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7-26 02:16:41| 人氣2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卷4-27道無所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話醫道還元

 

卷四天地心詳解-27道無所道

 

道無所道,大道乃覺常凝。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道無所道?此指道之返于先天者而言。上道字,指先天之奧妙,即所謂天地之真常也。

 

下道字,作循字解。蓋道之散見于人倫日用,則有實跡可循。如仁義禮智信,發于君臣父子一切倫常間,自顯然有其程途實際。

 

儒書教人循途守轍,皆憑此后天之道,使人確確有可著腳,自不肯輕言先天之大道。

 

因人系中材以下者多,若不以此立教,遽示以先天虛無之大道,勢必使人毫無捉摸。非謂儒中之聖,遂不通先天大道也。

 

先天大道,言其無則無中自有,言其有則有中歸于無,純乎真一之氣鼓鑄,而二氣自合,五行自全,無聲無臭,有言之而莫可形容之妙,即中庸所謂“上天之載”是也。太上云:“道可道,非常道”。亦即此意。

 

蓋先天之道,不外真一獨固,並不可以指其跡象程途,故曰“道無所道”。人實禀此真常之至道,而具于一心,發之則為五常,返之則不外這個一字盡之。

 

天地此一,人亦同此一。一者,不二之門。從此一生出,自成無邊妙界。此道之歸宿統會源頭, 謂之至道。不亦宜乎?

 

凝者,有安固之義。萬化皆歸本于此,真一原來無可名狀,然至道既歸于太虛,若并名狀抹煞,又將何所指而名之?故名之為道。

 

后天則實,先天則虛,從后天做起,反到先天。正所謂返本還源,無上境界也。天地真一之至道,聖人知之,而不輕以語人,特以實為教,使人易循。

 

若釋道,則專從虛無下手,舍實境而求證天地真元,其實一理也。修心之士,亦必造到真一圓成,方可了手。

 

世人共以得道二字,為仙佛常談,不可施于儒,正不知儒之所學何事。聖人之于天道又何在?人日夢夢,何時始醒?興言及此,能不再三浩歎?吾願學者虛心求進,以共證之。

 

【白話解】

呂真人曰:何謂道無所道?此指道之返于先天者而言。上道字,指先天之奧妙,即所謂天地之真常也。

 

呂真人曰:什麼是道無所道?這裡指道返回先天而言。第一個道字指先天的奧妙,也就是所謂天地的真常。

 

下道字,作循字解。蓋道之散見于人倫日用,則有實跡可循。如仁義禮智信,發于君臣父子一切倫常間,自顯然有其程途實際。

 

第二個道字作為「循」(可遵循的道路)字來解釋。因為大道是零星的出現於尊卑長幼的關係以及日常生活應用的道理,實際上是有蹤跡可以遵循,如仁義禮智信,產生在君臣父子一切倫常的關係之間,顯然有它實際的程途1

 

儒書教人循途守轍,皆憑此后天之道,使人確確有可著腳,自不肯輕言先天之大道。

 

儒家的書教人循途守轍2,都憑靠這個後天的道理,使人確實有可著腳3(可以遵循),自然不肯輕易說出先天的大道。

 

因人系中材以下者多,若不以此立教,遽示以先天虛無之大道,勢必使人毫無捉摸。非謂儒中之聖,遂不通先天大道也。

 

因為人以中下資質的人居多,如果不以此樹立典範以教導後世的人,而馬上告知世人先天虛無的大道,勢必讓人不容易了解而無法捉摸。但這不是說儒家的聖人,就不通達先天的大道。

 

先天大道,言其無則無中自有,言其有則有中歸于無,純乎真一之氣鼓鑄,而二氣自合,五行自全,無聲無臭,有言之而莫可形容之妙,即中庸所謂“上天之載”是也。太上云:“道可道,非常道”。亦即此意。

 

先天大道,說它沒有實體則在沒有之中包含有能生萬物的本體,說它有實體那麼在有之中又回歸於虛無,純然是真一之氣的薰陶與造就,然後陰陽二氣自然交合,五行自然齊全,沒有聲音、沒有味道,有一種想要說而無法形容它的神妙,也就是《中庸》所謂的「上天之載」4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這個意思。

 

蓋先天之道,不外真一獨固,並不可以指其跡象程途,故曰“道無所道”。人實禀此真常之至道,而具于一心,發之則為五常,返之則不外這個一字盡之。

 

先天的道,不外專心固守真一之氣,並不可以準確的指明它的跡象、線索與途徑,所以稱為「道無所道」。人其實本來就稟賦這個真常的至道,而具足於一心,顯露出來則為五常,還沒顯露時則不外這個「一」字就可以完全解釋它(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反推萬物的根源即為一)

 

天地此一,人亦同此一。一者,不二之門。從此一生出,自成無邊妙界。此道之歸宿統會源頭, 謂之至道。不亦宜乎?

 

天地是這個一,人也相同是這個一,一就是獨一無二的門徑。從這個一生出,自然形成廣大而無邊際的神奇境界,這就是道的歸宿、統整萬物的源頭,稱它為「至道」(至高無上的大道),是再合適也不過的了。

 

凝者,有安固之義。萬化皆歸本于此,真一原來無可名狀,然至道既歸于太虛,若并名狀抹煞,又將何所指而名之?故名之為道。

 

凝,有安定鞏固的意思。萬事萬物的各種變化全都歸本於此。「真一」本來沒有辦法用語言文字形容,然而大道既然回歸於空寂玄奧的境界,如果連語言文字都一起抹煞,又將如何表達才能讓人明白呢?所以才命名為「道」。

 

后天則實,先天則虛,從后天做起,反到先天。正所謂返本還源,無上境界也。天地真一之至道,聖人知之,而不輕以語人,特以實為教,使人易循。

 

後天是實體,先天則是虛無,從後天做起,返回到先天,這正是所謂的「返本還源」的無上境界。天地真一的大道,聖人了解它,而不輕易的告訴人。特以實境作為教授,使人容易遵循。

 

若釋道,則專從虛無下手,舍實境而求證天地真元,其實一理也。修心之士,亦必造到真一圓成,方可了手。

 

若是佛門與道家,則專從虛無入手,捨棄有形的境界而求証天地的真元,其實都是同一個道理。修心的人,必須修造到真一圓成,才可以了手5

 

世人共以得道二字,為仙佛常談,不可施于儒,正不知儒之所學何事。聖人之于天道又何在?人日夢夢,何時始醒?興言及此,能不再三浩歎!吾願學者虛心求進,以共證之。

 

世人共同以得道二個字,作為仙佛常談,不可施于6儒(儒家沒有道可得),正是因為不知儒家所學的是什麼樣的道理(釋道儒實同歸一心,只是入手之處不同)。對於聖人而言天道又在哪裡呢?人每天都在夢中做夢,什麼時候才會醒來?說到這裡,能不一次又一次地感慨深長而大聲嘆息嗎!我期望學者虛心求取上進,共同用事實來證明。

 

註1程途:途徑。

 

註2循途守轍:遵守規矩。

 

註3著腳:落腳、立足。

 

註4上天之載:上天化育萬物。

 

註5了手:結束。

 

註6施于:延及。

 

台長: 藥王﹐小沈 & 非頑童
人氣(2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醫道還元全 |
此分類下一篇:卷4-28大竅空空
此分類上一篇:卷4-26心無其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