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醫道還元
卷三葯法闡微詳解-76【四行累土】
來去無情,轉令情投意合。迎拒亂道,急求道泰居安。
【原解】
呂真人曰:此一節就中宮之出納而言。何謂來去無情?來者,物之進來也。去者,物之化去也。
人之中宮不樂,則物之進來,有許多艱難氣象,欲進欲不進,百物皆若與中宮不相宜一般。謂之來無情。
又就其去言之,中宮頹弱,真氣不能鼓鑄,則所載之物難以變化,或泄瀉傾蕩,將原物從谷道而出。即症候篇中如此來如此去也。謂之去無情。
來去既無情,則生機漸息,法惟急用調理中宮,或只在本宮施其法,或雜出他宮用其方。務要來者來不滯其機;去者去不悖乎節。無情化歸有情。謂之情投意合。
何謂迎拒亂道?迎者,迎來;拒者,送往。亦即上來去二字之義。亂道者,倒行逆施也。人當每飲食之際,往往入而即吐,謂之逆亂道。
或火,或痰,或肝逆,或腎氣虧,而不能安宮;又或真陽失而寒沍凝蔽,合水火木金各宮受病,皆胎禍于中土。其根由多端,不能盡述。
又如水道與谷道,本不相紊亂,水自水而谷自谷,然往往有水行于谷道者,謂之拒亂道。
其中或郁蔽,或火蔽,或氣蔽,或濕蔽,凝聚于小腸,又復夾入于膀胱,致水道不流通,橫行錯流,故入谷道,種種端弊,皆不得徒見症而施治。
法必須詳究,其百出之端緒根由,方覺有準。然又不可等為小可而後寬。故曰“急求道泰居安”。
道者,法也;泰者,順也。法順則中宮自安,而逆亂自息,合上下道以別中宮,使之安順。亦治土一大要也。
【白話解】
呂真人曰:此一節就中宮之出納而言。何謂來去無情?來者,物之進來也。去者,物之化去也。
這一節就中宮的出納(收納和消化食物)而言。什麼是來去無情?來,就是吃進來的食物。去,就是食物被消化後排出。
人之中宮不樂,則物之進來,有許多艱難氣象,欲進欲不進,百物皆若與中宮不相宜一般。謂之來無情。
若人的中宮不安樂,那麼吃進來的食物,就會有很多消化困難的現象,想吃又吃不下,吃了又不消化,所有的食物好像與中宮不相合一樣。稱為「來無情」。
又就其去言之,中宮頹弱,真氣不能鼓鑄,則所載之物難以變化,或泄瀉傾蕩,將原物從谷道而出。即症候篇中如此來如此去也。謂之去無情。
另外再針對中宮消化後的排洩來說明,中宮衰弱,真氣不能在中宮運行鼓動協助熟腐食物,如此一來中宮所承載的食物就難以消化,可能會將所吃進去的食物全部直接從肛門排出(泄瀉傾蕩)。就是症候篇(卷2-50)說的如此來如此去。稱為「去無情」。
來去既無情,則生機漸息,法惟急用調理中宮,或只在本宮施其法,或雜出他宮用其方。務要來者來不滯其機;去者去不悖乎節。無情化歸有情。謂之情投意合。
來去既然無情(吃進來的食物無法消化,食物因無法消化而全部排出去),則生命的機能逐漸息滅,只有急用調理中宮的方法,或只在本宮施用對症的治法,或雜出他宮用他宮的方法。務必要使吃進來的食物不斷地消化;排洩出去的糞便不違背它的節度。讓無情化歸有情(讓原本失去消化功能的中宮回復生機)。稱為「情投意合」。
何謂迎拒亂道?迎者,迎來;拒者,送往。亦即上來去二字之義。亂道者,倒行逆施也。人當每飲食之際,往往入而即吐,謂之逆亂道。
什麼是迎拒亂道?迎,就是迎來;拒,就是送往。也就是上文「來去」二字的意思。亂道,就是倒行逆施。人當每次飲食的時候,往往吃進去而馬上就吐出來,稱為「逆亂道」。
或火,或痰,或肝逆,或腎氣虧,而不能安宮;又或真陽失而寒沍凝蔽,合水火木金各宮受病,皆胎禍于中土。其根由多端,不能盡述。
有火,有痰,有肝逆,有腎氣虧損,而不能使中宮安定;又或是真陽亡失而寒氣凝結蔽塞,統合水火木金各宮生病,都會有禍根牽累於中土。它的根由有很多種,不能完全敍述。
又如水道與谷道,本不相紊亂,水自水而谷自谷,然往往有水行于谷道者,謂之拒亂道。
又比如小便與大便,本來不會互相雜亂,水分從小便而糞便從大便,然而往往有水分從大便排出的(泄瀉),稱為「拒亂道」。
其中或郁蔽,或火蔽,或氣蔽,或濕蔽,凝聚于小腸,又復夾入于膀胱,致水道不流通,橫行錯流,故入谷道,種種端弊,皆不得徒見症而施治。
其中有鬱積而蔽寒的,有火氣蔽塞的,有氣蔽的,有濕蔽的,凝聚於小腸,又重復夾雜這些進入膀胱,導致水道不流通,橫行錯流,所以才流入肛門,這許多病症的起始,都不可以只看見症狀就治療。
法必須詳究,其百出之端緒根由,方覺有準。然又不可等為小可而後寬。故曰“急求道泰居安”。
方法必需詳細推究,這病症發生的百種頭緒根源,才能感受到對症的效果。然而又不可以為病情微小就放鬆。所以稱為「急求道泰居安」。
道者,法也;泰者,順也。法順則中宮自安,而逆亂自息,合上下道以別中宮,使之安順。亦治土一大要也。
道,就是醫治的方法;泰,就是順利。治法順利則中宮自然安樂,而逆亂自然平息,對照上下道1來區別中宮的治法,使它安順。也是調治中土的一個重要關鍵。
註1上下道:上道指的是食道。下道指尿道與糞道。
文章定位: