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四天地心詳解-33【二三歸一】
受氣成形,統三才而藏帝室。
【原解】
呂真人曰:此節就人之禀天地真元具于一心而言,以見修心合天地之本也。
何謂受氣成形?蓋人自誕降之初,皆各禀天地陰陽二氣而為氣,氣禀于天地而即授于人,人先受此氣,而后成此形。
天地為積氣之區,人亦為積氣之區,有是氣乃有是形,亦惟有是形,乃可載是氣。捨形而氣無可寄,捨氣而形不能存。
然二氣又統括乎三才。三才者,即人身中之三元也。合二氣三才,實統領于真一。真一獨藏于心。謂之藏帝室者,以心為最尊,故曰帝室。
*帝室之真常不散,則生理固,而生機自暢發無已。真常一失,而氣亦隨之。蓋理宰乎氣,所以人之生理既盡,則氣返而歸,此乃生死亡之機關。
人能固此心之真常,百煉彌堅,自成金剛不壞,無論形存,即形亡亦生也。苟失此真常,縱使形未壞,而心之本真已死,亦不得謂之生。
世人不明生死二機,以為形在是生,形不在是死,殊不知千古來聖神仙佛,形何常在耶?究何曾死耶?
舉世夢夢,日就昏瞶,日流逸欲,不肯返本窮源,復其心之真常,無怪乎終于凡庸也。
*終日經營謀生,實終日尋死道,安得人共回頭,一醒大夢?吁可慨已。
【白話解】
呂真人曰:此節就人之禀天地真元具于一心而言,以見修心合天地之本也。
呂真人曰:這節針對人稟承天地真元具足於一心而論述,以證明人透過修心能與天地的根本相符。
何謂受氣成形?蓋人自誕降之初,皆各禀天地陰陽二氣而為氣,氣禀于天地而即授于人,人先受此氣,而后成此形。
什麼是受氣成形?人自從誕生之初,皆各自禀受天地陰陽二氣而成為自己的氣,人先稟受這陰陽二氣,氣積聚然後才有形體。
天地為積氣之區,人亦為積氣之區,有是氣乃有是形,亦惟有是形,乃可載是氣。捨形而氣無可寄,捨氣而形不能存。
天地為積聚氣的地方,人體也是積聚氣的地方,有這個氣才有形體;反過來說,有這個形體,才可承載這個氣,沒有了形體則氣就失去了寄存的地方,沒有陰陽二氣的積聚則形體也不能單獨存活。
然二氣又統括乎三才。三才者,即人身中之三元也。合二氣三才,實統領于真一。真一獨藏于心。謂之藏帝室者,以心為最尊,故曰帝室。
這個陰陽二氣又包括三才,三才,就是人身中的三元1。二氣以及三才,實際上是受到真一的統率領導。二氣三才就是真一的變化,真一獨藏於心,所謂「藏帝室」的意思,是以心為最尊貴,所以稱為「帝室」。
*帝室之真常不散,則生理固,而生機自暢發無已。真常一失,而氣亦隨之。蓋理宰乎氣,所以人之生理既盡,則氣返而歸,此乃生死亡之機關。
帝室的真常不散,則生存的契機就堅固,而生命的機能自然暢發而沒有終了的時候。真常一旦消失,而氣也會隨真常丟失,生命(理)的主宰就是氣。所以人的生理既然終止,則氣就歸返回天地,這就是生死存亡的機關。
人能固此心之真常,百煉彌堅,自成金剛不壞,無論形存,即形亡亦生也。苟失此真常,縱使形未壞,而心之本真已死,亦不得謂之生。
人能固守這個心的真常,經過不斷的磨練與考驗越顯得堅定不移,自然成為金剛不壞。不論形體存在與否,就算形體消亡也是生命長存。如果失去這個真常,縱使形體還沒毀壞,而心的本真已死,也不能稱為有生命的。
世人不明生死二機,以為形在是生,形不在是死,殊不知千古來聖神仙佛,形何常在耶?究何曾死耶?
世人不明白生與死變化的原由,以為形體存在是生,形體不在是死,殊不知千古以來聖神仙佛,形體那裡會時常存在呢?終究何時曾經死亡呢?
舉世夢夢,日就昏瞶,日流逸欲,不肯返本窮源,復其心之真常,無怪乎終于凡庸也。
全世界的人都在夢裡做著夢中夢,不清楚、不明白而越來越糊塗,日流逸欲2,不肯返本窮源,恢復其心的真常,難怪最後落到平凡庸碌的下場。
*終日經營謀生,實終日尋死道,安得人共回頭,一醒大夢?吁可慨已。
整天經營經濟事業以維持生活,實際上就是整天在自尋死路3。哪裡能找到人一起回頭,一醒大夢4。吁可慨5而已。
註1三元:精、氣、神。
註2日流逸欲:每天貪圖安逸,嗜欲無節。
註3終日經營謀生,就會被物慾干擾而消耗心中的真常,真常一但亡失則生理盡失,生理盡失則氣盡,氣盡則亡。所以這裡才說經營謀生就是自尋死路。
註4一醒大夢:做了一場大夢而醒來。古人以大夢比喻人生。這裡用來比喻被錯誤的東西蒙蔽了許多,開始醒悟過來。
註5吁可慨:吁表示驚嘆、疑怪。吁慨有嘆息感慨的意思。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