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六無礙心印詳解-16【涅槃常住】
涅槃雖云常住,恒河難量布施。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涅槃常住?古佛奧義。涅者,不生之謂。槃者,不滅之謂。非死灰是不生也。
凡夫之心,猿馬奔馳,舉萬感之緣,皆足以牽引,愈引而猿馬愈奔,無時安靜,好比阜螽之跳躍,則謂之生。
不生者,本體寂然,真靈內藏,而常覺杳冥,若於穆之天,毫無奔投躍動之情態,謂之不生,即謂之涅。
不滅者何?真靈凝固而不散也。凡夫之真靈,多被凡欲銷爍耗散,故一團陰邪,而此靈遂滅。佛之真靈,圓光無礙,亙萬古而常存,何滅之有,故謂之不滅,即謂之槃。
心體到此,是無上境也,惟心體之靈光,不生不滅,寂然內守,故曰常住。
此種寂然真靈內固,自常人論之,皆謂不生不滅之佛靈,無功施于世,此清靜寂滅之譏,所由來也。豈足以知佛哉?
佛雖真靈寂守,而本此真靈,普作無量度人,由一人得保守真靈之妙,傳之人人,由一時而傳及后世。
凡達此微奧者,縱未遽登上境,而天真自不喪失,此中真功施,實無可限量,非如后世邪僧偽尼,以禿髮出家為教,遂謂得佛真諦也。
果如此,誠何補于世耶?古佛只以無礙大悲心度人,欲人人共保此厥初生來之本真,使此真靈不昧,結成不生不滅,其功德之布施,果有限量乎?故曰“恒河難量布施”。
恒河者,域外不可比量之河,言其廣而莫可測也。究之佛以真靈度人,其布施之無量,實一如其未曾布施。
其導人歸還本真,非有所施予,惟其無所施,而布施所以難量。
印心無礙,以此為極功。觀此便覺古佛,亦不過以持心為教,以無礙為歸,非有異說也。後之誤入佛教迷途者,當反而求其真也可。
【白話解】
呂真人曰:何謂涅槃常住?古佛奧義。涅者,不生之謂。槃者,不滅之謂。非死灰是不生也。
呂真人曰:什麼是涅槃常住?涅槃二字蘊含古佛精深的義理。涅就是不生的意思,槃就是不滅的意思。不是像死灰一樣不生。
凡夫之心,猿馬奔馳,舉萬感之緣,皆足以牽引,愈引而猿馬愈奔,無時安靜,好比阜螽之跳躍,則謂之生。
一般凡夫的心,就像猿馬一樣容易向外奔馳,所有來自各種感觸所生起的因緣,都足夠牽引這顆難以控制的心,愈牽引而如猿馬的這個心愈向外奔馳,沒有安靜的時候,好比阜螽1的跳躍,就稱為「生」。
不生者,本體寂然,真靈內藏,而常覺杳冥,若於穆之天,毫無奔投躍動之情態,謂之不生,即謂之涅。
不生的境界,本體寂然,真靈內藏,時常感覺深遠幽靜,就好像穆之天2,毫無奔放躍動的情狀形態,稱為「不生」,也稱為「涅」。
不滅者何?真靈凝固而不散也。凡夫之真靈,多被凡欲銷爍耗散,故一團陰邪,而此靈遂滅。佛之真靈,圓光無礙,亙萬古而常存,何滅之有,故謂之不滅,即謂之槃。
不滅是什麼意思?就是真靈凝聚而不散。凡夫的真靈,大多被世俗的慾望削弱耗散,所以體內盤據一團陰邪之氣,而此真靈於是滅亡。佛的真靈,圓光(佛、菩薩及諸神明頭后的光圈,此指佛真元之光)無礙,自古至今永久長存,那裡會消散滅失呢?所以稱為「不滅」。也稱為「槃」。
心體到此,是無上境也,惟心體之靈光,不生不滅,寂然內守,故曰常住。
心體到達這裡,便是無上境界,正因為心體的靈光,不生不滅,寂然內守,所以稱為「常住」。
此種寂然真靈內固,自常人論之,皆謂不生不滅之佛靈,無功施于世,此清靜寂滅之譏,所由來也。豈足以知佛哉?
這種寂然真靈內固,常被一般人譏諷(非議),取笑說這種不生不滅的佛靈,對世間一點功用都沒有,這就是清淨寂滅被譏諷的由來,如此譏諷的見解,其實是不解佛的真意。
佛雖真靈寂守,而本此真靈,普作無量度人,由一人得保守真靈之妙,傳之人人,由一時而傳及后世。
佛雖真靈寂然內守,而憑靠這個真靈,廣大而周遍且沒有限量的幫助世人登上涅槃的境界,由佛自身一人悟得保守真靈的奧妙,傳給每一個人,由當時而傳及後世。
凡達此微奧者,縱未遽登上境,而天真自不喪失,此中真功施,實無可限量,非如后世邪僧偽尼,以禿髮出家為教,遂謂得佛真諦也。
凡是通達這個微妙奧義的人,縱然還未立刻達到無上境界,而先天真靈本來就不會喪失。這其中的真實成就與作用,實際上是無可限量。不像後世心術不正的和尚及假尼姑,教導人落髮出家,就稱作是得到佛的真諦。
果如此,誠何補于世耶?古佛只以無礙大悲心度人,欲人人共保此厥初生來之本真,使此真靈不昧,結成不生不滅,其功德之布施,果有限量乎?故曰“恒河難量布施”。
如果真是這樣,對後世又有什麼助益呢?古佛只以無礙廣大的慈悲心渡化世人,想要讓人人共同保護這個與生俱來的本真,使這個人人具有的真靈不會昏暗不明(不會減損耗散),凝結成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佛的功德布施,難道會有限量嗎?所以稱為「恒河難量布施」。
恒河者,域外不可比量之河,言其廣而莫可測也。究之佛以真靈度人,其布施之無量,實一如其未曾布施。
恒河,就是國外(寬泛)不可以比擬測量的河川,這是在形容它寬廣而不可測量。推究佛以真靈渡人,祂布施的無量,實際上就好像祂未曾布施一樣。
其導人歸還本真,非有所施予,惟其無所施,而布施所以難量。
佛引導人們回歸返還本真,並非有什麼施舍,正因為祂沒有施舍,所以布施的功德難以估計。(本真:本自具足,所以佛並沒有施舍)
印心無礙,以此為極功。觀此便覺古佛,亦不過以持心為教,以無礙為歸,非有異說也。後之誤入佛教迷途者,當反而求其真也可。
印心無礙,以這個為最終極的功夫。看這裡便能理解古佛也不過以護持心性作為教化方式,以印心無礙為依歸宗旨,並不是有不同的說法。後來誤入佛教迷途的人,應該反省而尋求它的真理也就可以了。
註1阜螽即蝗蟲的別名。
註2穆之天:穆指溫和。這裡指溫和的天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