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8-15 23:09:02| 人氣1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卷5-9木德清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話醫道還元

 

卷五-五氣心法詳解-9【木德清和

 

原夫木德內含,春風常流和煦。仁道至粹,淑氣降自維皇。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木德內含?木德即天地中和之氣。人自有生之初,皆各禀天地之清和,此氣既託于一心,即《易》乾坤首德之元也。

 

其本體寂然不動,無可形狀,只有清和內含耳。其清和處,即所謂木德。但人被物累之后,鮮能見此道之隱寓。第言其德之本體,依然人不能明,試即其發露處言之,則恍然可會。

 

蓋木德之本體,雖無可狀,一發于情,自有一種和煦之氣,不剛不暴,藹然粹然,如春風之習習怡人,春風亦木德所發,故其風最和。

 

人心木德發見,亦與春風無殊焉,故曰“春風常流和煦”。觀此便可知人心之本真,合乎天地四時,即可見前篇天地心非虛語矣。

 

何謂仁道至粹?蓋木氣之德,即仁德也。在人則謂之仁,在天地則謂之元,仁與元一也,不過分先後天耳。

 

先天是仁之本體,后天是仁之用,孔聖只教人從后天致力,恐入于太虛而人無可捉摸故也。其實孔聖何嘗不言先天至道,觀其《系.易》便知也。

 

究之仁之本體,雖無可見,而造到欲靜理純時,自恍然如見。其本體粹然不雜,至精至微,于無可名狀中,從而言之,是直一淑氣耳。

 

此淑氣非后起之緣,實有維皇降之于生初,聖神仙佛非有餘,世人非不足,其本來原自不增不減。

 

人苟能從此認著,率煉涵養,從其發處做到熟,便反歸到本體地上,養成一團,自有莫知其然之妙,盡人合天之功豈有他哉?如此而已。

 

學者當澄心以體認,其途自不誤也。

 

【白話解】

呂真人曰:何謂木德內含?木德即天地中和之氣。人自有生之初,皆各禀天地之清和,此氣既託于一心,即《易》乾坤首德之元也。

 

呂真人曰:什麼是木德內含?木德就是天地中和的氣。人自從有生命開始(受胎)的時候,都是各禀天地清和之氣,這個清氣寄托於心中,就是《易經》乾坤首德的元氣。

 

其本體寂然不動,無可形狀,只有清和內含耳。其清和處,即所謂木德。但人被物累之后,鮮能見此道之隱寓。第言其德之本體,依然人不能明,試即其發露處言之,則恍然可會。

 

其本體寂然不動,沒有樣貌可以形容,只有清和之氣內含在其中而已。其清和之氣所在之處,就是所謂的「木德」。但人被物慾牽累之後,很少有人能看見這個道所隱含的地方。儘管已經說明了木德的本體,但是人們依然不能明白。試著從他顯露的地方說明,則恍然可以意會。

 

蓋木德之本體,雖無可狀,一發于情,自有一種和煦之氣,不剛不暴,藹然粹然,如春風之習習怡人,春風亦木德所發,故其風最和。

 

木德的本體,雖然沒有樣貌可以形容,一旦顯露在情感上,自然帶有一種陽光溫暖和煦的氣質,不剛不暴,和藹、純美無雜的樣子,如同春風的習習怡人,春風就是木德所發,所以春風最為和煦。

 

人心木德發見,亦與春風無殊焉,故曰“春風常流和煦”。觀此便可知人心之本真,合乎天地四時,即可見前篇天地心非虛語矣。

 

人心木德的顯露,也與春風的溫和沒有差別,所以稱為「春風常流和煦」。從這裡便可以知道,人心的本真,合乎天地四時。也可以看見前篇的天地心並非虛語。

 

何謂仁道至粹?蓋木氣之德,即仁德也。在人則謂之仁,在天地則謂之元,仁與元一也,不過分先後天耳。

 

*什麼是仁道至粹?木氣的德,就是仁德,在人則稱為「仁」,在天地稱為「元」。仁與元都是同一件東西,不過分先後天罷了。 

 

先天是仁之本體,后天是仁之用,孔聖只教人從后天致力,恐入于太虛而人無可捉摸故也。其實孔聖何嘗不言先天至道,觀其《系.易》便知也。

 

先天是仁德的本體,後天是仁德的功用。孔子與先賢只教人從後天之仁做起,恐使人入於空寂太虛的境地(空泛的禮教)而人無可捉摸本體。其實孔聖何嘗沒有說出先天至道,觀其《系.易》便能明白。

 

究之仁之本體,雖無可見,而造到欲靜理純時,自恍然如見。其本體粹然不雜,至精至微,于無可名狀中,從而言之,是直一淑氣耳。

 

推究仁的本體,雖然沒有形體可見,但修到慾靜理純的時候,自然恍然好像親眼看見,其本體純潔不雜,至精至微,在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的情形下,從他的本體來說,就是一般淑氣罷了。

 

此淑氣非后起之緣,實有維皇降之于生初,聖神仙佛非有餘,世人非不足,其本來原自不增不減。

 

這淑氣不是後天因緣合和而成,實際上有維皇降臨於受胎之時,聖神仙佛所禀承的真一之氣並非有餘,世人並非不足,而是真一之氣本來就「不增不減」。

 

人苟能從此認著,率煉涵養,從其發處做到熟,便反歸到本體地上,養成一團,自有莫知其然之妙,盡人合天之功豈有他哉?如此而已。

 

人如果能從這裡辨別明白,率煉涵養,從其顯露的地方下功夫做到純熟,便能返歸到本體的境地之上,養成一團,自有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子的奧妙,所有天人合一的功法,難道還有其它的嗎?如此而已。

 

學者當澄心以體認,其途自不誤也。

 

學者應該使心緒清淨澄明來體認,這條路自然不會錯誤了。

 

註1淑氣:溫和之氣。

 

註2維皇:來自天地間最尊貴的神(亦指真一之氣)。

 

註3率:遵循。或者是淬字的誤簡。「淬煉涵養」來的通順些。

台長: 藥王﹐小沈 & 非頑童
人氣(1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醫道還元全 |
此分類下一篇:卷5-10木之生克
此分類上一篇:卷5-8不憤不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