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四天地心詳解-22【不垢不淨】
雖云戾亦時生,生機何以不息?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戾亦時生?戾者,疹戾之氣,如雨淫、暘淫,冬則雷電虹霓,春夏霜寒栗冽,皆戾氣潛發之先微。
萬物皆賴陰陽之和,而后生機暢。雨淫則物朽蠹,暘淫則物枯槁,推之風雪霰露,能為生,亦能為殺,此皆天地間行令之常。
不外一生一殺,不有生而物無所始,不有殺而物無所終,故當其生而殺機以伏,當其殺而生機亦隱寓之,即由復而剝,剝極而復之義也。
所以萬物終了又始,生機終無息滅。究其所以無息,在物不能自為,實天地之心主之。天地之心,即真一之氣也。捨此真一,而天地亦無主宰。
*惟天地有此真一,雖有戾氣之變,而中和不失。修心之士,欲得門而入,當究明天地生殺二機。
假如人之七情,有時稍偏勝,是即戾之謂也。但人未能固其真一,當其七情一發而偏,遂不能反歸于正,而一身之機,日久遂至于撲滅。
*苟能中和獨具,雖情有時偏勝,必不能奪其真一,五氣從何而損?五氣不損,生機從何而息?循而至于中和純一,則先天地之景象也。
孔氏所謂“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釋氏所謂“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異其言,實同其義。下學將此理參透,“勿忘勿助”,未必不臻上境也。予日望之。
【白話解】
呂真人曰:何謂戾亦時生?戾者,疹戾之氣,如雨淫、暘淫,冬則雷電虹霓,春夏霜寒栗冽,皆戾氣潛發之先微。
呂真人曰:什麼是戾亦時生?戾,就是四時不正的氣候,如過度的雨,過度的炎熱,冬天雷電交加,春夏霜寒刺骨凜冽,這些都是潛伏的暴戾之氣將要暴發的前兆。
萬物皆賴陰陽之和,而后生機暢。雨淫則物朽蠹,暘淫則物枯槁,推之風雪霰露,能為生,亦能為殺,此皆天地間行令之常。
萬物都是依賴陰陽二氣的調和,然後生機才會順暢,過度的雨水會造成物質腐朽,過度的炎熱會造成物質乾枯,推論風雪霰1露,能夠使生機順暢,也能夠使萬物滅亡,這些現象一再地說明天地正常的規律。
不外一生一殺,不有生而物無所始,不有殺而物無所終,故當其生而殺機以伏,當其殺而生機亦隱寓之,即由復而剝,剝極而復之義也。
天地間萬物的循環離不開生與殺的範圍,沒有生那麼萬物就沒有開始(新生),沒有殺那麼萬物就沒有終了(死亡),所以當生機順暢的時候而殺機已經潛伏在其中,當其殺機來臨的時候而生機亦隱藏在裡面,也就是由陰氣到了極點而陽氣開始恢復(生機),進而發展到陽氣衰弱, 陽氣衰弱到了極點而又恢復的意思。(一種機運循環的現象)
所以萬物終了又始,生機終無息滅。究其所以無息,在物不能自為,實天地之心主之。天地之心,即真一之氣也。捨此真一,而天地亦無主宰。
所以萬物結束了又開始,生機終究不會息滅。研究這個生機不息的原因,就在於萬物本身不能自己做主,實際上是天地之心在作主。天地之心就是真一之氣,捨棄這個真一,那麼天地也就失去了主宰。
*惟天地有此真一,雖有戾氣之變,而中和不失。修心之士,欲得門而入,當究明天地生殺二機。
只有天地擁有這個真一之氣,雖然有時會出現戾氣的變化,而不會失去穩定與平衡,(因為這股氣能使偏勝的氣轉為中和)。修心人士若要入門,應當研究清楚天地的生殺二機。
假如人之七情,有時稍偏勝,是即戾之謂也。但人未能固其真一,當其七情一發而偏,遂不能反歸于正,而一身之機,日久遂至于撲滅。
就好像人的情緒也有高低起伏失去平衡的時候,此時激動的情緒就是戾氣。如果人不能守護好真一之氣,當心中的七情一但發動而情緒難以平衡的時候,就無法返回穩定中庸的情緒,這一身的生機,時間長了便會被撲滅。
*苟能中和獨具,雖情有時偏勝,必不能奪其真一,五氣從何而損?五氣不損,生機從何而息?循而至于中和純一,則先天地之景象也。
如果能特別擁有穩定平衡的中和之氣且不夾雜其它的氣質,雖然情緒有時會激動與高低起伏,也不能奪走他的真一之氣,真氣不傷,五氣怎麼會損壞呢?生機要又怎麼會息滅呢?依循著這個方法修習,而到達中和純一的境界,這就是先天的景象。
孔氏所謂“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釋氏所謂“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異其言,實同其義。下學將此理參透,“勿忘勿助”,未必不臻上境也。予日望之。
孔子所說的「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釋氏(佛)所說的「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雖然說法不同但實際上是同一個意思,從身邊附近的事務(生活中的情緒跟念頭)開始觀察學習,進而把這個真一的道理研究清楚,「勿忘勿助」2,未必不能到達至高無上的境界,我每天都在期盼著。
註1霰:雨點遇冷空氣凝成的雪珠,降落時呈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圓錐形,多降於下雪之前。
註2勿忘勿助:勿忘勿助有分為儒家與道家兩種解釋,儒家是指在道德涵養中,心不要忘記但也不要助長。而道家是指在修煉之中,對於本身內景的變化保持自然的口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