定與禪思能給予心力修復的緩衝,前面三項都屬於有形式的訓練,第四項是高層心靈提昇,不拘任何時間、地點都可進行。禪的作用在調整,不拘執於任一固定模式,也是「沒答案的答案」,禪法本身是心靈提昇的育,但是以非形式的樣式呈現。

目前台灣育界已經正視到少年的燥動不安習氣,希望以傳統育中的「靜定」、「省思」修養工夫來化年的幼苗,本篇文章是應邀「台灣省中等學校習會國中生組長輔導知能習班」所作之演講,於後再作刪改,挑選與中學育相關或可行部,包括禪學理論、禪修觀法、禪定修持等完整輪廓,適用於中學育的實務要求。

宗門有一句名言:「禪通三藏」意謂要想學禪必得具備深厚的經、律、論三藏基礎,決非三言兩語、數個公案故事即可打發;本篇短文只是對於有意習禪的育界人士作一磚引玉的簡介,待得爾後消化熟練,才能開展自性中靈性智慧,體會得涼禪滋味。



壹、禪與禪學

一、禪的本質定義

禪是什根本不是一個實體物,是心靈智慧的不經意流露、不刻意造作,豁達開朗的自然心,是一種心領神會的境界,人人都能領悟,但內涵不同,境界高低也不同。禪滋味是形形色色的,每個人都可能悟禪,每個人的根器都不同,所以禪悟時的契機也很不同,若要執意地下一個定義,只能說:禪是「空」靈的豁達,是「性空」的奇妙體驗。

今日西洋人從日本禪所學到的稱Zen,日本禪雖然當初是從中國所學去,但演變至今日發展出不同的風貌,由於日本人重視普遍性地推廣提倡,刻意使之生活化,故與武士道、花道、茶道結合,甚至於體育界、工商企業界亦參與之,使棒球中有禪,射藝中有禪,花時有禪,倒茶時有禪,這種生活藝術中的禪只能算是滋味之一,與純正嚴肅的明心見性中國禪大不相同,試觀之:花、茶、打棒球、揮木劍之時的凝神專注能否等同於中國禪所要求的「坐脫立亡」、「了生脫死」的生命終極導向?日本禪與中國禪的差別是不容忽視的,所謂曲高和寡  中國禪之困難即是,所謂平易近人日本禪之多樣性即是。

正統印度佛Dhyana音譯作禮那,意思維修,靜慮指在打坐時意念思的安排處理。禪那與唐朝六祖惠能的「祖師禪」也不同,惠能的禪法強調心開意解的智慧,並非如枯木石頭般地盤腿打坐。不過要謹慎地認知:真實的智慧仍然是建立在紮實的禪定工夫上,若無禪定內容而求開慧,不過是為狂慧,並非真實證悟的般若慧。

惠能的貢獻在於突破傳統修持禪定的形式,指出禪定的訴求在於開發自性智慧,心靈的智慧展現可能是在剎那間,不一定要執意於某種方式。人之所以迷惑是由於塵俗所蔽,修心之必要更甚於「修腿」,他說:「善知識!又見有人教人座,看心看淨,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悟,便執成顛;即有數百盤,如此教道者,故之大錯!」(法海記,《六祖壇經》)惠能破斥當時的禪林風習,人人習坐,腦中或者空空洞洞,或者執意求取清淨一念,這是扼殺思想的靈活,反而迷惘不知所措。他又解釋道:「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生;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宗寶編(《六祖壇經》,坐禪第五)其實心念不起和自性不動是同義,只不過惠能對於語言的運用很不同,把尋常人說的「坐禪」一詞拆開作二段,將「坐」字詮釋為「坐壓意念」、「生殺雜念」,對於「禪」的解釋也超離常軌,不說是「空性」、「空無」,反而說是「不動自性」,這對於當時飽讀經書的人來說是很新奇的觀念。

智慧在何處呢?「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好有一比方,吾人的思緒如同一缸混水,若能沈澱雜質,即水清見底,雜質即是塵勞,澄澈的功能是智慧的洞照,心中無塵慮俗念,自然能清淨洞照、冷靜、客觀,這正是智慧的展現。惠能明白道出:「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知本性?」此一語道破禪的蹤跡,禪在哪裡?不在外邊,不在機心造作中,不在刻意模仿中,而是在你自心裡,禪是我們內心清澈的智慧,人人皆有心性,人人皆有悟性,所以人人皆可學禪,也都可能悟入!
  

二、禪的種類、範圍、與涵蓋面

「禪」是人人心中流露出的天然智慧,不假刻意修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不同的人因經驗內容之殊異,所領悟的境界也千差萬別。中國大乘佛學天臺宗對於禪定修持工夫研究最為精深廣密,在隋朝時的智顗《法華玄義》、《玄籤講述》、《摩訶止觀》中所提到的禪至少分作三大類:

 ()世間禪:又分二大門:1.根本味禪:有四禪、四無量禪、四空等十二門禪。2.根本淨禪:慧性多者修六妙門,定性多者修十六特勝,定慧均等者修通明禪。

 ()出世禪:細分作觀、練、薰、修四種禪法。觀為觀照,內容有不淨觀的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等。練是鍛鍊之義,由淺至深順次鍛鍊九次第定,四禪滅盡定等。薰為薰熟自在,將前面的九次第定順次而入,或者逆次而出,順逆皆自在。修乃修法精妙,得能超越前述三昧,不受前後順序限定,能跳躍式或出或入,超越遠近順序。

 ()出世間上上禪:前述之禪能離欲望過患,乃緣有為法之禪,出乎有為法之外尚有無為法,發無漏智慧,至少有九種大禪:自住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惱禪,此世他世樂禪、清淨淨禪等,此中最後一種指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連清淨之相亦不可得,其餘各種可以從名稱字義上稍作瞭解,若欲詳細研究,不妨參閱《菩薩地持經》卷五。

唐朝華嚴宗的主峰宗密對於禪的分類有不同的作法,天臺宗是依禪定內容作分類,圭峰宗密卻是以人的根器利鈍作劃分標準,他的五種分類比較普遍廣傳:

 ()外道禪:佛教以外的修行人因欣上厭下之動機而起修,得人禪定者,如希臘的蘇格拉底。

 ()凡夫禪:無宗教信仰,但能正信因果,以欣厭之心而起修者,如新柏拉圖學派的普羅丁、中國的莊子。

 ()小乘禪:佛教初期的修「人我空」的出世沙門。

 ()大乘禪:佛教興盛期的悟我空,法空二空真理的行者。

 ()如來清淨禪:又名「最上乘禪」,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了悟此心即佛,不勞外求的殊勝智慧。

再往後發展,於中國唐末五代十國時已形成禪宗體系以內的「五家七宗祖師禪」,意謂有經典教法可循的是「如來禪」,不立文字,不受章法拘束的是「祖師禪」——恭稱六祖惠能為祖師爺,他所傳的法當然是「祖師禪」,了無形跡可循,不過又因著各位禪德的脾氣與作風,分作臨濟、雲門、法眼、曹洞、偽仰、楊岐、黃龍等七派,這只是教育方式的不同,並非禪的教育內容有什麼增新。正像同一本教科書經由不同的教師安排,可以有多種有趣靈活的教學方法,這種慧心巧妙的發揮,可以說:禪法即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不離於禪法。

從前面天臺宗與華嚴宗的禪分類中可以瞭解,固然出世間有禪,世間亦有禪,禪是無所不在的,它的範圍極廣,只要有慧心靈性,即有悟性,便可處處捕捉禪的蹤跡,時時領略禪的滋味。

但是要認清的是:世間禪並不究竟,縱然從文學、藝術、音樂、繪畫各種領域中體會到禪,這只不過一種滋味,而非大澈大悟的明心見性,更不是了生脫死的超然自在;畢竟文學藝術不等於宗教,藝術家也不同於宗教家,若想真切地出離生死之苦,還得只有修「出世間禪」才成;要想圓融地達觀,透徹地超越,還得只有修「清淨祖師禪」才行,如此主動地操控生死,而非被動地受業力輪轉生死。

現代西方人士想學禪大多只知日本有禪,連「Kuan」為「公案」二字都不識,只知「Kuan」即是參禪,落人模式而不知其真義;其實日本禪雖然源自於中國禪,卻不能代表純粹的中國禪面貌,它流傳到日本已經不同於原本祖師禪的清純高絕與嚴肅灑脫。日本民族性擅模仿,重實用,在宣傳推廣的手法上很花費心思,有點兒像推廣商業產品一般,把禪法簡化於生活中,作普遍性的全面運用,各行各業都有禪,連茶道、花道、射箭、打棒球、企業經營、庭園設計中都有禪,其實在揮棒、射箭的一剎那只是專心凝慮的工夫,使體內潛能發揮出來,這揮棒一擊,武士刀一砍,或手舉一枝花,豈能等同於明心見性、了生脫死的人生終極導向呢?茶道、花道、武士道不可諱言的,確實有些許「禪趣」,但這只是專注一心「三昧地」 (Samadhi)的訓練,仍然是世間禪,由於是世間禪所以簡單易懂,人人可學,所以廣受西方人士青睞,但只滯留在藝術品味的層次,美感的捉摸,不一定與道業相關。

中國士大夫對於禪的態度要嚴謹得多,一方面戒律在身,二方面儒家早就提醒過:「玩物喪志」,所以大多習禪者是不太理會雕蟲小技的,出家僧眾通常誓以生死大業,唯一目標在「了生脫死」,所以這種心態與凡夫藝術禪了然有別。中國在五代以後崇尚清淨祖師禪,力求明心見性,而非品味意趣,相形之下當然嚴肅且高明,「高明」者自然不顧流俗,所以曲高和寡,真正懂禪的少開口,已經開悟的人不肯亂道,如此「高而明」,但是不夠普遍,所以至今窮途末路,幾乎要絕跡了。日本禪易懂而普遍,中國禪嚴謹兩高絕,這是涵蓋面之不同故。

 

三、禪在教育上的應用

若想把禪法與教育學作融通,可能有四條路可走:()教學方法的靈活變化。()教育心理的深層透視。()道德習慣的行為塑造。()自我心理調適。教學方法是否能靈活變化,增添趣味,視教師本身腦力反應是否靈活。如果教師外習於常,腦力僵化,教法亦無甚趣味,不妨從公案中領略一二。要想掌握教育心理,必須多從唯識學和天臺宗性具思想做深入研究。道德教育其實就是早期行為塑造,屬於戒律培養。自我心理調適是教育工作人員遇到挫折時,所該有的全方位圓融消化力,這是最困難也是最成熟的自我考驗,必須多多磨練。以下依序探討:

 ()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台灣和日本有一項教育共同點:重視文憑、重視考試,既有考試必有固定答案,所以影響到教學方法的模式化,這正是一種「法執」。

外在的教育環境固然不易突破,內在的教師習於常態的心理也很不容易打破,畢竟人都有惰性,可能教書二十年下來,書本內容差不多,教學方法也一貫,最保守的方法最省事,所以上課方式單調無趣。禪言有謂:「佛以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沒有方法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它不會拘泥於某一死板方式。

有位讀書人請教西堂智藏禪師:有天堂地獄否?禪師說有。

來客又問:有佛法僧三寶否?禪師也說有。

如此多所問答,禪師一概答曰:「有!」

客人感覺怪異,反問道:「和尚,您如此作答,有沒有弄錯呀!怎麼與別人的答案不一樣?」

禪師慢條斯理地說:「你說我跟別人不同,別人是誰呢?你去參訪過什麼高僧大德嗎?」

客人說:「我曾經參訪徑山和尚。」

禪師問:「徑山是怎麼說的?」

客人答:「我問徑山和尚同樣的問題,他都說『無』呀!既無天堂,也無地獄,更無佛、法、僧三寶,反正一切都無!」

禪師問:「你娶妻生子沒有?」

客人答:「有啊!」

禪師問:「徑山和尚有無娶妻生子呢?」

客人嚇一跳答:「哎呀呀!您這是禪與現代教育什麼話兒?和尚豈能娶妻生子呢?當然是沒有呀!」

西堂智藏慢吞吞地幽他一點:「所以囉!徑山和尚既無妻地無子,他當然可以說『一切都無』,可是你不同,你有妻子兒女,有業緣,有果報,什麼都有,所以也有天堂地獄啦!」

此則公案指明一個道理:雖然佛法說「空」,但不要執古不化,出家人修空而不落空,在家人執有也未必落有,空與有其實非二件事,有之提昇是為空,空而融通是為有,修道之奧妙在觸事融通,參禪的方法因人而異,所以運用在教學上可能快慢成效不同,教師還得視學生的悟性與勤惰而有不同的指點。

(二)教育心理的深層透視

佛教哲學中對於人性分析得最仔細的是唯識學,它傾向於心理科學的精深細密,此外天臺宗對於人性的潛能面有綜合性的觀察,教育工作者每天面對的是不同性向的學生,不同情緒反應的行為,所以有必要對唯識學與天臺思想作一些瞭解。

心理學注意到每個人有遺傳的先天傾向,也有後天環境的影響,遺傳與環境對於個人行為都佔有相當比率的影響,這種現象在唯識學中的術語是:「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先天遺傳的性向稱作種子,如愛好音樂、喜歡繪畫的特殊才能,由於先天有此種子,所以等到適當時機種子就會發芽生長,像莫劄特在三歲時就會彈鋼琴,彈鋼琴的行為即是「現行」;然而持續不斷地苦練也能增進技巧,勤能補拙即是「現行薰種子」,先天的智力固然很重要,後天的努力更能增進程度,此後天的努力正與教育環境、教師的智導有關。

對於頑劣學生的矯治若一味採用「愛的教育」恐怕也有放縱之嫌,中國古代一向以儒家禮教與法家刑治二者並用,孔子提出仁恕之道,孟子以四端說強調人性本書,卻無法解釋現實社會中層出不窮的邪惡,所以荀子才提出性惡說反駁之,並補救以禮教之「化性起偽」; 在南北朝末期天臺宗二祖慧思提出「性具」思想以解決前期性善說、性惡說的片面不足,所謂「性具」乃人性中本來具有或善或惡的可能性,每個人不可能先天地純粹完善如聖人,也不可能十惡不赦地壞事作絕;這是個五濁惡性,真正純善的聖人應當在天堂享福,不必來此受苦;真正邪惡的人也應該在地獄,不曾在此逍遙,凡在人間者都是善惡混雜的,他在《大乘上觀法門》中說:「一一眾生心體,一一諸佛心體,本具兩性,而無差別之相,一味平等,古今不壞。但以染業薰染性故,即生死之相顯矣。淨業薰淨性故,即涅槃之用現矣!」淨性是善良的本性,淨業是善良的行為。染性是惡的天性,染業是惡的行為。

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善惡兩種成份,以後天行為修正先天的缺點,這就是凡夫與聖賢的差別成就了。「然此一一眾生心體依薰作生死時,不妨體有淨性之能。一一諸佛心體依薰作涅槃時,不妨體有染性之用。以是義故,一一眾生,一一諸佛,悉具染淨兩性,法界法爾未曾不有,但依薰力起用先後不具。是以染薰習故稱日轉凡,淨業起故說為成聖。然其心體實無成壞,是故就性說故染淨並具,依薰論故凡聖不具。」

前面一段是從人性的本質來看,後面一段是從人類的行為現象作觀察。行為的反覆是為薰習,它會產生力量,心理學稱它是習慣,習慣對於人的控制力很大,所以才說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外在環境會起相互影響力,這就是薰習,而每天持續不斷地加強也會養成習慣,短時間的薰習會累積成習慣,這就是行為模式,行為是可以塑造的,這種行為塑造正是德育課程所關切的要點!

以全面性來看,好學校有壞學生,壞學校有好學生,資優班裡會有不良份子,放牛班當中也一定有浪子回頭的。身為教育工作者不妨以人性分析的角度看待學生,不必要求過高,也不要喪氣放棄,對於人性作深一層瞭解,即可掌握行為塑造的竅門,教育原本就是重視啟發、誘導,行為塑造正是一種誘導的工作呢!

 ()道德教育的根不培苗

道德教育相當於佛教三無漏學戒、定、慧的第一階段,戒律學不但包括倫理條目的訓練實踐,也包含品德情操的培養與提昇。

天臺宗的禪偏重於禪定,禪宗的祖師禪講究的是禪悟、禪慧,無論是定或是慧都得必先以戒律為入門基礎工夫,缺乏道德情操的人是不可能有真實的智慧的,這也符合於蘇格拉底所主張的:「德性即知識」儒家的倫理條目為四維八德,佛教的戒律規範是五戒十善,以身口意三業為範疇,身業禁止殺、盜、淫,口業禁止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念之業絕禁貪、瞋、癡。五戒即是禁止殺、盜、淫、妄、酒,十惡業若能不犯是為十善,五戒即包含在十善業之內,是重疊的。

這些倫理規範是出乎人的本性自然,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也為了愛護他人,使不受身心的傷害,這五戒十善其實是超乎宗教範圍的,普遍適用於全人類,它以人性最基本的生命保障為考量,無論古今中外,一律適用,凡有悖於人性者,必定受到當地法律的制裁,宗教的薰陶是對社會起著教育的功能,也是彌補社會教育之不足。

道德教育與德目訓練宜從生活當中,改造行為,早期生活對於後來行為影響很大,所以應及早培養善德,糾正惡習。佛教對於惡性眾生並不一定採行軟弱的慈悲態度,而是「悲智雙運」的調伏、降魔、誅除。

愛的教育固然是根本立場,是教育的出發點,但也不能流於「濫慈悲」;天臺宗三祖智顗如此認為:一闡提所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闡提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佛斷無記無明盡,無所可薰,故禪與現代教育惡不復還生。《觀音玄義》

一闡提是極惡之人,教育工作者碰上這一類學生時不必感到氣餒,因為再壞的人也仍然一點靈明良知在,他即使再壞,在為惡之時也能於週遭環境中感染到善的薰習,遲早還是能以善來對治惡的。教師對於頑劣的學生若能作環境研究的話,可能以改變環境的方式使學生自動調整其行為;再不然,真的無藥可救時,不妨扮演黑面憤怒金剛,採行「憤怒金剛法」,廣用諸「惡法門」教師原本就是菩薩化身,廣度諸學生,所以在慈眉善目的呵護之外,不妨也用雷電交加的憤怒法門,只要出發點是為了矯治學生惡習,結一點惡緣也是很難免的,這也是「愛的教育」的真諦之一呀!

 ()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心理調適

根據筆者觀察的印象,大多數資深教員有一種共同傾向:個性死板,腦筋僵化,邏輯訓練不足,思考角度狹窄,這可能是由環境的一成不變所造成,但更可能是由於教師本身未能再成長所造成。

一樣的教材,固定的方法,規律的起居作息,也形成了固定的反應模式,但外在社會環境變得很快,學生素質也五花八門,這時碰到出軌事件,以往的成規不再適用,令教師氣結,束手無策。

其實答案是「無門為法門」,沒有固定模式可循,教師本身應當冷靜地捨棄「固定的我」,捨棄「固定的習慣」,「固定的思考方式」,勇於向新知識挑戰,向新環境挑戰,當然還有這些「新人類」挑戰,這是智慧的創新,也是真正的「空慧」,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把自己僵化的心態抽空,才能重新看待下一代,如此消減挫折感,自我調適是真正的心靈成熟,也是禪思的啟悟。



貳、禪觀的思維內容

禪觀是打坐的內容,打坐並非盤著腿子傻坐枯坐,通常不外乎二種毛病:昏沈和掉舉,什麼都不想,空空洞洞地一無內容,不多時就昏昏欲睡了,這種打盹的習慣是「昏沈」,另一種是愛用腦筋的人,已經用腦成習慣,只要一靜坐,請他不思不想是違反本能的,偏偏雜念紛然,如萬馬奔騰,這種是「掉舉」。曾有一位女教授說:當她學習打坐時,她困擾得很,腦子裡思緒衝擊澎湃,嚇得她不敢再練打坐。

其實人的思維習氣是一種本能,如果靜止不了就不必勉強,應當導之以禪觀,順著人性本能起修,也一樣能入禪定,靜止之法是「止」,思維而修是「觀」,上觀雙運是為修定。

鳩摩羅什翻譯的禪經《思惟略要法》介紹禪觀內容是:「凡求初禪先習轉觀,或行四無量,或觀不淨,或觀因緣,或念佛三昧,或安那般那,然後得人初禪則易。」

所謂「初禪」是禪定工夫中的初層,不是南宗禪的禪慧,「先習轉觀」即指學習熟練各種觀想內容。禪觀內容有許多,此處擇要介紹六種:

一、四無量心觀:將慈心、悲心。喜心、捨心擴展,無親疏遠近之分別偏私,是為心量之無限,教師對於一屆來又一屆去的大量學生,不論貧富貴賤,一律付出關懷,視學生如同自己之所出,是為「慈心無量」。對於受困擾,有挫折感的學生額外付出照顧,輔導情緒,疏通脾氣,使個性趨於成熟,是為「悲心無量」。面對困境難處不厭煩,坦然接受人生低潮,是為「喜心無量」。付出不望回報,關愛不計多寡,事過境遷,不記前嫌,是為「捨心無量」。這四種無量心觀很適合身為教師的人修習,教師之公平對待學生,不分家庭背景,不究容貌美醜,成績好壞,不正像是菩薩對待眾生,不分貧富貴賤,不分親疏遠近一樣嗎?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無怨無悔地付出,盡忠職守,這正是大佈施,大仁德,也是大慈悲!所以反過來講,若是心量不夠寬,捨不得付出愛心的人,恐怕也不適合當教師。

二、不淨觀:每個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貪、瞋、癡的成份,它根深蒂固地潛藏在內心深處,遇到適當機緣才會引發行為,所以稱它是「三毒根」,對於學生的道德教育宜及早訓練修習不淨觀,捨離貪婪偏執之初萌芽。不淨觀包括有白骨觀、膿血觀、青瘀腫脹等九想觀,可以克制年青學生衝動的好奇心與虛榮心。

三、慈悲觀:青少年好鬥狠、打架、殺人、甚至於毆擊師長的都已發生,青少年血氣方剛,以中醫學來看:怒則氣上,恐則氣下;喜則氣緩,悲則氣消;驚則氣亂,思則氣結。這是中醫「五志七情」的原則,人在生氣發怒時血氣往上沖,所以年老者氣出高血壓,一氣就暈倒;年青人生氣衝動時血氣向上衝,腦筋模糊,無法冷靜思考,當然會衝動做下錯事;克制之道是「悲心」、「愛心」,如果有悲憫之心則怒氣會消散,佛教一向教人以不淨觀對治貪心,以慈悲觀對治瞋心,以因緣觀對於癡心,這是一種心理治療,也很符合醫理,中醫以悲對治怒,稱作「精神療法」,其實禪觀與中醫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因緣觀;這是對治苦惱、鑽牛角尖的人,世間事常不如人願,屢經挫折者不妨如此思維:凡一切際遇安排莫不由四種因素合成: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綠,因緣乃自身的動機或慾求,所緣緣為對象或環境,等無間緣是時間、機會,增上緣有順有逆,如同化學實驗中的催化劑,雖非必需品,卻有助益於事件完成。凡是對於人生遭遇有不滿的人可以多多思維此四因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時候未到指的就是等無,間緣,西方人有諺語:萬物各自有一時鐘,意指各自有其成熟期,機緣未到是急不來的,強求苦尋,於事無補,倒不如隨順因緣、順其自然!

五、念佛三昧:打坐時可以念佛,觀想佛相、佛身,不過淨土宗把心中默念佛名的方法改變成口中唱唸的方法,有互會唸佛,慢快、低高、抑昂、急緩之刻意安排,原本在印度時期,觀想佛像是遍及宇宙上下四方一切虛空的諸佛,並未特別指定某一尊佛,但在中國的淨土宗專意修持西方淨土,也口唸阿彌陀佛,觀想彌陀金身,這是經過選擇的安排,或許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要容易收專注之功吧!

六、數息觀:安那般那(AAnaapaana) 即是出息與入息,平常人的呼吸只達於胸腔,但打坐時要訓練用腹腔呼吸,使禪與現代教育氣息既深、又細、且長,把體內的濁氣排出,吸入清新的空氣,眼觀鼻,鼻觀心,把注意力放在鼻尖,或觀察出息,或觀察入息,從一次、二次、‥累增至十次而循環反覆,如此力摒雜念妄想,使意念只貫注在鼻端,思維簡化又簡化,可以停止焦慮,放鬆身心,消除疲勞。

印度瑜伽術和西藏密宗在入息與出息之間加入「止息」,使二段式呼吸成為三段式,讓氣息暫時停留在丹田中,暖熱丹田,可能使拙火甦醒,這種三段式呼吸法對於意外受傷時有好處,可以止血,因為傷患在呼吸急促時,毛細孔擴張,血小板不易凝結,如幫浦一般地開合,血液大量流失;此時若有平素三段式呼吸的訓練,此時即可冷靜下來,以「止氣術」延緩呼吸時間,使傷口不再急驟抽動,形成血小板,凝結傷口,減少失血量。三段式呼吸法對於學生護理知識有助益,此法適合推廣。

禪觀的本質是心思意念的安排,也就是思維,每個人都不易於駕禦心猿意馬,年青人若不導之於正途,往後對於社會定然是禍根亂源。

意識中的幻想、妄想、思想、回想其實都是思維力的作用,導之於學業是為正思維,放縱於亂想妄想是為偏差變態,這意識之流是人的生命本質,不可能扼殺抹滅掉,那只有導之以正途,讓意念思維作有意義、有目標的安排,衝動盲目的本能在理智的引導下,發揮當有的潛能,「攻心為上」正是禪觀思維訓練的方向,道德教育之紮根培苗正是要配合適當的禪觀訓練,持之以恆地及早塑造行為。



參、禪坐的方法

目前有不少中小學校在中午休息時間鼓勵學生參與禪坐,這有助於安定躁動的身心,也能幫助學生的心性修養。打坐的方法五花八門,有些向日本人學習跪姿,學生的膝蓋耐不住酸痛而遭到和尚師父抽打(此事發生在北部一所佛寺中,寺中師父不但方法學日本人,連管教方式都學得像極了,打過後要學生不准告訴父母,但家長還是從腿上瘀痕發現事實。)怪異的教法以訛傳訛,這些學生們以後居然認為打坐就是跪得直直的,盤起腿來的蓮花坐姿反而是錯的!

正統的禪坐姿態是蓮花坐,單盤比雙盤持久,印度人身材瘦長,從小練瑜伽已很熟練,所以多為雙盤,但中國人身材較「中和」,腿不很瘦長,若一開始練雙盤很容易酸麻,所以先練單盤即可,待熟習之後再慢慢改進。

一、大日如來七支法

最傳統且最普遍被人採行的方法是「大日如來七支生法」:身五支:

1﹒足:單盤,給跏趺而生,左腿在上或右腿在上皆可。

2﹒手:等持印,姆指相連以防氣散,置臍下。

3﹒脊:挺直但莫僵硬,兩肩平,柔和安適。

4﹒舌:舐上顎。

5﹒眼:閉目,但室內不宜太暗,否則易昏沈。

語一支:口吐濁氣,人氣少而出氣多,漸湧甘液。

意一支:眼觀鼻,鼻觀心,意念與氣息相跟隨。

當身體安置於舒適且持久的姿態後,慢慢調整呼吸,觀察氣息或人或出,從一數至十息,來回往覆,持續不斷,收斂身心,雖然單調但卻減低煩亂,如此大約十分鐘後口中自然湧出甘甜津液,源源不絕;若非如此,即表示腦中雜念妄想太多,氣息與意念仍未調伏,才會有口乾舌燥的現象。

二、生理反應八觸法

身體與心思意念皆調伏時,生理中的地水火風四大會與大自然中的四大產生激盪而欲相溶合,此乃小宇宙歸伏於大宇宙,內在四大傾溶於外在四大;但二者之間有粗質有細質,一時之間不得相溶,所以會有衝擊之感,內容共有八種,天臺宗稱這是「八觸法」:動、癢、冷、煖、輕、重、澀、滑。通常人是分作好幾階段各別發生,但有的人根器較利的話可能發生得較快,像天臺宗二祖慧思是在一夜之間連績發生八種覺受,如此入定,但隨之而來的是生病與魔考,所以修行除了禪坐之外尚須其他法門配合。

「癢觸」是腿部發癢,很像是被蚊子咬,或是螞蟻叮,但仔細一看卻又毫無紅腫,不是來自外部因素。

「動觸」是很常見的現象,有的人會上身跳動,有的人自動結手印,還有的頭部搖晃,不由自主‥。道家視此為「發功」,刻意栽培「禪打」、「神拳」,有些人是被陰物附身,全身顫抖,肌肉扭曲,面容變形,還自以為被「神」附身,這是不健康的心態,不宜過度誇大。

通常較易發生的是身體膨脹,感覺身軀擴大,輕飄飄的,這是「輕觸」,再接下來是進入空境,沒有「身體」存在的感覺,但心中了了明知。

至於下丹田有「煖觸」發生,瑜伽術稱為「拙火」,男人是從背脊由下往上走,女子從前腹部由下往上行,繞經頭部,循環身軀一週;此團拙火如兵兵球一般大小,成火球狀,令身體覺得暖暖的,即使在煥熱的夏天也不會感到燥熱。

其餘四種發生的機率較少,有興趣研究的人可以看《摩訶止觀》作為指導。通常在佛寺中若有學員發生八觸法而心有疑問時,可能換來的是一頓呵斥,並不詳細講解,但這種「棒喝」型的手法實在不是好的教學方法,現代人知識水準較高,理性的求知慾是正常的要求,所以希望習禪坐者應當自我充實,天臺,宗有不少論著是在教導修持工夫,如果能在學理上紮根,再配合實務經驗,才是適當的禪教育。

三、走火入魔

絕大多數人好疑心:還未學打坐,先耽心自己會走火入魔,這是自我之愛太重才會有的疑慮。

佛經研究著魔的書有幾部,像《楞嚴經》、《小止觀》、《摩訶止觀》、《治禪病秘要法》、《華嚴疏鈔》等都是,簡單的說法有四魔、十魔,複雜的說法有七十二種病,此處以根本四魔為論:

(一)煩惱魔:修學禪坐之先應當持戒,持戒即是以道德律約束自己,少私寡欲,心得寧靜;如果自身貪瞋癡慾望太重,是無法安心習禪的,這種被壓禪與現代教育抑的狂念終會自尋煩惱,困擾身心,這些即是心魔,凡是由外在物質或外在事物所產生的困擾,是為煩惱魔。

(二)五蘊魔:色、受、想、行、識五者也會造成狂亂,凡是槓高我慢者、自大狂、自尊心太敏感、多疑心者,都是五蘊熾盛,這種自我煎熬的偏激心態就是五蘊魔。像洪秀全自以為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弟弟,這是標準的自我膨脹;精神病患成天躲在角落裡,耳邊不斷聽到有人罵他,有人說他壞話,這是自我萎縮;無論是自我膨脹或是自我萎縮,反正都是「自我意識」不正常,問題都是出在「我」,有的書呆子讀到發神經,不能與人相處,也有的想念愛人想到失心瘋,成了癡呆,這都是自己造成的,豈是外來之魔呢?五蘊魔也是自心魔的一種。

(三)死魔:民間相傳有牛頭、馬面來拘鉤人的魂魄,若是修淨土宗的人應當有佛菩薩來接引,天主教則謂有天使來接上天堂,不論是牛頭馬面也好,天使神佛也好,難不成在你打坐的那一刻正好牛頭馬面來敲門嗎?哪有這麼巧?凡是在室內打坐的人絕對比在高速公路上安全,所以死魔會找誰也應該有個譜!

(四)天魔:真正的外來魔是指欲界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神,他會派出魔子魔孫來考驗修行人,不過通常他們只找上根利器者,像釋迦牟尼、鳩摩羅什、慧思大師之輩的高僧大德,普遍人他們是不屑一顧的,因為尋常人七情六慾塵障太重,天神們根本不必來擾,他們只要不聞不問,人間就已經煩惱重重了!

「走火」與「入魔」是二回事,後述所言是入魔,屬於心理困擾;走火是指生理不調所產生的疾病,可能是身體受風寒、或氣血瘀塞成癱瘓,觀想不當而致高血壓,斷食不當而胃潰瘍……都有可能。真正被精魅附體的並不多,原因可能起自於邪教、邪思惟、心理不健康、好怪力亂神、意志力薄弱、喜愛標新立異、不走正道……自身陽虛而陰盛,才會吸引陰物附身。通常不少精神失常者有見神見鬼的幻聽幻視,這是由於心思意念狂亂造成,而不是由打坐造成。精神病院的那些病患發病原因多是在生活中有挫折,而非由單純信仰造成;所以一般人以為學打坐可能導致走火入魔是倒果為因的錯誤觀念,有不少病患在幾經西醫治療不好之後再轉往送到佛寺治潦、並不是在佛寺中得病,這一點宜澄清。



肆、結語:禪本身是一種教育

禪與現代教育相關乎?如果有,相關性大小若何?

禪的內容有禪定與禪慧,收束身心,使之專注安定,才能使心體澄清,增進思維力而開啟智慧。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啟蒙學子理性,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嚴格而言,現代教育不像過去注重人文道德,而是偏重科技、職技,它的內容與範圍都與傳統教育差異太大,當然與禪學也有所不同。

能夠採用禪學的部份似彌補現代教育的,大約只有道德教育和禪定訓練了,不過道德教育不是禪宗的專利品,儒家的整個精華就在品德陶冶,如今之德育不彰可能是社會風氣之影響,或者施教方法之形式化,此中因素非一,未必能由禪修挽救。

禪定訓練雖然有效,能助益安定燥動的心情,但偶而為之可以,不可能安排太多而妨礙正常課程進行。

禪慧的啟發殊為不易,它本身不是單獨存在的自立體,而是超越境界的昇華、領悟,能夠調整心態,觸動活用,對於教學方法有用,但不是人人會用。

所以說現代教育與禪之間有交集合,有相關,但相關性很微妙,禪法重在靈活運用,它只能對教育方法提供助益,對教師個人修養做自我調整,對學生禪觀思維提供方向,此外,現代教育的多樣化與實用要求,這是禪學無法替代的。

禪的作用要在「調整」、「活用」、「不拘執」,其實就是個「沒答案」:的處方,禪法本身是一種教育,更是心靈的教育;台灣目前受到日本風、西洋風的影響,反回頭來重視中國古老的禪文化,這是禪宗的新契機,也是現代教育的新里程。



後記: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前作為宗教活動場所的禪修院,在提升個人修養,體現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上越來越重要,並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禪修這種方式,來使自己的心境滌瑕除穢,澄淨而釋然。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對禪修活動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目前的禪修活動主要在寺廟進行,並有一些禪修機構會組織禪修活動,沒有人對現代社會的禪修活動和禪修行為進行過總結和分析,也沒有人對現代人們行為習慣下的禪修院和禪修空間的營建做過專門研究。

對禪宗思想的形成發展,以及禪宗文化對日常生活和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揭示了禪宗文化對中國人行為習慣、審美形成和性情取向的影響。再通過文獻閱讀,歷史上禪宗寺院空間佈局模式的演變過程,解讀了傳統禪宗寺院各階段空間佈局模式所蘊含的禪理,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

禪修活動日漸趨熱、禪修對人們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益處也被越來越廣泛的接受,適合現代人生活習慣的禪修院空間佈局模式,及禪修空間的營造方法,不管是在實用方面還是對中國文化的傳承都有重大的意義。

台長: 幻羽
人氣(1,529)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經律禪傳聞 |
此分類下一篇:千年佛緣─禪與茶
此分類上一篇:※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