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二症候源流總論-50【中原不樂】
長棹偶停,如此來,如此去。中原不樂,孰是飽?孰是飢?
【原解】
呂真人曰:何謂長棹偶停?長棹者,指人之脾而言。舟無棹不能行,人無脾不能運。人之脾,晝夜運動,其數實合乎週天之度,無有止息者也。
若一停則患生,然脾之運動,何以有停?
※或因飲食不知節制,致傷乎脾,則其運動不靈,而至于停;
※或因火衰,寒冱凝於中宮,則其寒冷甚而亦停;
※又或因氣虧氣滯,不能鼓蕩疏達乎脾,而其運動之機息亦至于停。
曰偶停者,乃晝夜運動之數有減,其中或少減,或大減,則不一,非其運動全息也。
若運動全息,則谷水已不能進,死在旦夕矣,故但云偶停,不可認作木石之全不動也。然雖屬偶停,其患已生,蓋一停其運動之機,則所食之物不化。
脾經損敗,又不能止蓄,必有將所食之物仍是原形,遂從谷道而出,豈不是如此來,如此去耶?
治則當先究乎脾經損敗之所因,各從其類而治之。並用培養提醒之藥,其運動之數,自然可復,而變化之功,亦轉也。
何謂中原不樂?中原者即中土胃經是也。人之胃,主乘載,猶之乎地之載物也。中原何為不樂?即胃之受病:
※或胃中有鬱積,常留惡氣,凝聚不散;
※或寒氣停中,終日悶悶;
※或因食物至于積熱;
※又或有一種失食胃空而至傷;
※更有膏粱之家,厚味充積,日久多生痰,皆謂之中原不樂。
其氣象如宇宙間昏昏沉沉時候,有一種不光不明不疏不達之景,蘊積于中,而不能解。
人之中宮如此,則朝夕間應于神氣亦如此。言其飽,則似飢;言其飢,則又似飽。不飢不飽,內之景象;愁愁鬱鬱,便是此症。
治則當究其因:
※由鬱積則消之導之;
※火則瀉之清之;
※失食至傷者,緩緩養之;
※膏粱厚味生痰者,破痰涎,薄滋味,洗除之。
此等症雖不是大病,其累人之氣體亦不淺。此一節可見脾胃為生化之樞機,不可不調理而使之平順舒暢,誠治身之要道也。
【白話解】
何謂長棹偶停?長棹者,指人之脾而言。舟無棹不能行,人無脾不能運。人之脾,晝夜運動,其數實合乎週天之度,無有止息者也。
什麼是長棹偶停?長棹(船槳)指人的脾臟。船沒有漿不能划行,人沒有脾水榖精微不能運轉消化。人的脾臟,日夜不停地進行運動2,它運轉的規律其實與周天1的度數相符合,不間斷且沒有停止的時候。
若一停則患生,然脾之運動,何以有停?
如果脾臟的運轉消化的功能一停,那麼疾病就會發生,但是脾的運動,為什麼會停止呢?
※或因飲食不知節制,致傷乎脾,則其運動不靈,而至于停;
有因為飲食不知道節制,導致損傷脾臟,造成脾臟運轉消化功能失去作用,最終停止運作;
※或因火衰,寒冱凝於中宮,則其寒冷甚而亦停;
有因為相火減退,寒氣凍結凝固在中宮,因為過度的寒氣造成脾臟運行功能停止;
※又或因氣虧氣滯,不能鼓蕩疏達乎脾,而其運動之機息亦至于停。
有因為陽氣虧損停滯,不能鼓盪通達到脾臟,而其運動的樞機(關鍵)也因此而停止。
曰偶停者,乃晝夜運動之數有減,其中或少減,或大減,則不一,非其運動全息也。
說偶停的意思,就是脾臟晝夜運轉的規律減少,其中有稍微減少,有的大減,雖然減少的幅度不盡相同,但不是運行功能完全停止的意思。
若運動全息,則谷水已不能進,死在旦夕矣,故但云偶停,不可認作木石之全不動也。然雖屬偶停,其患已生,蓋一停其運動之機,則所食之物不化。
如果運行的功能完全停止,那麼也已無法進食,死亡就在早晚之間了,所以只說「偶停」,不可以當作是木頭、石頭完全不動。然而雖然是偶爾停止,它的病灶已經發生,因為脾臟的運轉消化功能一旦停止,那麼所吃的食物就不能消化。
脾經損敗,又不能止蓄,必有將所食之物仍是原形,遂從谷道而出,豈不是如此來,如此去耶?
脾經損壞,又不能停蓄在體內消化,一定會發生所吃的食物仍然維持原來的形態,直接從肛門排出,難道不是這樣來,一點都沒消化的這樣走了嗎?
治則當先究乎脾經損敗之所因,各從其類而治之。並用培養提醒之藥,其運動之數,自然可復,而變化之功,亦轉也。
醫治則應該先研究脾經損壞的原因,各隨它的類別而醫治。並且用培養提醒的藥品,脾臟自然可以恢復運轉的規律,而消化的功能,也會轉好。
何謂中原不樂?中原者即中土胃經是也。人之胃,主乘載,猶之乎地之載物也。中原何為不樂?即胃之受病:
什麼是中原不樂呢?中原就是中土胃經的意思。人的胃,功能是承載,好像大地承載萬物,中原為什麼不快樂呢?因為胃生病了:
※或胃中有鬱積,常留惡氣,凝聚不散;
有的胃中有鬱積,常有惡氣停留,凝聚不散;
※或寒氣停中,終日悶悶;
有的寒氣停留中宮,整天都悶脹著;
※或因食物至于積熱;
有的因為食物的性味而導致積熱;
※又或有一種失食胃空而至傷;
又有一種錯過用餐時間,胃壁空磨而導致受傷;
※更有膏粱之家,厚味充積,日久多生痰,皆謂之中原不樂。
更有愛吃美味佳肴的人,累積厚重的口味,日子久了大多生痰,都稱為「中原不樂」。
其氣象如宇宙間昏昏沉沉時候,有一種不光不明不疏不達之景,蘊積于中,而不能解。
那景象如同宇宙昏昏沈沈的時候,有一種不光明、不疏達的景象,蘊積在中宮,而不能消除。
人之中宮如此,則朝夕間應于神氣亦如此。言其飽,則似飢;言其飢,則又似飽。不飢不飽,內之景象;愁愁鬱鬱,便是此症。
人的中宮如此,則早晚之間相應在精神、氣色也是如此。說它飽,則好像餓了;說它餓,則又好像飽。不餓不飽,體內的景象憂愁苦悶,症狀就是如此。
治則當究其因:
醫治則應該研究它的原因:
※由鬱積則消之導之;
因為鬱積的則用消導法助其消化;
※火則瀉之清之;
火氣則用瀉法清除;
※失食至傷者,緩緩養之;
錯過過餐時間導致胃空轉受傷的,宜少量多餐慢慢調養。
※膏粱厚味生痰者,破痰涎,薄滋味,洗除之。
累積厚重口味生痰的,用去痰藥破痰,口味宜清淡,洗除油膩。
此等症雖不是大病,其累人之氣體亦不淺。此一節可見脾胃為生化之樞機,不可不調理而使之平順舒暢,誠治身之要道也。
這些症狀雖然不是大病,它拖累損傷人身體的元氣也不淺。這一節可以看見脾胃是生化的關鍵,不可以不調理而使它平順舒暢,實在是保養身體最重要的原則。
註1周天:曆法以三百六十度為周天。即繞天體一周。
註2運動:這裡指脾臟的運轉消化功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